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案例分析

“5S”管理案例分析

一、“5S”管理的含义

“5S”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源自日本的一种家庭作业方式,后被应用到企业内部管理运作,是企业实施现场管理的有效方法。其内容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在建筑企业大力推行“5S”管理,能激发企业管理潜能,培养出企业员工良好的工作作风,有效改善企业的现场管理,使现场变得更加有利于管理,让企业的一切都处在管理之中,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整理是将现场(包括生产现场和办公现场)需要和不需要的东西区别出来,处理掉不需要的东西,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它是树立良好工作作风的开始。整顿是将整理后需要的东西,安排成有序的状态。物品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还要目视化,使定量装载的物品做到过目知数,摆放不同物品的区域可采用色彩、标记或挂牌方式加以区别。

清扫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持机器及工作环境的干净。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二是员工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干净,仪表要整洁,还要做到精神上的干净,要讲文明、讲礼貌。清洁是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辅以一定监督检查措施,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入,可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教养也称素养,就是要努力提高公司的整体素质,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5S”活动的核心,也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实施“5S”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

通常情况下,项目施工现场情况非常复杂,大多时候是多工种、多工序交叉进行,可能发生物流不畅、工序矛盾等问题,尤其是相互之间容易造成干扰甚至是影响施工质量。实施“5S”管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它通过严格控制建筑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成立质量管理办公室,加强对原料采购、运输、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等过程全方位的监测监控,提高建筑产品的合格率,避免物流不畅和工序矛盾等问题,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

2.有利于减少建筑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长期以来,施工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建筑企业。实施“5S”管理能够完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从施工隐患的发生到整改,再到不断检查、处理的循环过程),加强施工现场设备管理,提高完好率,完善事故分析通报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事故无论大小,都要逐项进行分析处理;并实行按施工设备部件使用周期与日常巡检动态发现问题相结合的超前维修、预防维修机制,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3.有利于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一方面,通过推行“5S”管理,建筑企业能够在整理、整顿阶段清理闲置材料,对单位内积压多年的废旧材料进行了分拣/清理,广泛开展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和清理原材料,降低材料成本;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的各项清理工作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因污染环境而造成的各种罚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实施“5S”管理,可以缩短项目周期,通过实施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可以使企业的管理一目了然,使异常的现象明显化,避免人员、设备、时间、能源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员工修养的提高,协作精神的加强,物流的优化,故障率、事故率下降,作业合格率提高,项目效率必然就会提高,项目周期也就相应地缩短。

4.有利于提升企业员工素养

“5S”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人造环境,环境育人。通过整理、整顿、清扫和清洁,环境改善了,从而带动员工素养的提高;并通过素养的提高和习惯的养成,促进环境的持续改善。一个人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工作,能相应地提升工作情绪;提升了工作情绪,再加上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气氛,有了高素质且有修养的伙伴,彼此之间的团队精神和士气自然也能相应地得到提高。从而使得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技术操作水平明显提高,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5.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

在建筑企业实施“5S”管理的目的是要努力提高建筑公司的整体形象,形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5S”管理可以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使组织焕发一种强大的活力。员工都有尊严和成就感,对工作尽心尽力,并可以改善自己的意识形态,提升企业形象。建立废品回收制度,杜绝废物流入污染环境,可以改进现场作业环境;通过提升员工素质,杜绝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等不文明现象,这些也都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因为整齐、整洁的工作环境,井然有序的作业流程,较高素养的员工,可以得到公众的信赖,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出一种良好的消费心理;优质的工程质量、安全的生产,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增加投资者或合作者的好感和信心,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激发职工的敬业精神,创造更高的效率,从而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威望。相反,如果施工企业现场管理混乱,在企业内部无法追踪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人,也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付使用后将给建筑企业信誉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三、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实施“5S”管理的基本原则

1.自我管理原则

建筑企业施工现场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是单靠添置设备或领导督

促实现的,而是由现场人员创造出来的。现场工作人员在为自己创造并维持一个整齐、清洁、方便、安全的工作环境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意识,提高自己的素养,约束自身的行为,养成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习惯。

2.持之以恒原则

“5S”管理开展起来比较容易,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但要坚持下去并且不断改进非常困难。实施“5S”管理,贵在持之以恒。为了使该项管理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建筑企业可以考虑将“5S”管理纳入岗位责任制,使每一部门、每一员工都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

3.不断优化原则

建筑企业要强化“5S”管理意识,促使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素质的逐步提升。在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实施“5S”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现场的管理水平波动甚至下降的情况。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职责分解到班组,以班组为单位定期开展“5S”检查工作,通过班组对现有状况的分析来强化管理。要坚持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循环,即要通过策划、实施、检查、改进,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检查考核后必须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不断优化企业的管理。

4.勤俭节约原则

在施工现场整理阶段,会清理出很多“不要的”东西。这些“不要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无用的,有的可能是暂时无用的,以后还有用,这种物品应该将其收集起来,存贮在仓库中;有的可能在这个现场无用,但可用于其他地方;即便是废物,也应本着循环利用的原则,变废为宝;对那些需要报废的物品,应按报废手续办理,收回“残值”。

四、建筑企业施工现场“5S”管理的实施

1.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员工的培训

建筑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要把学习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建立学习型企业。因为没有高素质的员工,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而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一般都比较低,他们大部分是农民工,对他们进行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现场的管理者也要进行“5S”管理知识的培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员工做出表率。在进行“5S”管理的培训时,不仅要结合实际,还要有针对性,不搞形式,提高培训的效果。

2.加强管理者的表率作用

管理者的表率作用对下属的激励作用是很大的,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应善于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无论是企业总部,还是异地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层,都要有理想,有知识。同时还要制订制定一系列的公开和保密制度。如:领导干部的工资收入公开;企业装修改造等工程项目招标公开;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务公开等。不管哪一级的项目管理人员,从一开始实施“5S”管理,就要盯紧现场,要不断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必要的时候应该亲自为员工做示范、手把手地教,帮助员工纠正不良动作,使其在短期内能熟练操作。

3.用“严、细、实、恒”的高标准来衡量各项工作

“5S”管理是用高标准的制度规范操作,并标准化,使职工养成良好习惯,从而提升员工素质。这里的高标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严,即严格要求,所有的员工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内容、时间、标准逐日达标,日日清理;二是细,即分工细,各项工作分解量化到每一个人、每一天;三是责任实,即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大到机器设备,小到一块玻璃,都清楚地表明责任人与监督人,都有详细的工作内容及考核标准,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做到了奖有理扣有据;

四是恒,即持之以恒,成年累月,百做不厌,一丝不苟。这样坚持下来,平凡的小事,变成了不平凡的事业。实施“5S”管理,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要善于把成果用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一定的标准来指导日常工作。

4.各级检查、督促要做到持之以恒

有人认为“5S”管理就是扫扫地、擦擦桌子,其实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5S”强调细节,但并不代表它是小事。“5S”的操作不仅规范了物品的位置,而且还规范了我们日常的行为习惯。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管理人员是良好习惯的直接监督者,要经常检查,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否则将前功尽弃。

5.实行人性化管理,及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设立公开栏,公开与有关“5S”管理的内容。一切检查结果即时公开,让员工随时了解违规事件,并当场改正;对于执行好的员工及时表扬;轮班也要及时召开总结会,纠正偏差,共同提高;对于职工反映的问题则要及时解决。

6.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员工积极性

实施初期,企业员工经常会不理解,也可能做不好,要多与他们交流,使他们真正接受“5S”管理理念,并将其变成自觉的行动。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讨论等;了解员工所想所思,因势利导;也可以开辟“5S”宣传专栏,让职工畅所欲言,谈认识、谈体会;还可以张贴漫画、警示语等,大力宣传“5S”,营造出浓浓的“5S”管理氛围。

 

第二篇:5S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建筑企业施工5S现场管理法分析

一、“5S”管理的含义

“5S”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源自日本的一种家庭作业方式,后被应用到企业内部管理运作,是企业实施现场管理的有效方法。其内容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在建筑企业大力推行“5S”管理,能激发企业管理潜能,培养出企业员工良好的工作作风,有效改善企业的现场管理,使现场变得更加有利于管理,让企业的一切都处在管理之中,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整理是将现场(包括生产现场和办公现场)需要和不需要的东西区别出来,处理掉不需要的东西,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它是树立良好工作作风的开始。整顿是将整理后需要的东西,安排成有序的状态。物品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还要目视化,使定

量装载的物品做到过目知数,摆放不同物品的区域可采用色彩、标记或挂牌方式加以区别。

清扫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持机器及工作环境的干净。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二是员工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干净,仪表要整洁,还要做到精神上的干净,要讲文明、讲礼貌。清洁是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辅以一定监督检查措施,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入,可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教养也称素养,就是要努力提高公司的整体素质,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5S”活动的

核心,也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实施“5S”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

通常情况下,项目施工现场情况非常复杂,大多时候是多工种、多工序交叉进行,可能发生物流不畅、工序矛盾等问题,尤其是相互之间容易造成干扰甚至是影响施工质量。实施“5S”管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它通过严格控制建筑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成立质量管理办公室,加强对原料采购、运输、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等过程全方位的监测监控,提高建筑产品的合格率,避免物流不

畅和工序矛盾等问题,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

2.有利于减少建筑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长期以来,施工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建筑企业。实施“5S”管理能够完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从施工隐患的发生到整改,再到不断检查、处理的循环过程),加强施工现场设备管理,提高完好率,完善事故分析通报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事故无论大小,都要逐项进行分析处理;并实行按施工设备部件使用周

期与日常巡检动态发现问题相结合的超前维修、预防维修机制,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3.有利于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一方面,通过推行“5S”管理,建筑企业能够在整理、整顿阶段清理闲置材料,对单位内积压多年的废旧材料进行了分拣/清理,广泛开展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和清理原材料,降低材料成本;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的各项清理工作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因污染环境而造成的各种罚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实施“5S”管理,可以缩短项目周期,通过实施整理、

整顿、清扫、清洁可以使企业的管理一目了然,使异常的现象明显化,避免人员、设备、时间、能源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员工修养的提高,协作精神的加强,物流的优化,故障率、事故率下降,作业合格率提

高,项目效率必然就会提高,项目周期也就相应地缩短。

4.有利于提升企业员工素养

“5S”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人造环境,环境育人。通过整理、整顿、清扫和清洁,环境改善了,从而带动员工素养的提高;并通过素养的提高和习惯的养成,促进环境的持续改善。一个人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工作,能相应地提升工作情绪;提升了工作情绪,再加上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气氛,有了高素质且有修养的伙伴,彼此之间的团队精神和士气自然也能相应地得到提高。从而使得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技术操作水平明

显提高,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5.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

在建筑企业实施“5S”管理的目的是要努力提高建筑公司的整体形象,形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5S”管理可以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使组织焕发一种强大的活力。员工都有尊严和成就感,对工作尽心尽力,并可以改善自己的意识形态,提升企业形象。建立废品回收制度,杜绝废物流入污染环境,可以改进现场作业环境;通过提升员工素质,杜绝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等不文明现象,这些也都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因为整齐、整洁的工作环境,井然有序的作业流程,较高素养的员工,可以得到公众的信赖,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出一种良好的消费心理;优质的工程质量、安全的生产,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增加投资者或合作者的好感和信心,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激发职工的敬业精神,创造更高的效率,从而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威望。相反,如果施工企业现场管理混乱,在企业内部无法追踪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人,也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付使用后将给建筑企业信誉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三、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实施“5S”管理的基本原则

1.自我管理原则

建筑企业施工现场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是单靠添置设备或领导督促实现的,而是由现场人员创造出来的。现场工作人员在为自己创造并维持一个整齐、清洁、方便、安全的工作环境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

观意识,提高自己的素养,约束自身的行为,养成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习惯。

2.持之以恒原则

“5S”管理开展起来比较容易,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但要坚持下去并且不断改进非常困难。实施“5S”管理,贵在持之以恒。为了使该项管理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建筑企业可以考虑将“5S”管

理纳入岗位责任制,使每一部门、每一员工都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

3.不断优化原则

建筑企业要强化“5S”管理意识,促使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素质的逐步提升。在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实施“5S”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现场的管理水平波动甚至下降的情况。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职责分解到班组,以班组为单位定期开展“5S”检查工作,通过班组对现有状况的分析来强化管理。要坚持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循环,即要通过策划、实施、检查、改进,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检查考核后必须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不断优化

企业的管理。

4.勤俭节约原则

在施工现场整理阶段,会清理出很多“不要的”东西。这些“不要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无用的东西,有的可能是暂时无用的,以后还有用,这种物品应该将其收集起来,存贮在仓库中;有的可能在这个现场无用,但可用于其他地方;即便是废物,也应本着循环利用的原则,变废为宝;对那些需要报废的物品,应按报

废手续办理,收回“残值”。

四、建筑企业施工现场“5S”管理的实施

1.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员工的培训

建筑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要把学习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建立学习型企业。因为没有高素质的员工,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而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一般都比较低,他们大部分是农民工,对他们进行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现场的管理者也要进行“5S”管理知识的培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员工做出表率。在进行“5S”管理的培训时,不仅要结合实

际,还要有针对性,不搞形式,提高培训的效果。

2.加强管理者的表率作用

管理者的表率作用对下属的激励作用是很大的,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应善于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无论是企业总部,还是异地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层,都要有理想,有知识。同时还要制订制定一系列的公开和保密制度。如:领导干部的工资收入公开;企业装修改造等工程项目招标公开;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务公开等。不管哪一级的项目管理人员,从一开始实施“5S”管理,就要盯紧现场,要不断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必要的时候应该亲自为员工做示范、手把手地教,帮助员工纠正不良动作,使其在短期内能

熟练操作。

3.用“严、细、实、恒”的高标准来衡量各项工作

“5S”管理是用高标准的制度规范操作,并标准化,使职工养成良好习惯,从而提升员工素质。这里的

高标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严,即严格要求,所有的员工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内容、时间、标准逐日达标,日日清理;

二是细,即分工细,各项工作分解量化到每一个人、每一天;

三是责任实,即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大到机器设备,小到一块玻璃,都清楚地表明责任人与监督人,都有详细的工作内容及考核标准,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做到了奖有理扣有据;

四是恒,即持之以恒,成年累月,百做不厌,一丝不苟。这样坚持下来,平凡的小事,变成了不平

凡的事业。

实施“5S”管理,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要善于把成果用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

来,形成一定的标准来指导日常工作。

4.各级检查、督促要做到持之以恒

有人认为“5S”管理就是扫扫地、擦擦桌子,其实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5S”强调细节,但并不代表它是小事。“5S”的操作不仅规范了物品的位置,而且还规范了我们日常的行为习惯。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管理人员是良好习惯的直接监督者,要经常检查,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否则将前

功尽弃。

5.实行人性化管理,及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设立公开栏,公开与有关“5S”管理的内容。一切检查结果即时公开,让员工随时了解违规事件,并当场改正;对于执行好的员工及时表扬;轮班也要及时召开总结会,纠正偏差,共同提高;对于职工反映的

问题则要及时解决。

6.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员工积极性

实施初期,企业员工经常会不理解,也可能做不好,要多与他们交流,使他们真正接受“5S”管理理念,并将其变成自觉的行动。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讨论等;了解员工所想所思,因势利导;也可以开辟“5S”宣传专栏,让职工畅所欲言,谈认识、谈体会;还可以张贴漫画、警示语等,大力宣传“5S”,

营造出浓浓的“5S”管理氛围。

 

第三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福临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人事制度改革

案例分析---福临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的人事纠纷

福临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珠江三角洲,是它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乔国栋于十年前创办的,专门生产活塞、活塞环、汽门之类产品,为华南的汽车制造与修理业服务。

乔国栋本来在北万一家国有大型汽车制造厂的销售部门工作,20世纪xx年代初他毅然辞职南下,在一家中外合资汽车制造公司仍搞销售工作。干了近10代年觉得自己干销售得心应手,又已建立了一个不小的用户联络网,并攒了一笔钱,觉得与其给洋老板打工,不如自己于。于是他拉了从北方一起南下的老同事傅立朝一起,辞去现职,办起了一家一共才10人的福临汽车修配站。老傅懂技术,有手艺,乔国栋自己管公关,干供销,生意红火,很快发展起来了。三年多过后,又拉了一位会计出身的女强人关迪琼人伙办起了这家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乔、傅、关各占股本的40%,30%和30%。乔国栋是董事长兼总经理。但干营销是他的拿手戏,所以坚持自己又兼营销副总,关迪琼任财务副总,傅立朝任生产副总,他手下还有位生产厂长,叫刘志仁,是老傅自己找来的。事实上,创业之初,厂区布局、车间设备、工艺、质量标准,直至四位车间主任人选,全由老傅包揽,连第一批生产工人中不少人也是他招考进来的。老乔并未全力关注公司发展的全局和战略,至少四分之一的精力花在他爱干也擅长的营销、采购和公关上了。好在当时公司规模不大,市场也有利,这么干下来,效益相当不错。

从一开始,公司的做法就是大胆放权,各车间主任和科室负责人都各自包下自己单位的人事职能,对自己手下的人,从招聘、委派、考核、升迁、奖惩都由他们自己说了算,公司领导基本不过问。

经过七年发展,公司规模扩大到340多人,业务也复杂起来。乔总发现当初那几年全公司“一个和睦大家庭”的气氛消退了,近两年员工士气在不断下降。班子开会研究,一致决定,该专门设一个管人事的职能办公室了。但这办公室该设在哪一级,班子意见光是不一致的。争辩再三,才决定设在生产厂长之下,办公地点在生产厂进门左边一间小房间内。该办公室有主任一名,并配一名秘书。

公司财务科有位成本会计师,叫郭翰文。他六年前从北方一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经他的父亲、乔总的一位亲戚推荐,来公司财务科工作。那时公司还小,工作分工不细,他聪明能干,科长让他管成本控制,不久就熟练了。他的工作使他跟生产与营销两方面的人都多有接触,人缘甚佳。乔总和傅总都觉得这小伙子工作自觉,受到大家喜爱。但他常说,我并不喜欢干财会,我其实爱搞人事工作,跟人打交道,不爱跟数字打交道。他那天在食堂,正巧跟总经理秘书小周同桌吃饭,从小周那里听到公司要设“人事办”的消息。于是他闻风而动,马上递上书面申请,要求当这“人事办”主任,又分头向乔、傅、关“三巨头”口头汇报,软磨硬

缠,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人事办公室主任”了。上任前,乔总关照他说:“你这人事办公室干得好坏,对全厂工作很重要。”

郭主任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伊始,他就向各车间主任发出书面通知说:“为适应公司的扩展,公司领导决定对全厂员工的人事管理实行集权。为此成立本办公室,今后各车间一切人事方面的决定,未经本主任批准,一概不得擅自执行。”

通知下发后,各车间主任们对此政策变化的不满便接踵而至,都说“小郭这小子太狂了,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手太长了”。厂长开始听到主任们的抱怨,说:“工人们已经跟刚招来时不同,难管多了。”厂长有一回见到一位车间主任,问为什么生产下降了,主任答道:“我手脚给捆住了,还怎么管得了工人。如今奖励、惩罚、招聘、辞退,我都没了权,叫我怎么控制得了他们?怎么让他们出活?”

有一天,有位女工闯进人事办公室气冲冲地说,她被车间主任无缘无故地辞退了。郭主任说:“别急,让我先搞清楚情况。”就给那车间主任挂了电话:“喂,三车间张主任吗?我是郭翰文。你们车间林达芬是怎么回事?”“我炒了她就鱼。”“这我知道,但为什

么?”“很简单,我不喜欢她。”“你知道,没有人事办批准,你是不能随便辞退工人的。”“是嘛?可是我已经辞退她了。”“老张,你不能这么办。你总得有个站得住的理由才??”“我不喜欢她——这就够了。”电话到此给挂断了。

郭主任把这事向刘厂长作了汇报。最后是刘厂长做了不少工作,并坚持让小林复职,这事才平息下来。但主任们关于招的工人素质差,自己没有人事权,管不了的抱怨却有增无减。主任们主张人事办应当管的事越少越好,这事终于闹到老傅那里去了,但乔总出差去走访用户去了。刘厂长对傅总说,看来,现在这厂的规模还不算大,用不着设一个专门的人事职能部11。他建议还是用行之有效的老办法,去让各车间主任自己管本单位人事工作。郭主任还是回他财务科去做原来的成本会计为好。

老傅左思右想,觉得恐怕只好按刘厂长意见办了。但他说还是等几天乔总回来后,请示了再定。

问题:

1.福临公司是怎么同意把人事权下放给各车间主任的?为什么看来这套办法还算有效? 答:(1)在创业初期,其高层领导缺乏科学的管理思想,也没有明确的管理体系,没有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没有从战略的高度来设计、规划企业的未来发展,于是出现了长达7年之久的人事权下放。 (2)在创业初期,公司规模不大,人事管理简单,把人事权下放给车间主任,一来可以优化人员配置,可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来可以让基层干部心里上有一种成就感和责任心和积极性,团结员工,使公司上下一心,不断使公司发展与壮大。车间主任面向基层,对生产工作流程理解清晰、明确,可以第一时间对员工进行调整,在企业规模不大的情况下,有助于提高部门凝聚力及战斗力。

2.你认为该公司这样处理人事职能恰当吗?若恰当,为什么?不恰当,又为什么?

答: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福临公司认识到: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人事管理职能化、专业化、规模化是必然的,增设人事部门的初衷和出发点是正确的;只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对人力资源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正确理解,导致人事管理部门设置不恰当,管理混乱。

3.郭翰文改行去请求干人事,是否正确?为什么说正确,或为什么说不正确?

(1)不恰当,郭翰文对人事的理解也是非常传统的,没有认清人事管理的宗旨是服务于组织的,以自我为中心,各种事项都是凭感觉来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从最最基层干起,不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而得于发展﹐或者将其安排作为副手﹐待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后再作评估﹑提升或委任。

(2)但人事权下放过火,时间太长,会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无形地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组织文化,并为员工所认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的复杂,必然导致人事制度的改革,这种组织文化就会阻碍改革的进程。 (3)这个时候,董事长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人事主任权威, 忽略了人力资源的真正职能与改革目标。

下策:撤掉郭,外聘一位从事人力工作的职员,对企业中层进行内训,实行“破冰”政策,打破他们内心对于职场习惯的“坚冰”。

4.你若是乔总,回来听了老傅的汇报,会怎样决定?为什么?

(1)请三位总监召开员工大会,说明设立人事部门的重要性,引起大家的重视。

(2)制定并完善相关公司制度。

(3)把人事职能提升到厂长的级别,但不会把人事权全部交给人事处去做。要人事处做的事就是初步建立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车间主任选人与人事处选人并用。

(4)人事处要配合各级领导对公司里的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培训、提拔、组织学习与激励。从而,提高公司的效益。让全厂员工对人事处的认同,并在公司内部树立一种威信,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组织文化。

(5)最后,再慢慢的把人事权交由人事处办理,再由人事处渐渐地把人事权收回。最终达到集权的目的,适应公司的战略发展。

5.福临公司实行的是传统人事管理还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你从这案例的研讨中得到些什么教益?

答:传统人事管理。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出了问题,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整体效益。

(1)传统人事管理对于企业成长的伤害,企业做大做强必须要推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来管理人事。

(2)人事权下放车间主任本身并没有错,事实上车间主任做为员工直接领导,对员工的走留有绝对话语权,公司应该从制度上面对这种权力加以制约,避免任人唯亲、任人唯熟,凭个人喜好

(3)公司规章制度应不断完善,职责划分要清楚,且领导的管理理念需要培养,提高领导层次的整体素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