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本人于20xx年x月x日正式参加工作,截止本月末,已近4个月。4个月里,在局领导正确的领导和培养下,在各股室兄弟姐妹的热心帮助下,我已渐渐熟悉了业务工作,逐步地完成了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度。现将这四个月的工作情况作一个简短总结。

一、工作心得:

(一)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和业务素质。初来乍到,一切都要从新开始,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有爱的大集体,必须学习新的规矩,新的习惯,新的概念。而且在工作上,要将学校学习的东西与实际接轨,掌握行业的运行规律,参加省、市以及区里组织的培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

(二)扎实工作,培养敬业爱岗精神。在这个岗位上,就要热爱这个岗位,这样才有热情将这个工作做好。只有扎实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才会更加努力,激发爱岗敬业的热情。

(三)严谨细致,全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生态站的工作涉及到全区三分之一的林地,效益补偿资金发放覆盖全区,惠及几万人。生态站的工作更多的是和乡镇以及老百姓在打交道,是一项服务性质的工作,既

不能出错,也要态度谦和。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二、存在问题:

(一)热情充沛,经验不足,由于刚参加工作不久,有的事情不了解,没有经历,存在经验不足;

(二)刚性有余,弹性不足。过于死板,有的事情受条文的框框限制,不够灵活。

 

第二篇:个人工作总结

不知道从何说起。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转眼一年又过去了。今年应该是我最后一次为Dian团队的年鉴写个人小结了,总觉得有千言万语却

每个人在一生中总是会不断的扮演着一些角色,我想就从这些不同的角度来总结一下吧。

一、作为项目组长

今年一开始就承担了广东科技馆的捕捉文字虫项目的组长,这是我一年之后重新回到软件组当组长。可以说我天生并不是一个好的组长,好组长需要具备的素质我都不太擅长。一个好的组长需要做的事情其实并不多,我觉得无非就是以下三点:

1. 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

对于实力较强态度积极的组员来说,任务分工可能不是那么重要,没有任务也会主动的找事情来做,而且做什么也都能做。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一般肯定不会是这样。组长最最头疼的事莫过于把任务分解下去,让每个人都工作量饱满,还要让工作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一定的挑战又是能够胜任的。一般来讲,首先是应该知道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对最终任务没有帮助的事情是不用做的。然后就是分析完成最终任务需要那些条件,也就是完成任务的分解。这时有三点忌讳:

第一,不要总是担心组员做不好而不敢放手,把所有的任务放在组长一个人身上只会让项目风险更大,组员大多是没有经验的队员,不能要求他们一开始就做得十全十美,只是把任务丢下去当然是做不好的,要不断了解组员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帮助他们排除障碍。我以前一直总有不放心的感觉,什么事都想自己把握好,结果自己想太多反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后来到11月了,因为父亲突然病危,不得不放下所有的事情,结果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没有谁就不行。我虽然是被动的放手,但是xophiix和其他组员都迅速的成长了起来,一直到现在,帮我分担了很大的压力。在对以前自己的想法感到可笑的同时,也真的非常非常感谢每一个组员。

第二,不要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分给别人做,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是自己不愿意做而分别人做,别人又怎么会有心去做,如果是无心去做,又怎么可以做得好呢?所以组长在把任务分下去时要随时有“不行我就顶上”的觉悟。 第三,不要把“技术活”都揽于自己一身,让自己过多的陷于技术细节之中,可能会丧失对全局的把握,而且组长会有更多其他管理事务,容易被杂务占去很多时间,这时技术任务可能就无法完成了,自己就是成为项目的瓶颈。

总之,组长最好要技术全能,但是又要拿得起放得下,把任务都分解下去给组员来做,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关注项目的总体问题,而且又随时准备好去补“最短的木板”,对项目影响最大的往往就是最欠缺的那一块。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遇到具体问题还是具体分析。

今年上半年我就过多的关注于技术问题,把自己作为一个组员,承担一部分的技术开发任务,对其他组员的任务完成过程关注较少,结果组员遇到的困难自己不知道,对组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又不满意,自己的任务由于投入时间有限也没有完成好。

2. 了解项目进行遇到的障碍并扫除之

组长关注项目总体问题时,其实只需要关注于目前对项目进展影响最大的因素。说组长不能过多投入精力到技术细节问题,就是因为这样很容易陷进去,而忽略了影响项目的更重要的问题。

项目目前遇到的障碍组长要非常清楚,如果是工作量的问题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来解决;如果是技术问题要采用各种手段,组内技术力量解决不了就要请顾问,开讨论会;如果是交流问题就要加强交流;如果是组内解决不了问题就要及时向上反应。总之问题不能知道了就那样放着,交流要宁滥勿缺。我们当时的识别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的,一直没有很好的结局方案,于是觉得既然没有更好的方案那我们就按照现在这个方案努力做下去吧,结果是做了很多无用功,走了很多弯路,而没有解决问题。最后还是刘文予老师的提点让我们走出了黑暗。刘老师总结得很好,我们要懂得“借力”,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小组的力量也是有限的,这早已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了。

不仅是项目遇到的问题组长要操心,每个组员遇到的问题组长也要操心。组员遇到困难也要及时的分析是不是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是不是会超过任务的时间安排,如果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需要比计划更多的时间来解决,就需要立即向组长反应。如果没有反应,就是组员的问题,如果反应了,组长不解决,就是组长的问题了。组长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不能抱着对组员不满的态度来解决,组员如果都是万能的,还要组长干什么呢?我们制作捕虫网的问题也是由来已久,上半年我一直知道这个问题,但是就是没怎么管,总觉得这种体力活也要我出马太浪费了吧,结果一直也没有一个像样一点的捕虫网,搞得刘老师还总是埋怨我们的组员。暑假的时候,我终于没有办法了,自己也亲自出去跑一跑,发现比想想的麻烦多了,这种单个特殊物件的加工远比批量生产麻烦多了。其实应该更早的介入这个问题,因为这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3. 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说这一点是我最不擅长的了。我本身不是一个看起来就很有激情的组长,平时对组员又缺乏关心和交流,真好小组中大多数人又都性格比较内向,结果就是大家都只埋头做组长交代的事情,其他的事情漠不关心。

转折就在国庆前夕的那次例会上。当时刘老师通知我们组晚上开会,我就知道肯定会挨批评了,因为刘文予老师检查我们的项目进度时问题很大。相信当时刘老师会上说的话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心惊肉跳,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刘老师问每一个人是否知道自己的工作在整个项目中的作用,结果大部分的人居然都不知道。这一点真是很出乎我的意料。原来我如此忽视了自己的组员,难怪大家没有积极性,难怪一个小组总是让人感觉缺少活力。

那次的批评和失败的经历可说是我加入团队后经历的最大的挫折,几乎要对自己否定了。虽然自己知道自己有很多缺点,但是我一直自认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而那次的自我怀疑几乎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还好有xbull等好朋友的安慰,终于没有放弃,挺了下来。

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其实也不是那么困难,关键是更多的关心和交流。如果总对组员不满意,觉得他们水平不行,当然就不会有心情去关心他们的想法,一般没有人关心自己的想法自然积极性也就下去了。其实组长也不是万能的,每个组员也都有他的特点,通常项目不仅需要技术实力的保证,同样也有很多非技术活,只是根据项目的不同可能侧重点有所不同。项目组中不能都是技术狂人,也不能都没有技术实力。只要有个好的态度,总可以为项目做出一些贡献。这个好态度一方面需要组员自己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也需要组长的诱导。

要充分的调动组员的积极性,组长要经常问自己,有没有让每个组员知道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组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没有,自己有没有尽力帮他们解决问题。这样的话相信一般只要是积极向上的组员都会很乐意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影响项目的因素很多,我还是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如果不能充分的发挥出人主观上的积极能动性,如果自己完成任务只是在应付差事,那么再简单的工作也很难做好。如果每个人都能有一种主人翁精神,都把项目小组当作自己的小组,那么事情就好办得多。在十月,我们小组面临生死存亡的技术方案问题,大家却还是能够团结一致,每个人都时刻为项目操心,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不能不极大的归功于刘老师召集的那次会议。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激情,需要鼓舞和鞭策,这方面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

二、作为预备队教练

今年作为预备队教练参与了预备队的找新和培训活动。

上半年的预备队进行了一次正式的找新,进过了笔试和几轮面试,把所有人分成了C语言与数据结构组、硬件组和C++组,然后就是一个学期的培训活动。总的来说,这个阶段的活动是以单纯的技术培训为主,各个小组分别活动。

这样的模式不能说完全不好,但是可以说不太适合我们的这样一个团队。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来做技术培训,队员的技术实力有没有长进暂且不说,首先一个学期完全没有接触实际的项目,对我们团队各个小组的情况都不怎么了解;其次小组分散活动,像我的C++小组只有6个人,队员的交流面太窄,没有体现出团队的优势;另外如此煞有介事的招新和长达一个学期的作业式学习时间太长,消耗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我们毕竟不是什么培训机构,当初成立预备队的初衷也不是做培训,而是要有一个观察期,可以尽快分别出一个新队员是否适合我们的团队,将不适合的尽快淘汰,将适合的尽快送入一线。其实一个人的技术实力也不是培训出来的,一个有潜力的人,给他一个项目中的任务,他在项目压力下自然就会迅速成长起来。 总之上半年的活动个人感觉比较失败,其他小组的情况我不太了解。C++小组的6人,现在还坚守的就剩下一个,还有一个虽然人还在,但是人品颇受争议。

下半年的预备队就改变了形式,招新由一学期一次的大规模招新变成了平时的小规模招新,而且与项目组结合得更紧了。培训也变为了集中进行,增加了文化培训和项目流程培训。在预备队期间仍然也待在项目组,完成组长布置的任务。这样比上半年的确要好很多,解决了上半年的很多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各个小组的预备队员在一起,小组涉及的技术都不一样,培训内容就成了问题,可能总会有人觉得不感兴趣。其次,培训的形式还是教练讲授为主,缺乏交流和让队员表现的机会。最后,还是那个老问题,如何区分不适合的人淘汰之。现在参加预备培训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已经在项目中表现不错,具备留在团队的素质,参加培训只是补课,而另一种人是还不知根底,参加预备队应该是一种考验,不合格要淘汰,但是目前为止预备队似乎还没有主动淘汰过什么人。

对于不那么满意的人,到底是放着不管,等其主动退出,还是主动的淘汰?等其主动退出似乎要人道一些,但是这样对其他人就不公平,所以个人认为还是应该加大淘汰力度。组长应该有权利提出请退某个预备队的组员,而裁决的权利应该给教练组(现在应该叫培训部了)。培训部可以判决一个队员到底是只是不适合这个小组还是不适合整个团队的风格。当然培训部也有权越过组长直接淘汰队员,因为培训部应该对队员的人品最了解。另外,无功无过的队员也不能长期占据一个位置,一段时间(例如半年)还没有转正的队员是不是也可以考虑进行淘汰。

培训部的应该不仅是做培训,思想方面的交流和沟通也同样重要。我没有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就不妄加评论了。不过个人感觉大多数组长可能和组员缺乏思想方面的交流,培训部是不是过段时间就把组长叫来和组员坐在一起,让组长谈谈对组员的看法,也让组员谈谈对小组和组长的看法,不知道效果会怎么样:)

三、作为毕业生

面对就业压力和社会这个相对陌生环境的毕业生,与平时的学生相比总会有更多的烦恼,今年找工作的经历也促使我开始思考一些问题。

1. 带走什么

平时只是忙于项目的事,满足于完成项目的任务和解决眼前的问题。书到用时方恨少,一开始找工作就难免要面对各种笔试面试,这才发现其实很多东西自己都很欠缺。在简历的制作上,不会忽悠,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在面试的时候,没有看看经典面试题,充分准备,错过了一些机会;在技术上,平时只满足于解决问题,没有注意积累和多看书,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英语上,几乎几年没有碰过了,发现自己几乎不能连成句子了??

团队是一个平台,其中还是有不少资源,各个基地都有很多好书,团队也有各种人才,自己怎么利用就是自己的事了。

2. 留下什么

想着自己就要离开了,在团队写了三次年终总结了,也亲眼见证了团队的发展和壮大,最后还是希望能够为团队留下一点什么。首先当然是把项目完成好,为团队再留下一个成功项目的历史;其次就是为团队再培养几个组长出来,至少让这个小组可以继续的发展下去;接着技术方面当然也希望有所积累,为以后的类似项目积累一些经验和教训;最后就是争取找个好工作,为团队积累一点人脉,当然同时也是为自己的发展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