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

党孝龙

本课题在我校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已经走过了两个学年。从第一学年的申请立项、确定方案、构想策划、理论学习、前期调查,到这一学年的贯彻实施,具体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一次次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进、调整等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我们真实地听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声。开展此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我县推进课程改革,提高

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实验的基本情况

根据课题组总的计划安排,该课题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阶段(20xx.5—20xx.10):拟定探究方案,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及探究性学习方法进行调查,旨在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探究性教学及探究性学习方法的落实情况,以引起高中教师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重视,倡导探究性教学,并将探究引入课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并从中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调查的过程中根据调查对象和调查目的的不同,课题组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调查方法对学生进行调查,并撰写了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20xx.11—20xx.5):在此阶段本人采用了“小组协作探究性学习”这一教学组织形式,把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通过组合互相协作,互相交流、使每位学生在每节课上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能、追求学习的成功。为了了解本课题进行的效果如何,本人采用了统计表的形式进行统计。具体统计形式为:

(1)采用调查、比较、测量、阅卷等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统计方式。

(2)统计涉及的有关表册和其它资料由实验教师收集、填写、整理、规范。

(3)设计了一系列统计表进行检测,进一步增强实验的有效度和可信度,确保实验的效果测查真实、可信、有效。

第三阶段(20xx.6—20xx.76):总结前两阶段的成果,探索高中生物课内外综合优化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功能和作用。并总结与归纳出探究性活动的设置,以实践表格的形式呈现。

第四阶段(20xx.9---20xx.11):加大实践力度,深化实验内容,研究形成一定的经验,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形成实验成果,并撰写出相关的论文;完善资料的建设和管理,完成结题总结报告,请有关专家对课题鉴定,物化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做法

(一)明确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把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作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在交流与实践中探索、发现与应用新知,形成积极主动的、轻松活跃的、气氛和谐的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县进行中生物“探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其目的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进行教学改革有多种方法和渠道,为什么选择探究式教学课题研究呢?探究式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创造性人才。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的核心是人,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授者”的旧观念仍然影响着一部分教师,导致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方式单一,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有利于推动我县新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目标。《课程

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广泛开展“探究式教学”,既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又是生物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对于搞好我县的高中生物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 注意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 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激发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4、创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总之,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提问,做出假设、分析、实验设计等能力要求较高,而这些能力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分层递进,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教学思想与观念发生改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学生渐渐摆脱习惯的“依赖心理”,实验动手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也不断提高。作为生物教师,在实施课程时,应该时时不忘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题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积极开展教学评价改革,促进探究式教学的全面实施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织部分,对于教学实施具有很强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内容标准、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研究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同时,加大了教学评价改革的力度,力争用评价改革来促进和推动探究式教学的全面实施。

1.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

我们在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的表现和能力进行评价时,首先树立了以下评价观念:一是注重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二是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作为惟一的评价方式;三是倡导客观记录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对结果的评价。

2.确定科学的评价原则和内容

我们在对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时遵循了下列原则:一是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探究的结果;二是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数量;三是重视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性实践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四是重视全员参与而不是只关注少数尖子学生。其中最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一一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由于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评价应关注学生探究的全过程,所以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等都是评价的主要内容。

3、构建多元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我们构建了立足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参与状态与合作意识,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结果记录下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己了解自己小组,准确评价自己小组的发展过程。

4、统计程序

1)、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个性特长、单项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检测在平时的教学中随机进行。

2)、学生学习成绩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进行检测。

3)、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自评、互评、科任教师评、班主任教师评相结合。

总之,就本质上说,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形成性而非终结性评价,所以评价的内容重点应放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在学生生活中和走向社会后也能有所启示和适用的共同方面。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的理解,对探究本质的把握等等,不能把是否探究出结论或结论是否正确作为唯一或最主要的评价指标,应将各种评价综合、整理,形成一个相对的总结评价。

三、实验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

探究教学的实践,改变了课堂教学的面貌,教学方式产生了变革:一是变被动接受为积极探究;二是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过程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三是变学生呆板消极的学习行为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的学习过程,从而使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二)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探究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学生进行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的意识增强,特别是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课外实践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明显增强。

(三)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探究式教学,一是提高了教师处理教材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师能根据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需要,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二是提高了教师研究学法的热情和能力,在探究式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研究每节课教什么,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怎么学。三是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没有具有探究精神的教师,是很难培养出具有探究精神的学生的,所以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积极主动地探究。四是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第二篇: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

“农村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的研究研究”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

绥棱县双岔河中学 刘胜德

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最让教师头疼、学生犯难的问题,教师难教,学生难写,而“应试教学”的影响又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只重形式体裁知识的搭建,而忽视了作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扼杀了学生作文中的个性,割断了作文与训练的结合,让学生置身题海,思维变得狭隘,视角变得迟钝,写出来的作文千人一面,废话连篇。

为了探索新课标作文教学新方法,开拓作文教学新路子,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及写作创新能力,我们进行了不断的尝试。20xx年x月我校申报的绥化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获得批准之后,我校专门成立了“农村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的研究”课题组,开发作文教学校本资源,构建作文教学体系,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创新能力,同时提高语言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形成了“在感受生活中张扬个性,在话题训练中形成序列”的新作文教学模式,在创新写作教学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的实验和研究目标

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以感受生活为基础,以张扬个性为核心,以话题训练为主体,以序列教学为模式,以能力达标为目的,通过构建创新写作能力训练体系,让学生学会有创意地表达,实现个性化写作的目标。

二、课题的实验内容

1、创新素材的生活积累

文以载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写好作文,生活素材的积累是基础,也是写作的源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广积素材,才能薄发佳作,因此我们从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创新素材生活积累。

(1)、阅读摘抄

语文课内阅读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语言材料积累的需求,学生的阅读必须是宽泛的阅读。为此,我们每周安排两节课外阅读课,一节课为图书室定时阅读,另一节课为自由阅读。同时我们还通过电视、电影、网络等阅读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2)、观察笔记

生活中的新事物层出不穷,正如“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也正是因为观察不细才无话可写,即使写出来了也是枯燥无味。我们平时教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并用日记形式加以个性表达。

三、创新写作的能力训练

1、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好的文题能让学生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就能调动其写作热情。如“我的初中生活”、“给心灵下场雪”、“阳光灿烂的日子”等。

2、巧 妙结合作文构思,提高学生素质上创新。想象和构思是创新的关键,创造性的想象,独具匠心的构思引导,让学生活学活用,鼓励有创意的构思。

3、借用各种作文形式,增强学生方法创新。作文形式犹如一件漂亮外衣,正如“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借用形式也能为同题作文添色不少。

四、课题的实施过程

课题方案确定之后,组织实践是关键,我们严格按照实验方案和计划进行实施,明确各自目标任务,要求组员积极实践,每个成员完成校本教材编写,并落实创新教案设计,创新论文撰写,创新课堂实践。

1.校本教材的充分利用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单元作文练习,用话题训练方式形成序列教学模式。同时实验教题按体例自选内容,从本校学生习作及名家例文中进行选编,形成自成体例的作文校本教材,并在教学中逐步修订完善。

每周开设两节作文教学课。一节为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阅读精品范文及课外读物;一节为写作指导课,进行写作辅导。关于作文课型。以导读导写式、交流评点式两种课型为主体。导写式为新授课主要课型,一般操作流程为“导入训练例文品读写作指导构思拓展实践训练”,我们据此模式编写了一套校本实验教材,供作文课使用。交流式为总结课主要课型,一般操作流程为“迷津指路(疑难归纳)精品交流(亮点回放)病文共诊创新升格”。实验教师在组织教学辅导时,可进行个性化构建和创意性教学。关于作文评改。初中各年级每周一篇作文,,教师精批细改,每次不低于全班人数的2/3,其余均需评定等级和分数。但全学期每生精批细改作文不低于3篇。

2.新教案的教学设计

每位实验教师在实践校本教材中自已设计教学案例,然后汇总评选优秀案例进行汇编,形成配套校本教材。每位实验教师每月开一节作文教学公开课,进行教学探讨,共同提高,评选优秀创新课堂案例。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写一篇创新作文教研论文,将观评与实验结合。

六、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新课标下中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研究”的课题研究,我校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通过写作创新教学实践与研究,学生写作能力大幅提高,有多名学生在绥棱县“小作家杯”作文竞赛中获奖;同时朱子龙、丛伟军、刘胜德等老师的论文在省、市、获得不同类别的奖项。

当然,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和写作创新能力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但我们会坚持在感受生活中张扬学生个性,在话题训练中形成作文序列,一如继往的认真研究新课标下作文教学,培养农村中学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农村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的研究研究”

绥棱县双岔河中学

刘胜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