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报告PPT内容

内部材料·仅供学习研讨·请勿公布到网上

以下为专家PPt内容:

一、全面准确把握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意见

1. 它是对已有考试招生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不是革命。19xx年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总体是符合我国的国情,其公平性、权威性得到了社会认可。这次改革是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如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中小学择校现象严重、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等进行的,不是照搬西方国家的考试招生制度。

2. 它是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综合决策的结果,不是单方面的想当然。《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后,成立考试招生指导委员会。委托各专业机构系统调研世界各国考试招生制度,先后召开上百次座谈会,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共同参与研制。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听取意见,最后由中央常委会研究决定,由国务院印发。它综合考虑我国国情、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教育等因素,处理各种重大矛盾,把握最佳平衡点,不只是关注基础教育的诉求,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矛盾和所有问题。

3. 它是对整个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系统设计,全方位推进,不是单项局部改革。 改革主题是:公平与科学。目标是20xx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建构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建构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它涉及小升初、中考、高考各个阶段和计划调控、考试评价、招生录取、监督管理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各个方面,包括18条任务的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4. 与中学教学关系密切改革举措有:

(1)改进中考招生方式。重点是改变仅以中考成绩作为招生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积极推进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结合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招生录取的方式。

(2)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是考试范围覆盖所有学习科目。为了控制课业负担,除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科外,其它学科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合格即可。二是毕业升学依据。普通高中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且成绩合格,才能毕业。学生参加高校招生录取时,根据高校招生要求和自身特长,选择3科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三是省级组织实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专业命题机构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统一组织命题,在高考标准化考场进行考试,统一阅卷程序、标准和方式,进一步增强考试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四是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14个科目考试分散安排在高中三年进行,原则上高一年级2个科目左右,高二年级6个科目左右,高三年级6个科目左右。五是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一科两次考试机会。学生认为自己第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其它原因,可参加同一科目第二次考试。两次考试以最好成绩作为最终考试结果。

(3)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主要内容是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注重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考察,促使知行合一。二是客观记录突出表现。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活动,并以事实材料为佐证,确保真实可信。活动记录及相关事实材料具有典型意义,集中反映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特长,不面面俱到,便于评价使用。三是程序公开透明。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及时公示,班主任及有关教师审核并签字,高中学校对综合素质档案材料进行审核把关。高校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四是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内容包括:①学生基本情况;②五个方面重要的活动记录及典型事实材料;③学生毕业时的自我陈述报告;④招生学校要求的其他材料。五是学校组织实施。①教师指导学生客观记录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②整理、遴选重要的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③材料公示审核。④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⑤针对学生主要特点和突出表现,进行指导帮助。⑥将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招生使用。六是毕业升学重要参考。各省制定高中学生毕业时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办法。高校研究提出对学生综合素质情况进行评价及使用的办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先行探路。

(4)统一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一是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加强能力考查。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注重学科知识的联系和融合;选取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时代的素材,联系实际问题创设新情境,加大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语、数、外命题不分文理,外语提供两考机会。二是改进评卷工作,完善成绩报告。三是加强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国家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制定国家外语能力量表和外语考试质量标准,逐步完善和开发国家外语考试项目。四是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二是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高校对高考成绩及学科特长等要求。试点高校合理确定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的学科特长。考核由试点高校单独组织,不得采用联考方式和组织专门培训。对考核过程进行全程录像,防止暗箱操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试点高校要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三是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健全招生章程,经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后提前向社会公布。调整学校招生委员会人员构成,增加教师、学生、校友及社会人士等。建立招生监督、申诉和问责机制。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招生问责制,20xx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20xx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已经全部公布了签发录取通知书的校长名单,各省(区、市)所属高校也将尽快落实到位。

四是改进录取方式。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以学生为本,推动各地进一步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增加平行志愿数量,进一步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探索平行志愿录取模式下高校参考考生综合素质档案的录取办法。探索省级考试招生机构将考生档案同时投放多所高校的办法和实现方式,扩大考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

二、理性处理考试招生制度与教学的关系

1. 考试的有效性、制度的约束力、选才的公正性等不是绝对的,不能无限制地放大,只是相对其他方式而言是一种历史性进步。人的素质结构中最为重要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情感品质等,都很难通过某一两次纸笔测验所能准确把握的。通常的学业成绩考试不管组织得多么严密,也通常不足以反映出素质发展的整体面貌。给人的素质打分,实在是一种不得已的假设。当然,这样讲,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科学的素质测评的努力。

制度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关系如何?没有明了、简单、确定的答案。狗在经过条件反射的训练后,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人听到铃声,会推测铃声之后,会不会出现反常,思忖为什么给食物、会不会有毒、能不能去吃等等。如果以为“制度决定一切”,那就等于把人简化为巴甫洛夫的狗。制度再多再细,也无法涵盖现实中千变万化的情况。不同的人对制度有不同的理解与执行,很少有人会成为某种制度规定的奴隶。考什么自然教什么。至于怎么教,这是考试管不了的。那实在不是考试方案制订者所设想的常态的教,不要试图用考试制度去

规范一切。制度所要规范的是最基本的、共性的东西,是应当守住的底线。“硬制度”应当给“软环境”空出地盘,留有余地。

平等、公正所强调的是一种包容、全纳,而不是分等、排斥。人的平等更为重要的是人格尊严和价值上的平等,每一个人都值得平等地被关爱和受尊重。面对天资不一、处境不同地儿童,考试秉持某种上智下愚、优胜劣汰的信念,基于传统智能观和某些固定不变的标准程序,给儿童打分、分等,制造了激烈的考试竞争,而孩子的天资会在过度的、过早的、不恰当的考试竞争中遭受毁灭性的打击。竞争是难免的,且竞争又是残酷的。一个文明社会的教育应当保护孩子过早地面对过度的竞争,让他们在长大成熟之前,不因为先天条件不同、考试分数不同而遭到歧视,尤其是人格上的歧视。

2. 完全被考试招生牵引的教学通常是低劣的、缺乏内涵(品质)与活力。它容易造成教学目的的功利化,失却其原本具有的精神追求;造成教学过程的单向度思维,忘记活生生的人,背离人成长的基本规律和教育活动的综合性要求;最终带来教学成果的贫乏,除了留下一连串的分数外,其他方面一无所获。这最典型地表现在职称评定、评优材料整理时,忙忙碌碌几十年,竟没有什么可以圈点的。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效益最差的。

3.形成与招生考试相对分离的教学常态

将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定位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充分发挥教学的育人功能。

从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角度改进教学内容、方式与组织形式等,使课堂教学从学会、到会学,走向乐学境界,不为高考、中考,最终却一定能赢得中考、高考。

逐步建立一套反映自身教育愿景的评估体系,并不断提高其公信力、权威性,改变以中考、高考成绩评价教育教学的片面做法。

三、科学应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新问题

1. 合理编制课程实施方案。

在确保学生共同必修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认真做好选修课程的规划与实施,将学生的选择权落到实处。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安排每学年并学科目数量和教学进度。

对数学课程进行重新规划,建立分层课程体系,教学强调基础性、通用性、综合性。

2. 积极推进走班教学。走班教学涉及教学行为、制度与理念层面的整体性变革。 潍坊第一中学三步走:第一步从体艺教学开始。体育开设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田径等模块。艺术开设篆刻、书法、油画、版画、歌唱、演奏、舞蹈等单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特长发展的课程,走班上课。第二步在物理、化学、生物与政治、历史、地理学科实施对开制走班教学。学生选择文理不同方向及相应的学科学习,同时自主选择本教学单元的任课教师。第三步将遵循“就近走班,单元教学”的原则,将35个行政班划分为5个单元,每个单元7个班,学生在单元内进行走班学习。

3. 建立健全学生辅导和成长记录制度。

选择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负担,但这对学生健康成长是必须的,也是重要的。 全面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指导、 心理指导、学业指导、生涯指导、生活指导。辅导不同于管理,有着更为重要的专业化要求。

指导学生按照规定的格式要求做好关于成长过程的写实记录。充分利用成长记录,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成长指导。

抓住新一轮考试招生改革的契机,推进学校育人模式的转型。

【完·20xx-9-15】

 

第二篇:开题报告PPT内容的要求

开题报告PPT内容的要求

1、报告时首先汇报自己的姓名、单位、专业和导师。

2、研究背景(2-3张幻灯片)

简要阐明所选题目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的目的,即研究应达到的目标,通过研究的背景加以说明(即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研究题目)。

研究的意义,即选题的价值和作用,包括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3、研究现状(文献综述)(2-3张幻灯片)

(1)阐述国内外在该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通过文献综述描述研究的现状,分析研究的不足,确定自己研究的起点和创新点。

(2)所列参考文献应为近5年发表。

4、研究问题(1张幻灯片)

通过分析研究现状进而明确提出本论文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或实际问题,以及自己准备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或突破,预期的结果或成果。

5、研究内容与方法(重点报告内容10-15张幻灯片)

研究内容指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是针对解决研究问题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办法。

(1)详细阐述论文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拟采取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步骤和主要研究内容,

(2)列出论文结构框架(要求论文章节至三级标题)。

(3)社会科学类论文均必须附调查(访谈)问卷;自然科学类论文均必须写出具体的试验设计和试验方法。

(4)阐述研究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6、论文工作基础(1-2张幻灯片)

说明研究生本人的学习经历和工作背景对完成论文研究所做的知识储备及工作积累、目前仪器设备和其它方面应具备的条件、估算该论文的进度和经费保障等情况。

7、报告结束后要表示感谢。

注:报告时间不超过10分钟,PPT中文字与背景应选择对比明显的样式,幻灯片要求画面简洁,文字内容不宜太多,应以概括性、提纲性文字为主,围绕研究什么、为什么要研究、怎样研究等核心问题展开;幻灯片一般文字不超过8行,字号不小于20号,但图表中文字可以除外。报告时回答问题简要明确,不要答非所问;专家在提到论文修改意见或现场点评时研究生本人作好记录(或请同学帮助记录),方便会后对论文进行相应修改。

 

第三篇:听专家报告心得体会

听专家报告会学习心得

有幸再次聆听了教育学会两位专家做的精彩报告,新的理念、思路、方法,都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作为一个教育者可以达到的高度与深度,更让我意识到自己距离一个成功者的差距有多大。

谢兆水主任跟我们分享了他对教育中若干矛盾的思考,这些矛盾都是在我的教学中切实存在的,也是我会有一些困惑的地方,印象最深的就是动与静的处理。就像我们现在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其实真的就如谢主任说的那样,老师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没有教会他们合作的方法,只让他们面对面坐一起了,真的就能互相合作、自主学习了吗?没有独自的思考,没有明确的目标,小组合作也只是一种应付的形式罢了。谢主任还说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关键的是要思考,要创新,要赋予各种事物新的意义,事物不同的意义就会成为成就我们精彩课堂的资源,就如咳嗽、打喷嚏产生的气流速度,一根绳子等如此熟悉的生理现象和物体,也可以成为课堂的大资源。

李秀伟主任从四个方面给我们讲解了追求卓越课堂的四个不同维度的教学过程,他通过对教育理论的深刻剖析,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以自己独特的见解来为我们诠释教育,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生动的案例,让我收获很多。他还特别强调了“主动”“为什么”两个词,其实跟学生学习一样,我们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多一些主动少一些被逼迫,多问一些问什么挖掘一下根源,少一些盲目接受,我们成长会更快,也会有心境的变化。让我更敬佩李主任的是他对读书的忠爱,给我们推荐了十多本书,每一本都有自己的理解,读书也让他上升到了我无法触及的高度。

静下心来教书,多读多思多做,改变自己不容易,但我会努力。借用谢主任的一句话,每个人都走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只要自己还愿意向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