采访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感受

大学生活感受

作为现当代大学生,徘徊在80和90之间的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学得更好,如何让自己成长为更容易融于社会的人。本来我们还该怀着希望好好憧憬一下美好未来的,但是现实让我们变的现实,其实这样更好,至少让我们知道了在现阶段我们还是要努力学习,好好安排大学自由、空闲的时间,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充实,有展示自己的资本。所以我采访了一位xx年的,和我们是一样大的大一学生,是学英语专业的。也许他身上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也许他也有点青春期的叛逆。在他身上我们也许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让我们弱弱的骄傲或是反思一下,也许可以改变点什么。

因为以前听他抱怨过学校的种种不好,我就问他,你考的这所学校是你预期的吗?

他有点无赖地摇摇头说,“不是,不过由于分数的限制,也是没有办法的。谁不想考好一点的学校呢?”

我追问到,那在你上大学之前你预想过你的大学生活吗?你预想的跟现实是否一样?

他沉思了一会说,“恩…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至少在高中时是。但对大学生活还是有所期待的,希望自己在大学里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提升,学习更多的知识。可是预期依然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的,但这更多的是由学校自身的硬件设施造成的,在教学资源和学风上还是基本符合我的预期的...我想我还是会好好地学我的本专业的(英语)”

“谁不想考好一点的学校呢”这句话不知说出了多少人内心的希望。在高中时有多少人报艺体,学体育,学播音,学编导…想问问又有多少人是本着个人爱好和兴趣去学的?我周围的很多同学就是因为文化成绩不高,为了考个好点的学校而学的。其实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报的西大的,好一点的学校师资会更好,学习环境会更好,认识的同学都要好一点。但是我们却忽略了自己,我们考虑的所有因素都是外部的,对外部的要求那么高,却忽略了自己是否在努力。是否利用好了身边的可利用资源。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惭愧,不过我从小就喜欢记者这个角色,我想我将来会为自己的这个梦想继续坚持的。

之前期待大学生活跟现实是有一点差距,可我觉得不是因为学校,而是自身问题。我们以前期待的是没有像高中那样严格的管理,属于自己的时间更多了。这两点在大学中是充分体现了的。而我们是怎么利用这些时间的?据我了解的同学说“上上课,逃逃课,上上网,睡睡懒觉,偶尔去去图书馆”。这确实就是我们的现状,哪还有埋头啃书的劲啊,英语也荒废了,考4级都还期盼着后面的6次机会,更不会像高中那样因为一个数学答案纠结一中午了。也许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慢慢地了解学习和专业实践的重要性,不知那时候为时是否已晚。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适应我们不适应的环境,充分利用好可利用资源,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说着“专业”,我就问他,你是因为喜欢这个专业而学的还是因为其他原因? “我是因为喜欢英语专业才学的。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我从小就比较喜欢英语,希望能到国外看看,增长见识,在以前也上过一些英语的补习班。但也有其他的原因,现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也在一步一步迈向国际化,需要与国外有更多的交流,这就需要更多的语言人才,就业应该还比较容易吧,所以就选了这个专业。”

其实这道题跟上到题有点相像,我们选专业不是单方面看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要看下社会需求和实际用途。虽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没有太多的经历和时间花在不感兴趣的事情上,还奢望能干出点什么名堂来,兴趣和实际是相辅相成的。

说完了预期,现在要问问他进大学之后的感受了,于是我问他,身在异地的感受和对集体生活的理解是什么?

他很轻松地笑了笑说,“因为高中三年就远离家乡(距离上高中比现在距大学还远些),还比较习惯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可是刚进学校的时候还是有些许不习惯,毕竟周围和你朝夕相处的同学都是不熟悉的。不过现在好多了,现在放假回家反而会感觉有些不习惯。呵呵…对于集体生活嘛,我觉得这个感受一定要和个体生活进行对比才行,各有千秋吧。集体生活能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利他精神,和改良自身不足。有很多娱乐活动都是在寝室进行的吧,所以寝室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了大家娱乐的中心。这是小的集体生活,大的就不说了,整个社会都是一个集体。”

这是好多大学生的必经阶段,也是一个学会独立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必须学会自己照顾好自己,自己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刚进大学时,你不认识别人,别人也不认识你,却又要朝夕相处,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像是故意要远离你一样,在这段磨合期中我们可能会感到异常的孤独,很想每个星期都要抽空回去,感觉只有家里才是温暖的。但相互了解了后,大家的棱角会慢慢地磨圆,相互适应。成为没齿不忘的姐妹或者兄弟。记得有次班里搞活动,当我们寝室一起唱着SHE《老婆》中“朋友,姐妹,都已不够来形容我们的默契、骄傲、扶持与包容,请记得约定的旅程到永久”时,我满含泪光,我真的感觉到了集体的温暖,感觉我们就是一个整体,很庆幸大家能有缘聚在一起。我想我们都会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相聚的。

接着刚进校时的感受,我又问他,你对现在的生活的感受是什么?

他思索了好久,意味深长地说,“高中是黎明前的黑夜,闯过了这个黑暗阶段,就一片光明。可是冲出黑暗,被暴露在太阳下,却觉得有些刺眼,茫然不知所措。”

这点我与他有深深的同感,在刚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们都有这种感受吧!高中时,在学校、家长的压力下,我们不得不头悬梁,锥刺股,没日没夜的学习,希望能快点熬出个头来。终于等来了高考,在所有的努力都得到回报的时候,我们收到了那张通知单,满怀希望地踏上梦寐以求的自由世界,当进去后,我们却傻眼了,原来我们还是喜欢以前的高中生活,喜欢在别人的约束下生活,学习,就像老牛一样,在别人的鞭策下才能犁出让人满意的地。自由,无约束的生活让我们变得不知所措,唯一能做的就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接着“茫然”这个话题,我问他,你为什么而迷惘?又是怎么解决的? 他想了很久,像是要慢慢搜集曾经的迷惘,然后缓缓地说“我很想在之后能考个关于历史政治的研究生,但因为我比较懒和自控能力差,无法专注于学习...以我现在的状态无论如何都是不行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做出一个计划。这是关于学习的,在感情方面也有些困惑,看着周围的同学朋友都有着自己喜欢的人在身旁,有时还是有想谈恋爱的欲望的,但始终没有遇到合适的,偶尔还是觉得有点孤独。”

大家都会有迷惘的时候,有些同学是避而远之,有些却勇敢地面对。毕竟避而远之不是个办法,没解决的问题还是在那,所谓逃得过和尚逃不过庙,说不定

以后我们还会无可避免地碰到同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得鼓起勇气去面对去学会怎么解决。

谈到了对爱情的迷惘,我就又问他,你对大学生恋爱怎么看待的?

“因为我没谈过恋爱,所以也没有太多的感触,不反对。只是觉得有感觉就争取在一起吧,这也许会激励双方更努力的学习,在更方面都能互相照顾一下,有个快乐的大学时光,说不定以后还真能是互相的另一半呢。但是大学恋爱得有个限度,不要花钱花的太多,用的毕竟都不是自己的钱,用父母的血汗钱去讨好爱的人,这是个很蠢得举动,也不要做出不该做的事。”

有句话说的好“若是大学不恋爱,肯定心理是变态”。这就充分的说明了大学太恋爱的普遍性,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恋爱婚姻是人生的必由之路。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十七八岁到三十岁之间是形成亲密与孤独的关键时期,是个体建立友谊和爱情等亲密情感的重要发展阶段,一个人如果在这一阶段不能与他人进行深层的情感交流,就会陷入孤独和寂寞,而大学生活正处在这个阶段。所以现在大学生谈恋爱是正常的,但是需要正确的引导,和自控能力,以免过多地沉溺于爱情中不能自拔。毕竟在学校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想到学习的重要性,我问他,你一天中有多少时间是用在学习上的?

他笑笑说“学习是很重要的,在学校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不光是自己本专业的知识,还有很多的社会上需要或者自己本身需要的知识。作为一个大学生还是要花更多心思在严肃的事物上,不要相信娱乐至死,醉生梦死,,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但说来惭愧,除了上课,我平时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就2—3个小时吧。我们的课程比较多,但偶尔会去去图书馆看看英文杂志,或者在网上看些英文的新闻什么的,星期六星期天就去上上自习。其他的时间就跟同学出去逛逛。”

大学生活就是这样的,我们必须要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要常常告诫自己学习是自己的事,都已是成年人,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这看起来可能会感觉范畴有点大,我们能做的就是走好每一步,不要等以后回头的时候后悔。让知识武装自己是个不错的选择。

了解了他的平时生活,我很好奇他这个问题:他一个月的开销大概是多少,他会觉得够用吗?

“1000吧,不怎么够。我的钱一般都花在吃饭上,所以才长那么胖的,嘿嘿…常常都是和同学互相请吃饭,每次大概是20-50元吧,而且不喜欢记账,我想男生没记账的天赋吧,所以有时候连钱是怎么花的都不知道,不知不觉就用完了,可能是吃了就到肚子里了,想要‘翻帐’都不行了”。

据我身边的80、90后的同学朋友们反映他们的钱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也许就是这些原因吧,太喜欢到处搜美食了或者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了。当我们吃了玩了之后,钱也用完了,喊父母再给时,我们会感到异常地内疚,觉得很对不起他们。其实我也是这样的,但是最近我把我用的钱都记账了,把收银条留着,每次买东西的时候都会考虑一下了。“这买了有用吗?”“用的时间多不多?”“刚吃了饭,等一下还能吃得下去吗?”….考虑好了再决定买不买,吃不吃。这是个很节约钱的办法,希望能帮助得了各位钱常常“不知去向”的朋友们。

上个问题谈到同学朋友,我就问了他一个很多同学都会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处理人际关系的?

他斩钉截铁地说“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我是一个简单的人,别人对我冷漠,我会回一个更冷漠给别人,别人对我热情,我会回一个笑脸。”

这可能会被很多有社会经验的人嘲笑,笑这太太真,太傻了,以后要面对的人我们不仅要以笑脸去回复别人的热情,还要学会用笑脸去面对别人的冷漠,社会就是这样,把人所有的个性,想法都磨得圆滑,没有棱角。但没办法,我们现在毕竟还是大一,还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还没有被磨平,在能天真的这些日子里抓紧天真吧。

接着同学朋友再深入一点的问下吧,我问他,你怎样看待大学的友谊? 想了一会儿,他说道“怎么说呢,我周围的朋友确实很多,但是真心的却没有几个,还没有以前的多。我觉得大学的友谊还是比较纯真吧,大学毕竟不是社会,没有那些争权夺利(即使有,也很少),尔虞我诈。很多时候朋友在一起都是因为有共同的爱好,臭味相投,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在里面,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这让我想到了两句歌词“看上去朋友很多,知心的没几个”还有“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难交到真心朋友,那时因为人在小时候的观念的是差不多的,可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价值观就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事情的看法就会不一样。也许你觉得真诚重要,他觉得真诚只是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的附属品。长大了,各自都有各自的想法,因为价值观,人生观的不同,我们关于一个事件的看法完全不同,怎么成为知心朋友啊,你永远无法了解他,他也永远了解不了你。这就提醒我们要更加珍惜身旁的真心朋友了。

说过了上学期间的事,现在了解下他的假期吧,假期你会打工,自己挣钱吗? 他无奈地笑笑说“肯定想啊,有四个原因:第一是锻炼自己,丰富自己的阅历,第二能够赚钱为家庭分忧,第三暑期打工已成为大学里面的一种潮流,第四可以减肥。但是我老爸早就给我安排好了暑假生活,让我去学驾校,我想老爸这样安排还是有他的道理吧,他希望这对我以后的工作有用。但是考完驾校后我会考虑去打工的。”

现在大学不打工的人很少了,可能是受外国的影响,也许就是他说的潮流吧!既然有那么多的人选择,肯定有它的好处,正如上面他回答的。我们想为家里分担些负担,证明自己可以挣钱了,让自己学会独立生活,省去父母的一份担心,也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能行!”还可以锻炼下身体啊,打工总是需要我们到处跑跑的,这总比每天在寝室呆着不动的好,这也许就是他口中说的减肥吧。而对于现在家长给学生安排的各种活动,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他们为孩子们铺好了路,希望孩子们能像他们所期望的那样出众,这是中国家长的特性。孩子们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这样家长更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让孩子的好的发展。

采访结束了,在问他问题的同时,我也进行了深深地反思。大学四年也许会是我们人生中最灿烂,最青春的四年,也许也会是最堕落最糜烂的四年,为了不让我们的大学生活在回首往事的时候,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老师的渊博知识,珍惜安静的自习室,珍惜广博的图书馆,珍惜与室友朝夕相处的日子。走好每一步,一步一个脚印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被采访人:

联系电话:

 

第二篇:“哈佛学生的大学生活”学习感言

“哈佛学生的大学生活”学习感言

十年寒窗苦读,造就了今天坐在电脑前敲下此感言的我;早有耳闻名校哈佛,却只窥其冰山一角,而未领会其精华所在,惭愧之至,羞愧难当啊,观吾今日学习生活,与其相比,天地之别,渺小如蜉蝣,心灵的震撼迟迟不能退却,吾乃井底之蛙也。遂作此感言及计划,以明吾志!

有这么一句话“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从中我看见了哈佛与国内大学本质的区别,自己与哈佛学生的更深层次的差异,不见华服、不见化妆,看看当下国内的学子们,攀比成风,不禁让人暗自神伤。再看看他们的作息时间“六点起床学习到吃早点,然后到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一天之内不列入作息时间表的时间不超过十五分钟,一直学习到晚上九点整,然后去睡觉”,反观我们自己,终日与电脑游戏为伴的,谈情说爱,将学习抛到脑后,逃课现象普遍等等,我想我们应该为此做一番思考,思考这大学光阴的流逝,权衡现在与未来的联系,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属于自己的人生。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在哈佛采访,她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学生学的太苦了,但是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是什么让哈佛的学生能以苦为乐呢?她的体会是,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还有就是哈佛学生心中燃烧的要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从这些学生身上,你能感到他们生命的能量在

这里被激发了出来。当看到兴趣、使命感等词汇的时候,我觉察到我们缺乏的是什么了,我们缺乏对这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 与使命感,换言之就是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缺乏了对这国家、社会甚至家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会被眼前的所谓的自由自在的大学氛围蒙蔽了双眼,松懈了奋斗的神经,进而陷入沉沦的漩涡不可自拔,以为这就是大学,以为这就是我们为之梦想的殿堂,以为这就是神圣的,可曾想我们错了,我们真的错了,我们刻苦学习的日子消失了,换来今天安逸的大学生活,哈佛人最有价值的黄金学习阶段,就这样在我们手中变得毫无价值,毫无用处,我很感慨,甚是失落,也从此次学习的材料中找到了迷茫中自我,学习、奋斗,为未来增添更多筹码,我坚信我会成功,从迷雾中找到指引我的灯塔,扬帆起航。

同学们,你可记得、那年我们身在高中的日子呢?可曾记得我们是怎样为高考拼尽全力,日夜兼程的呢?那些日子里,我们深深埋在蜀山题海中,我们甚至失去了仅有的放松的机会,只为那高考二字;曾记否,深夜孤灯书桌前,奋笔疾书争朝夕,还看今日,耗尽青春徒伤悲。我们是时候改变了,抹去占据着我们心智的迷茫,拨开笼罩在我们心头的乌云,勇敢面对自己的青春,奋斗这有我们自己亲手写下的青春史诗。

另附《立足脚下 剑指未来——我的大学生涯职业规划书》

物理与电子学院网络工程二班

20xx/4/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