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工技师个人总结

从事电气设备维修工作至今已有xx年了,这期间经历了不少风风风雨雨。由当初学徒做到师傅至今共带过6个徒弟,由师傅再到现在的管理人员,现底下有5名维修电工。现在不但要做好公司电气设施日常养护维修工作,还要在技术上指导下面员工,遇到疑难问题都得新临现场排除故障。故障排除后还得向大家讲解故障原因以及他们在查找故障时所忽略的地方。让他们从中吸取经验不但要他们以后遇到类似故障每个人都能独立维修,还要学会举一反三。

在这些年工作当中总结了不少经验,其中包括技能,带徒育人,心得,工作业绩。

一,技术经验

这些年做电气设备检修时,帮同行解决过不少疑难问题,其中不少也有软故障。也有更换上去的元件本身就有问题,然而有些维修人员确忽略了这些点。太过于相信新元件,当他们查出是某一元件烧坏时就会很顺利的拿一个型号相符的元件装上。一试机发现故障依然存在。这时按照他的惯性思维自然会再查别的元件有没有损坏,经过翻天覆地的查找确始终没有查出毛病根源。一块完好的线路板已经被翻了个地朝天。在这查找的过程中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查找的范围不断扩大,忙了大半天还没有结果,压力与紧张随之而来。思维也会混乱不再像一开始那么清醒。后来找我相助,我在动手之手前先要仔细询问设备使用者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出现什么异常情况,包括声音,味道,温度。其实电工在维修时也要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先仔细询

问病人情况,哪里不舒服,有什么感觉。经过询问就大至知道是哪一部分出现了问题,缩小了故障范围,病人的讲述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他是头痛确说成了脚痛,转移了你对故障点的判断。那会吃尽苦头,然后再询问前一位维修人员,了解他的维修经过,以及更换配件后试机所出现的症状。在这些询问当中我又发现了点什么,知道他遗漏了哪些地方没查同时也要评估经过他维修后可能又会制造出新故障,这时候的故障有可能不会再像一开始那么简单了。人为故障,本身原有故障,也有可能会出现软故障。先对设备的初步检查判断是否能开机如果能开,应开机仔细“听”“闻”,“摸”,再检查一开始换上去的元件工作电压,以及输出电压是否与图纸上标的一样,经过测量,新元件工作电压正常,但输出电压与图纸所标电压不符。再把元件拆下测量发现这元件已经损坏。但这不排除是装上去后由于还有别的故障导致这一元件烧坏,再测量与这一元件有关联的周边元件电压电流,并未发现异常。我才拿一个与此相符的元件,先测量确认良好装上。再试机故障排除。这时那位维修人员满脸惊讶的说,“为什么我换上去就没用呢,”我问他你装上去之前有没有量过这元件是否良好,他说新的还用量吗,肯定是好的了。我提醒他说,要想做一名好的维修电工不要过于相信新元件,甚至有时都不要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也许你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假的。比如有测量时仪表本身出现了问题,有时元件出现了软故障,当你量的时候是好的,但装上通电使用一会就出现问题,这时很有可能是元件的热稳定性不好,这时你测量所看到的就是假的。维修这种故障最好不要太相信仪表所测量到的数据,使

用替换法,多找几个同型好的元件装上试用。我认为要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你所看到的一切。

要想做一名优秀的维修电工不但要深入掌握各种电路知识,还要掌握一些机械知识。很多的的电气设备就是把电能转化成动能,这就是电器与机械紧密相联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是称与砣的关系。作为一名优秀的电气维修人员需要掌握很多方面的知识。机械知识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有一次一家琉璃成瓦厂叫我去帮他检查一台设备。说是电机烧了,当我到那厂里接待我的也是一名老电工,听那厂里的老板介绍说他以前是在煤矿做维修电工的,做这行已经有二三十年了。无论是论年龄还是论工龄,他在我在面前都是老师傅,他看老板把我叫去,感觉心里有点不舒服。可能是觉得老板不信任他的技术。说话带有很重的火药味。我到现场查看发现这设备以原配是22KW八级电机,而这台电机烧坏了,想换30 KW的六级电机应级用下,但装上去就是起动不了,那位师傅怀疑是电机里线圈短路了。由于六级电机比八级电机转速要快,为了降低转速只有把电机的皮带轮改小,以前是直径¢15CM的皮轮带¢60CM皮带轮,现在改为¢10CM皮带轮带¢60CM皮带轮,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又很近。皮带只包住小皮带轮不到三分之一的面积,磨擦面明显要比以前的要小。经过仔细检查发现他们装的皮带绷的特别紧,我提出要把皮带放松点,工作人员马上说放松会打滑的。于是我把电机拆下空载试机,经过空载试验并对其电流,工作电压,温度的检查以及听声音并末发现异常。此时我心中基本能判断电机应该没问题,应该是机械方面出了问题。于是我再把电

机装上试机,但这次我没有把皮带绷的太紧。在起动的时候找来几个员工通过手动辅助大皮带轮转动,同时再给带皮上打蜡以增加磨擦系数。经过几次努力终于起动了,一旦起动后就能投入正常运行。那位老师傅说这台电机功率那比那台大,那台都不用人工辅助。我向他讲解了这其中的原因。

第一, 那台是八级电机转速要慢,自然起动的时候起步速度也要慢,而且它配的皮带轮也要大,增加了皮带与皮带轮的磨擦面积。而且八级电机比六级的扭矩要大,在静止状态下皮带紧绷也能正常起动

第二, 这台是六级电机转速要高,起步速度也就快,况且这皮

带轮又要小,轮与带的磨擦面积太小皮带稍微松点就会打滑,而且这台电机扭矩要小,把皮带绷的太紧就会卡死无法起动。 那位师傅听我这么讲解终于恍然大悟。

二,心得

随着当今科技飞速发展,要想做一名出色的维修电工不能只限掌握某一种电气产品的维修技术,有些维修人员只会维修一种电气设备,在维修时也只会换整套配件。现在的电子设备很多配件都采用模块化,更换很方便。有的甚至这配件在设备其起什么作用都不知,只知道出现这个故障就是某一单元配件坏了,而为什么会坏是什么原因导致损坏全然不知,也不去分析,电路图也看不懂。这种维修人员只要离开这个岗位让他去修别的设备就好比是瞎子无从下手。这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说电工不万能工,虽是维修电

工,但工种也分很多,就像医生一样,都叫医生,但也分好几个专业。当今企业老板就是希望你电工啥都会修,不管是强电弱电,供配电,甚至包括有些家用电器恨不得你全能。所以我个人认为要想做一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维修电工必须知识底蕴要丰厚,基础要扎实。就像一栋房子的基础,只要你把基础打扎实了,今后不管是你做多少层都没关系。虽然进入不同的企业会接触到不同的设备,功能也不同。但只要你的功底扎实很快就能适应新的工作,俗话说的好“树再大也有根”

三,育人

一名技术高超的维修人员不代表就是一名好的师傅。其实育人也是一门学问。你有技术,但能不能把你所撑握技术传授给你徒弟,这通过什么方式方法传授也是需要技巧的。

维修技术是一门千变万化的技术,不能生搬硬套读课本知识,死背什么公式定理了,理论知识只是作为日后实践维修排除故障的一种推理依据,在实践工作当中经常会遇到从未遇到的问题。别人都说老师傅还会遇到新问题呢。如果只会背那些公式定理而不会应用,那你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还有很多技术是在书本里无法学到的,只有通过多做,日积月垒。维修的经验本来就是一笔很大财富。在这里就能体现出来。带徒弟首先要培养好师徒关系,不要像几十年前,师傅地位高高在上,徒弟和师傅说话都不敢大声,生怕冒犯师傅。师傅要有亲和力,师徒关系要像朋友一样,工作时该严肃的要严肃,遇到问题可以一起探讨。如果师徒关系太过于拘谨,师傅站在边上看

徒弟做事徒弟往往会发挥不好,因为太紧张了会影响他的思维能力。技术是无止境的,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能传授给徒弟,师傅只是指路人,今后的路怎么走要全靠他自己走,但在这学习的期间做为师傅应该多让他独立的机会,只要这样才能检验出他还有哪些地方不足,需要改进。育人的学问很深。

这是我多年来工作经验技术总结。

 

第二篇:维修电工技师个人总结

专业技术业务总结

我叫XXX是一名维修电工,就职于xxxx有限责任公司,现岗位为保障维修班长,岗位职责是负责全厂设备的检修、维护、保养。 我平时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学习岗位操作技能,一方面努力提高班组成员的思想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及业务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注重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班组坚持以人为本,以现场为阵地,以管理为重点。

技术革新,抓节约增效,班组坚持“能用则用,能修则修”的原则,彻底摒弃“以旧换新、以换代修”的浪费现象,通过技术革新为公司降低了支出成本,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如:制作开发部件模具7套,填补了我公司模具制作的空白,我克服了人员紧张、经验不足、缺少技术资料等因素,在不放慢正常生产节奏,不耽误正常的生产秩序,不增加一兵一卒的前提下,从物料的筹备、人员的组织、数据的采集分析、设计制作方案、可行性论证,最终成功的制作出合格的模具。为公司节约了设备采购成本120万元左右。在业务技能上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模具加热实际应用中,风电叶片产品本身放热与模具加热的叠加,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深入研究电加热系统的热惯性特性结合实际,通过PLC程序与外部电路动态实时调节加热功率,使产品与设备完美结合,很好的利用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从而降低设备能耗。

设备研发,我公司由于生产工艺需求对双组份混胶机器应用比较多、频繁、依赖。进口设备存在配件难采购,维修成本特别高,平时

使用过程中容易停机瘫痪,造成停产。我平时对这样的机器进行了,电路分析,程序分析,工作原理分析,结合自己的实际想法,对该机器进行简化,最研发制作出一台性能更合理,轻便并且可移动的设备,从而代替了进口双组份混胶机,该设备投入使用后获得了一线员工的一致好评。

我所在的保障班组主要负责公司各部门的电器、设备、管道、基础建设的维护及维修,负责生产车间设备改造、新增设备的安装、调试、翻改等,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团结协作、服从公司安排,不折不扣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在设备发生突发故障急需维修时,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当天的工作绝不过夜,自己的工作绝不推给他人,夜班的工作绝不推给白班”为顺利完成生产计划提供了保障。

我平时刻苦钻研技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设备改造中碰到难题,大家集体探讨,提出改进建议。如:制作了叶根铺设工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辅助工人的生产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我是一个团结向上,勇于进取的人。毕竟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总结经验,敢于创新,把“安全”放在首位,使工作更程序化、条理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公司蓬勃发展再做新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