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20xx[1]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望疃镇中心学校

20xx年x月x日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在市、县教育局各级领导的统一领导安排部署下,一学年来,学校“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学风、教风、校风的整体提升”为工作目标,按照《望疃镇中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的具体要求及本年度的计划,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成绩显著。就本学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对活动开展高度重视。校长在把握全局的同时经常过问,亲自参与规划拟订和指导各项活动,并为活动所需经费大开绿灯;其他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又团结协作;教务处、大队部、后勤处等做到了工作开展有计划、有落实、有评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出了生力军的重要作用。在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校一千多师生员工投入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中。

开学初的学校工作计划中,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指导性原则,通过召开校长办公会、校务会、教师会、主题班会、工作例会、广播会,进行国旗下的讲话、知识讲座向全体师生大力宣传,组织师生收集素材,交流学习。同时利用“校长寄语”、“学生板报”、“广播站投稿”等阵地宣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开展有关情况,从而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二、提炼和确立学校文化基本要素

第一步,探究学校文化渊源,找准先辈传承精髓。

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按照查阅历史资料、走访历史见证人、寻找学校和驻地留存文物文献的程序,整理出学校文化建设的依据和根基。

第二步,引入共识、扩大影响

大家参与讨论(学生、家长、有关老师共同讨论),提炼、确立文化要素。结合学校实际,提炼和确立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方针、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载体(校徽、校旗、校歌、橱窗、雕塑、校园文艺、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教师博客、学校简介卡、校园绿化、美化、亮化)等校园文化要素。

三、提高师生文化修养,树立文化共识意识

一年来,我们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文化意识、职业道德和礼仪常识教育。以文化意识、职业道德为重点,引导教职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学习,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四、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优化管理

积极梳理、健全、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加强民主管理,实施校务公开,深入群众,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科学考核,强化指导,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立德观念,建立完善的财务、劳动、人事、分配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为激励工作,要做到学校文化建设年初有布置、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每年末召开一次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推进总结大会,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五、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打造一批文化精品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读书、人文体验、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文化活动,办好首届“学校文化艺术节”,以师生文艺汇演、师生文化作品展等形式,使校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并努力创办好了学校校报,力争通过歌曲、舞蹈、绘画、书法、摄影、文学创作等五彩缤纷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出一批文化精品,使学校文化通过有形的活动逐步深入人心,以此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六、加强环境建设,营造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方面,重视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关心他们的物质、特别是精神文化生活,美化校容校貌,搞好文化环境布置,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完善考核办法,融洽关系、化解矛盾,建立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使每个教职工各遂其志,各尽所能,心情舒畅,沟通思想,增进友情。形成了互敬、互爱、互谅、互助、互补的团队氛围,使教职工感到学校文化的厚重和温暖。

如今,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校园环境优雅、和谐、统一,文化氛围浓厚,办学理念独特新颖,管理模式民主规范。全体师生牢记校训,知辱明耻,团结进取。我们深信,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必将极大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20xx.1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威远镇逸夫中学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一、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包括:

1、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根据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校创设了三大主题班会:养成教育(主题有: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有责任的人、朋友与友谊、我心中的偶像、自信与成功等);感恩教育(主题有:感谢父母、感谢老师、关爱、名人激励我成长等);心理辅导(主题有:如何适应新环境、克服心理压力,做生活的强者、心理调试——相信自己、如何正确对待失意等)。有时还邀请家长参加,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如雷鹏老师的主题班会——感谢父母,生动精彩,父母和子女相拥而泣,班主任及前来听课的兄弟学校的老师也留下了感动的眼泪,并响起了阵阵掌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了家长、社会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2、国旗下的讲话,庄严的正面教育。

我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话语虽不多,但非常注重实效,在庄严的国旗下,严肃的氛围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国旗下的讲话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高效的渠道。

3、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们充分利用好广播、橱窗、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

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校广播室每周一广播时间1小时,除了宣传学校好人好事、扶正贬邪外,还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在不同时段设计了不同的广播板块,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橱窗、黑板报也成为学校专题教育的宣传窗口,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得到直接的体现,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工作,提高了教育效果。

4、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搭建个性发展平台。

我们充分广泛地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为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发展平台。如“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拒绝管制刀具进校园”、“节约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等专题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 “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比赛”、 “元旦文艺汇演”、“手抄报比赛”、“书画大赛”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消防应急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等实践活动,让师生学会面对突发事件紧急自救的知识,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

通过广泛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进一步净化了校园文化,抵制了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抑制了低级、庸俗的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了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也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二、扎实抓好品行养成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是德育工作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反映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我们突出抓了两个方面:

一 是完善“他律”,倡导“自律”。

通过《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及校规、班规的制订与实施,使学生熟知并达到学校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要求;建立良好的奖惩与激励机制并及时分析总结学生品德行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班级中创设产生良好行为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 二是扎实抓好生活细节,促进养成教育。

在师生中广泛倡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

楷模”等古训和格言,提倡“寓卓越于平凡,寓成功于细节”等理念,及时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集体舆论手段,并与家庭教育达成共识,让学生真正“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过不懈努力,我校全体师生讲学习、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已蔚然成风,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三、创建优美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没有完备的“硬件”系统,校园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学校历史、发展规划、师生规范等方面综合考虑,形成特色鲜明、统一和谐的校园形象。

1、加大经费投入,科学规划校园整体布局。

我们以优化育人环境为切入点,以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为突破口,以创建“县级名校”为发展目标,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对校园进行了布局调整,教学区、生活区已完全分开,美化绿化了整个校园,使学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美丽幽雅。

2、重视人文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处处是教育之地” ,是我们力求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文化特有底蕴的校园建设原则。进入校园,“文明、自信、求实、创新”的校风,“厚德、博学、自强、奋进”的校训,“博爱、严谨、敬业、奉献”的教风和“自主、好问、乐读、精思”的学风,庄重、醒目,催人奋进;“奋斗改变人生,拼搏创造辉煌”等警句,耐人寻味,时刻激励着学生的斗志;文化长廊中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时刻提醒着学生;学生作品展,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成果。润物细无声,墙壁会说话,花草也赋诗,设施能启智,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通过精心设计,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3、人人参与,构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教室是学生在校园里感情最深、影响最大、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对他们潜移默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环境,也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同时,学校还创造性的让全校

学生共同参与年级、班级文化建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的班级环境,凸现出班级特色和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教室的墙壁变成了学生学习创造的天地。走进教室如同走进了知识的海洋,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栏目。一扇扇别具特色、富有新意的班门脱颖而出;彰显个性的班风折射出班级特色;室内的环境设计别有新意:名人画像、名言格言、学生书画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社会一角”使学生对社会多一份关注、多一份了解、更多一份责任;“学习园地”展示了学生各类优秀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知识的魅力;“心里话”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班级之星”带动了全班,坚定了信心,每一颗“星星”都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骄傲的告诉同学和老师:我能行,我最行;“父母的叮咛”让孩子们读懂了父母的融融爱意、良苦用心,知道“可怜天下父母

心”;“巧手慧心”展示学生的个性、才华。经过一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班级文化建设又成为了我校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

四、树立可学的师生楷模

榜样的主要功能在于示范和激励,激励是第一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榜样的作用必然更大。我们非常重视挖掘师生中的积极因素,树立榜样,大力宣传,让榜样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如在文化长廊中开辟专栏展示“教师风采”;对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以及荣获各种荣誉的教职工、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劳动积极分子,及时通过光荣榜的形式进行公开表扬,并在每学期开学典礼上公开表彰;各年级,各班也成立了“进步之

星”、“星光灿烂”等宣传栏,及时表扬在年级、班上有进步的学生。这样,既让受表彰的师生拥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又让他们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同时更为学生树立起可学、可追赶的榜样,让师生明白榜样就在身边,让榜样成为鞭策自己和激励他人的力量,让学生更加信任和热爱自己的老师和校园。

天道酬勤,付出必有收获。近一年的工作,我们最深的体会是: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素质,缔造和谐校园,能带动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取得优异的成绩,创造出一个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优质校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以县文明单位这一崇高的荣誉为目标,激励自己,要求自己,总结经验,

克服困难,一如既往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使这枝精神文明之花越开越红,越开越艳。

威远镇逸夫中学 20xx年x月x日

 

第三篇:码头镇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码头镇是千年古镇、韩信故里、漂母家乡、省级文明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近年来,该镇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载体,致力文化惠民,先后投资四亿元建设韩侯故里、枚乘故里、漂母祠等文化景区、110万元建成了码头综合文化活动中心,60多万元建成泰山、陶闸两个村级文化广场,使群众文化进入了平常百姓家,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 高点定位, 加强文化工作组织领导。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民生进步与否的分界线,是社会平安稳定的基础。如何做大做强文化工作,为码头的经济建设服务?镇党委认为,文化是生产力,先进文化是最大的生产力,要想充分发挥码头镇的旅游资源作用,就必须抓好先进文化建设工作,挖掘旅游文化底蕴,为旅游服务。党委政府每年都要组织全镇干部讨论文化发展目标,把镇域经济发展方向定位于文化旅游,以韩侯故里景区建设为主,围绕乡村旅游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新农村建设抓好群众文化活动,围绕农民增收抓好科技培训,进一步繁荣码头文化,提升农民素质,增强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全镇上下形成了建设大文化,促进大发展,共享大和谐的良好局面。镇村干部为文化建设争跑资金,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文化建设,从而推动了文化建设快速发展。

为了使文化旅游建设工作步入快车道,镇里成立了文化旅游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主管全镇文化旅游工作,协调韩侯故里景区建设和村级文化设施建设,统一负责景区布局调整和宣传报道,使文化旅游工作始终有人抓有人管。

镇党委、政府还把文化建设纳入年终岗位责任制考核之中,对韩侯故里景区、码头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建设项目,明确一名镇领导包抓,包村干部、村主要干部是项目建设第一责任人。每到周一,镇领导都要安排文化建设项目,周五包村干部都要汇报项目建设情况,每月召开一次项目建设分析会议,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每半年对项目建

设进行一次回头望,查进度,查质量,查工期,制订相应的措施推进工作。

二、多措并举,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活动要有载体,载体是文化繁荣的基础。码头镇在文化载体建设上主要抓了镇文化活动中心、泰山村文化广场、陶闸村文化广场、以及韩侯、漂母、枚乘三大景区建设和运河沿线工程建设,总投资四亿元。

发展乡村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镇里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不等不靠,投资100多万元镇建成了码头文化活动中心。该中心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计有文化娱乐室、展览室、电子图书阅读室、健康小屋、宣传工作室、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儿中心等,基本满足了群众文化工作需求。

与此同时,各村也想方设法拉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泰山村投资40万元,建设村民文化广场、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夕阳红活动中心。广场修有篮球场、体育健身器材,安装了电视机、电子摄像头等。广场内奇花异草品种繁多,为码头镇文化建设打出了第一张名片。码头村在小区里建设文化长廊、围绕乾隆悦河御诗碑打造文化广场,充满历史文化底蕴。

为配合码头境内大运河申遗,投资20xx万元对境内顺黄坝、天妃坝进行发掘保护并对古运河道进行疏浚、岸线整治以及桥梁建设。其中顺黄坝、天妃坝和惠济祠遗址保护工作总投资800万元,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对遗址的考古挖掘和保护展示工作将于6月底全部完成,7月初迎接国家验收。三座桥梁目前已全部完工。

三、丰富内容,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

去年至今,我们以打造特色旅游名镇为契机,积极开展旅游文化建设活动,共举办全民健身节2次,草莓采摘节2次,参与群众达3000多人,推动了群众文化活动。码头村成立了群众文化艺术团,灵活多样的演出形式为艺术团增添了活力,去年至今共演出30多场次,并多次在乡村健身舞比赛中获奖,深受群众欢迎。

全镇10个村居都有村级文化宣传室、农家书屋,配备了专职

图书管理员,图书借阅正常。

除镇上统一组织的文化活动外,各村各单位各学校也组织开展体育比赛、象棋比赛、歌咏比赛、戏剧演出等活动;利用“六.一”、“七.一”节庆积极开展唱红歌,献爱心活动;利用镇党校、劳动保障所就业培训,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就业等各种技能培训,全年共开展培训500多人次,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食粮,开创了文化建设新局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