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教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奥苏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重要内部条件是学习者必须要有学习心向,它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符号代表的新知,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这告诉我们学习者的学习目标的达成与情感是密不可分的。

研究目标:

(1)开展写字教学课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文化渲染,发扬国谇精神,让小学生自小继承中国文化遗产。

(3)利用写字的特性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化。

具体操作:

(1)启发激趣,明确目标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在写字教学中,尤其是在写字课起始阶段要十分重视兴趣的激发。教师应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如故事导趣、儿歌激趣、欣赏引趣)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明确教学目标,重点突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指导示范,发现规律

写好字的第一步应集中学生注意力,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形体、笔画,在观察中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写法特征。只有做到这一点,写出的字才会结构合理、比例适当、大小均匀、端正整洁。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示范书写,指导学生分析字的上下结构等构造特点,大小、宽窄、高低的形体,以及字的构字规律。这样,不仅可使学生把字写得美观,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字形的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3)练习书写,掌握方法

写字的技能性很强,只有加强练习,才能把“想写好字”的愿望变为现实。教师必须安排书写练习的时间,以练为主,通过练写巩固对写字方法熟习的过程。学生练写时要求眼到、心到、手到,并严格要求坐姿和握姿正确,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边练习,一边对照范字,对照老师所讲的书写知识进行自查,找出毛病再临写。学生书写时,教师要巡视,注意反馈,写字作业可即时批改。

(4)互评自改,总结提高

教师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即时反馈和评议学生的练习情况。所谓“点”就是抓住几份有代表性的习字本师生共同进行评述,注意从章法、结构、点画三个方面入手,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所谓“面”就是让学生同桌或小组交流习字本,人人动脑,互帮互学,逐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鉴别力。评议后,学生自己再纠正,加深体会,提高练写质量。

经过努力,基本完成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对学校识字写教学的开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保证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但我们也看到,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困难和不足。们将克服困难,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初步取得的成绩,加强宣传,积极实践,认真探索,不断总结,争取在学生基础素质教育上有更大的突破。

 

第二篇:写字教学课题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关于写字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工作小结

一、确定子课题 成立课题小组

为进一步促进我校对写字教学的重视,推广切实可行的写字教学经验,提高我校小学生的写字素养,根据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及省教培院确立的关于写字课题研究的内容与具体实施建议,结合我校师资水平及学生实际情况,我校于20xx年x月x日召开了校语文教研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在学校主管语文教研张东涟副校长,黄春燕副教导语文组组长张心芸及全校语文教师。

会议由张心芸组长主持。先由张心芸、罗向梅两位参加过省级写字课培训及省级课题研究开题仪式的教师介绍相关情况,明确这次课题研究的方向与方式后,六个年级组分成低、中、高三个小组分头讨论我校具体的研究内容及实验班级、实验老师。

最终确定两个课题,四个实验班级,四名实验老师。分别是二年级(2)班、(3)班、的王秋芬、罗向梅教师,她们的课题是《关于汉字笔画顺序的教学研究》,由罗向梅老师担任二年级研究组组长。三年级(1)、(4)班的黄艾云老师和潘玉莲老师,她们研究的子课题是《关于书写端正率的教学研究》,由潘玉莲老师担任三年级研究组组长。

课题组成员除了以上四位实验老师之外,还有容智林校长(任组长),张东涟副校长(任副组长),黄春燕副教导及张心芸、王江等几位省级学科带头人,省、县级骨干教师。可以说集中了我校乃至我县最强有力的语文教学研究中坚力量。

二、撰写开题报告 制定研究计划

由于我校关于写字教学研究的两个子课题的确定主要是立足于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从理论寻找支持,进一步明确我们的研究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明确研究具体实施步骤与方法,我们采取分散学习,集中汇报的方式,先用近两个星期的时间,各自搜集的网上关于写字教学研究的理论知识及集中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定期集中汇报交流,达成共识,最后由两个研究小组的组长罗向、潘玉莲老师执笔撰写各组的开题报告。

4月x日,我们在四个实验班同步进行了实验前的最后一次写字检测。二年级的检测围绕汉字的笔画笔顺来设计,主要包括笔画笔顺书写、笔画名称、笔顺规则等几个方向的内容。三年级的检测较简单。让学生统一抄写50个含有各种结构的词语,主要检测学生书写的端正程度。

通过这次检测,我们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还真不少。

例如,二年级有54.6%学生把“飞”字的横斜钩写成横折弯钩(乙),“巨”字的笔顺写成“一 巨”,“比”字的笔顺写成“ ”,“ ” 的笔顺写成“ ”,国字框第二笔“ ”写成“ ”,反犬旁最后一笔写提“专”字先写一个 “ ”字,再写“ ”,变成自造火星文。对于半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较模糊,许多学生笔划数得对,但笔顺却写不对,检测时写得对,但平时书写时却不对。

三年级的情况也不太理想。不仅笔画笔顺同样存在问题,汉字的间架结构也不够规范、美观。尤其是左右结构的宽窄安排不适当,书写不入体。占总人数的67%以上。

出现以上这些现象,究其根源,原因有三:一是教学时指导不到位,训练不规范;二是巩固、纠正、反馈不够及时,学生存在自编汉字的现象;三是学生规范书写的自觉性不够,意识不到位,对汉字没有做到心存敬意。因此,书写时不够重视。

因此,规范我们的写字教学,做到形式多样,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书写的巩固率,普及汉字产生、演变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对汉字产生热爱与敬意。既要从根本上端正学生写字的态度,又要从笔画笔顺、结构字体上进行科学细致的指导。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分别由罗向梅,潘玉莲两位老师执笔撰写了二、三年级实验班的写字教学计划。从时间到内容具体制定了每一个步骤需要达成的目标,组织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但应该承认初步形成的计划肯定有许多空泛、不好落实或不符合教学实验的地方。因此,我们将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不断地对计划内容做出调整和修改。事实上,在完成了4~6月份第一阶段的写字教学实验之后,经过课题组讨论研究,我们的教学计划的二度修改已经在着手进行,将在暑期内完成,确保9月份开学后第二阶段的实验顺利、有效地开展。

三、进入课堂 循序渐进

早在计划出台之前,各实验班的老师已经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人对写字教学研究的理解,把实验带入了课堂。

如,二年级的罗向梅老师,3月14、15日到省教培院参加写字课培训和省写字教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之后,作为省级小语骨干教师,她凭借个人高超的业务能力和扎实的教学功底,在3月底就开始在全班进行书写“两姿”的矫正,向学生讲述了这次实验的重要意义。她本人也在后来子课题确立会议上主动申请为一名实验教师,为其他实验教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目前二、三年级各实验班教师已经按计划进行写字教学。二年级实验班完成了书写“两姿”矫正;各种笔画名称、笔顺规则的教学;部首笔顺的书写指导主要讲了“ 人 ”“木”“ ”三个部首,其它的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内容。三年级实验班完成了“两姿”纠正,独特字书写规则、左右结构、上下结构书写规则的教学。同时,每位实验教师都分别完成了数篇的教学反思。

虽然教学进度与计划相对一致,但反馈、评价与监控跟不上,对研究过程的管理跟不上,这主要是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专业知识与对实验课程的管理经验的匮乏,及自身工作的繁重,使实验班之外的其他课题组成员不能适时地、合理地、经常地参与到写字教学的课堂中来,对实验的第一时间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反馈、记录,为实验的进行与反思留下不少遗憾。下学期我们将争取校领导的支持,增强管理意识,力求解决这些问题。

四、我们的收获与困惑

经过第一阶段三个月的教学实验,我们有了许多感悟与想法,知道了写字教学时应怎样引导学生观察:比天地、量宽窄。在10分钟的写字时间里怎样进行讲解、练习、复习、巩固也初步形成模式。了解了学生存在的不足及产生的原因,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实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生通过三个月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写字端正率,笔画、笔顺的正确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与非实验班的学生拉开了明显距离。

同时,我们也存在不少困惑,主要集中于这几点:

1、个别笔画的书写学生难以掌握。如,“ ”与“ ”,还有“ ” “ ” 与“ ㄋ ”学生容易混淆。应怎样帮助学生识别、记忆。

2、部分学生遗忘率较高,时写的端正率没有太大变化,训练如何能更加高效?

3、课堂枯燥无味,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出现了厌烦情绪,渴望得到相关的示范引领。 我们在这三个月的实验中且思且行,渴望着更多的支援,这样我们会走得更

 

第三篇:哈城学校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前置性作业设计的作用》

我校课题组成员以新课程研究与实践为背景,立足我校语文课教学实践的实际,以一线教师及初中学生为实践研究主体,运用多元综合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探讨总结以生为本的初中前置性作业设计教学的研究。按课题组规定,已完成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的部分研究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20xx.9—10月制定子课题,制定计划,保证研究工作正常开展 20xx学年第一学期初,我们根据日月中心学校课题方案《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实践和研究》,结合学校语文教学实际制定了子课题《前置性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方案实施学期计划,明确了学期研究的内容和重点:1、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2、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3、改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二、20xx.11—12月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课题的实施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工作中,我校是这样实施课题研究的:

1、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个人的持续学习能力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课题组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和课余时间认真研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专著《教育走向生本》、《教育的春天》

等有关渗透生本理念的书籍,并利用互联网大量阅读有关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等论文及书籍。在阅读的同时,我们及时做好摘记和读书札记,必要时在组内交流读书心得。这种学习既丰盈了我课题组的理论素养,又提升了以理论为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2、教学相长,反复研磨各级各类研讨课、公开课,积极探索并尝试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活动,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一年来,在这个课题的引领下,我组成员抓住每一次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首先,积极承担各级各类公开课的做课任务,积极发现自己潜在的优势,并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找差距,扬长避短。如陈永生老师和马子清的《生本课堂在实践中的广泛性》研讨课、受到好评; 20xx年x月、10月、11月、我课题组成员到东峡、二中、波行、和平等中心学校去观摩学习生本展示课并聆听该他们讲述的有关生本理念,通过几次的经历与学习,发现我校在以生为本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和操作方法上有自己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同时还存在不足。我们课题组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1) 在设置前置性作业上下功夫,构建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最为重要的,而预习即是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方式。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知识,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有效指导学生预习。设计前置性作业,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是借助于课程资源的整合、学习

方式的变化和课堂实施手段的优化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路径。学生到底该预习什么?怎样预习?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实际,才能设计出利于学生操作、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前置性作业题。在设计预习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不要过低也不要过高,应注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选择,合理取舍,通过有效的预习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

要构建高效课堂,我们提出要设计好前置性作业,教师编写前置性作业时要坚持如下几个原则:一是基础性原则。即教师根据课标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选择初级和中级目标,紧扣教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前置性作业。二是自学性原则。即前置性作业的情境创设要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进行,按课本知识的前后顺序编写,问题设计避免对教材内容的过难或过度整合,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可在某些知识点间搭设阶梯,尽量降低自主学习内容的知识跨度。三是方法指导原则。即前置性作业中要明确提出预习方法,加强学生的自学方法指导,每个问题都要提出明确的自学方式和方法。四是自学反思原则。即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能体现学生的质疑问难,多用问题式设计,在多问、巧问上下功夫,促进学生自我反思。

(2)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下功夫,构建高效课堂

一是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活动”,让双边活动取代满堂灌。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要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以及活动的价值在哪里。活动的形式和过程,一定要为教学的内容和目

标服务,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内容,理清教材的重难点,明确每一节课需掌握的知识点。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教学策略有:①学生活动可以是探究活动,也可以是深入思维的讨论活动;②学生能完成的内容,要设计成学生活动;③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有难有易;④ 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⑤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环环相扣,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⑥学生活动要多样化;⑦设计学生活动时,要精化教的过程,细化学的方式。同时教师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3)是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展示与交流中学习。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6人为宜。其次要指导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要在合作学习中参与到学生当中,指导学生学习合作技能,尽好“主导”的职责,时刻关注各小组探究方向,防止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演变成为“好学生讲,后进学生听”的小组模式,去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小组

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要先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

(4)是充分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高效课堂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课堂展示中,课堂展示是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既包括小组讨论后学生在黑板上的书面展示,也包括学生登台讲演和学生互动、质疑过程中的各种展示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活动情境、问题情境,给予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动手、动脑、动口,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解决,感受成功的乐趣,使学生真正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真正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的效果。

3、不断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反思与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方式,教师在实践中的提高很大程度决定于本人对实践的反思,决定于是否善于不断在总结经验中提高自己。在教学中我们课题组重视二度备课(学科性质决定了我们所任班级较多),在课后及时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缺失进行反思并随笔记录,重新整理设计教案;重视自已“照镜子”,通过重现自己的课堂实录,对课堂上一系列具体的行为和课堂情景进行分析和评判,找了其中的成败得失,寻求改进教学行为的方法策略和措施;撰写教学随笔,要求教师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深刻的体验感受

写出来,可以是成功之笔,也可以是失意事件。教学反思为教师搭建了实践与理论相互沟通的桥梁,积累了教育智慧,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 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一年来,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感触颇多:“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如同一股春风,让师生感受到别样的精彩。

1、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教学方法变得多样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了体现,师生关系更加民主平等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与日俱增,教师们能够创设有效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善于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前置性作业教学设计研究。

2、具体成绩:

(1)、每位老师写出了研究计划

(2)、每位研究成员写出了各自的特色案例

(3)、每位研究成员写出了总结性论文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