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领导的科学技术工作总结

技术工作总结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生产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本人自担任刘东煤矿生产矿长以来,从矿井的发展着手,切实把加快自主创新、引进科技成果作为转变矿井发展方式,加大新设备、新工艺的引入和使用力度,牢牢跟进煤矿的科技发展步伐,带领全矿广大干工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走以“科技强矿,人才兴矿”的发展路线,进一步提高矿井的自动化程度和安全系数,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着力提升矿井形象,争创一流的标杆企业,以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双驱,着力打造创新型企业。

通过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将我矿打造成了淮北地方煤矿的领军企业,成为集团的人才、科技输出基地,为集团的后继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活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基础。现将本人近年以来的科技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立足矿井发展,引进高新技术

近年以来为进一步提高矿井机械化程度,实现减人增效的目的,我矿逐步引进并加以创造性的改造了矿井的运输系统、工作面支架、机械化掘进等技术设备,

1、购进悬移支架,实现移架自动化

我矿工作面主要以炮采为主,使用金属单体支柱配合铰接顶梁进行支护,使用该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笆片、背板、扎绳等材料,且工作面在顶板较差时,还需要大量的木方进行接顶,每班次均需要进行移溜打柱等工作量,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在引进悬移支架后,一方

面减少了材料消耗,该支架采用整体悬移顶盖式支撑,除对局部漏顶外可以不进行支护外,还可以减少炮后过顶的工作,利用翻转梁即可以对暴露的煤顶进行支护;另一方面,工作面可以实现不间断生产,当悬移支架推到位后,整个回采工序完成了一个循环,除了设备检修的时间外,工作面可以实现不间断循环作业。

2、启用综掘机,实现机械化掘进

为了提高本矿的单进水平,减缓矿井的接续压力,实现煤巷掘进机械化,我主持重新启用了综掘机来投入到我矿的新区生产中来,对列为我矿的接续重点的南二水平采区的七煤、十煤的准备巷道进行掘进,配合锚梁网支护技术,在断面达10m2以上的巷道掘进中,达到了250m的较好水平,为我矿的生产接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工作面回采充填,倡导绿色开采

我国工作面常用的是直接跨落法管理顶板,虽然对工作面的压力管理、瓦斯管理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地表塌陷情况也很严重,导致大面积的良田失去耕种价值,以下村庄下的煤炭资源不能够有效回采,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我矿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在皖北地区率先引进了超高水充填这一项目,通过此途径可有效解决村庄下煤炭资源的回收问题,一方面减少了地表塌陷治理和土地征用,另一方面对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和瓦斯治理也得到较大的改善。

4、提高开采上限,释放压迫资源

我矿的煤炭资源从-110~-900水平,资源分布广,可采储量高,但是由于煤炭生产许可证的许采范围为-145~-900水平,按划定的

许可范围开采,对国家的煤炭资源是极大的浪费,对矿井的生产接续也有很大影响,为此,我矿与中国矿业大学展开合作,对-110~-145水平的煤炭资源可采情况进行充分的论证与研讨,并采用井上和井下钻探的途径进行物理论证,目前经省相关部门和专家认定,已将-130水平以下的资源合法化,此举为矿井释放了煤炭储量万吨,创造直接效益万元。

5、推广科技应用,打造数字化矿井

随着煤矿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矿井重要场所、重点环节的有效监控,确保矿井在有效监控下安全生产,在我的提议与推动下,我矿建立了井下千兆工业环网,并先后投入了500多万元增加或完善升级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瓦斯监测系统、煤炭计量系统、通讯调度系统、OA办公系统、集成生产调度网,实现了井上无纸化办公,井下全方位覆盖的全面畅通的数字化平台,并与集团机房相连,可实现实时无缝访问,让集团领导即时了解矿井的安全生产情况。

6、使用无极绳绞车,实现一岗化运作

随着采区的延伸,巷道的增加,工作面的运输环节逐渐增多,不仅占用劳动力也浪费了运料的周转时间,根据工作面的运料困难情况,我及时安排技术人员调研引进了无极绳绞车这一新型设备,实现了多条上下山一机化运作,且无需要摘挂钩人员,实现了工作面的运料快捷化,减少了工作面的运料影响时间,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7、推动小改小革,实现减人提效

为进一步挖掘矿井的潜力,实现矿井的节能减耗,实现长治久安,我带领和鼓励各专业技术人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环节根据本矿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井口罐笼改造,实现机械化

我矿的混合井口原使用人工推车,效率低下且人员疲劳时容易出现意外,在我的带领下,将人工推车改为机械推车,并对罐笼的阻车器、安全门等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作业人员由原来的六人/班现在只需四人就可以完成全部工作,并且不需要人工推车,极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2)、气动缸的推广使用

气动缸由于体积小、功率高、维护量小、使用方便灵活等特点,在我矿的多个场合有所应用,如气动联锁安全门、气动煤仓放煤嘴、气动道岔、气动分煤器等,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工操作,消除了人工操作的隐患。

3)、斜巷助行器设计安装

由于矿井的斜巷较多,职工在上下班时需要消耗较大的体力,为此我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坚克难,采用了无极绳绞车牵引钢丝绳循环运转,人手握卡绳棒卡住钢丝绳带动行人上坡,减轻职工上坡的体力消耗,并在落差超过50米的行人斜巷进行了推广安装,得到了职工的一致好评。

4)、矿压在线监测的引进

由于矿井各地点的矿山压力不一,特别是三岔门、四岔门甚至是五岔门处,由于顶板悬顶面积较大,应力集中,顶板易碎,往往是顶板事故的多发地点,为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我矿引进了顶板在线监测系统,并对进行充填开采的回采区域进行充填效果验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发展人才战略,提供强劲保障

我不仅在技术引进、改造与发展上进行改进,并且在人才培养上也下足功夫,近年以来,共送培中国矿业大学多批有志青年进行深造学习,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在职的青年干工利用班外时间进行函授进修学习,本着以矿井的战略目标为指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着力培养有理想、能吃苦、善奉献的有志青年加入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建设中来,有力的提升矿井整体形象,使我矿的质量标准化水平及安全生产秩序上了一个新台阶。

同时出台优惠政策推动职工的技术比武工作,对广大职工的学习热情予以丰富的物资奖励,邀请淮北市技术学院参与对涉及全矿的所有部门的各个行业进行全方位的考评,并对其中的优秀者进行嘉奖、提拔和重用,在矿区内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热潮,给矿井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通过人才培养,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理念转换,增强矿井的本质安全度;通过措施激励,提高青工的学习热情。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只有紧紧把握科技发展这一重要前提,才能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才能保持企业的活跃生命力。

 

第二篇:煤矿技术工作总结

**煤矿技术工作总结

四季度,**公司技术部门紧密围绕“技术服务于生产、技术保障安全、技术创造效益”的原则开展各项技术工作,主要工作如下:

一、四季度主要工作:

(一)采掘方面

四季度,公司计划生产原煤155900吨、掘进进尺2455米,实际生产原煤166524吨,进尺2574米,分别完成计划的106.81%和104.86%。全年完成原煤生产66.4万吨,进尺10640米。

1、对井下原有工程方案,我们以地质资料为依据,重新进行了方案可行性认证。先后对**0704工程方案、**0601工程方案、北翼开拓方案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使工程设计更科学、更合理、更实用、更具有经济效益。通过后期的工程验证,我们的工程方案调整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公司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保证公司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0704综采工作面通过认证和方案修改,延长工作面服务周期两个月,多出原煤近5万吨。

2、本着“不丢煤少丢煤,少掘岩巷不掘废巷”的原则,科学设计采区,合理布置工作面。四季度在**区域布置并回收边角工作3个,回收边角原煤近4万吨;**区域通过对原9号煤回采区域进行认证和布置探巷,现在掘出回采储量近2万吨;*****综采工作面切眼以里,为保证不丢煤少丢煤,通过采用条带式开采方法,多回收原煤近5万吨。四季度没出现一米废巷。

3、根据现有的地质资料和巷道揭露煤层情况,分别对井下各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重新进行修改和调整。增强了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实

用性和指导性。

4、组织编排了公司《20xx年采掘计划》,并报**审批。

(二)一通三防

1、组织开展了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活动,并经**市煤管局验收通过。提高了矿井瓦斯管理水平。

2、对**0705炮采工作面等瓦斯治理的重点部位、重点工作面进行重点管理。通过组织现场会和专题会的形式,集思广益确定合理的治理和管理方案,确保了通防安全。

3、针对瓦斯员力量不足的实际,经领导同意,对瓦斯员进行了补充并已经安排了培训。组织了瓦检工的技术比武,提高了瓦检工的业务素质。

(三)防治水

1、组织重新编制、修订了矿井地质报告和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2、组织对现有采掘工作面进行了超前物探。

(四)通讯

1、组织制定了井下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安装,于11月中旬完成安装。

2、组织安装井下广播系统,现在经调试后已经投入使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采掘衔接依然紧张,致使部分工作面设计、施工组织不规范。

2、技术力量任然比较薄弱。缺乏专门的规划设计人员,没有矿

压管理人员,防治水专业人员业务还有待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技术工作超前性不够。基础技术工作比较薄弱。体现在日常技术工作不规范;工作面设计内容程序不够规范;作业规程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基础技术资料收集、整理不全面、不及时,图纸管理不规范;超前指导性不够。

4、技术及通防管理仍然比较粗糙,不够精细。

5、技术管理制度有待进行一步健全和完善。

6、需要进一步加强矿井地质勘探和地质调查工作。

7、公司缺乏针对年轻工程技术人员的中长期培养和发展规划,技术人员的配置缺乏层次性和配置梯度。

8、对新技术、新科技运用上存在不足,不能很好运用现在的科技手段服务于技术工作。

三、20xx年工作思路

总的思路是:在继续加强采掘技术、防治水、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的基础上,强化技术管理基础工作,推动矿井技术进步。力争做到夯实基础、规范管理、提高档次。

(一)采掘技术、抓住防治水和一通三防

1、采掘技术管理方面

1)、11煤层巷道支护,继续推广应用U型钢拱形支护方式。

2)、重点推进六采区的区域开发工作,以确保20xx年综采工作面衔接。

3)、探寻10号煤薄煤层回采工艺,进行**0601工作面薄煤层试

采。

4)、谋划20xx年生产接替计划,修改完善五年规划对七采区北翼探巷进行地质构造、陷落柱含水性探测。

2、防治水方面。

1)、加强地质勘探。通过物探、钻探、巷探等综合手段,进一步查明矿井主要地质构造;探明井田内及周边的采空区、积水区以及富水区。特别是加强承压区和老空区的防治水管理。

2)、建立水文观测系统,继续完善管理制度和基础资料,规范地测业务管理;

3)、加强探水队力量,将探水工作确实严格落到实处,并减小对掘进施工的影响。

4)、组织进行防治水专题培训,提高技术人员防治水意识和业务素质。

3、通防方面

1)、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健全通防管理和瓦斯管理责任制,加大管理力度,规范井下点火作业、瓦斯以及安全监控管理。

2)、进一步提高通防管理水平,提高通防管理的精细度。力争达到省一级瓦斯管理示范矿井水平。

3)、组织进行通防管理和防灭火方面的专题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通防业务素质。

(二)、加强技术管理基础工作

1)、组织谋划制定5年滚动规划,借助外部力量编制矿井中长期规划,研究探索矿井中长期发展方向。

2)、优化六采区、七采区区域设计和相关工作面设计。

3)、按计划组织完成六大系统相关建设任务。

4)、继续完善技术管理体制和责任制,健全技术管理职能。提高技术管理的规范性。

5)、组织技术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

6)、组织开展按“规范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检查”活动,提高工程技术管理的规范性。

7)、完善技术部门和基层生产单位的技术力量配置,加强技术管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技术队伍素质,为公司发展积蓄后备力量。

(三)、加强青年技术人员的培养,确保公司技术队伍的稳定和有序接替

1、为每名业务人员指明发展方向,让每个人感觉到自己有目标。

2、为每名业务人员规定专业水平进度时间表,要求每名业务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相应的业务水平。

3、学习提高主功专业业务能力的同时,要求每个人了解熟悉其它相关专业的知识,培养综合性业务人才。

4、每个专业设1人以上的培养对象,保证人员变动后的专业技术人员正常接替。

(四)、推动技术进步

针对上组煤生产效率低的实际,探索研究适合公司实际的薄煤层开采工艺、技术和设备,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薄煤层生产效率技术改造。

二〇20xx年元月x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