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射击考核的组织与实施

摘 要:射击考核是射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院校和公安机

关各级教育训练基地及其主管部门,组织警务射击考核,必须按精

心组织准备,严密组织实施和认真分析总结的程序规范实施。

关键词:警务射击 射击考核 组织与实施

警务射击考核,是指为检验射手掌握警用武器操作动作和射击技

术的程度而组织实施的考试。是射击教学检查与评定活动的重要组

成部分。目的是检验射手的枪械操作动作和射击技术,为下一步教

学提供依据。通过考核,可以使受训对象进一步复习、巩固和理解

枪械操作要领和射击技术;发现射击训练上存在的问题,逐步改进

和提高;培养沉着、坚毅,不怕困难的品质等。教官通过对射击考核

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训练方法和

手段,提高训练效益。一般情况下,考核按阶段考核和课终综合考核

组织实施。阶段考核,主要按内容实施;综合考核,主要是将枪械操

作和射击基本技术连贯起来实施。因实枪、实弹操作,加之射手初

涉警用枪械操练,基础比较弱,危险系数高。为此,要按有关要求精

心组织准备,严密组织实施,严防各种事故发生。

精心组织准备。组织准备是保障考核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无论

阶段考核还是综合考核都必须认真做好各项组织准备工作。首先,

组织组考教官现场备课。备课内容:一是认真熟悉考核大纲,明确考

核内容、考核标准、条件和有关规定。二是了解受训对象的现实情

况,如人员数量、对训练项目(内容)的掌握情况、伤病情况、出勤

到课情况等,以做到心中有数。三是熟悉考核场地情况,如场地的大

小、走向;靶道数量与距离、间距;截弹区质量;通信设施、手段;警

示牌、旗的布设位置等。四是制定考核计划和方案。考核计划一般

应侧重考核起止时间、组织方式、考核方法;组考人员数量与任务

区分;所需靶标数量与类型区分,基本保障方式;所需弹药类型与数

量,基本保障方式;考核要求与注意事项等内容。考核方案侧重体现

考核内容区分;受考人员编组区分;场地设置区分;组考人员职责区

分;保障人员职责区分等内容。无论考核计划,还是考核方案都应力

求简明扼要。其次,规范设置考核场地,要按大纲规定的标准和条件,

按照考核的内容和需要,设置各种射击目标,组织可靠的通信联络,

标示各区域、地段,并在通往射击考核场地的路口和要道设置警示

标识,必要时,要设置警戒。射击场地一般应划分为考核区、考核准

备区(含枪弹保障区)、考核等候区等区域。再次,检查、擦拭、保

养考核用枪械,如枪械机件有损毁,应及时调整、更换,并根据考核

条件和参加考核的人数准备好弹药。第四,按照考核计划,请领和准

备各种器材。如靶纸、靶板、靶位标号、射击位置标号、勤务人员

(记录员、发弹员、医护人员)位置标示牌、起止射击信号旗(牌)等。

第五,培训勤务人员。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各类勤务人员数量,并进行

分工,明确各自职责及注意事项。通常情况下,勤务人员应编组警戒

组、弹药保障组、标靶保障组、医疗救护组等。第六,编组监考人

员。监考人员一般应编组总指挥1名、地线指挥1名、地线安全员

若干名(一般按1人负责2名射手配置)、验靶员1名、记分员1名、

场地管理员1名。

严密组织实施。考核实施是在完成考核的各项准备工作之后进行

的,通常按以下步骤实施。

第一步,派出监考与勤务人员。现场总指挥应首先召集监考和勤务

人员,明确各自职责,提出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适时派出监考与勤

务人员,进行考前检查与准备。

第二步,清点人数,整理着装及携带装备、器材。现场总指挥在派

出监考与勤务人员后,即组织受考队伍,首先清点人数,检查武器弹

药和各种器材、装备携带情况,向主考官报告。

第三步,下达考核课目,提出考核规定,明确相关事项。现场总指挥

报告后,要向全体参考人员下达考核课目,明确考核条件和成绩评

定标准,宣布考核的有关规定、注意事项,介绍场地设置情况,明确

各种信号规定,宣布考核编组名单,明确考核纪律及要求。

第四步,组织安全检查,发出考核开始指令(信号)。在现场总指挥

组织受考人员,明确相关事项的同时,场地管理员即对考核现场的

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在确定现场安全后,向现场总指挥报告。现场

总指挥逐一核查各岗位的准备情况后,发出倒计时准备指令,并适

时发出考核开始指令(信号)。

第五步,组织实弹射击。组织实弹射击考试一般应按流水作业的方

式,依程序进行。流水作业,就是各受考组按预先编组顺序,依序进

行。依程序,就是按照实弹射击的规律和操作步骤,组织各组分别实

施。一般情况下,实弹射击考核组织实施的基本程序应遵循:受考组

进入准备区-按规定领取枪械、弹药-向弹匣内装填弹药-按指挥进

入射击出发地线-按指挥进入射击地线-按指挥验抢、入弹-按指挥

和考核规定完成受考动作-验抢、枪入袋。

第六步,验靶、记分。每组射击结束后,地线指挥在确认安全后,发

出“验靶、记分”的口令,并组织受考人员进至各自标靶前适当距

离,等待确认成绩。验靶员和记分员听到“验靶、记分”的口令后,

即刻到达起始标靶处,开始验靶、记分,并提示射手确认、签字。

第七步,组织考后小结。最后一组考核结束后,现场总指挥要发出

考核结束信号,收拢勤务和监考人员,并进行点评。现场管理员要严

格组织参考人员验抢(弹)和收缴剩余弹药,组织人员清理现场,收

拢器材,并认真清点、检查。地线指挥负责将受考人员带到预定集

合地点,公布考核成绩,提出优缺点,讲评动作要领或技术的掌握程

度,提出改进意见。

认真分析总结。考核结束后,现场总指挥应组织监考人员,对考试

成绩做出总结性评定。评定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受考人员对已学

射击动作、技术掌握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的能力,以便准确估价受考

人员训练的质量,区分上、中、下,好、中、差,进一步总结经验,研

究整改措施,拿出整改意见。

 

第二篇:家园共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家园共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充分说明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都是起着各自的重要作用,两者缺一不可。家园合作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在实施家园共育的过程中,教师既是家园关系建构的启动者,同时也是促使家园合作的引导者、组织者。家长是幼儿成长中的第一任教师,更是幼儿最持久的教师。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幼儿身心发展。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在育儿中的作用,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作为教育的合作伙伴,不应仅仅停留在“配合”与“辅助”的层面上,而应真正参与到教育中来。教师要善于引导家长发挥自身优势,与教师一道共同成为幼儿教育的“主导”。

一、家园合作教育的深远影响

在当今世界范围之内的教育改革中,家园合作、家校合作已经成为一股强劲的潮流和力量,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践表明:父母、家庭和社区已经成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园合作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关键的核心性影响作用,能够促进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并全面引导他们走向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生活。

1.家园合作促进双方教育优势的互补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对于幼儿园而言,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的作用,由于亲子之间不可替代的血缘、情感关系,以及家庭影响的先导性、持久性等特点,教育内容复杂丰富,教育方法机智灵活。对于家长而言,幼儿入园不是教育责任的移交,而是教育资源的丰富,因为教师更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她们对孩子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因此只要幼儿园和家庭发挥各自的优势,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这些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发展。

2.家园合作促使施教者教育观的转变

家园合作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机会,促使教师和家长

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把教育看成是发展的、联系的、整体的过程。家长的教育知识和能力需要有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家园合作就为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对于教师,必须摒弃主从观念、树立平等意识,通过自己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以自己的人格、道德力量以及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家长,视家长为合作的伙伴,努力构建健康、和谐的家园关系,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

3.家园合作有利于教育资源充分利用

家园共育的一大优势就是拓展和丰富了教育资源,实现了家园互惠。一方面是幼儿园较为丰富和全面的教育资源将有利于改变单个家庭教育资源匮乏的状况。另一方面是家长的职业、经历、爱好、特长等,是非常有用的教育资源。如家园共育中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把每个家长的特长作为家园合作教育的重要资源,浅显地向幼儿展示各行各业的工作特点,而这些家长还会根据自己工作的特点和环境,为幼儿提供到一些机构部门参观、开展活动的便利条件,这是仅仅依靠幼儿园自身所不能实现的。另外,在合作的过程中,双方可以交流、分享教育孩子的经验和困惑,丰富有关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使双方从对方那里学到一些教育以外的人生经验,改善和提高双方的教育素养,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4.家园合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儿童的发展具有整体性、顺序性、累积性、延迟性和可塑性,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环境的影响,行为习惯各不相同,幼儿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性,那么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强化,因人施教地纠正和引导,设法了解每个幼儿的情况,采取幼儿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而家园共育则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准确了解幼儿个体特点和存在问题的机会。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在彼此环境中幼儿的受教育情况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通过沟通,达成教育目标的一致,有利于实现幼儿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家园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

1.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

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内的各方面的表现,了解教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同时通过观察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孩子的表现,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二是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支持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开放日、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会、接送交谈与家访、家园联系册、便条或电话联系、参与教育活动、参与管理活动和为幼儿园教育提供资源保障等活动,与家长进行有效的互动,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2.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活动

幼儿园的亲子教育是指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质量,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和进行指导的过程,是一种以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成人教育。在亲子教育中,家长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一方面,他们需要向亲子教育的指导者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根据这样一种性质,亲子教育应注意内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大致可有这样一些内容:宣传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如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与爱子观;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和原则;帮助家长学习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亲子教育通常在幼儿园开设的家长学校里进行,大致有以下形式:家长会、家长园地、家教现场指导活动、家长沙龙、家庭互助组和社区教育基地。

总之,不管是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还是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其评价的标准就是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儿童的发展以及教师的自我成长,并且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儿童的发展上。

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在其中起着领导作用的幼儿园应将家园合作视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之一,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并使之制度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全面的教育,而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与社区的教育资源才能发挥其最大功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