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总结

20xx年,县委党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着眼于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紧扣县情,常抓不懈,积极探索县级党校科研工作的新模式,初步形成以课题争地位、以研讨扩影响、以机制创一流的县级党校科研新格局,科研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20xx年,县委党校继续成功立项市社科“十一五”规划年度重点课题,有2项市社科“十一五”规划年度重点课题结项,获得市社科立项、结项课题经费15000元。成功立项省委党校年度调研课题5项,成功立项市委党校年度调研课题5项,县级调研课题5项,全年立项课题总数达15项。另有2项课题首次入围县政府(软科学)科技进步奖。

一、主要做法

1、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调研

县级党校是当地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为充分发挥县级党校的智囊团作用,为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参考,县委党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调研活动。先后成立了承接“全域”课题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课题组、“两型”社会建设课题组、文化软实力建设等课题组,深入县内的相关部门和乡镇调研。在系列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专题座谈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讨论,形成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上报县委、县政府,为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服务。与此同时,相关教师把已经形成的调研报告作为专题在主题班讲授,取得了明显成效。既增强了调研的针对性,提高了了教学水平,又使学校教学专题设置更科学,更符合实际,践行了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为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大局服务的宗旨,有利地推动了教学科研一体化,提升了干训的质量和水平,使广大干部乐意进党校参训,实现了干训的良性循环。

2、与县级部门合作调研,实现了资源共享

今年以来,县委党校主动与县级相关部门合作开展调研工作,把党校的理论优势和县级相关部门的实践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县域内优势

资源共享,学校的调研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20xx年县委党校与县委组织部、县农发局合作,开展了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与研究,党校教师与县委组织部、县农发局、县林业局、县民政局等部门一起深入县农村产权制度试点村----淮口镇团结村调研,探索县产权制度改革中如何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与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双挂钩”,实现土地资本化。团结村在“双挂钩”实践中与龙潭工业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挂钩,用置换了出的544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获取6400余万元资金用于农民集中居住区住宅建设,对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进行了有益的偿试。与此同时,探索在团结村建立村级治理新机制, 实行村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分离。通过调研,大家一致认为,团结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要取得实准备,必须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农业产业支撑体系,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为承接好“全域”新理念,县委党校还与县广电局合作录制了5集电视节目----“全域”大家谈,就“全域”提出的背景、内涵、给带来的好处、“全域”在的生动实践等内容进行访谈,节目播出后,受到一致好评。这是党校首次录制电视专题节目,既展示了党校教师良好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提升了党校形象,又极大地促进了“全域”在的实践,为推动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县党校与县县委组织部联合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聘请省委党校经济教研部主任文大会教授、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凡教授、县统计局局长、县淮口镇党委书记做专题报告,深受广大学员好评。研讨会回顾了了改革开放xx年的光辉历程,在总结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同时,也深刻分析了改革开放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与会专家教授一致认为,要解决也现阶段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推进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最终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特别是在目前国际金融风暴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更要坚定信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人为本,一定最终战胜这场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

3、建立健全学员管理制度,加强学员党性修养

县委党校创造性提出“因需定课定教、实名调研、定座位学习”的新培训方法,干训效果十分明显。(1)因需定教。县委党校根据实际开办专题培训班,如“三大建设”专题培训班(即工业强县、新农村建设、天府花园水城)、信息专题培训班、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训班、人大代表培训班等。根据不同专题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聘请省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到培训班作专题报告,深受学员好评。(2)实名调研。实名调研改变了以往各单位某阶段重复安排调研的局面,保证了应参训人员到党校参训,提升了素质,较好地完成干训工作。(3)定座位学习。这种定位学习,增强了广大学员的纪律意识,加强了学员管理,是基层党校干训工作新尝试。“定位参训、按时点名、自我服务”,使学员能安心在校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党性,提高了能力。20xx年,已调训干部15期共1543人。

4、积极探索党校学科建设,为理论创新打下紧实基础

今年以来,县委党校积极探索党校学科建设,加强了对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在主体班专题设置中有针对性增加了“突发公共危机的应对与管理”、“公务员心理调试”、“政务仪礼”、“积极应对媒体、主动引导舆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域在的生动实践”、“公务员通用能力培养”等新专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开展专题讲座,取得了明显成效。

5、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今年以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县委党校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了教师学习制度。建立了教师集体备课制、教师听课制、教师培训制、教师考评制、教师下基层锻炼制等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素养,努力建设学习型党校。

 

第二篇:科研工作总结

为教师搭建平台,走科研兴校之路

——恩育乡中心小学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新课改要求教师走智慧型、研究型发展的道路,教师必须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育目的的实践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创造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就应当实实在在的成为学校教师实现这一目标,实施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促进者、先行者。因此,为教师搭建一个可以导演生动活泼教育教学成功案例的宽阔、稳定舞台,以有效的全面的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就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使命。以科研为先导,科研兴校,也是教育改革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一五”期间,我校科研工作虽没有走在其他兄弟学校的前头,但也取得了点滴成绩,现将我校科研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工作管理

为保证我校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我校领导班子带头,规定教师必须人人有课题,年年有成果。学校将教研单独作为一项工作在教师量化考核细则中,使广大教师提高认识,认真对待教科研工作,并逐年加大教科研工作所占比例。学校规定凡教科研工作不积极,力度不大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年终考核时教师获得的科研论文证书作为单项奖计入教师量化考核。由于课题立项周期较长,评审环节复杂,广大教师以前参与度不高。为扭转局面,提振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热情,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亲自承担课题立项任务。

二、课题研究

1、在十一五期间,以“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指导,全面落实学校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办学目标”,积极推进二期课改,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为重”的原则,不断开发德育教育系列的校本课程,依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发展要求,形成以学生良好行为规范为本的德育体系,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情感丰富,善于合作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新人。我校在20xx年x月立项了德育科研课题——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20xx年结题。通过课题研究实验使学校初步达到:德育队伍专业化;德育评价科学化;德育组织网络化;德育效果最优化。

2、教师校级科研课题目录:

三、 科研成果

1、王秀娟、孙中成主持,杨秀丽、韩中梅、杨秀秀、翟淑岩、王志强参与的课题《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为榆树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实验时间:20xx年x月——20xx年x月已结题。

2、教师发表的论文。

袁丽茹老师20xx年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关于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体会》。

王志强老师20xx年x月在《教育科学与探索》上发表论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王海波老师20xx年x月在《教育科学与探索》上发表论文《浅谈转变学习方式的必然性》。

刘冬梅老师20xx年x月在《教育科学与探索》上发表论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柏丽老师20xx年x月在《教育科学与探索》上发表论文《新课改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凤玲老师20xx年x月在《教育科学与探索》上发表论文《作文三部曲》。

蔺超波老师20xx年x月在《教育科学与探索》上发表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吴丽丽老师20xx年x月在《教育科学与探索》上发表论文《论如何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快乐》。

韩中梅老师20xx年x月在《教育科学与探索》上发表论文《论“有价值的数学”》。

四、存在不足

(1)、资金投入不足。因各方面原因,造成学校的资金紧张,因此在教育科研的资金投入方面,有很大的缺口。

(2)、认识不到位。很多教师在认识上,将教科研看成是写篇论文,缺少深入实际的过程性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相脱离,研究与实践是两张皮。在研究的能力上还不强,不知道如何去研究,研究的方法欠缺。另外,研究氛围不浓,缺少主动研究的意识,现有的所谓“研究”也往往是简单的应付,所以很难出成果,对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帮助不大。这种状况不改变,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关系到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3)、缺乏专业引领。教师提出的种种问题缺乏相关领域的专家,不能及时解决,教师开展的课题立项,缺乏相关领域的权威,不能及时把握方向。

五、今后设想

1、继续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

2、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进一步提高教科研工作的规范性。

4、创设氛围,使教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教师搭建平台,走科研兴校之路

—— 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恩 育 乡 中 心 小 学

20xx年x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