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学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指导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办公室、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规定,MPA学生在学习期间均需进行社会实践并撰写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但调研报告的撰写绝非一蹴而就之事,故应高度重视,且必须写好。写好MPA社会调研报告的实践基础,是进行深入、系统的社会实践调研。

为此,首要的是选准社会实践及调研的课题,即把握住公共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发展中的难解问题等。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MPA论文选题的来源、积累材料的渠道和方式方法。

一、论题来源明确论题来源与正确选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论题一般来自下述几个方面:

1.来自公共管理实践和社会需要人们在公共管理实践和社会需要上常常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矛盾,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

2.来自实践向理论转化的问题这类课题的特点是从实践中提示出隐藏在现象中的规律,前提条件是要对大量丰富的实践性材料进行思考。

3.来自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问题这类课题的特点是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然后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上去实现它。

4.来自科研题目中出现的新问题这类课题的特点是在研究工作中确定某课题之后,在研究过程中或从了解已有研究成果中又发现了新问题,从而需要使原课题更加完善或扩展。

以上四个方面,都要积累大量丰富的材料,有的是一手材料或自己的实践体验,有的是要查阅档案资料、阅读论著、期刊或报纸等资料。

二、定向收集资料的类型所谓定向收集资料的类型是围绕所选论题(或题目)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写作论文一般应收集以下几类材料:

1.论题的核心资料论题的核心资料是指所研究对象本身的资料,反映公共管理现象的数据资料和事实资料是核心资料。核心资料,又往往是“参考文献”所列的书目、篇目。

2.背景资料背景资料对核心材料起参照、比较、深化作用的资料,包括已有研究成果资料以及与论题相关的共时和历时的参照资料。共时材料是指与研究对象互为参照的同时期相关材料;历时材料是指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不同时期的回溯性材料。

3.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理论资料MPA调研报告不能停留在就事议事的层次,而要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科理论来分析和阐述问题,甚至解决问题。因此必须注意这方面的理论资料的收集。

此外,还要熟悉国家有关方面的政策。

三、积累材料的途径面对如山似海的资料,MPA学员怎样才能迅捷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上述的各类资料呢?这需要了解收集资料的途径。

1.社会调查这是获取第一手资料(含亲身体验)的主要方式。大量生动的富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存在于人们的生存空间中,有的尚未被人们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需要MPA学员通过实地调查去获得。具体的调查方式有:

(1)普遍调查。它是对论题所涉及的一定范围内的有关情况,作一次全面性的调查。这样的普遍调查,难度大,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和人力。

(2)专题调查。就是针对某个问题作专门调查。

(3)典型调查。这是根据调查目的,在对被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探索其内在规

律性,然后以调查结果推论全面情况。

(4)抽样调查。它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所要研究现象的全部个体单位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个体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取得资料,然后推算出全体数量特征的一种方法,它一般是在总体数量庞大的时候运用。

(5)重点调查。它是在被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个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求对总体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谓重点单位是指在研究的内容方面数量比较大,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不一定要求具有典型性。

(6)个案调查。它是对某一具体社会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的方法。 它与典型调查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而不是定量研究方法,缺点是主观随意性较大,优点是耗费人力、财力相对较少,得到的资料丰富、生动、细致。

进行上述调查方式的调查,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1)

观察。

(2)

开会调查。

(3)

个别采访。

(4)

问卷调查。

(5)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调查。

2.文献调查文献,通常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MPA撰写调研报告或学位论文,所指的文献,是广义的文献,即与论题研究对象有关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

以文献调查方式获取资料,又叫检索资料,途径有:

(1)

充分使用写作者自己的藏书。

(2)

利用图书馆。

(3)

利用档案馆、档案室。

(4)

参观展览馆。

(5)

逛书店、看书展。

(6)

上网。

3.怎样检索资料怎样才能快速地查检到所需的资料呢?

(1)要熟悉图书分类法。一般来说,图书馆都是把所藏图书按内容的科学性或其他特性,以一定的标准分类。目前各种图书馆使用的较为普遍的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此外,有些图书馆还同时使用书名目录、著者目录、主题目录,MPA学员可以按其中一种方式进行查找。

(2)要利用目录、索引、文摘等检索工具。目录,是标示图书或其他物品

外表特征的系统化的检索工具,常用的有《全国新书目》、《全国书目》和专门介绍各类期刊报纸的《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及报道外文图书的《外文图书总目录》等。

索引,是按一定的顺序把散见于图书报刊的论文篇目、作者姓名、刊物名称及期刊号记录下来便于检索的工具书。查找索引,还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学术动态。

文摘,是将散在的论文选择出来,或将论文的主要论点简明摘录出来,分门别类进行组织整理的刊物。

(3)利用年鉴、手册等工具书。

此外,地方志、百科全书都可以利用。

4.围绕论题查找资料的方法检索资料完成后,随之而来是阅读研究资料和记录资料。

(1)顺查法。是一种从研究对象的起始年代查起,顺序一直查到近期的方法。这种方法检索全面、可靠性强,但费时较多,只有对某一论题作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时才采用。

(2)逆查法。是一种先查近期最新资料,然后向前推移查找的一种方法。 此法能阅读到最新资料,看到最新成果,启迪思考,尤其适合时代感强,无需依赖史料性资料的论题。

(3)追查法。这是一种通过翻检同类论文或是论著附列的文献资料索引,再追踪查阅原文或原书的一种方法。一般而言,被他人引用的论文或论著,常常是该论文中的重要资料,故此法效率很高,但可能不够全面。

四、积累资料的方法1.阅读的方法在我们找到了关于论题研究的参考论著后,并不是每本书、每篇文章对该论题都具有相等的价值,也不是该书或文章每各字都要读透,我们要学会依照一定程度进行阅读,以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阅读方法有查读法、快读法、研读法。

(1)可用查读法确定材料性质和价值。查读法,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思考书名、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序、跋、索引来了解文献资料的内容的一种阅读方式。

(2)用快读法选取背景材料。快读法,就是快速阅读,是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

(3)用研读法分析核心材料。研读,即精读,是仔细阅读,反复阅读,边读边分析研究材料的方法。

2.记录的方法一个人记忆力再好,也很难把大量资料、数据准确无误地记入到大脑。因此,从收集资料开始,MPA学员就需要用一种方法记录那些比较重要的资料。记录的方法很多,以下是主要的几种:

(1)笔记本记录。可以用纲要的形式勾勒论著(论文)的框架;可以摘录原文语句,也可以用浓缩语句记录。

(2)剪贴。注意一定要注明日期、报纸版数、期刊号;还要注明作者、篇名。

(3)复印、影印。

用卡片记录资料,主要有三种途径:

(1)

编制书目卡片或期刊论文卡片。

(2)

作摘录。

(3)

缩写材料。

对于上述各种方法积累的材料,要适时整理,用透彻的目光,冷静的判断来捕捉材料的联系,使之条理化、层次化。在此基础上,往往会形成观点、论题、并进一部筛选资料。

MPA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书写格式MPA调研报告是MPA学术论文中的一种类型,它的撰写应遵从学术论文的规范形式。MPA调研报告应包括:

1.内容提要和关键词;2.正文,含标题、前言(引言)和结论;3.参考文献(资料)。

各项目书写及格式要求如下:

一、标题1.题目(正题)

论文标题的作用:一是提示文章的主题或反映事物的本质;二是表明作者的观点、立场、态度;三是吸引读者,使其产生阅读兴趣。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拟标题要用心做到:

(1)

贴切。要与内容相符,与文体吻合。

(2)

简洁。要言简意赅,高度概括。

(3)

突出醒目,明确具体。

(4)

新颖生动,引人入胜。

标题的书写,在正文里,上留空一行到两行,即在第二或第三行正中书写,字体可粗大一点,每字满一格。字的编排努力做到对称美观。

2.副标题其作用是对标题(正题)加以补充,一般说明MPA调研报告的写作原因、内容和范围,加上破折号、字体应小一号,编排形式要对称美观。

3.小标题小标题用在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的调研报告之中,或为突出部分层次使之醒目。在文中书写,可上下各空一行,写在正中,形式如同标题,句末不用加标点;若有一、二、三序数标明,数码后加顿号,顿号占一格,数码后也可以不标顿号,但要空一格,有效码之小标题可顶格或空两格;有的文章不列小标题,用一、二、三序数表示,数码则写在一行当中,占一行,不加标点,也可用(一)(二)(三)

表示。

二、正文1.前言即调研报告。内容复杂篇幅长的调研报告,称“绪论”“序论”,要求讲清写作此文的动机,它的内容、意义、欲达之目的,调查报告还可以交代背景,说明调查方法。这部分内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意在概括与领起全文,但文字以“少而精、简而明”最好。在正文里,不用写“前言”二字,一般写一个段落,也有写两个、三个甚至四个段落的。写完后,在转入本论时,中间最好空一行。

2.段落的安排段落,是论文结构、材料安排、意思表达的最基本单位,它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每一段的起始都空两格,从第三格写起,重要的较长引文,可以自成一段,有的自成段引文左边空四格右边空两格。列表格的视作一个完整段。合理的划分和安排段落,有助于报告内容有层有序,有条有理地表达。

3.连接、转折的方法经常使用表示衔接和转折的词语和句式作为段落之间

的连接、转折、某一部分(大层次)之间也可用一个自然段过渡。应尽量使用这种方法,使文章更显文气。

普遍的是使用序数。结构的序数可以分为多层,使用时要注意习惯的层次顺序。这里依照国务院办公厅19xx年x月x日修订发布、19xx年x月x日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28条第4项,介绍说明如下:

第一层,用汉字的一二三四,在每个序数后加顿号,即一、二、三、四,顿号占一格。有时不用顿号,特别是带序号的小标题,在序号和小标题间空一格即可。

第二层,用加半圆括号的汉字(一)(二)(三)(四)。括号加序数,占两格或三格。用了括号,不再在括号外用任何标点符号。

第三层,用阿拉伯数码1.2.3.4,加小圆点与不加小圆点,用法同第一层。 第四层,用加半圆括号阿拉伯数码(1)(2)(3)(4)。写法占一格、二格、三格均可。

第五层,用带圆括号的阿拉伯数码①②③④。写法占一格。

反用了括号,就不再在括号外用任何标点符号。

还可以用汉字甲乙丙丁,也可以用汉语拼音字母大写ABCD,小写abcd。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一是、二是、三是,首先,再次,其一,其二,其三做序数。此外,为了形式上避免连续罗列层次序数的板滞,在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层次,同一层是次序并列关系的,也可在每段句首前用破折号(——)、圆圈(Ο)、三角(Δ)或间隔号(·)。

应注意的是:如果层次不多,可直接用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的序数的,不宜直接用第四层第五层的序数。同时,五个层次的序数的顺序不能颠倒,也不能混用。即,在一篇文章里,第一层的内容用了第二层的序数(一)(二)(三),然后第二层内容用第一层的序数一、二、三,或用第四层的序数(1)(2)(3)

就不好。在同一层的内容混用不同层次的序数,更不好。

4.结束语即结尾部分,文止而言尽,要照应开头,要体现全文的整体性。全文浑然一体,首尾圆合,即可以给人以结构上一种完整的感觉,又可以收到概括全文、突出中心,加深读者印象的效果。

有总结式结尾,说明式结尾,号召式结尾。旨在:

(1)

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2)

展望未来,增强信心。

(3)

抒发情感,增强感染力。

“结语”、“结束语”等字眼,在正文里不必写出,视调研报告内容而定,照应全篇开头的,应是一个独立部分。排版时,应与上段之间空白一行;若是上部分行文言尽而止的,则不用空白一行,等于言尽即止,没有全文结束部分,亦未尝不可。

5.字数全文要求6000字左右,下不能少于5000字,上不要超过7000字。

三、参考文献1.目的与作用(1)

尊重原作者,同时表明作者研究的态度的严肃性。

(2)

能清楚地反映作者对问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3)

反映作者为撰写报告而调查资料的范围和水平。

(4)

为他人提供便利。

2.列举参考文献(资料)的具体要求(1)

列举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为正式出版物(包括书籍、报纸、杂志)。

(2)

要标明序号、作者(编者、译者)姓名、书名或报纸杂志中的篇名、出版单位(或报纸、杂志名),出版时间、(杂志期数、报纸板数)等。

参考文献(资料)附在论文的后面,较多的应加页列出,至少要离开文末4行。

四、引文、注释1.引文的处理较短的引文不需独立,一般称为段中引文;较长的引文最好另起嵌在文中,一般称为提引文。引用的文字一定要准确无误(含标点),忠于原作,不可断章取义、随意删减。段中引文,要加引号;提引文,应分段,低四格写起。

2.注释原则上凡引文必须注明出处,加注的方法有4种:

(1)夹注,即段中注。注写在正文中,一律用括号标明。宜全篇须注处较少(只两三处)。

(2)脚注,即页下注。最便于阅读。

(3)

章、节附注,即注在一章或之后。特长调研报告才用。

(4)

尾注,即所有注释都放在文章结尾(距文尾3行),或全书末尾。文内统一编码,文末集中注释。这种注释法比较规范,有“学术”气味。

建议用此注释法。

行文的注码(除夹注外),编号顺序,一律用①②③④┅┅的小写标出,写在所注对象的后面上角,占一格。若脚注,注释很少,只一二处,也可用梅花符号*标明。

附注的出处,一般安排顺序是:著者名(编者、译者)、书名或篇名、出版者(或报名、刊名)、出版年份(报纸年月日、杂志期号)、页码(报纸第几版)。

五、内容提要和关键词调研报告写好后,另写一二段文字,提示出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内容概要,以便于读者在阅读正文前,从这里了解报告的要点。文字要简明,以不超过400字为宜。同时给出3~5个关键词。

 

第二篇: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系 别: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时 间:

一、调查背景:

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

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

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

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

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

裨益。

二、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

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

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

找发展的机会。

三、调查对象: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

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

生50名,其中太原理工大学20名,太原科技大学10名,山西农大10名,太原师范学院5

名,山西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四、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五、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

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

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六、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

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

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

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

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

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

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

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

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

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

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 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

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

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

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

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

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

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

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

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

规划的各占12%。

七、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

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

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

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

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

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

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

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

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

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

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

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

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

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

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

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

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

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

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

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

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

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八、结论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

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

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

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

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

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

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

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

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

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

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

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

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

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

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

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

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处理

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如

政治活动、社会改革实践、阶级斗争等。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使实践与认识相

结合。大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结合所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是一件十

分有意义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二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

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三是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

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

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

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和很多行业去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

论总结,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

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

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们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

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

从学习中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

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

与知识。 不同的时间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

将让我们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们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们与社会的距离,

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

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

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践我们仿佛在一段时间

里就蜕变成了个大人,懂得生活的疾苦,懂得爸妈的不易,懂得学习的重要,懂得实践的益

处! 通过实践还可以让我们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 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

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们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

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

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们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

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们在各自的社会实践活动

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们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

的进步。同时在这些社会实践中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

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

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