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村创建自治区文明村工作总结

石墨村位于中渡镇东北方向1公里处,总面积31平方公里,共辖14个自然屯,26个村民小组,1044户人家,总人口4267人,有耕地面积5432亩,其中水田4900亩,旱地532亩,经济作物以蔬菜和水果为主,且上规模,形成品牌,冰塘沙田柚享誉各地,面积达750亩。近年来,石墨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抓班子建设,清正廉洁,为民服务。村级两委领导班子健全,制定了工作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建立文明创建机制,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二、 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以“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为指导,经常性组织党员群众读书看报,学习新知识,着力从解决本村村民的思想素质入手,激励村民爱家乡、护环境,发展集体经济。

三、创建活动扎实深入。积极开展各种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村委办公楼、村屯主要道路和水渠等基础设施,各项设施齐全,开展活动正常。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项目,90%以上的农户可以收看到电视节目。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星级农户”、“遵纪守法光荣户”等评选活动。

四、抓社会风气建设、推崇新观念。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每年大兆村人口出生率、环扎节育率达上级要求,顺利地通过自治区的抽查、检查。

五、科教文体活动繁荣。节假日经常性地组织青年、妇女参加镇团委、妇联举办的文化娱乐活动,多次开展舞狮活动、庙会等一些各具特色的活动。修建了科技文化活动室,不定期聘请文化站辅导员进

行文化活动辅导,成业了业余舞蹈秧歌文艺队、舞狮队。大部分农户装上了闭路电视。为文明创建搭建活动舞台,近年来,村两委在上级各级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建立了农家书屋,让他们通过看书提高文化修养;在村委开办党员远程教育收看室,经常组织党员收看农业科技知识方面的节目。

六、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完成村内道路的规划建设,进行改水改厕,建沼气池,改变村内脏、乱、差现状,村容村貌整洁美观。

七、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抓好粮食生产,发展蔬菜、甘蔗生产;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90%以上,农村医疗有保障。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创建为最佳载体,全力以赴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村干部群众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

 

第二篇:大兆村创建自治区文明村工作总结

大兆村创建自治区文明村工作总结

近两年来,大兆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努力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制意识,不断地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使文明村创建活动达到了“组织领导坚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村民生活不断提高、社会道德风尚良好、文化教育事业繁荣、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社会稳定治安良好”的创建目标。20xx年入选“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20xx年被自治区评为“农村党员大培训十佳村”荣誉称号。

一、 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一些村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集体主义观念、道德责任感、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据此,大兆村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着力从解决本村村民的思想素质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群众,在工作实践中,坚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社会公德、村民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激励村民爱家乡、护环境,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容村貌做贡献。通过上述有针对性的教育,如今的大兆村村风正、民风好,提高了群众的整体素质,为

推进四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常抓公民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

大兆村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订阅相关报刊、书籍,组织学习并写出心得,把建设大兆村的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工作中,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发放到了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积极探索文明村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乡村山歌比赛、舞狮队表演、庙会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近年来,大兆村出台了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不得赌博酗酒、不参与迷信活动、不涉嫌违法犯罪、发现有违规现象要向村委会报告的规定,大兆村领导班子成员以签名的方式向全村人民承诺,带头遵守有关规定,争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一个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主流已经形成。四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三、发挥核心作用,建设文明新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文明村建设的实践中,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

不松懈。要求班子成员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在工作中要走在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筋,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管好家。

在几年来的班子建设实践中,逐步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学习制度上,积极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理论、学业务、学经济、学管理,不断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组织制度上,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实行民主议事和党内监督制度。在重大决策上,坚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在工作制度上,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经济建设,参与村务管理,让广大党员同志在参与经济建设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而较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统一规划、搞好村容村貌、树文明村新形象 近年来,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契机,做到统一认识、统一规划,完成村内道路的规划建设,村内路成网、户户相通。并进行了改水改厕,建沼气池,美化生活环境,改变村内脏、乱、差现状,村容村貌整洁美观。与此同时,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修建了科技文化活动室,不定期聘请文化站辅导员进行文化活动辅导,成业了业余舞蹈秧歌文艺队、舞狮队。家家户户装上了闭路电视,改变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环境,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

 

第三篇:建林村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总结

建林村按照县、乡生态文明村建设有关要求,紧紧围绕“小县大城”核心战略,明确“产业升级、城市提升、城乡统筹”三大战略任务,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兴盛同举,以村级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班子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的建设。经过一年努力,取得了保护生态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显著效益,促进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班子配置情况。该村现有班子成员6名,村支部3名,村委会3名,各班子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各项工作落实到岗到位,并首次将生态文明村建设纳入班子责任分工,作为工作评比和村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绿化指标情况。20xx全村森林覆盖率达100%,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80%,主要道路、河道宜绿化地段绿化率达到92%。通过生态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和实施,有效地增加了生态公益林区的林地面积,全村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9802亩,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增加了四周的植树面积。

(三)项目建设情况。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中,我村重点确定了下坑到龙坑机耕路建造、防洪堤加固、锡坑自然村农户家门口道路硬化等三个工程。

1、下坑到龙坑机耕路建造工程。预计投入资金80万元,对村主干道进行加层加固,道路工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整修道路宽4.5米、长2100米,3月开始,10月份完工。

2、防洪堤加固工程。

下坑防洪堤:已投入11万多元。面积1000立方。石头加固。1月份开始,7月份完工。

锡坑防洪堤:已投入6万多元。面积600立方。石头加固。7月份开始,9月份完工。

3、锡坑自然村农户家门口道路硬化。由县移办主持,涉及农户26户,总投资8.5万元,道路总长度1500米。

(四)文体活动开展情况。积极参加各项活动,选派村民参加县首届全民运动会、举办全村老年人象棋赛、组建妇女广场舞队,筹备参加赤石乡第六届“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持续开展。

(五)文明户评比开展情况。通过村民小组户主会议推荐、行政村联评公示等程序,推选出了张启朝等5户分别为本村的生态文明户、致富文明户、信用文明户、文化文明户和孝老文明户。

(六)“春泥计划”活动开展情况。积极开展道德实践、社会体验和文娱活动,改善农村未成年人的校外文化生活,切实为他们提供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二、建设成效

通过生态文明村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群众的讲文明、讲卫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显著增强,形成了生态环境保护、农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改善的良性循环,为农村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基础,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1、有效地保护山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绿山步伐。植被得到了保护,减少了水土流失,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山林。

2、不断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已建成村健身场地、文体活动室、生态文明宣传栏。

3、充分利用地域产业优势,发挥村民特长,开展公益林种植、茶叶种植,并鼓励开办集体经济合作社等新模式。

4、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绿化步伐。我村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切入点,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行集中处理,配用清洁人员和配备清运工具,对村内公厕、健身场、办公楼等公共区域进行每天打扫,河、塘净化加快,环境洁化、美化持续提高,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河、塘净化加快,农户改厕、改栏及村建公厕改造率达80%。

5、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村社连心活动、文化进村活动,组建秧歌队、门球队、乒乓球队、老年健身队,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目标明确,形成齐抓共管的创建氛围。该村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列入村支部、村委会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研究分析全村工作形势,提出工作措施。同时,该村以远程教育为抓手,组织党员班子学习生态文明知识,1-10月份,共组织学习7期132人次,召开座谈会4次。计划今年x月组织村两委班子、党员等到北京考察生态文明建设,

借鉴成功经验,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

2、精心组织,明确载体,切实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该村把“党员先锋承诺”活动作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切实把党员责任区做成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平台。一是管理服务区。把全村划分为5个服务区,按100-150人的比例,为每个服务区配置4-5人的党员服务组,再由责任党员分解落实管理工作,包括采集家庭、住房、就业、计划生育、优抚救助、医疗、教育等基本信息,把他们输入信息系统,建立信息数据库,实行常态化管理。二是环境责任区。在实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同时,不断扩大新的责任区范围,将全村2处公共场所、3处环境整治重点区纳入责任区范围,由村两委成员实施分片管理,大力开展环境绿化、美化和净化工程,增加村庄绿化面积,同时,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落实党员联系项目制度,及时掌握各重点建设项目在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确保各重点建设项目进度。

3、夯实群众基础,增强班子的战斗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农村建设,关键在班子,班子的根,在群众,只有根稳定了,根基牢固了,群众才会真心拥护你,班子的战斗力才会强。为进一步夯实群众基础,开展村干部定期接访、班子联系困难户等方式,多方面了解民情,建立群众利益表达和党群沟通协调互动机制,拓宽干部服务群众渠道,激发干部服务群众热情。1-10月份,班子成员接访24次31人,走访慰问退伍军人、困难户28人次。调解问题6件,服务群众40余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