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总结法是校本培训的基本方法

(20xx-11-19 14:04:48)

一、反思总结法的含义和类型

反思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①我们认为,反思是指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从而实现自己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巩固、完善和变革。根据Nexirow 19xx年的研究②,可以把教学反思划分为三种类型。(1)内容反思。指从认知层面上去了解假设或问题本身,例如,我们可以问自己,我反思总结法是校本培训的基本方法的教学信念是什么,从过去的经验中学到了什么。(2)历程反思。指借由与他人讨论或是反省的方式来思考这种想法与价值观。例如,我们可以问自己:我为何选择教师职业?社会对教师看法如何?如何才能获得最新的信息?(3)前提反思。指对问题的前提进行反思。例如,我们可以问自己:为什么要质疑自己的教学行为?为什么他们的看法是错误的?

二、 反思总结法的作用

为了解在职教师心目中理想的教师职后培训方法,笔者于20xx年x月对100名中小学教师做了问卷调查,题目是:“你认为教师职后培训的最好方法是什么?”结果表明:选择反思总结法的只占24%,而认为理论总结法、自学研讨法、专题讲座法最好的分别占36%、40% 、44%。王建华等人在这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赞成系统的技能技巧训练法、理论培训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法分别占34.4%、26.8%、19.7%,支持教师自我反省和经验总结法的只有14.4%,赞成其他方法的为4.7%。③从以上调查结果不难看出一个明显的问题, 即在职教师都不重视反思总结法,他们的自我反省意识十分淡薄。大多数教师认为通过优秀教师、专家教师的“经验传递”,就可以快速提高一般教师的专业水平而成为优秀教师、专家教师。许多教师教育的研究者和实施者也持这种观点,他们假定这一经验的传递过程基本是无条件的、有效的,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所处的时期、教师已达到的发展水平无关。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和做法在理论上违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在实践中是事倍功半。正如有学者所说:“为培养具有高学历的教师,世界各国对教师教育都非常重视。但是,教师教育效果并不都令人满意,反而受到很多抱怨与批评。”④我们认为,靠“经验传递”只能缩短一般教师与专家教师间的差距,但不能使他们成为专家教师。

因为专家的知识至少有三方面的特征:(1)专家知识是专门化的,而且限于特定的领域;(2)专家知识是有组织的;(3)专家所知道的大部分是缄默的知识。缄默的知识是指“智力行为的隐性基础”。⑤R.J.斯腾伯格把缄默的知识定义为“有助于达到有价值的目的,但环境一般不予支持其传递的知识”。“简言之,缄默知识是人们成功所需要的知识,它未被明显地教授,而且往往甚至不能用词语表达。”⑥也就是说,这种缄默的知识是难以形式化和通过他人的直接教学来获得的,而只能由当事人本人在特定领域内完成任务的实践经验中经过多次的反思总结去构建或创造,这种知识只能以其丰富的特殊性以及贴近实践者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因此,Rosner于19xx年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TomRussell和Fred Korthagen于19xx年也认为,训练只能缩小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之间的差异,而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却是导致一部分教师成为专家教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校本培训以反思总结法为核心方法,是符合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的要求的,表明校本模式在方法上与高师本位模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是因为高师本位模式的方法总的来讲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同时,辅之以自学研讨、反思总结、技能训练等方法。这样,体现了教师教育方法一体化的理念。

三、反思的具体方法

在教师“校本”培训中可以教给学员以下“反思”的方法:

(一)录像反思法。⑧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看自己的教学过程录像,以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这种方法的步骤是:(1)学习录像反思法的理论知识,如内涵、意义和具体操作程序。(2)观看示范课录像,并分析教学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技能和策略及其理论依据。(3)写教案,教案中要详细说明每个环节所应用的技能和策略及理论依据。(4)上课和录像,听课人员有学生、教研员和其他教师等。(5)反思评价,包括教师自我评价和听课人员评价两个方面。(6)修改教案并总结出心得体会。

(二)对话反思法。⑨通过与其他教师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进而提高教学监控能力。具体操作程序是:(1)教师详细描述革新的内容;(2)教师阐述自己革新的理论依据;(3)教师与其他教师思想交锋,共同研讨革新的内容,尽量达成共识;(4)教师根据讨论结果重新构建教学方案,并写出新的认识和体会。

(三)关键事件记录反思法。

关键事件是指自己认为对自己专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事件,可能是一次课堂教学,也可能是一次师生矛盾的顺利或不顺利地解决,还可能是一次与专家教师的研讨或看了一本好书、听了一句名言等。要对关键事件反思,首先要对关键事件进行记录,因为任何事件本身是无法呈现自身“意义”的,只有在事后的反思中才能断定它是否真是“关键事件”。因此,我们平时应注重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触动较大的事件,以便为事后回顾反思提供原始素材。总之,我们认为在校本培训中要培养教师反思的意识、习惯和技能,使他们明确自己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其专业发展的现有水平,从而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心态。

注: ①⑦王建华、卢真金:《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问卷调查研究报告》,《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33页。 ②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4),72页。 ③王建华、卢真金:《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问卷调查研究报告》,《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31页。 ④白益民:《自我更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取向》。 ⑤polanyi, M.(1967). TheTacit Dimension. Garden City,NJ: Doubleday. ⑥[美]R.J.斯腾伯格、J.A.霍瓦斯:《专家型教师教学的原型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1),31页。 ⑧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4),70页。 ⑨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4),71~72页。

(.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教育系 张爱珠 《中小学管理》)

 

第二篇:2.总结物理规律常用的基本方法doc

2、通过学习“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课程,请你谈谈总结物理规律常用的基本方法,并举例说明。 总结物理规律常用的基本方法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总结规律主要运用了实验归纳法、逻辑推理法、理想实验法、图像法以及假说等方法。其中又以实验归纳法最为普遍。

一、实验归纳法:所谓归纳法,是从一些特殊的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许多同类的个别事物中找出它们共同点的过程。

(1)实验归纳法:物理学中运用归纳法的基础主要是实验,因为实验不但能够重复进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准确地反映事物各个部分或物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相互联系,而且运用实验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中学,特别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总结物理规律应用最多的便是实验归纳法。运用实验归纳法时,常常借助于图像,即把实验所得数据在坐标系中画点、连线,从分析图线中,总结规律。

例如:通过利用杠杆、轮轴、滑轮等多种机械提升重物与直接用手提升相比较,归纳出功的原理。

为了提高所得结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验次数应该尽可能多,把同类事物尽量都包括进去,以便运用完全归纳法。

但是,由于受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一般来说这是办不到的。所以,实际上我们所运用的只能是简单枚举归纳法,即只需要通过观察某类中的某些事物,只要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我们就可以推出该类事物共同具有的一般性的结论。

例如:根据浸入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规律,推论出一般液体共同遵循的阿基米德定律。其他诸如帕斯卡定律、功的原理、欧姆定律、光的反射定律等等,都是如此归纳而得的。当然,运用简单枚举法也要尽可能枚举较多的事例。

由于客观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往往涉及许多因素,例如:欧姆定律反映了电路中电流强度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物体加热所吸收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有关,还与构成物体的物质性质有关等等。因此,运用实验方法总结规律时,例如:如果一开始就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势必造成实验的困难,于是人们常常采用单因子实验法(或者叫控制变量法)。

例如:欧姆定律的教学中需要先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强度随电压变化的规律。再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强度随电阻的变化的规律。最后综合为一条定律。

二、逻辑推理法:就是在已有的定律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概念,运用数学知识推证而得出结论的方法。例如,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就是利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实验关系,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推得的。

另外,许多用实验归纳法总结的规律,如阿基米德定律、物体的浮沉条件,也可以运用逻辑推理法得到。当然,逻辑推理法证得的结论正确与否,还需要用实验加以验证,毕竟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有一些定量描述的规律,限于实验条件,不易做出精确的演示实验,因此可采用定性演示结合理论推导的方法而得出。

例如:电学中的焦耳定律即可如此处理:先通过实验得出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电流强度、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然后,根据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欧姆定律等,即可得到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Q=I2Rt 。(也可分析数据得出定量表达式)

三、理想实验法:它是建立在一定的实验基础上,在人们思想中塑造的一种理想化的理想实验。理想实验,一般地讲,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做成的,因此,它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方法,属于假说推理的范畴。中学物理教材中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时都用了此法。

伽利略首先提出运用理想实验的方法总结出了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四、图像法:所谓图像法就是假设某一物理量y随另一物理量X而变,从实验和观察中测出一系列与X相对应的y值后,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标出与各组测量结果对应的点,再用光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曲线不一定要通过每个点,但是要使曲线尽可能靠近各个点)构成图像,然后分析图像找出规律;或者与已经知道数学关系式的图像对比,得出定量的函数关系。初中物理研究物态变化就是利用图像的方法来研究了萘的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他如运用磁感线研究磁场、运用几何作图法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等,都体现了图像法形象而直观的特点,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五、假说方法,即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假定性的科学解释,它是真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形式和研究方法。当

真理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种新的事实、运用现有的真理无法解释时,人们常常提出仅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察为基础的新的解释,这就是说,假说被证明是对的就成为理论。假说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如:分子运动论假说等。

总之,总结物理规律要遵循简单性原则,这也是物理学的美学原则之一。

总结物理规律常用的基本方法

通过对“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课程的学习,我觉得总结物理规律常用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种:

1.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来总结物理规律

物理现象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教学中用生活中的事例去总结物理规律,学生就容易接受.通过这样的总结,有利于物理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简化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符合新课标关于物理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要求,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通过总结规律,揭示其中的奥秘,并将其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物理是自然学科,它对人类物质文明建设和对自然的认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人类思维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学说,到牛顿的经典力学,无不是物理学家科学思维的充分体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理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必须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现象,总结物理规律.例如,常见的汽车中有光学知识,(l)驾驶用的观后镜是凸镜,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我们看到的实物小,但是观察的范围更大,从而保证行车安全.(2)汽车的前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根据透镜和棱镜的知识,这个玻璃罩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在夜晚行车时,不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况,还要看清路边行人、路标等.而透镜和棱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通过折射把需要将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

2.运用历史研究法,研究物理理想规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从更高层次体验科学研究.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以静止的车为例,用力推它就运动起来;不用力又会停下来等事例来引发学生脑海中的错误概念,即“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再请脸戴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儿、牛顿面罩的四位学生分别介绍各位科学家的观点,使学生全面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发现的历史过程。最后教师进行以下评述:要在物理学上有所创新,绝对不能迷信直觉;理想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及时而正确的科学总结对科学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以上生动的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创新的基本方法,使创新精神得到有效培养。

3.用演示实验法总结物理规律

例如,在“焦耳定律”的教学中我就是通过演示实验法,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实验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充分发挥了演示实验的作用,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