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培训之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严炳安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三江小学:严炳安

在这次中小学教师培训中,我认真地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部课程,观看了各课的视频,听了老师的讲课,收益不浅,对教师职业道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爱岗敬业:

教育部出台了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第二条提出“敬业奉献。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干好这一行。在工作中我就时常问自己的工作是否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得到,我们精益求精地工作态度,必然会感染学生,让他们也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老师认真的态度感召下努力参与学习,体验快乐,收获成功!

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在我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在努力做到平等地对待学生。“平等”二字看似简单,要做到却非常不易。头脑聪明能力强的学生谁不喜欢?在我的教学中,优生要得到表扬,差生更让我关注。在这些年的教学中,很多双差生在我的关注下爱上讲文明、有礼貌、讲卫生,还有的双差生利用自己的特长动手做手工,找到了自信。

三、终身学习,不断进步: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提高自我,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教学是永远无法完美的艺术,对教学的研究应该是教师工作历程中不断的追求!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四、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要系统化地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五、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

刻关爱学生,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我们的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不但是实现推进全中华民族素质的重大举措,也进一步提高了加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

 

第二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宣仙艾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

那就是师德

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

那就是教师

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

那就是师魂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

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

在同一片天空下

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

每当听到这首歌时,都感到特别的自豪,因为我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人们经常说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没有教师,人类难以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浑浑噩噩的境地。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他们用知识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以严爱之心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由此可见,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提高教师的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学习,通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从教三载,我品尝了甜酸苦辣,各种的味儿,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爱生”,只有真正的热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

一、关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关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任何一个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从本质上热爱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示范地位,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善待每一位学生,使师生关系平等,激发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要多化时间和工夫在学生身上,多一点笑容,多一点关爱,去扶植这些祖国的幼苗,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既能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教育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师生关系的融洽,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班级气氛就会融洽,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

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关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要教好书,首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面对着知识社会,作为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方能胜任教师工作,才能教好学生。我们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现在是信息网络时代,学生每天都在有意无意间通过各种媒介渠道极其容易摄取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生经常会问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丰富超前的思想与知识了。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其次,要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天职。但是,教师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存在的“教书匠”,而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学生的纯真。比如我班黄治鑫同学,异常顽劣,经常出入游戏厅等场所,打架滋事、勒索同学、偷他妈妈的钱等等。但在我的语文课上,他始终坚持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期末考试从期初的六十几分上升到七十几分,每次见到我也点头打招呼。可见,即使是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

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成长。所以说,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

三、走进学生的心灵是师德的最高境地。

《论语·先进》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的何其闻斯行的?’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的’。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的。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放进的;由也兼人,故退的’。”孔子是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原则的典范,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孔子通过观察法和谈话法对学生的资质、德行、性格、才能、志趣等方面的差异了如指掌。而了解学生就必须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心里,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读者》上有一段利奥·巴恩格利亚先生写的话:“我们整天在干些什么?我们如此忙于传授知识。如果我们没有教莉亚妮任何她真正需要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地生活着,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教给她如何读书、写作、算题,这又有什么用呢?”

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心里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

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新课程强调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心里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心里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