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调研报告

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调研

为全面了解现阶段我县非公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水平,推动非公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促进非公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对我市部分非公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

一、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现状分析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所下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界定,即一是良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标准,主要包括遵守法律、道德准则、商业伦理等;二是对人的责任,主要包括员工安全、平等就业、反对歧视等;三是对环境的责任,主要包括保护环境质量,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四是对社会进步的广义贡献,包括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消除社会贫困等。

本调研报告的统计对象为通渭县工商联所属30家执委企业及会员企业。其中房地产业5家,建筑及市政4家,农产品加工6家,批发和零售业3家,住宿和餐饮1家,其他服务11家。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调查企业的注册资本相对都比较大,注册资本500万以上的企业达到了67.2%,注册资本1000万以上的企业达到了52%,超过我们所统计的所有企业的一半,注册资本3000万以上的企业也达到13%。在这些企业中,

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占到了82%,5000万以上的占到了49%。通过注册资本分析和资产总额分析,结合我县工业发展现象可以知道,我们分析的这些企业总体来说应该是我县非公企业中的佼佼者。

30家企业中,劳动合同百分之百签订的企业占到35%,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0%以上的企业占到59%,签订率达到50%以上的也仅占到75%。可以看出,中小非公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由此可见一斑。员工参加社会保险参保率达到50%的企业占30%,远远差于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从上年度上缴税金情况分析,企业上年度纳税金额在300万以上的企业占17%,100万以上的占32%,50万以上的占54%,20万以上的占7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非公企业对我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调查中,企业用于员工培训的资金超20万的仅占3%,10万以上的占6.7%,即使是5万以上的也只占42%,一半还不到。更有甚者,部分企业根本就没有员工培训资金的预算开支。可见,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企业规模与员工培训的开支情况存在严重失衡。

当前,企业社会责任还是一个较新的话题,非公企业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和行动主要还是集中在公益事业方面。例如今年x月份,我市岷县漳县发生了6.6级地震后,我县很多非公企业纷纷行动,积极捐款捐物抗震救灾,充分

体现了我县非公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慈善只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全方位的、立体的,包括爱国和报国的责任、发展企业的责任、诚信守法的责任、道德自律的责任、节约资源能源的责任、保护环境的责任、安全生产的责任以及热心公益和慈善事业的责任等等。

二、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

(一)非公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存在误区,企业与公众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存在显著偏差。

总体上,当前非公企业对社会公益责任认知度最高,其次是经济责任,但在法律责任、环境责任以及企业文化责任上认知偏低。而普通百姓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集中在环保、员工权益保护、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由此可以判断,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履行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公众的需求,没有将“以人为本”的原则放在首位,因此也就没法实现履行社会责任的真正目的。同时,很多非公企业没有理解和把握好企业经营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社会期望与实际能力的关系,对履行社会责任还有顾虑,担心履行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的支出,给企业带来负担,其实,从长远来看,履行社会责任不但不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和成本,还可以改善企业自身的竞争环境,使得企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统一起来。还可以通过改善教育、提高当地的生

活质量来使得企业自身受益。

(二)企业自身的组织保障和内部制度建设不完善,影响了社会责任履行的效果。

由于非公企业自身组织的特殊性,人员组成随意性较大,在组织制度建设上明显不足,缺乏宣传和管理,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即使非公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投入很大,但公众的感知明显不如国企的强烈。

(三)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环境缺失

法律、法规和政府的各项规定、与广大群众的有效监督,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源动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会与各种利益相关者发生关系,也会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密切关注,这些都对企业形成了种种有形无形的压力。但由于当前公众监督、行业协会以及整个市场机制的屈限性,在很多情况下,企业的不良社会责任表现并不直接影响其运营业绩,企业为节省成本、获取利益会产生不负责任的机会主义行为。

三、推动非公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一)引导非公企业树立社会责任的观念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一个社会基础,这就是社会公众、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重大意义的认识,只有社会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认同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才能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下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在实践中承担

起社会责任。

首先,必须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塑造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合力,积极建设企业文化,通过具体的典型宣传,使更多企业意识到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实现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赢。其次,政府要对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相关的优惠。对那些注意环保、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爱护员工、热心社区建设、对公益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加以表彰和奖励,同时在税收及申请有关认证的费用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或补贴,在采购等方面优先考虑这些企业,进一步激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

(二)加强对企业行为的监督,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机制

企业社会责任不能仅仅依靠企业家的自身醒悟,脱离了社会的参与,企业就失去了承担责任的对象,“责任”二字也就无从谈起。

首先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应以行政干预和经济调控为手段,引导并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和方向,一方面,政府需要切实保护人民的切身利益,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工作,以限制性措施规范企业行为,使企业严格在法制的轨道内运行;另一方面,政府还应以各种鼓励性措施来激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

任。其次,要发挥有关部门的监督作用,重视发挥审计、工商、财税等经济部门的监督作用,有效防止企业经营者的违法违纪行为。最后,要加大舆论影响。通过舆论、大众和整个社会的压力,迫使企业纠正其不当行为,步入正确轨道。

(三)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惩治力度

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追求,决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道德醒悟过程,更需要依赖于法治的手段,制止企业的不当行为。法律是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最有力的手段,能否将企业社会责任付诸实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律力量。应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体系,依据法律法规,对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加大惩治力度,让那些企业付出利润成本和法律成本。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而作为我国经济的组成部分,非公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又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关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劳动权益以及商业伦理的全面协调,更多的承担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责任,不仅是全球企业未来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逐步推进,我们期待政府不断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化建设,也期待非公企业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

 

第二篇:服装企业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摘要服工专业是培养具备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实用技术型高级人才。目前,国内服装行业总的来说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此外还具有缺乏经济规模效益、运营流程长、流行周期短、市场的异质性与多样性、服装的无形价值及相关产业多的特点。高学历、能力强、善经营、懂管理,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最受服装企业的欢迎。学校应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依据,逐步优化课程设置,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动态管理和修订。

关键字服工专业 行业现状 人才 要求

服装设计与工程是专业培养具备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工作的实用技术型高级人才。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在就业方面,在南方地区的就业率基本上在90%以上。但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由高校培养的服装设计人才“不仅在数量上远远无法满足纺织服装企业的巨大人才需求”,在实际创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更是距离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有较大差距。事实上由于刚毕业的服装类专业大学生对市场缺乏了解,只适合担任设计助理的角色,必须经过至少3-5年的积累和磨炼“才能真正担起重任”。

一、调查目的

了解目前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并对我校专业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及意见。

二、调查对象

服装企业高层管理者,服装厂工人,已经就业的校友

三、调查方法

访谈形式

四、结果分析

(一)、服装行业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服装行业呈现一种 “6+1”的模式。所谓“6+1”,就是服装行业总的来说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此外还具有缺乏经济规模效益、运营流程长、流行周期短、市场的异质性与多样性、服装的无形价值及相关产业多的特点。

服装行业的经营特点我们总结为如下几点:一是服装企业由相对小的规模向中小规模发展;二是外部经济的规模效应和外延的集约度;三是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行业;四是拥有灵活柔性的经营模式;五是拥有快速反应和简捷的零售方式;六是艺术、技术和营销的结合。

根据我们的调查及访谈,目前国内的服装企业发展遇到如下几个瓶颈:一是重加工而轻营销;二是服装信息业和咨询业有待发展;三是产业的配套和行业外部集约度不够;四是地区结构的优越化;五是国外品牌的挑战使市场空间紧缩;六是遭遇绿色壁垒、信任危机。

据了解,今后服装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以下三点:一是高度细分的市场空间,从数量、大路货的低利润模式,向小批量、多品种、差异化、高效益的经营模式转变;二是日益增强的品牌概念,品牌经营以“在产品中注入更多的‘附加值’”为中心理念;三是不断变化的消费心理,故而服装的市场定位突出了层次性和差别化。

走访了几个中小规模的服装厂后,我们得出我国成衣化服装生产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服装工业已处于变革时代,生产类型由大批量、少品种、长周期向小批量、多品种、短周期方向发展;二是服装生产采用的面料、辅料多样化,新技术、新材料广泛地应用;三是开始重视服装品牌战略,企业向集团化规模经营过渡;四是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信息管理等已经进入服装生产领域。

此外,我们也了解到我国成衣产业有以下不足之处:一是服装企业粗放型发展,品牌含金量低,国内高档服装的设计、板型和面料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靠或模仿国外的技术;二是出口服装低价位竞争为主,技术创新竞争明显不足;三是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管理手段落后,生产管理主要靠经验,生产工序多,工艺编排较为复杂;四是服装信息网不健全,产销时常脱节;五是贸易管理不完善,出口服装的配额抢用。

(二)、服装企业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服装企业对人才有特殊的要求。按业务形态可以把服装企业分为两大类:一是来样加工类,以承接加工定单为主要业务,单件利润低,但企业风险也较低。另一是内销类,企业利润高,但高利润伴随着高风险。

这两类企业在人才的需求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别。加工类企业对打版师、接单员、管理人员等有较强的需求。打版师是企业中最基本的技术人员。但是,只有能对设计师的设计进行补充和发挥,使设计师所设计的图样在人体工学上达到最合理的打版师才能受到企业的青睐。服装企业管理有其特殊的专业性,不仅要求所有管理人员要熟悉服装生产流程,而且要能够分解生产过程。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也是实施质量管理的专家。因此,高学历、能力强、善经营、懂管理,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最受服装企业的欢迎。

内销企业关注的是产品如何进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表现出复合性,如销售代表、市场策划、设计助理等。服装企业的销售人才都是复合型人才,这是由服装销售对象所决定的。服装企业的销售除了集团用户、批发商、代理商和直接零售外,还要在自己直接销售的过程中面对商业企业。这一类人才对服装专业知识不一定有很高的要求,但需要拥有齐全的商场网络,与商场负责招商的人员有良好的关系,有高超的公关能力。而目前这类复合型人才稀缺,人员稳定性差,跳槽率高。随着内销竟争的加剧,企业的促销手段也花样繁多,所以市场策划人员大受欢迎。这一类复合型人才,需要对流行和时尚高度敏锐,了解最新的时尚潮流,而且要有发散性思维、前卫意识,善奇思妙想,有独到的创意,能在商战中出奇制胜,有力地推动企业的销售。

(三)、对学校的建议

1、保证课程设置的实用性与先进性。

学校应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依据,逐步优化课程设置,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动态管理和修订。可适当增加或削减部分课程,如增设或强化织物与艺术、服装立体造型设计、服装国际贸易、专业英语、平面纸样、服装工艺、流行趋势分析、服装商品企划与控制、品牌管理、买手研讨、3DMAX等必修和选修课程,取消经济学基础、推销学、直销市场导论等课程。从目前学生就业和企业需求状况来看,近期应加强零售类模块方向的课程。从长远看,应及时关注服装行业需求,适时调整模块重点。

2、选择教材时应注意其先进性、实用性、综合性。

鼓励教师学习和总结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并将其编写成教材、参考书和教案,引入课堂,使理论与实践在教材中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做到推陈出新、跟踪前沿。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的课程,应配备适合的中文参考书。

3、加强学生对行业最新信息的把握。

学校可根据服装行业发展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及时搜集与行业有关的新动态、专业杂志、信息网络等传媒的最新报道,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以最大的信息量和最快的速度传授给学生,实现与行业保持同步。适当调整理论讲课和实践的比例,注重课程的“优、实、新”。

4、设立服装设计与营销工作室。

工作室分成不同的专业方向,由具有一定成就、经验和影响的教师主持和管理,学生可根据不同的实践内容分班或分组加入其中,也可在不同专业、年级选择比较突出的学生参与其中,并且作为创业教育的内容给予学生一定的学分。工作室教学必须针对市场,以项目带动教学、科研,使教学体系更完善,更贴近社会与行业的需要。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让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产品开发,承担企业的设计任务或营销策划。工作室教学一方面能使学生提前接触企业产品,积累实战经验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促进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及科研能力,避免教师脱离实践而教学的现象,使科研成果得到有效转化,为师生提供了用武之地,同时检验了教与学的成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