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文言文句式类型总结

文言文句式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

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4、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

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为”“为??所”表被动。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①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介宾短语后置 (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标志词:于、以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举例]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举例]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⑦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⑧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⑨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第二篇:高考文言文句式总结

文言句式总结

考点分析: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

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

式)句、省略句四种,另外,古汉语的疑问句和固定句式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现代汉语一般

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

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

例: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断。

例: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②梁,吾仇也。

(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

例: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注意:用“者”或“也”表示判断的,翻译时去掉“者”、“也”,在主宾之间加判断词“是”。

2、用副词“乃”、“则”、“ 即”、“ 皆” 、 “ 耳”、等表示判断。这种形式也比较多见。

例: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⑤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⑥此亡秦之续耳。

注意:用副词“乃”、“则”、“ 即”表判断的要把这些词替换成“是”;用“ 皆” 、 “ 耳”等辅助表判 断的要添加判断词“是”。

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用“是”作判断动词的较为少见)

例: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③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④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用动词“为” 表示判断的判断句,翻译时要把“为”替换为是;如是用“是”表判断的则保留。

4、用“非”、“未” 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②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③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

注意:用“非”、“未”、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的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用“不是”。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气

直接表示判断或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例: 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 秦,虎狼之国。 ③此人力士。

注意:无标志的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须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字。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带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

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 “于” 、“受”、“受……于……“表被动(“于”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例: 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③有罪受贰。(因有罪不被信任。) ④而君幸于赵王。

⑤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2、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的施动者)。

例: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③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但这里

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

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3、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示被动。

例: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④(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文言文中较少见)。

例: ①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③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以上几种类型被动句,翻译时要将有关词语译成“被”。

5、动词本身表示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没有任何标志,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补出被

动词)。

例: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②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③戍卒叫,函谷举。 ④刘夙婴疾病。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 3、省略宾语或介词后的宾语。

4、省略兼词。5、省略介词。

1、省主语。( 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

①廉颇为赵将, ( 廉颇 )伐齐,(廉颇)大破之。

②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 )乃入。”

③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之事) 甚急。”

2、省谓语动词(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①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②一鼓作气,再 (鼓) 而衰,三 (鼓) 而竭。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 ,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①及左公下厂狱,史公朝夕 (俟于)狱门外。②后公改 (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 (之) 斗卮酒。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③有志者,不随(之) 以止也。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①竖子不足与(之)谋。 ②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4、省兼语。(“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

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使 (之)归赵。 ②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曰:

③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5、省介词。(较常见的是“于”、“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当这个介宾结构作

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①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②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6、复杂的省略。(有些句子省略了较多的成分要联系上下文仔细加以辨别)

(成名将其)上于盆而养之, (饲之以)蟹白栗黄,(于促织)极护爱,留(之以)待限期,以(之)塞官责。

省略句的翻译:

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

例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您看廉颇将军跟秦王相比那一个更(厉害)?

例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译文: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老百姓像水一样)能够承载船只,也能够颠覆船只,

这应当谨慎地对待。

四、倒装

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符合的,我们称之为倒装。

倒装类型:

(一)宾语前置 (二)主谓倒装 (三)定语后置 (四)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和主谓倒装属于前置性倒装,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属于后置性倒装

(一)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前边,宾语

前置是有条件的。

我们分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两部分分析学习。

(1)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分别如下:

动词宾语提前之一: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

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例:①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②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③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动词宾语提前之二: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它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

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谓语之前。

例: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沛公安在?(《鸿门宴》)

③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动词宾语提前之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并不多见。

例:①夫晋,何厌之有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③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或“唯(惟)?之?”等格式,

要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要”“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

如成语“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就是这种格式。

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②唯弈秋之为听 (《弈秋》)

③唯利是图 唯贤是用 ④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 ⑥唯马首是瞻 (《冯婉贞》) ⑦君亡(流亡在外)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

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

在以下情况放在介词之前:

介词宾语前置

(A)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

例: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君何以知燕王?

(B)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前,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例:①余是以记之。 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③一言以蔽之 ④夜以继日

(C)“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

?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D)“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 如: 见恕;有何见教;让你见笑了;见谅

(E)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

(二)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贤哉,回也! 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三)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中,都有“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的情况。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奈何?

(四)状语后置:谓语动词+介词结构(状语)

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中,作状语的介词结构总是放在谓语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但在古汉语中,经常把这个作状语用的介词结构安置到谓语后面(即现代汉语的补语位置),而实际上起的又非补语作用。

(一)、介词结构“于……”放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例:1、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二)、介词结构“以……”,常放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例:1、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 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赤壁之战》

2、何不试之<以足>? 3、饰之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这种用法并不多,多数情况是介词结构“以……”置于动词前,动词后加“之”。所以

这两句也可说成“以帷幕裹之”和“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之”。

小结:有文言特殊句式的句子译成现代文时要注意:

第一条:辨明句式类型并还原成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

第二条: 增、删词语(如省略句、判断句)

第三条: 调整语序(如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