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组织人事管理人员培训班的心得体会

组织人事干部应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做为组织人事干部应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就是要坚定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党的行指南,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公司党政保持高度一至。团结职工群众。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成为让党放心、群众满意的干部。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告诫我们:“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一重要指示,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新要求,为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保持坚强的党性观念。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但也随之产生了一些负面现象,手段,个人意志凌驾于组织之上,个人私利被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反映到党内,主要表现为有的党员干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同志不注重党性锻炼和修养,忽视思想和世界观改造,导致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错位 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伟大号召,我们要按照“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科学理论武装工作。做为一名人事管理人员,要注重

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把学习当作自己一生一世的大事,把学习貫穿到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在学习中吸收养分、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素质、推动我们的工作,实现人生的价值。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学习的资源,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要善于学习、工作和休息。学会协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组织部门是各级党委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重要职能部门,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组织人事干部更应带头实践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新要求,以弘扬新风正气,带动党风民风。要把讲党性体现在服务大局上。始终坚持站在工作全局的高度,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和工作运行方式,树立强烈的大局意识,始终做到工作目标围绕大局来制定,工作思路围绕大局来谋划、工作措施围绕大局来落实,工作成效围绕大局来考核。要把重品行体现在公道正派上。特别是在干部工作上要坚持确立以能力为基础、以实绩为前提、以公认为尺度的选人用人思想.

讲党性”就是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党性的精髓,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重品行”就是重视培养高尚的道德和操守。“品”是“品德”,“行”是“行为”。重品行的人之所以让人佩服和尊敬,也正是因为他们自觉地把自

己放在了一个令人钦佩和折服的高度。重品行的人,会“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重品行的人,会一日三省吾身,把个人兴趣、爱好、欲望等一言一行,都严格控制在时代的道德范围之中。一个人的品行,就是一个人的影子。无论你走到哪里,它就会跟到哪里。只是你自己往往看不到,而你身后的人却都看得很清楚。

“作表率”就是以身作则。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党员要做群众的表率,干部要做党员的表率,领导干部要做一般干部的表率。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别人求真务实,自己首先要求真务实;要求别人锐意进取,自己首先要锐意进取;要求别人艰苦奋斗,自己首先要艰苦奋斗;要求别人清正廉洁,自己首先要清正廉洁。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到,又怎好张口要求别人去做。表率作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能够把周围的干部和群众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产生一种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既是个人思想修养问题,又是党的建设问题。作为一名组织人事干部,必须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甘于奉献、不计得失,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利益。

 

第二篇:参加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的心得体会

参加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的心得体会

20xx年x月x日-18日,于社会主义学院参加了我所举办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席间讲课老师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了详尽细致的介绍,并结合讲解的内容,通过剖析针对性的案例,有效的提高了我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认识。现将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小结如下:

1、经过本次培训,

我深刻认识到了科学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重要性。

在日常工作中,以积极的态度,有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smart法则,合理安排工作,通过使用工作日志、工作看板等管理手段,积极完成工作;及时跟踪项目进度,以科学发展的态度,通过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等方法,逐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化,圆满的完成工作任务。

2、经过本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

作为计划员,在采购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纵向上密切联系采购申请部门、计划管理部门、部门领导、招标办、采购员、仓储员,对采购环节中的相关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横向上及时同其他计划员沟通采购信息,规范采购行为,充分合作。通过自我总结、自我反省等方式,努力提高内、外部客户的满意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3、经过本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合理化建议的重要性。

在日常工作中,对发现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及

时实施解决方案,并着力迅速解决问题,减少工作中出现的无效动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完善工作流程,以更快、更好、更优的完成本职工作。

本次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我学习到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诸多知识,丰富了自身素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运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努力实现工作的合理化、精细化、科学化、最优化。

如果说企业成功的三个主要因素是长远策略、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那么心灵、情感等问题显然属于企业文化范畴。社会文化决定社会成员的心理状态;家庭成员的心理反映其家庭文化教育背景;企业文化便从其对待社会、客户和员工的态度以及其产品服务中得以体现。领导艺术是情感的产物而不是智力的产物。用脑容易,用心难

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对生

产力主体--人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初期首先是对人的"手"的要求最高,依赖手去制造大量的产品,谋取利润,所谓"人多力量大"。其次是对人"脑"的要求,科技发明、高科技含量产品

是企业制胜的法宝,科学技术似杠杆动力中的支点,是"第一生产力";现在则处于科技的高度发展但尚无质的突破之前,企业在相同、相近的技术平台上竞争,对人的"心"有更高的要求,如果一个新的科技产品、一个"点子"曾经能一时地救活或繁荣一个企业,那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去赢得客户和员工的"心"更是成败的关键。"科技"加"心灵"方能使企业具有长久生命力。人心难测,不可替代,但又是兵家必争之地。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心"的重要性。在宣扬其企业文化的语句中加入了更多对人性亲情的重视(如科技以人为本、优质生活保证等)。在其产品设计和经营理念中也体现得更加明显:相机变"傻";手机具备了"一指通话"、"语音寻址"等功能,给用户意外方便和惊喜。企业由"品牌"战略向"文化"战略发展,广告中"质量第一"、"销量第一"等用语正被诸如"海尔中国造"、"科技以人为本"等更具文化色彩的用语所替代。汉高公司于19xx年将新的企业形象定为"科技+心灵"。

"科技+心灵"听起来很美,二者的平衡更是关键。科技的日新月异,使企业在科研开发(R&D)上不敢怠慢,投放大量人力物力。"企业文化"这一软性指标的工作,经常放于其次,似房屋中的"名人字画",只是显示其"文化"而已。所以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经常是重"脑"轻"心"的现象:比如城市垃圾问题,将垃圾分类再利用科技进步(用脑)的结果,但不同的垃圾桶上标注"有机"、"无机"的字样使垃圾投放者不知何从便是用"心"的不足,或"八股"遗风。再如公共标识问题,在有先进技术装备、环境优雅的卫生间的门上仅用汉字或拼音标注"男、女"也是狭隘的地域心理的体现。对公共设施,我们通常是用脑去评估它的科技,而用心去体会科技与自己的距离及能给自己带来的方便。我们设计建筑跨世纪的宏伟工程时,在运用现代高科技的同时,更应当考虑到"百姓方便"之最。愿更多的工程能象(北京)首都机场新的航客站一样,以"亲切宜人"为设计思想,以先进、安全和方便顾客为经营理念。少一些仅仅考虑外表的"标识性"建筑或不顾质量(科技)的"献礼工程"。

我们在竭力用脑开发设计高科技产品的同时,多多运用我们的"心灵"吧。"产品代表我的心"! 自目可剜,佛心难得

你怎样对待员工,员工便怎样对待客户。赢得员工的心与赢得客户的心同样重要,也是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讨论员工对待企业的问题前,首先应考虑企业怎样对待员工的问题。有一则故事讲:苏东坡善辩但不敌经常与其辩论的道僧。某日,苏问:你看我象何?僧答:象佛。僧问:你看我象何?苏答:象牛屎。苏窃喜并转告苏小妹。小妹曰:僧心中有佛,看物均为佛。你心中有何?

回到企业如何对待员工的问题上,可依员工在企业"心"中为何而(比较极端的)分类:一种是将员工当作"手"、"干活的工具"。这种"作坊"式的企业对待员工的方法是"管、卡、压",有时甚至置国家法律而不顾,存在对员工实施体罚、污辱人格的现象。属"原始没落"的企业文化。

第二是将员工作为"脑"、"高智商工具"。特征之一是企业的系统和制度非常完善。特征之二是在招聘中的"精英策略",和注重技能培训,希望将员工"武装到牙齿",成为大机器的一部分。系统的各个部件是可替换的,而部件对系统会产生依赖感,缺乏适应性。属于"温室文化"。

第三种是将员工作为"人"--具有个性情感的人。在招聘、培训中注重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心灵"的要求和培育。特征之一是对人的依赖。特征之二是系统政策的多变。姑且称之"悟空文化"。

大自然中极端的"暴晒"和"暴雨"都有可能导致灾难。我们在对待员工时也不能极端,而是平衡--理性制度管理之"东方红"与感性原则教育之"西边雨"的平衡。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类似夫妻关系。所有的妻子都希望夫君不断发展,事业成功。但又担心他成功后变心,"变坏",成为"陈世美"。国外有句谚语:"女人用外表吸引男人,用美食拴住丈夫"。如果企业的名声、

工资奖金和培训等是企业的外表,那么企业文化便是妻子手中的一道菜。

企业在对待员工的培训问题上,有时也象我们一些父母教育子女一样,注重"才"--知识技能的培训、培养和投资,而忽略对"德"--性格品性的教育。因此面临的困惑也极为相似:老板说"培训 越多,跳槽越快",抱怨员工对企业没有忠诚感;家长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心痛父母;缺乏同情心……"。如果我们仅仅担心自己的员工、孩子因知识技能落伍而无法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便要有面对高智商低情商"新类族"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