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总结

我们组的六个学员都认真学习了模块八的有关内容,并积极进行讨论帖的发布。现将我们小组的讨论总结如下:

1. 邹老师提出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

答:我们小组的看法基本相同,都赞同邹老师提出的“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其共同点如下:

(1)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

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不可能做到全程关注,对于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等都无法完全了解。因此,需要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过程中来。

(2)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有利于自身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以此引导学生去捕捉、发现其他同学身上优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评价的主人,使学生学会相互悦纳、彼此欣赏,学会在互相取长补短和彼此鼓励提携中共同进步,并反思学习中的不足等,这也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除上述共同点外,同时我们小组的各位老师对此又持有不同的看法:

例如,朱凯云老师认为:⑴评定课题研究的成绩定义是,评价包括指导教师的评价、小组长评价、组员相互评价等,各项评价最后综合在一起形成小组研究的成绩。课题实施后,还要总结和反思课题实施过程及结果。 ⑵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之一是评价主体多元性。研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评价以评价为主导的局面,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

张云霞老师认为: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也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如果有的成果参加评奖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则意味着专业工作者和媒体也扮演了评价的角色。评价对象在评价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共同参与的、积极的交互过程。

许红霞老师说“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因此我认为,新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只有学生参与进来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才能强调、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使得评价结果更真实和全面。

2. 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答:我们小组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评价量表的评价工具:评价量表,其中包括教师评价表、学校对学生评价表和课题评估表。

教师评价表:教师从论文的结构、内容、拓展等方向对学生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的评价。

学校对学生评价表:由校研究型课程组织实施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和教师评价的结果,按照表中规定的权重计算出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总评分值,填入表中。

课题评估表:从课题的目标、内容、研究方法、延伸性、论文报告质量、学生参与程度、教师指导与管理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另外,还有四位老师又加了一个激励性的评价办法和专项奖学金。

3.方案中的评价表格多以量化形式出现,有的老师提出要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在写评语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答:小组经过讨论,我和这些老师的想法是一样的,在评价中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这样评价比较科学合理。在实践中,定量评价通常采用等级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但通过等级给学生反馈的信息比较有限,教师可以将等级和评语结合起来,等级给出学生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参照,评语则更为详尽地指出学生的优缺点,是对学生更具体的建议,对他们有很好的指引性作用。

在这个方面我认为朱凯云和许红霞两位老师的看法较好,她们认为如果使用了定性的描述性评价就能使评价更加全面和完善,也很客观与公正。如果在实践中采用“等级分+评语”的方法,学生就能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哪些方面还做得不足,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对于今后的学习更加有帮助效果。

在写评语时我们小组一致认为该考虑如下问题:

(1)客观、公正,以激励性语言为主。

(2)用委婉的容易让人接受的语言指出需要改正、提高之处。

(3)多肯定学生的积极性,体现鼓励性评价。

(4)要注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

但我认为除上述几个方面外,还应考虑以下这几个方面:

(1)要准确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研究方法、技能掌握情况。

(2)要对参与者在事件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出中肯的评价。

(3)既要评价参与者的学习结果,更要评价参与者的学习过程。

(4)既要参考自己的亲眼目睹,还要参考与其相关的他人、小组、单位的反映。

4.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评价?你觉得是否全面?还需要补充哪些?

答:小组的看法较为一致,经过讨论,一致认为:

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以下几方面的评价:

(1)开题报告:教师从课题的来源、选题的原则、研究的方案三个角度对开题报告进行评价,评价的详细指标见量化评价表。

(2)研究过程:教师从课题目标(态度、能力、方法)的角度进行评价。在量化表中,又将此细分为五个评价要点。

(3)课题报告(论文):教师从论文的结构、内容、拓展等方面对学生的研究论文进行评价。

(4)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和教师评价的结果,按照表中规定的权重,计算出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总评分值。

(5)课题评估表:学校研究型课程学术委员会,在评定学生的成绩时,对其中的优秀课题进行初选,并将初选出的课题交给研究型课程学术委员会作进一步的评定。

(6)激励性评价: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的课题研究予以奖励。 在这个题上,张云霞,李丽蓉及朱凯云老师回答得比较全面,到位,值得我们学习。

5.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需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每个阶段,你认为在学生探究的不同阶段各应该对哪些内容进行评价?有哪些收集信息的来源?

答:小组的看法基本相同,没有分歧。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研究性学习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评价需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每个阶段,关注每一个学生获得的发展。评价的信息资料收集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其大致包括:

①开题报告中课题的提出、评审、立项;

②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情况;

③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研究成果的表述,如结题报告课件制作、相关论文。 这些信息有静态的文字,也有动态的实践;有外在的形象描述,也有内在的体验感受;还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鼓励等。

信息的来源渠道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① 学生的开题报告。

② 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体验、实践能力等;平时的观察, 判断学生的研究精神与态度;建立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中期评价结论。

③评审学生的结题报告及论文的答辩。

总之,我们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利用暑假参加培训,认真分析,高效率高质量地提交作业。

 

第二篇:小组总结

小组总结

当分组确定下来的时候,我们就是一个集体,我们就是一个团队,让我想起来一个非常有名的理论ITTA理论,idea team timing action 创意 团队 时机和行动。我们确立的我们的团队,杨文韬 杨阳 田文静 庞欣欣。当然这是神圣的工作,作为唯一的男生,我也就顺理成章的当了组长,这也是组员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这也就是后期我们工作配合得当的原因,组内的团结至高无上。

作为该小组的组长,我将组内任务分配到组员身上,根据组员各自的有点,田文静时尚眼界开阔,将收集资料与素材的任务交给他,杨阳心思细腻做事缜密,将整理整合的工作交给他,庞欣欣书写快速工整,将会议记录的工作交给他,而我,作为组长,除了调度好工作之外,还要时常沟通组员组内信息,多和老师进行沟通。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做到,最内没有纷争,做到组内意见基本一致,完全做到求同存异的方针。当然,当组内出现了意见不合的情况,我会认真听取组内成员的意见,权衡利弊,做到损失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作为组长,我也学会了微笑,发自真心的微笑,让我的组员认识到,在杨文韬的手下工作是幸福的,这也是为何我们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原因之一。

因为组内成员较少,女生多,所以会展策划的项目分配做到女人平等,组长收尾。尽最大可能做到人道主义思想,让组员轻松工作,

快乐工作。当然一味的仁慈只会酿成大祸,严明的组内规矩,绝对的执行是我们准时完成的法宝,提前一天时间完成,提前交齐,作为组长,我就担任起项目总结与修改的工作。我认真的阅读相关文件,力求做到会展策划专业化,科学化,使我们的会展策划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我们小组因为组员的团结与和谐的氛围,才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这当然,组长也只不过是个协调者与调度者的身份,最大的功劳还是要数我们勤劳踏实肯干的组员。

谢谢你们。 杨阳 田文静 庞欣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