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期末重点总结

答题

1、 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1)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

论划清了界限。

(2)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批判了不可知论。

(3)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

础。

2、 简述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认识一旦形成,便具有指导人们实践的功能。其中,

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使实践获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会引导实践采取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实践失败。

(3)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也是认识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循环,都使认识达到更高级的程度。

3、 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并在正确认识指导下采取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行动,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

(2)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

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

(3) 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一般说来,作为认

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至于改造世界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言而喻的。

4、 怎样理解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和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其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改造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前提,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另一方面,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能够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就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不断完善的双重目的。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都是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的?

5、 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一切其他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第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6、 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 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获得巩固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思想、政治条件。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8、 简述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有什么不同。

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的不同在于: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一般的使用价值,而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对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使用,一方面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一方面创造出价值,而且是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9、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与意义是什么?

(1)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

用不同。

(2)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

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值,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3)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

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10、简述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 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

产。

(2)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

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3)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

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11、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及其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

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2、为什么说金融寡头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实际控制者?

①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

资本家集团。 ②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实现对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统治,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 ③金融寡头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的。 ④此外,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左右国家社会政治生活。

论述题

1、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因为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1)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

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

(2)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社会本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创

造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社会本质。

(3)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是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将自

己的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即将其对象化,以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是在社会活动中改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

2、试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

“两手抓”的重要意义。(对照习题册后,发现老师给的复习范围上的题目少打了几个字)

(1)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

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实际工作中,应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

(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顺利解决创造条件。

(3) 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

“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进步。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有何现实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仅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实践标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和旧的习惯的束缚,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时俱进。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在实践中汲取营养,敢想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4、试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因为:

(1) 货币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带来剩余价值,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 剩余价值是在生产领域产生的,它是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以上

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3) 剩余价值的产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只有通过流通领域,资本家才能购买到特殊商

品劳动力,它的使用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才可能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5、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也提高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但这些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而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也是错误的。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6、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掌握

的巨额资本兴办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投资规模巨大新兴工业企业,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2) 资产阶级国家代表整个资产阶级利益调节经济,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

本的狭隘界限,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3) 国家的收入再分配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缓和了资本主义国家的

内部矛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4)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

通信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在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不同具体形式,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

 

第二篇:三上期末重点总结

三上短语:

M3 sit down, stand up, point to M5 how many

M7 how old M8 look at

三上句型:

M1:Hello/Hi,I'm... Goodbye./Bye-bye.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M2:Good afternoon. What's your name? I’m…,My name is…

M3:Point to the... Sit down/Stand up, please.

Please sit down/stand up.

M4:It's red. My name is... It's a black dog.

M5:How many boys/girls? Seven.

M6:This is my... What's this/that? It's a…

M7:Happy birthday. Here's your present. How old are you?

I’m nine. You're six.

M8:Is it a... Yes, it is. /No, it isn't.

Where's the cat? It's in the green bag.

M9:This is my mother. She's/He's a doctor. That's me/my brother.

M10:This is her/his head... Point to her nose/eyes...

主格人称代词:I (M1U1 I 'm Sam.) (M7U1 I 'm nine .)

You (M2U1 How are you?) (M7U2 How old are you?) (M7U2 You ‘re six.)

He (M9U2 He’s a doctor.)

She (M9U2 She’s a driver.)

It (M4U2 It’s a black dog.) (M6U1 It’s a desk.)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My (M4U1 My name is Panpan.)

Your (M4U1 What’s your name?) (M7U1Here is your present.)

(M10U1 Panpan point to your arm and your leg.)

His (M10U1 This is his head.)

Her (M10U2 (Point to her nose.)

In (M8U2 Is it in the yellow bag?)

指示代词:this (M6U1This is my school.) (M6U2 What's this?)

(M9U1 This is my mother.) (M10U1 This is his head.)

that (M6U2 What's that?) (M9U1 That's me.)

特殊疑问句

M1U2 How are you? M2U2 What’s your name? M5U1 How many?

M6U1 What’s this/that ? M7U2 How old are you? M8U2 Where is the cat?

祈使句

M3U1 Point to the... Sit down/Stand up, please. M10U2 Point to her nose/eyes...

一般疑问句:

M8U1 Is it a dragon? M8U2 Is it in the yellow bag?

M9U1 Is this your sister, Amy?

如果主语是第一人称I(我)时,be动词用am

M1U1 I 'm Sam. M7U1 I 'm nine .

如果主语是you (你,你们), they (他们,它们,她们)或名词复数 (两个

以上的人或物)时,be动词必须用are。

M2U1 How are you? M7U2 How old are you? M7U2 You ‘re six.

如果主语是单数名词或单数第三人称代词(he, she, it)时,be动词用is。

M4U2 It’s a black dog. M6U1 It’s a desk. M6U1This is my school.

M6U2 What's this/that? M9U2 He’s a doctor. M9U2 She’s a driver.

【缩写】

完整形式 缩写形式 完整形式 缩写形式 完整形式 缩写形式

I am I’m is not isn’t you are you’re she is she’s he is he’s what is what's

it is it’s where is where’s here is here's

三、词汇表

1. 房间物品类: door门 window 窗 chair椅子

2. 颜色类red 红色的 blue蓝色的 yellow黄色的 green绿色的 black黑色的

3. 数字类:one 1 , two 2, three 3, four 4, five 5 , six 6, seven 7 , eight 8 ,nine 9 , ten 10, eleven 11,

twelve 12

4. 与学校及学习用品有关的单词:school学校 classroom教室 pupil小学生 schoolbag书包 pencil 铅笔 pen 钢笔 book书 blackboard黑板 desk桌子

5. 职业类: doctor医生 driver 司机 policeman 警察 nurse护士 farmer 农民

teacher 老师

6.家庭成员: grandma奶奶,外婆 grandpa爷爷,外公 mother母亲 father父亲 sister

姐妹 brother 兄弟

7.身体部位:head头 hand手 arm 胳膊 leg腿 foot脚nose鼻子 eye眼睛 mouth嘴 ear耳朵

8.动物类:bird鸟 cat猫 dog 狗 panda 熊猫

9.代词

I我 you你 my我的 your你的 he他 she她 it它 his他的 her她的

this这个 that那个

10. 服装类:cap帽子 hat帽子

11. 饮食类:cake 蛋糕

12. 称谓、人称: boy男孩 girl女孩 Ms女士 Mr先生

13. 其他:birthday生日afternoon下午 morning 早晨,上午 name 名字 present礼物

14. 游戏、运动类:kite风筝

15. 动词:am 是 is是 are是 look看 help救命(呼救)point指 thank谢谢

16. 感叹词:hello/hi你好 goodbye/ bye-bye再见 please请

17. 介词:in在……里面 on在…….上面

18. 连词:and 那么,和

19. 副词:where哪里 what 什么 no不 yes是的 not不 too也 how怎样

20. 冠词:a一个,一 an 一个,一 the这个,那个,这些,那些

21.短语:point to指向 stand up起立 sit down坐下 how old多大 how many多少

look at看着

 

第三篇:马哲精华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掌握三个方面的原理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特别是基本问题

二、了解唯物主义的形态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三、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 哲学的概念,只需记住三个判断

1、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即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个判断经常被看作哲学的定义。这是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出发的。世界观是对世界本质总的看法。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但是不能反过来讲,因为必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经过思维加工,有理论形态(有概念,有判断,有推理)的世界观,自发产生的,零散的,未经过理论加工的不能成为哲学。

2、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即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这种概括有对有错。上升到更抽象,更一般的结论。关系:既相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对象上看,哲学研究的是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一般规律,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领域和过程的特殊规律;对象上体现了普遍和特殊的关系。方法上,哲学的方法具有普遍的适应性,适用于各门学科,而具体科学的方法只适用于某一特殊门类的科学。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而具体科学又以哲学为指导。

3、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换句话说,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任何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叫方法论。例如,矛盾分析方法,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等。 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的一段文字:以往的哲学家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

试题分析 哲学是知识的总汇。(错误观点)哲学和具体科学并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错误观点)认为哲学包括了具体科学,甚至可以取代具体科学。混淆了两者的关系。

(二)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总结的)

这里的思维并不是单纯的理性思维,而是指广义的意识;存在并不是精神和物质的存在,而是特指物质的存在。所以以后要注意,如果不是在哲学基本问题里讲的存在,要注意辨析。哲学基本问题的表现形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是世界的本原,那么这就是唯物主义的观点,相反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根据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哲学上将哲学的基本派别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即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基本派别就是指唯物和唯心两个派别。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并不是派别,是根本对立的方法观,因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特指的是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第二个方面,同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呢,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认识周围世界,即思维是否能够认识世界,如果能就是有同一性,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划分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和意义:(这里就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为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里经常出多项选择题。(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哲学的性质决定的。简单理解:(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并为考察哲学史提供了基本线索;正确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正确解决哲学其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3)这一问题也是实践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即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哲学是有党性的。党性指党派性,在哲学上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性。没有超越唯物和唯心主义的第三条路线。所谓的第三条路线在过去有种形式为二元论—其观点是(相对于一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认为世界有一个本原)世界有两个本原,心物二元,但这样的论点在历史上摇摆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后都导向唯心主义。笛卡尔认为心和物是平行的,但是当被问及心和物是如何产生的,回答是上帝,这就又沦为了客观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反对歪理邪说。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社会?气?一元论,(主要的时间16和17世纪的英国,洛克,培根,18主义。古代唯物主义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不科学。没有科学的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近代唯物主义的缺陷:四个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和缺乏实践性(缺乏科学的实践观)。具体表现为:机械性—第一、把一切运动都当做机械运动,用机械运动的规律来解释一切(18世纪的一个判断:?人是机器?,混淆了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等,忽略和抹煞了不同物质的运动形式的区别)当前我们要注意不要用自然界的规律来解释社会的事物,?人是环境的产物?只看到环境对人的作用,而没有看到环境恰恰是由人进行改造的;第二、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光讲客观。形而上学性的表现:是相对于辩证法而言的。孤立、静止的看问题(辩证法是连续的、运动的看问题);不彻底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表现为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但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恩格斯说旧唯物主义下半身是唯物的,上半身是唯心的);缺乏科学的实践观:看不到人的能动性,离开实践来看世界。

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唯心主义是不结果的花—列宁)唯心主义的根源,不结果是指唯心主义是错误的世界观,颠倒的世界观。

唯心主义的根源有三个:社会历史根源的规律来看,主观与客观相背离,认识与实践相脱离(毛泽东)致了唯心主义;把感觉夸大导致主观唯心主义,把概念夸大,导致客观唯心主义。阶级根源:反动的剥削阶级出于本阶级

- 1 - 第 - 1 - 页 共 17 页

利益的需要或阶级偏见,往往夸大精神的作用,利用唯心主义作为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工具。

5、重点的重点: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划分:把世界本原的精神理解为人的精神(观念、意志,?心?,理性等)即为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本原为精神,但精神是在人以外存在的?客观精神?(如,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神等。中国古代?理在事先?)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哲学立场。唯心主义仅仅从主体出发,夸大精神的能动作用,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否认了物质的决定性,看不到实践活动;旧唯物主义仅仅从客体出发来看世界,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结果抹煞了精神的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从主客体的统一中来认识世界,既强调了物质决定精神,又重视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既承认自然界物质的现在性,又强调物质实践活动对世界的改造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从实践出发科学的阐明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重在理解)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

? 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

? 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哲的内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这是马哲的对象),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正确概括和总结(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马哲的阶级性和科学性)。

(马哲和旧哲学的区别)马哲克服了旧哲学的两个分离,实现了两个统一。

两个分离?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分离。马克思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内核,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因素,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抛弃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的思想。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阶级性。

实践性:主要表现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并为实践服务。

科学性:它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焦点和目的,就是实际的?改变世界?,?使现有世界革命化。?这种革命性在理论上集中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

阶级性:它为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

(三)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四)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要了解马哲产生之前所有旧的社会历史理论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这种唯心主义有两种缺陷:一是仅仅看到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看不到其背后的物质原因(即恩格斯所说的?动力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这个动因是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这就坚持了对社会历史现象认识的唯物论原则,具体到我们今天的实际,那就是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中国各种社会问题的最终出路。);二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夸大个人?英雄?的作用。

唯物史观发现的重要性:它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科学地解释了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动力,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它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克服了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哲学中的历史唯心主义局限性,并把唯心主义从其最后的避难所驱逐出去;它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辨析:中国古代认为?君轻民重,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中国古代进步思想,有其局限性,直接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没有达到科学概括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

(五)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在回答有关与时俱进问题时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实践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 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所在;

? 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拓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也是它的强大功能。

(六)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第二、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论思想,同时又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辩证法思想。 今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思想,深刻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原则。我们要正确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不能像过去一段时间那样空洞的夸大思想的作用,但又不能陷入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的拜金主义。

第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提供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 2 - 第 - 2 - 页 共 17 页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非重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技革命是相互促进的。

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现代科技革命中一系列重大成果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 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

? 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引入了哲学领域,使哲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发生了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哲学论证。

?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正确分析和解决现代科技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和流派。

现代西方哲学中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拒绝个世界看成是?经验世界?,并倾向于把经验看成主观感觉经验,所以本质上仍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人本主义思潮主张以人为本体,把人的意志、情感、本能等非理性因素当作个人的本质,甚至理解为世界的本质。因此这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向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此过程中有两次飞跃:其理论结晶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

2-4 章可相继被看作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本章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中,物质和意识及其二者的关系。

实践出现在本章的原因:实践也是物质活动形态,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沟通意识和客观世界的纽带和桥梁。因而本章重点: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论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对物质的理解,既有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又有之前的旧唯物主义的理解。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先了解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把物质世界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比如火,水,气,原子论(不是近代的原子概念,它指的是世界有原子和虚空组成,原子指的是组成物质的微小颗粒)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把物质

马哲精华总结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列宁)。这种客观实在是在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是从与精神的对立角度讲的)。生产关系是物质关系,凡是客观存在的关系(除了思维关系)都是物质关系。物质还具有运动,时空,无限可分性,可知性的性质。

(2)物质范畴的定义,它的提出,它的思想,它的意义 列宁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

※它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它指出物质?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具有可执行,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马哲精华总结

联系体现在前者以后者为基础,后者又以前者为指导。

(3)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

进一步证实了世界的物质性,揭示了物质形态、结构、特性等方面的多样性,层次性和无限性,证明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系统和要素、结构和功能等原理。

2、物质的存在形式

(1)运动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同样是不可设想的(恩格斯)。(某科学家提出?世界上只有概念的运动?。概念运动即思维运动,依赖于物质运动,概念运动既不是唯一的运动,更不是根本的运动。)总之,物质是运动的载体或者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我们在运用的时候,任何一面都不能夸大)

静止并不是不动,而是物质的特殊运动形式,是事物处于平衡和相对稳定时的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3 - 第 - 3 - 页 共 17 页

承认相对静止是把握运动和认识事物的性质的前提条件(认识相对静止的意义)。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就会走向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而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怀疑论,不可知论。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正确的论断);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相对主义,夸大了运动)。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相对主义,否认了生死的界限)。古希腊“由于事物变化太快,我们不可能获得真理”,用“现象是变化的,但规律是相对静止的”反驳。诡辩论否认了概念之间的界限(偷换概念)。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 时空是客观的。

物质运动的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可以用不同的物质运动来衡量,但内容是客观的。

空间体现的是物质运动的的广延性。

这主要反驳康德的观点?时空是主观的?。

? 时间空间是辩证的,是同物质运动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会随物质的运动而发生变化。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是错误的。他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脱离物质运动的,是绝对不变的。后来牛顿的观点被否定。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物质,物体空间会变小,时间会变慢。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是无限的,但是对于个别事物有具体的时空,有有限性。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1、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另一个定义:实践是人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活动的分类: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或者可分为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马哲精华总结

(理解就行)实践(劳动)造就了人。

,物质性(客观性)(实践的对象,手段和结果都是客观的),社会制约性(社会历史性)(受社会规律,关系的制约,是变化发展的)。

三个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影响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劳动就是最基本的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政治活动、军事、社会改革、阶级斗争),科学试验(通过一定的手段改变对象,考古、探险、实验室试验)。这并没有囊括所有的形式。

2、实践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不等于主观,客体不等于客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的主体为现实的人,唯心主义认为主体为精神,旧唯物主义认为是抽象的人。

现实的人是实践的主体,既含有主观的成分,又包括客观的东西(人的肉体等),因而主体包含了主观和客观两部分。所以主体不仅仅是主观,还包括了客观。

客体(对象)不等于客观,是进入实践活动范围的对象。客体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关系:(1)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2)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马克思?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

主体的对象化和客体的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过程。主体的对象化(或客体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客体非对象化(或主体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即客体失去了对象化的形式而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包含着: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认识关系(反映和被反映),价值关系(需要和满足需要),审美关系(欣赏和被欣赏)。这里实践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3、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a) 进行实践决策、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 实施实践方案

c) 完成、检查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

d) 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对实践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4、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这两个世界实际上是在我们实践过程中分化出来的)

自在世界:指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界,或人类活动尚未触及到的自然界,即尚未人化的自然界。

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指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有机体。

两者关系把握两点:

※区别: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是盲目自发的起作用的;而后者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化自然和人的关系都是人的活动的结果。

※联系: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的自然基础,并通过实践,不断转化为人化自然,融入人类世界。实践是是二者分化与统一基础。 劳动。

5、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它既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也包括意识活动的结束。客观世界是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并可以被人们感知的物质存在或物质运动的总合。 它包括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的关系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1)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意识的

- 4 - 第 - 4 - 页 共 17 页

起源证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怎样理解: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则是客观的。②无论什么样的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虚幻的,荒诞的观念也是对客观的反映,也有?客观原型?(例如,鬼神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③人的意识有主观差异—对同一个对象有程度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认识。但根源是客观的。

(3)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

四个表现:①计划性、目的性,表现了人的能动性。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强的多。②创造性不仅能够反映现在,还能回复过去,还能展望未来,在脑海中形成理想的世界。③能够指导实践,来改造世界。这都是精神变物质的表现。 ④意识活动能够控制人的生理活动和感官活动。

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以实践为基础,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这里主观能动性就是指意识的能动作用。

割裂两者的关系会导致唯意志论(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规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机械论(光讲客观规律,抹煞主观能动性,也叫宿命论),机械论和宿命论要求人无所作为。往年的题: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前一句正确,后一句有机械论和宿命论的特点。抹煞了事情成功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错误的)这个观点通常称作庸俗唯物主义。

这句话抹煞了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意识虽然依赖于物质,但是有它自己的特性-主观能动性。

(4)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人工智能是对人脑思维的模拟,它同人的意识既相联系,又有区别。人工智能把意识或思维活动转化为机械的、物理的运动形式。但是,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人类思维是有生命的物质运动形式,主要是生理和心理过程,它具有社会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特点。人工智能是无生命的物质运动形式,它不仅是机械的和物理的过程,而且是被人所设计的、创造和操纵的。

世界统一于存在。存在包括精神存在和物质存在。世界统一性是物质。所以不正确。它既可能通向唯物主义,又可能通向唯心主义。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这是由科学和哲学的长期持续的发展所证明或论证的。

(1)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都是客观的。

(2)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不仅表现在它是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的物质关系体系,是贯穿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基本原理,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主观符合客观,认识符合实际,并主张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现实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原则即为理论,就是思想,精神,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所以它不能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本章复习重点:1、两个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2、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和质变规律,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3、四对范畴:必然,偶然;本质,现象;原因,结果;可能和现实。

在这一章的学习中我们要始终记住反对的错误观点是形而上学,因为我们学习的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联系的特点(选择题)

(1)客观性: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要求人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普遍性:见普遍联系观点

(3)多样性: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4)条件性:任何事物都是有条件的。斯大林—一切都要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5)整体性或者系统性

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正确的论断,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系统就是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的主要特征:1)系统的整体性;2)系统的结构性;结构性决定系统的功能、属性;3)系统的层次性;4)系统的开放性。

整体性观点的两层含义:1)系统的整体性只能存在于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不是各个孤立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亚里士多德?整体不等于各个孤立部分的综合?。2)处于某个系统中的要素,其性质、功能要受到该系统整体的影响和制约,离开了整体,其性质就要发生变化。黑格尔?从人身体上割下来的手,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 系统的基本特征具体的体现了普遍联系这一世界最本质的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与世界的系统性是内在统一的。所以唯物辩证法在坚持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同时,也坚持系统的观点。

2、普遍联系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普遍联系观点的三个要点:任何具体事物都是在一定的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没有绝对孤立的事物;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或者环节;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差别为前提的,但是这种差别或者界限不是永恒不变的。(第4条:世界的普遍联系都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和桥梁。) 方法论意义: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起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全局的观点;反对孤立、片面的看问题。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方法论基础。

例子: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5 - 第 - 5 - 页 共 17 页

恩格斯反对形而上学思维的例子:形而上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评价一个事物不能一刀切,不能简单化。这种思维把好与坏绝然对立起来。要看到非此即彼,又要看到亦此亦彼的方面。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市场和计划并不是哪个制度所特有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姓社姓资。

如果要求我们用此观点来分析问题时,我们可以联系到对外开放政策(为什么这么做呢,普遍联系的观点,找到切入点,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能孤立的发展);全球化问题这种现象也可以用联系的观点来理解。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3、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作为材料把握。

(二)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强调的是发展。

1、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比运动、变化更为深刻的范畴。他们都是非静止的状态,但是运动、变化泛指一切过程既包括前进的,也包括后退的,既包括上升的,也包括下降的;而发展本身含义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

发展的方向和实质是前进,上升的。但是就发展的道路和形式而言,它有曲折性和暂时的倒退。

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过程的思想就是发展的思想。过程是指事物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

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在辩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过程充分体现了革命的批判的精神。它要求我们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和解决问题,要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全过程,坚持用变革的发展观来指导实践。

(三)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不用死背,理解就行。以多项选择题出现。

1、规律及其特点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和必然性,本质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规律和必然性,本质有时候可以互换。

规律的特点: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深刻性,普遍性。

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废除规律,而只能发现、把握和利用规律。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四对范畴:概念,定义要记住;二者关系的要点要掌握;每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2、本质和现象:

区别: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现象是具体的,个别的,本质是抽象的,一般的;现象是易变的,易消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丰富的,本质是深刻的,单纯的;现象可以通过感官来感知,本质必须通过思维来把握。

联系: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表现本质,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一定方面的表现。假象也表现本质,它是现象的一种,歪曲的,颠倒的现象。但假象不同于错觉。

马克思?如果现象和本质是合而为一的话,那么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多余的?。

方法论: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表明,科学研究是必要的;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又表明通过科学研究揭示本质是可能的。这实际上告诉我们两者的关系对我们的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

康德:不可知论者。认为?世界有两重现象,或者两重世界,一重叫自在之物(本质世界),另一叫彼岸之物(唯我之物,表面现象)。人的认识只能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感性认识只能把握到现象,所以我们认识永远不能把握本质。

黑格尔对此进行了批判?康德的思想错误在于割裂了现象和本质的联系,现象是对本质的反映,人们可以通过思维认识,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

3、必然性和偶然性:

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偶然的。(既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看待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都要看到两方面。 (2)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使同类事物发展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3)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者延缓的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但瓜大瓜小,豆大豆小体现了偶然性。

联系:没有纯粹的必然性和纯粹的偶然性,必然性依赖于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为必然性的实现开辟了道路。价值决定价格,但在市场上表现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价格与价值相等;社会发展的迂回,曲折就是偶然性。偶然性也离不开必然性,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 (2)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只承认偶然性,根本否认必然性,也会导致宿命论;(3)既承认必然性,也承认偶然性,但认为有些事情是纯粹必然的,有些是纯粹偶然的。将两者看成孤立地没有联系的现象。这种观点在科学上的突出表现就是主张只有必然的东西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偶然性同科学无关。

- 6 - 第 - 6 - 页 共 17 页

方法论意义:①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必然性的作用,也要注意偶然性的作用。要注意必然性在科学研究实践中的作用,是科学研究实践的前提。科学研究就是承认必然性,规律性。另外,从实践来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毛泽东,列宁,恩格斯,马克思,黑格尔都提到过)。

②要重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特别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的任务正是要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 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错误的论点,因为偶然性和必然性不是绝对对立的,是辩证统一的,这句话割裂了二者的关系,忽视了偶然性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4、原因和结果

从关系来讲: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凡是前后相继的关系都是因果关系。(错误)关键要看是否有彼此制约的关系,也就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此之后不等于因此之故。

?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不确定的?。

关系:用矛盾的观点来考虑,(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也是不确定的。在一定范围内,因是因,果是果,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2)在较长的链条中,因和果可以相互转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关系改革后又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成了因。)(3)因和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方法论意义:其一、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的内在依据。要识别和反对非决定论、宿命论、神学目的论等错误观点。其二,它为人们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正确认识因果联系,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善于总结经验,无论成功与失败,根据一定的现象做出预测,能够调整我们的行动方案。)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这对范畴:决定论:承认规律性,必然性,因果关系。如果否认这些观点就是非决定论。

下面两种观点:

社会形态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有相似的地方,都有客观规律)(马克思:决定论观点) 世界历史只不过是一大堆杂乱无章时间的堆积。(光讲偶然性,否认必然性,非决定论)

在决定论中又分两种:机械决定论(在规律性上,它否认能动性,光承认必然性,否定偶然性,在因果关系上,否认多因多果非线性的因果关系,简单化了因果关系),辩证决定论。

5、可能和现实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实性:已经产生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如何正确分析可能性: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分析,从质上分析要区分三种情况

①要区分可能与不可能;②要区分现实的可能与抽象的可能;③要区分好的可能与坏的可能。

把不可能当可能,就会碰壁,就会劳而无功;如果把可能当不可能,就会放弃一些机会。现实的可能是在可以预见到未来,通过创造条件可以实现的。非现实的可能,虽然理论是可行的,但是现实是不具备条件的。我们不能把抽象的可能当作现实的可能,应该把现实的可能做好。

趋利避害;实现好的可能,避开坏的可能。

任何事情都是由现实向可能转化的,但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创造一定的条件。

二、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肯定与否定及其关系

三大规律:各用一句话概括每个规律核心的内容。

都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揭示的角度不同

量变质变的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不同状态。不同状态的内容构成了规律的内容。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识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分歧在于:

(1)是否承认联系;(2)是否承认发展;(3)是否承认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两者对立的焦点和实质,也是其他方面分歧的根源。

(一)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1、把握基本概念:质、量、度。度的概念最重要。因为它体现了量和质的统一、制约。

质: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决定于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速度、程度以及构成事物的各部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规定性。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范围。度体现了量和质的内在关联。认识度的意义:认识度才能确切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过犹不及—坚持适度的原则。

2、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制约,作用,相互转化,相互渗透。

把握三点:(1)相互制约,相互作用: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2)相互渗透:量变中有质变的特征,质变中有量变的特征。总的量变中有部分的质变。白色恐怖下的红色根据地,是部分质变的例子。新民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由自由竞争向垄断发展。

(3)量变与质变相互转化: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质变,质变又是新的量变的开始。

只承认质变,导致?激变论?,只承认量变,导致?庸俗进化论?。

3、方法论意义

(1)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表明事物的发展过程既有历史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一原理是我们党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哲学依据。

- 7 - 第 - 7 - 页 共 17 页

(2)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势的基本理论工具。像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社会的发展也有量变、部分质变和质变等基本形式。社会在量变这种稳定的,连续性的变化中稳定发展。这对于新生的社会来说,尤其需要稳定量变过程来建设和完善自身。社会发展中的部分质变主要是社会体制的改革和调整,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途径,调整与改革是新建立的社会逐步走向完善的必由之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就是社会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决定性环节。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就是在这三种形式的循环交替中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要获得发展,必须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3)指导一切实践活动。把远大革命目标与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敢想、敢闯的革命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既反对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又要繁育急躁冒进,先于空想。

防微杜渐,有备无患,功亏一篑。体现量变到质变。

(二)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1、肯定与否定

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它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

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它破坏现存事物使之转化为其他事物。

关系:

对立:双方相互斗争,肯定居于主导时,事物处于量变;否定方面不断发展壮大,上升到主导地位时,促使事物自己否定自己,事物发生质变。

统一:双方互相依赖。没有离开否定的肯定,也没有离开肯定的否定;双方互相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2、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重点的重点)

辩证的否定观点的对立面就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形而上学理解的是绝对的否定,决定的肯定。

唯物辩证法对于否定的理解:

(1)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也叫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自身内部矛盾运动结果,而不是外力强加的。例如,麦粒变成麦苗:麦苗对麦粒的关系是对麦粒自身的否定。而形而上学认为麦粒磨成麦粉是一种否定,外力施加的否定。

(2)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否定就意味着质变,同时新事物对旧事物有继承。事物的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3)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及克服又保留,既继承又变革的关系。

(4)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3、方法论意义:是观察和分析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坚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哲学义军。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和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所决定。在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它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的新生事物,它必将战胜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发展必然姓、上升性的体现。但是它的成长过程又是异常艰难曲折的,有时还会出现暂时的复辟、倒退,这是上升运动中曲折性的体现。不能一遇到曲折,就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

第二:在考察事物时,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不能肯定一切,否定一切。用来解决当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都应该吸取精华,又要去其糟粕,要有继承,又要有批判,反对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复古主义,既要反对盲目排斥,又要反对全盘西化,要有选择的吸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大胆的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对其腐朽的东西给与坚决的批判。

另外还可以指导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建设。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主要内容: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是周而复始的运动。(错误的论断)(循环论,否定了前进性。)

直线论:否认了道路的曲折。

(三)对立统一规律(地位最重要)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基本属性:斗争性,同一性。

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原理—共性和个性绝对相对的原理;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是否承认这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根本对立的焦点。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

斗争性:不能单纯理解为针锋相对,像差别,区别,买卖,公平竞争都属于斗争。广义的范畴,不能简单理解为生活中的斗争。 关系:两者不能分离,互为条件。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要考虑四点:斗争性的作用、同一性的作用、内部矛盾的作用(内因)、外部矛盾的作用(外因)。 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斗争。(错误的论断,丢掉了同一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缺一不可。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一性的作用:

1) 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条件,矛盾的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2) 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 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 8 - 第 - 8 - 页 共 17 页

※斗争性的作用:

1) 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2) 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变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作用:

推动事物发展的既有事物的内部矛盾,又有事物的外部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有时会影响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状态。事物的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存在和发展。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注意:在关于动力方面的辨析题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动力:同一性,斗争性,内因,外因。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联系:任何事物都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任何个别都是一般?(列宁),任何判断都包含着共性和个性。张三是人,是个性,人又是共性,所以说任何个别都是一般。白马非马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联系,夸大了区别。 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一般和特别这三组和可互换。

意义: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问题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实践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5、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也叫两分法,一分为二。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全面,是矛盾分析方法的通俗的表述。

重点论是在两点论基础上突出重点:基础是矛盾发展不平衡的原理。实际上也是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在几个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矛盾较主要矛盾,在同一个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为主要方面。

主次的关系: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制约前者,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建国以来,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建国初期,反帝反封建,紧接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然后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根据上述原理,我们必须要坚持重点论。要分清主次,轻重缓急。

跟重点论相对的观点就是形而上学的均衡论。

跟两点论相对的观点是一点论。

6、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和而不同?—要和谐但不强求千篇一律。和谐观。

矛盾分析方法也要注意四个方面:斗争性和同一性,内因和外因、重点论和两点论、兼顾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本章复习重点:一、认识的基础和本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与旧认识论(主要指唯心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它主张,认识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自觉地把反映论原则作为自己认识论的前提。先验论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主张认识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先于实践经验而存在。认识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另一条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可知论,反对一切不可知论,并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可知性问题上的局限性。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

(3)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主张认识本质上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来考察反映过程,主张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的摹写和机械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机械性、直观性,把反映论发展为能动的反映论。

2、认识发生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物质条件、工具手段,实践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认识的本质。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1)认识本质上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层含义—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反映是认识的基本特性。认识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过程。反映不是一种对客观对象照镜子式的直接映照或机械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摹写,也不是一次性就完成的认识,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感知,是在观念上对客体的改造和能动再现,是由现象到本质、由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为深刻的本质的不断深化的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要识别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认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前者夸大主体的能动性,后者抹煞主体的能动性)。

(2)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创造性是人类认识的又一基本特性。认识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创造性的主要表现:第一、主体创造性地再现客体。第二、不仅能反映客观对象的当前状况,而且还可以突破一定的时空界限来追溯历史、预测未来。第

- 9 - 第 - 9 - 页 共 17 页

三、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实然状态,而且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应然状态。

4、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即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但这并不否认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5、中国传统这些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知与行的关系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二、认识的发展过程(这里强调认识中的辩证法)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1、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重点)

两种认识区别:内容不同(理性认识反映本质,感性认识反映现象),性质不同(一个是低级的,一个是高级的),形式不同(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理性认识—概念、判断和推理,范畴即是概念),特点不同(感性认识有直接性、具体性;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

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理想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有赖于理性认识的指导。在生活中既要重视经验,又要重视理性认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感性认识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这个问题涉及的就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首先简述一下关系,接着讲正确指出了离开了理性认识的指导,感性认识会陷入盲目,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两次飞跃:第二次过程更重要。首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实现这一飞跃必须掌握系统而又真实的感性材料,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思维加工。其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3、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的作用

理性因素起主导作用,非理性因素起非主导作用。

如果没有追求真理的热情,就不可能获得真理。表明热情,激情在工作中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表明了兴趣这种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需要理性因素来控制,要反对夸大非理性因素—非理性主义—唯心主义。

4、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就是有条件的,历史的就是不断变化的)

要求我们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要符合到当时的条件,并且要不断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两种错误思想:认识超越了实践:左倾主义;落后于实践:右倾错误

5、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三、认识的真理性和及其检验标准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主要内容:

1、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用概念,判断体现,形式是主观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对中国革命实践历史的总结);(2)检验真理的标准即实践是客观的。

意义:告诉我们真理不能因人而异,不能用主观的标准去衡量,要反对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比如有用即是真理,实用主义真理观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客观标准,把主观需要,愿望当作真理。

唯心主义讲的是主观真理。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此原理特别适合当前我们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科学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与时俱进。

这里是用辩证法的方法来看真理。

(1)任何真理有两重性,一重是绝对的,一重是相对的。所以看待真理不能绝对化,当然也不能走相对主义。具体来讲,绝对性含义:真理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也叫绝对真理;真理同时具有无限性:就人类认识本性而言,人们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另外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合就构成绝对真理。相对性:也叫相对真理,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绝对真理的长河,相对真理是这条长河中的颗粒),真理是不断的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的过程。

我们承认绝对真理,但是不等同于终极真理(形而上学观点)

转化:无数个有限慢慢汇集成无限。

实际意义:

(3)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错误。

绝对主义:夸大了绝对性。认为此真理不需要发展,终极真理。具体表现:经验主义(将经验绝对化,夸大了经验作用),教条主义(夸大了理论)。

相对主义:怀疑真理有绝对性,总是强调条件性,走向怀疑论。

(4)意义:根据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对待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既把他们看作绝对真理,又要把他们当作相对真理。即看到他们的两重性。作为绝对真理,他们正确的揭示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要求我们坚持和捍卫他们。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他们也有相对的一面,要在实践中发展它,丰富它,与时俱进。

3、真理的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有范围的。同时它又有历史性(变化发展的),全面性(不是片面的,它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多方面的)。

第 - 10 - - 10 - 页 共 17 页

?真理多走一步,哪怕是沿着同一方向多走一步,也会变成谬论?(列宁)。这个观点体现了真理是具体的,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就变成了谬论。

4、真理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观点:感官是真理的报到者(古希腊,旧唯物主义)(感觉能告诉你什么是真理,感性认识,感官是真理的标准)(要反对)。集体知觉是真理的标准(贝克莱)。笛卡儿?概念是否清晰是真理的标准?。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性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要检验这种认识,就是要看两者是否相符合。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并加理的唯一标准。

实际意义: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思想要与时俱进,标准就是实践。

辨析题: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不完全的判断。

实践标准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

5、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确定性叫绝对性,不确定性叫相对性。确定性讲的是唯一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确定性讲的是,不能将实践标准绝对化。因为任何阶段上的实践,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完全证实和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这种检验是一种发展过程,要联系的、不断的检验真理。

6、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未考过)

(1)价值及其特点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关系。具体来说,价值就是事物具有的能满足主体的一定需要的效用性,是对人与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特点:A、客观性:有客观事物作基础;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是受到社会实践的发展和历史条件所制约的。B、主体性:价值的发现和利用、创造、占有都离不开主体的作用。

(哲学看待问题的方法,将事物放在联系中看待,要看到事物的两重性,两方面)

价值是主体决定的。价值就是客观事物的属性。 这两句话都有片面性。涉及到的原理就是价值的特点。

(2)价值评价及其尺度

价值评价就是人们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事物的价值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有两层含义:既要正确反映客体的状况,又要正确认识主体的需要,即注意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统一。整个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是确定主体实际需要的最高尺度,因而也是价值评价的最高尺度。

(3)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价值是主体在实践中选择的结果。

(4)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真理原则其实就是客观性的原则,要求人们必须按照世界本来的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这里体现是要服从客观性,外在的尺度。价值原则:指人们(主体)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主体)的生存和发展。这里强调的是内在尺度,即需要尺度。

(5)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

联系:任何行动都要求体现两个原则,追求真理,实现和创造价值,两者不可分。如果丢掉真理原则,就会迷失方向。如果丢掉价值原则,则行动失去了意义。

7、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概括: ?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是能动的反映论 ? 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 实践的观点是其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认识的基础是实践

党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两者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或者说哲学依据,后者是对前者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具体体现:A、唯物主义反映论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B、能动的反映论要求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探索客观规律,解放思想;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要求我们要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使我们的思想与时俱进。

四、辩证思维方法(属于主观辩证法—思维活动的规律)

自然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自然辩证法

1、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与形而上学思维对立)(与具体科学思维相对应)

要求我们在联系和发展中,对立统一中思考和分析。

主要方法:

? 归纳和演绎:归纳:个别到一般。演绎:一般到个别。这里刚好体现了客观世界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体现了主观辩证法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 分析和综合: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分析:把整体化解成各个部分,加以研究。综合:把分散的东西组合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 抽象上升到具体:抽象和具体的关系,或者普遍和特殊的关系。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是感性的具体还是理性的具体?(理性的具体)

?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这一方法实际上是指逻辑(理论体系,结构),历史(客观世界中的历史)。要求我们在构造一种逻辑体系中,不能违反历史发展的脉络,要一致,统一起来。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马克思)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思想方法 (要注意)(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来说明)

第 - 11 - - 11 - 页 共 17 页

二者的关系是哲学研究方法和具体科学方法的关系。区别:不同的适用领域,辩证思维方法更广泛的适用性,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往往适用于某一特殊领域。联系:前者以后者为基础,吸收后者的养料和合理性,前者又概括和总结后者的结果,来丰富和发展自身,前者对后者又有指导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5-7章

主要回答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什么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

本章复习重点:一、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社会规律的特点;二、社会的政治结构,(特别是观念结构)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国家的起源

一、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社会存在: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过程。它包含三方面因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生产方式起决定作用。

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它们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它们又不起决定作用。

A、是我们生活生产的前提条件;B、地理环境的优劣能影响社会的发展;C、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的重要性。

意义:要求我们重视和保护好,利用好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作用要和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

在这个问题上要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社会发展由地理环境决定,但也要反对轻视地理环境的想法。

(2)人口因素:

人口增长或自我生产的规律是社会规律,而非自然规律。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口生产相互制约,但物质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人口的增长要与物质生产发展相适应,同自然资源相适应。

2、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把握三句话: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最终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基本面貌;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最终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3、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背后的原理就是地理环境的因素,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生产方式的作用,包括处理好关系)

可持续发展:发展不能局限于当前,要持续,良性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科学的发展观:非常重要的内容。科学的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也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观。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社会和自然的协调

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协调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协调

城乡的协调,

内贸和外贸的协调

4、社会的本质问题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我们社会同自然界主要的区别:实践,劳动。社会结构中最基础的层面是实践,劳动。

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是发展动力,是社会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点。

5、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同自然界发展有客观规律一样。)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客观的,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又各有其特点。自然界规律是盲目自发的起作用,不需要的人的活动的参与。社会规律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实践活动。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分别代表了这个两个规律。 从恶如崩,从善如登。学善很难,像攀登山峰一样,学恶则很快。社会的规律。

以上是关于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的本质的原理。下面讲经济结构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

1、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

广义的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狭义的经济结构的内容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其功能是:其一,以一定形式把生产力中的人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对生产力起反作用;其二,它作为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社会结构三个方面: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经济结构是最基本的结构。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2、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

生产力作为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生产力包含了自然力,但是本质上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力量。

生产力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体现了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本能的消极的适应自然界,但人不同,人是能动的,积极地改造自然界,满足自身的需要。

生产力三个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劳动对象加劳动资料等于生产资料。

三方面中劳动者是主导的力量。

3、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第 - 12 - - 12 - 页 共 17 页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不是直接的生产力,只有渗透到其它要素中,才能变成直接的生产力。它通常是是非实体的要素,所以独立出来。前三者都是实体性要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首先回答,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因素。通过四个方面的结合,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与劳动对象相结合,改进原材料,扩大劳动的对象,提高生产力;同劳动工具相结合,改进劳动工具;同劳动者结合,武装劳动者的头脑,提高技术水平;同管理相结合。

其次,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已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科技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含量,特别是高新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凝结。充分发展和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的发展。

4、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否是一种物质关系?是。只要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都要物质关系,在社会领域中主要指经济关系,或者生产关系。

三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这是最基本的方面;人们在生产过程的地位和经济关系(平等互助;支配被支配,交换关系);分配和消费关系。

?所有制关系是人们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所有本质上说是人对物的关系?。形式上人对物的关系,但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

5、生产关系与阶级结构

阶级的定义: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关系特别是所有制关系。阶级是指同一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并处于不同经济地位的社会集团。阶级对立的实质: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在生产中居于支配地位,并能占有另一集团的劳动,即剥削另一部分人。

三、社会的政治结构 (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政治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政权,政治结构也叫政治上层建筑。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范畴。为什么呢?

国家的起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反对?君权神授轮?和?社会契约论(资产阶级的国家观)(认为国家是大家相互订立契约的产物)?

国家的本质: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首先,国家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对被统治阶级进行专政,其次,军队是国家的主要成份。它有执行统治阶级意志的义务。

国家的本质决定国家的职能,对内职能:政治职能,管理职能,组织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职能。对外:抵御外来侵略。

四、观念结构(重点的重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还具有相对独立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们观念的进步。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来说明。

大众的消费心理影响经济的走势。这里又体现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会立即导致社会意识的立即变化?。这句话不对,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社会意识形态

(1)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也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道德、艺术、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它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对社会存在,特别是对经济结构的反映。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社会意识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它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某种不一致或不平衡性。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五,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上述原理对于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维护或批判社会现实;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

3、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本质上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具有维护、调控社会生活的功能,知识传承功能、教化功能。

4、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体现。

5、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三个文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证,并制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方向;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智力支持、精神支柱和思想保证。 上一章,也就是第五章最重要的是观念结构,特别是与当前的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建设相结合时;全面结合科学发展观:要注意地理因素,人口因素的作用,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两部分是重点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重点: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两个);二、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阶级斗争、科技革命、社会革命、社会改革);三、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内在联系)。

第 - 13 - - 13 - 页 共 17 页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力的状况即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

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以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手推磨是工具,是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即封建的生产关系,地主占有生产资料的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了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蒸汽机是近代机器大工业的工具,生产力,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面貌。 :由生产力状况决定。我国目前的所有制形式是公有制为主体,多还比较落后,所以只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都可以用。

我国当前的分配关系: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等。分配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一个环节,,首先受所有制情况支配,其次又要受生产力状况决定。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推动和阻碍)

我国经济改革极大促进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

生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

过去的计划经济中,僵化的模式,企业缺乏活力,大锅饭—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与运动。生产力活跃,生产关系相对稳定。当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时候,原有的生产关系渐渐的不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所以就产生了矛盾,从而要求生产关系发生变化。正是由于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我们社会当前进。

意义:是我们党制定方针、路线和政策的理论依据。

作为规律,就是客观依据,作为原理,就成为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的原话—两个决不会—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母体中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

2、生产关系是和生产力状况得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这一规律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普遍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该原理是马克思注意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客观依据,是指导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由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这种所有制结构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比作一个大厦,有两部分组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为基础的是经济关系或者生产关系,所以不包含生产力),经济基上层建筑概念:建筑(也叫观念上层建筑),但要知道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依然是国家政权。

两者的关系: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而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反映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起;列宁?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要反映经济的要求,要为经济服务);例子: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势必要求政治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即经济基础,政治体制即上层建筑,我们当前讲的政治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党风廉政建设全都是政治,上层建筑的范畴。第二、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三个方面:(1)上层建筑要维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和反对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这两句话的概括就是从服务的方向来看,保护自己,排斥异己;(2)上层建筑主要通过政治的、思想的力量来控制和影响经济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这是从服务的方式上来看。(3)从服务的性质上看,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促进和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反之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如果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一定能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不正确的。也就说并不是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上层建筑,都能推动和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上层建筑对整个社会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换言之,如果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如果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进而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内容和意义

这一原理对于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有重要意义。两个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我国的经济改革,经济发展就会促进政治改革和政治建设。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求我们加强法制建设,保护市场规则的正常运行。精简机构,转换职能等等。另一方面。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就是说当我们进行了政治体制的改革,加强了政治建设后,譬如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反过来会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例题:修订宪法的客观依据:经济基础(所有制)的变化

宪法修订的意义:根据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来回答。

※社会风俗习惯(是社会心理)、生活中的信仰不属于意识形态,进而不属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还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则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即生产方式,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都是属于哲学基本问题中第一性的范畴。而经济基础属于生产关系层面,上层建筑则属于社会意识层面,所以是第二性。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矛盾)是社会主第 - 14 - - 14 - 页 共 17 页

本性质;制约和决定其它一切社会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方向,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

这两对矛盾合起来涉及到社会的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只在阶级社会中发挥作用。

马克思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纯粹的经济原因引起的,其产生的首要前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

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非常重要)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生产力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它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

正是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党制定了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6 科学技术的功能,作用:注意两重性。

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作用。

①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杠杆。

②科技的社会作用有两重性,它既造福于人类,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带来消极的后果,比如,全球问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③科学技术作用的发挥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影响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有社会制度、利益关系、人们对科技的控制能力和手段以及人们的观念等;要正确地对待科学技术和利用科学技术,④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合理利用科技,造福人类,要尊重自然、要建立起适合正确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

要反对两种错误观点—?技术悲观论?(60年代,罗马俱乐部在研究未来学时,对社会发展的预测很悲观,认为现在主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科技的发展造成的,应该停止科技的发展,甚至有人认为科技是万恶之源),?技术乐观论(科技是万能的)?,这两种观点都脱离社会条件,孤立地看待科技,从不同的方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对科学技术的制约作用。

对于全球问题,不仅仅是科技的,自然的问题,而且是社会的问题。科学技术的作用完全取决于使用它的人们。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所以要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发展。如果一个政党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无先进性而言。

典型辨析题: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这个判断讲出的是科学技术的矛盾,两重性。要求我们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1)马克思?历史是由人们的活动构成的?;?社会规律就是人们行动的规律(强调的是社会规律在人们的活动中产生并发挥作用?;?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人是历史的主体,但又受到自身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制约)。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这一点没问题,但是不要忘记,环境是由人来创造和改造的。所以人与环境的关系要两方面去考虑。人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还要能动性的改造环境。

(2)社会发展规律的形成和作用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但是人的自觉活动不能否定社会规律的客观性。A、人们的目的和愿望能否实现,取决于人们的意识是否符合社会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B、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对历史发展发生影响作用,但不能决定或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C、历史发展往往是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意志构成的?合力?作用的结果,往往与一些人的目的相违背。恩格斯的?合力论?。

(3)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规律结合起来。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唯意志论或机械论、宿命论。

2、历史的参与者与创造者(一般了解)

人人都参与了历史,但是不能说都是创造了历史。创造历史就是决定历史的方向,推动历史的发展。

3、从内容讲非常重要,三个代表的第三个代表:代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原因就在于,(从客观规律的高度来说)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 人民群众是广大劳动人民,这个说法不科学。因为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表现在三个方面: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

该路线依据或者说体现的哲学原理有: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起决定作用;B、认识论的原理: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即两次飞跃。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就是要以群众的实践为认识的基础,从群众来就是将群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经验、智慧集中起来,上升到我们党的政策、思想;到群众中去就是利用这些理性认识指导群众的实践。

5、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必然的。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性体现在社会历史条件必然造就出、呼唤出英雄人物。偶然性体现在谁来担当英雄人物,出现的地点,时间又不确定性,偶然性。

英雄造时势。英雄史观的论断。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把握分寸。英雄人物的作用确实巨大,相对于人民群众中的单个的个人来讲;但是作用再大,也不能,也不会超过整个人民群众的力量。

第 - 15 - - 15 - 页 共 17 页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两个原则:第一、坚持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即历史人物要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评价他们的功过;第二、要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即要把阶级社会中的历史人物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联系起来,根据他们所属的阶级的历史地位和特点进行评价。(这里出选择题的机率大)

时势造英雄:英雄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英雄造时势,夸大了英雄的作用。 ?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代表了中国历史上的进步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是它有其历史局限性。因为这句话的出发点是维护统治阶级本身的利益,其次它没有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重点:社会形态理论;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与人的发展

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五种社会形态。

方法论意义:(对于我们分析社会历史的意义)第一,社会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所以要具体的分析和把握社会;第二,指出了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体,揭示了社会形态的共同本质,为我们区分和认识社会形态提供了科学的方法。第三,它指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为我们科学地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一把钥匙。 (列宁)社会形态的概念提出为我们找到了常规性和重复性。(每个社会都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社会形态的发展体现了:A、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B、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C、曲折性和前进行的统一。

2、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发展是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就是指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或必然性。这种客观规律并不否定一定主体的一定的自主选择,而是为主体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空间。在社会发展中,究竟哪一种可能性会实现,不仅取决于一定的客观条件,而且取决于一定社会主体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任意的,而是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或客观规律决定的可能性空间的制约。

3、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一方面,社会发展道路具有统一性。例如,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社会形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支配,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地发展,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秩序依次更替。另一方面,具体到每个民族、国家,社会形态的发展又有差别性和多样性。

4、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曲折前进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或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社会发展的道路又是迂回曲折的。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当代中国社会的改革和发展过程, 是中国人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结合中国特殊国情不断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和决定性、统一性和多样性。

二、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属性是社会属性。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人的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同时社会属性制约着自然属性。

2

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也表现为一定的阶级性;第三、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变化的,因为社会关系是变化、发展的。 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人的社会关系

反对抽象的人性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属性或生理属性,否认人的阶级性,认为人具有超社会、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不变的本质。

意义:不要离开社会关系来考察人。

3、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是一切价值形态中最有价值的价值或最高的价值。

人的价值包含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社会价值是指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即个人对社会的奉献和责任。个人价值是指个人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获得的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分别是人的目的性和工具性关系的体现。在人的价值关系的目的性和工具性关系中,都包含着反映和创造,为己和为他、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实践,依赖于社会,集体。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积极地为社会和国家作贡献。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或者利己主义。

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过程。人的价值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创造价值的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人的价值的实现及其程度还取决于主体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社会条件。个人创造价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离不开一定的群体或集体。

4、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标。以人为本作为历史观,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作为价值观,强调尊重、关心和依靠人,解放和塑造人;作为思维方式,强调在运用历史尺度的同时,也要运用人的尺度,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总之,它要求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人的自由及其实现。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重点)

?人的自由是戴着镣铐的舞蹈?。自由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第 - 16 - - 16 - 页 共 17 页

自由是标志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一般来说,自由是相对于受限制或受束缚而言的,自由意味着人们对一定限制或舒服的摆脱或突破。

自由并不否认必然性。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自由与必然是辩证统一的,必然性也就是规律性,是自由的前提,自由的根据和自由的限度。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第一、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马克思?人的发展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经过三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人的发展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形态,缺乏独立自由、个性极不发展的形态。二是资本主义社会,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商品交换等等),具有较多的独立性、较丰富的关系和较多样的才能的形态。 第三、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为特征的充分发展得形态—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摆脱了物,人的依赖关系,达到了个人的充分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历史形态和最理想的形式。它包括人的能力的发展、素质的发展、个性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需要的发展和满足。

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物质、精神条件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也依赖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及其活动(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4、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当前我们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科学发展观注意: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要协调发展,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三个文明的协调,城乡关系的协调,地区之间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可持续发展:与人与自然的协调,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的发展,资源的发展相适应,使之健康良好的发展。

复习的时候,要做题,每做一个题巩固一个原理。

第 - 17 - - 17 - 页 共 17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