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山县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工作汇报

皮山县农业产业化

农产品加工培训工作汇报

近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皮山县以时不我待的工作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依托优势农业资源,努力推动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的发展。

一、皮山县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基本概况。

目前,皮山县现有特色林果业面积19.7万亩,其中:石榴面积5.2万亩、核桃面积4万亩、优质杏基地7.9万亩、葡萄基地2.1万亩、水蜜桃0.5万亩。基于这些优势产业,近年来,皮山县人民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先后引进了三家石榴酒生产企业,一家国家级酱用番茄加工生产企业和若干林果加工企业,先后吸纳企业员工5800人。除此以外,县人民政府把劳务输出机构设在乡镇企业局,其培训的涉及面广,有涉农种植培训项目,有畜牧养殖、配种培训,有手工羊毛地毯编织培训,有缝纫裁剪培训,有砌筑泥瓦工培训,有烹调培训等各类培训业务。因这些培训业务都属于劳务输出技能培训范围,县委每年都给乡镇企业局下达1.5万人次的培训目标任务,这些目标任务的培训业务和资金就需要相关业务部门的帮助和扶持。县劳动人事局主要负责砌筑、缝纫、烹调、汉语言文字项目;县扶贫办主要负责手工羊毛地毯编织培训和劳务输出技能培训项目;科技局主要负责科技

三项培训项目;科协主要负责今冬明春科技项目和科技明白人项目,而这些培训项目都汇集到劳务输出技能培训项目范围,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不断扩大本部门的影响力和业务范围,但是,所有这些培训项目都需要有一个有资质的单位来承担,这就需要我们与县职业高中、农广校去竞争,在当前皮山县乡镇企业局还未具备资格的情况下,更需要自治区乡镇企业局的大力支持。

当前,皮山县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培训主要依托县劳动人事局、县扶贫办、县科协等单位对农牧民进行种植、养殖等涉农行业的培训,尚未形成对涉农企业职工进行培训的体制机制,其主要原因:一是涉农企业的部分专业技术工种的培训,需要企业自身内部采取一帮一、师父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二是培训经费必须针对有资质的部门;三是企业员工培训主要以其内部自行培训为主;四是20xx年以来,乡镇企业开始大规模改制,作为主管部门的乡镇企业局,其职能范围逐渐萎缩,企业开始走向联营和私营的转轨机制,政府部门不便再插手企业内部事务。

今年以来,皮山县乡镇企业局完成了1.3万人次的劳务输出基础汉语知识培训工作,单独负责完成了手工羊毛地毯编织培训600人。

二、基层企业和管理部门培训的重点需求

1、基层企业培训的重点需求。

依托我县杏、石榴、大芸、山药、酱用番茄、养殖业、手工羊毛地毯编织等特色经济,近几年来我县引进了一批涉农企业,其中两家企业已成长为地区级龙头企业,一家企业成长为自治区级龙头企业。但是,由于受到交通条件、地域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还非常低,农产加工企业的发展也往往举步维艰,要缓解甚至摆脱这种状况,加强培训成为了重要选择之一。

一是加大厂长、经理等掌握企业发展方向的人员培训力度。要引导厂长、经理带领企业走科学化、集约化道路,在拓展疆内外市场的情况下,努力实行“走出去”战略,发展外向型企业。让厂长、经理们认识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是企业腾飞的重要选择。使厂长、经理们意识到: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固然必要,但企业自身的自力更生、自主发展才是其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要摆脱等、靠、要思想,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的、发展的观点带领企业前进,要努力“内强产品质量,外拓市场空间”,牢固树立名牌意识。

二是加强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技术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培训具备现代化业务素质的员工,加大对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

2、管理部门的培训重点要求。

就管理部门而言,有部分干部职工对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认识不到位,没有清醒的认识到农业产业化发展是维系整个“三农”问题大局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

一是加大对管理部门干部职工的农业产业化有关知识培训力度。向干部职工讲明何谓“农业产业化”及其由来,阐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要提高思想认识,说明农业产业化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二是加强交流学习。南疆和北疆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上有很大的差距,北疆各地区依托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明显,而南疆地区特别是南疆三地州就相对落后,因此,应加大交流学习力度,以活生生的实例来启发和引导广大管理部门的干部职工。

三是利用劳务输出转移机构还设在乡镇企业行政部门的机遇,大力开展汉语交流和普及汉语培训,加大对农村手工羊毛地毯编织培训。

四是充分利用劳动人事部门、扶贫培训资金、科技培训资金加强乡镇企业内部业务,充分用活用足培训资金,来充实乡镇企业主管部门的业务范围。

三、建议

希望能得到自治区乡镇企业局培训中心的大力支持,授权皮山县乡镇企业局成立培训中心以及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为大力发展皮山县优势产业,努力提高劳动力的素质,皮山县乡镇企业局会同县劳动人事局、县扶贫办、县科协等单位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全县各类劳动者进行免费劳动技能培训,取得了实效。虽然各方面资质已达到要求,但至今皮山县乡镇企业局未成立培训中心,因而,很多培训项目资金无法到位,广大农牧民群众以及各涉农企业职工鲜有持职业技能合格证者,因此,请自治区乡镇企业局授权皮山县乡镇企业局成立培训中心以及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皮山县乡镇企业局

二〇〇九年x月x日

 

第二篇: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蒋集镇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镇不断开拓创新,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农业产业化只能说刚刚起步,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产业基础较差,发展速度慢,规模上不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蒋集镇位于定远县西南,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三县交界,西与长丰县接壤,南与肥东县相邻。镇属丘陵地带,平均海拔33米,正常年平均降雨量700—800mm。全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万亩,辖10个行政村,现有人口3.2万人。农业人口比重大,种植结构单—,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镇的重点工程来抓。

1、特色产业初见规模,龙头企业得到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靠山吃山”的工作思路,目前,全镇完成了粮食播种面积5.9万亩,经果林、特色种植等5000亩。凯源粮贸蒋集分公司,年产50万吨优质大米,产品远销浙江、上海、江苏等地。亲情绿色养殖、冠南养猪专业合作社等养殖企业年出栏生猪3.7万头,产品远销上海、合肥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2、服务体系正在形成,组织保障有所加强。为推进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镇政府采取一系列组织保障措施。一是在全镇建立起了以“政府领导负总责、相关部门各司其责”的农业产业发展领导责任体系。二是落实了具体办事部门、工作人员和一定的经费。三是加强考核督促,将农业产业发展纳入全镇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而且每

年对村委会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实行现场督查。

3、结合我镇500亩村庄整治工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4、农民专业合作社正稳步发展。目前已注册成立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生猪养殖、蔬菜种植、农机、农业植保等行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镇的农业产业化建设虽然有了一

定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还在初步发展阶段,还存在很多差距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虽然确定了主导产业,但多数产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份额还比较小,其主导地位还不强。二是产业基地的生产条件还十分脆弱,生产方式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未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要求,适应市场能力弱。需求量大时难以做到大批量供给,需求量小时又出现卖难,缺乏应变弹性,难以保证稳定及时提供优质产品。三是公司+农户的供销模式处在发展初期,存在起点低、规模小、资金短缺,自身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带动作用还不大等诸多问题。四是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信息传递系统还不够畅通,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尚未形成。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1、更新观念,坚定不移地用产业化的思路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充分认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而且有利于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实力,为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市场竞争创造条件,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加快小康建设步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因此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树立长远目标和可持

续发展的观念,把整个社会发展大计和农业产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2、因地制宜,抓特色产业培育,扩大生产基地规模。坚持“发挥

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创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发展无污染,纯天然,高品质的农产品。

3、完善组织体系和机制建设。通过有意识地组建经济合作组织、中介组织、专业市场,培育和推广公司+农户的供销模式,将产业发展的诸多环节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保产业按照一体化的方向顺利发展。

4、加强扶持引导,加大财政投入。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户,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搞好规划和政策扶持,帮助解决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要做好引导、支持和推动三方面工作。要加大产业宣传力度,定期发布产业信息,引导重点产业发展。防止盲目生产给农户造成的损失。要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倾斜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搞好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