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贵州“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贵州省农机化教育培训情况

贵州省农委农机办

我省各级农机部门的职能是:围绕农机化管理、技术和作业服务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我省农业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为目标,以农机化管理人员、维修技术员、驾驶操作员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为培训重点,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和重点农机化技术推广等手段,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全省农机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着力培养一支适应贵州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素质与服务能力的农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农机作业服务人才队伍,为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 我省教育培训概况

“十一五”期间,随着购机补贴政策的深入实施,贵州省农机保有量不断增加,新机具不断出现。本着建设好农机管理队伍、农机技术队伍和农机作业服务队伍的总体目标,我省农机教育培训需求不断多元化,培训内容日益丰富,从传统的拖拉机驾驶员的培训和修理工培训逐步延伸到耕作机械和收获机械操作手培训,以及马铃薯、水稻、茶叶、油菜、小麦等主要作物机械化作业培训;培训方式由传统的学校式培训向集训场院、田间作业、企业指导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培训渠道由单一的农机主管部门向烟草、交通、扶贫办等多部门联合培训转变;培训种类向购机补

贴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机生产企业办班等复合型领域拓展。

经过“十一五”发展,贵州省现有农机化学校29所,拥有省级科研机构1个,地级科研机构5个,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44所。省级农机化教育机构有贵州省机电学校和贵州省农业机电学校,其余教育机构分属地县农机管理部门。大中专教育机构拥有工作人员552人,其中教师314人;农机化学校拥有工作人员159人,其中教师115人;省级科研机构拥有工作人员82人,其中科技人员70人;地级科研机构拥有工作人员88人,其中科技工作人员46人。全省现有经评审合格的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44所,拥有教师371人。评审不合格的农机培训学校按照规定停业整改,或直接取缔。农机培训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采取培训学时制,按照规定的学时,经考核合格后,发放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结业证,培训合格率达98%,一定程度上既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又把好了安全生产的关口。

二、 主要做法

(一)教育培训与购机补贴相结合。我省自20xx年实施购机补贴政策以来,补贴范围已覆盖我省所有农业县,补贴机具种类已达到12大类45个小类200个品目,各级政府累计补贴资金总量达6.0亿元,新增机具18.38万台,受益农户超过20万户。我省新增机具主要集中在微耕机、拖拉机、脱粒机、碾米机、水泵等几种机型上。为做好新增机具的操作、维修培训工作,农机部门采取了经销商销售培训、田间作业演示培训、农机学校集中培

训等方式,确保购机户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能熟知安全作业常识,能了解一定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和保养技巧;确保能培养出有一定技能水平的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满足装备农业、设施农业的发展需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教育培训与项目实施相结合。“十一五”期间,我省大力发展水稻机插秧、茶叶与马铃薯的机械化生产、油菜与小麦的机播等主要作物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摸索我省农机化发展的支撑点,推动农机化作业水平上新台阶。主要作物生产机械化项目的示范推广,需引进适用的农机具、探索新技术,农机部门紧紧围绕项目实施需要,采取现场集中培训的方式,加强项目区在耕、种、收关键环节的操作技术培训,使农户能了解机具的性能,正确掌握和使用机具;同时,还加强管理人才和维修人才的培训,确保项目实施顺利进行。累计培养农民、农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40万人次,为农机化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必要的人才保障和技术保障。

(三)教育培训与安全监理相结合。农机安全是“和谐农机”、“平安农机”的前提保障,随着农机种类的增多和农机化作业水平的提高,安全监理任务日益艰巨,通过多种教育培训方式提高农机执法队伍的职业素质,安全教育培训从传统的拖拉机运输逐步延伸到田间耕种农机作业安全、道路运输安全、场院机具使用安全等方面,培训对象也由拖拉机驾驶员逐步扩展到所有农机具操作手、农机户。农机主管部门不断强化措施,加强源头管理培

训,不断提高农机挂牌率、年检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全面提升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水平,有效遏制农机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四)教育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农机教育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农业机械化人才,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以满足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发展需要。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是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前提,职业技能鉴定是对培训成果的认可,我省农机职业教育培训通过与职业技能鉴定紧密结合,使农机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人才库的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确保农机从业人员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为农机装备结构升级提供了人才保障。

(五)教育培训与企业办班相结合。随着技术含量高、专业化程度高的农机具不断涌现,对农机操作、维修等技术有更高的要求。为了让农户熟练新机具的操作技能和维修人员提高维修水平,满足农机化发展需要,各级农机部门实时组织农机大户、维修人员到农机生产企业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目前的培训主要集中耕作类和收获类机械的生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技术人员欠缺的压力。

三、 工作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机系统通过不懈努力,培养了大量的农机化专业人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省农机化发展的人才需求。整个“十一五”期间,共举办各种专业培训班346期,召开现场会848次,共培训农机管理人员7752人次,农机推广人员1023

人次,农机监理人员1224人次,购机补贴工作人员467人次,教学人员831人次,农机维修人员1.68万人次,农机手86.36万人次(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38.27万人次,新训拖拉机驾驶员60260人);两所中专学校共培养学生7000人,1326人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通过各种农机专业技术培训,极大地推动了我省主要作物生产机械化项目的顺利实施,水稻机插秧、马铃薯生产机械化、茶叶生产机械化、油菜与小麦机播等农机化技术得以推广,烟草、花卉、蔬菜、果木育苗等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得以蓬勃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顺势而出,农业产业结构正朝市场化、高效化方向调整,奠定了装备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四、 存在问题

(一)基层农机技术干部严重短缺。由于机构编制的制约,目前我省农机部门干部职工年龄老化,尤其是县乡两级农机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和老化,中青年技术干部特别缺乏,这严重制约我省农机事业的发展。

(二)补贴机具缺乏有效的培训。现有的补贴机具培训规定由经销商和生产厂家进行培训,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很多经销商技术力量有限,难以做到完善的操作和养护培训,而基层农机管理部门由于培训经费欠缺,无法组织全面的购机农户培训。

(三)培训条件落后。一是省级和大部分地区至今没有完整的农机培训基地,无法满足现有的教育培训需求,特别是拖拉机

驾驶培训学校社会化后,农机部门更缺乏相应的培训场地和培训设施;二是师资力量薄弱,由于目前农机技术发展很快,很多培训教员的知识结构已经落伍,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三是培训经费欠缺,中央没有专门的培训经费,省市县各级政府所能争取到的工作经费非常有限,难以开展充分的培训工作。

五、 几点建议

行业发展,教育先行,农机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充分的教育培训,为做好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现提出几点建议:

(一)争取编制职数。各级农机部门积极争取机构编制职数,及时培养年轻的农机专业人才,缓解目前的人才荒。

(二)建立专业的补贴机具培训机制。应从补贴资金中划分出一部分作为专门的补贴机具培训经费,在补贴机具申购流程中,增加操作培训、考核这一环节,强制购机户安全使用农机具,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按照一定机具数量的比例培养专业维修技术人员,以确保机具的正常运转。

(三)建立培训基地。可以建立省级和州级培训基地,以满足农机系统内部培训需要。

(四)加强师资力量培训。根据农机化发展需求,积极组织教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对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技术培训,以提高教员的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农机技能人才。

二〇一〇年x月x日

 

第二篇:28-青海“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青海省“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情况

青海省农牧机械管理局

“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农牧业生产

积极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向农牧民推广先进适用的农牧机械化新技术,推进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投入到农牧业生产各个领域,提高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牧业增产增收、农牧民节本增收。

一、 基本情况

全省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有培训机构30个,有教学人员和教练员165人。“十一五”全省培训各类农机人员611956人次,其中:农机管理人员961人次,农机技术人员32691人次,农机监理人员1463人次,农机驾驶和操作人员576841人次。全省除互助县农业机械化学校有机构和人员编制、教室、学员宿舍、教练用车、实习车间、固定的驾驶实习和考试场地外,按照考培分离的办学要求,其他学校均为社会化办学。使用的教室、考场、教具、教练用车等大多数是租赁县农机管理站、农牧(业)局或其他部门的。而且多数农机化学校,是在原拖拉机驾驶培训班基础上重新申请,经省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初审和现场评审后,符合办学条件才予以许可。教学及教练人员由省局进行集中培训后,通过理论、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分别颁发青海省拖拉机驾驶培训

教学人员和教练员资格证书。并由省上统一建立了培训学校和教学人员档案。各培训学校采取聘请取得教学和教练员资格证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培训工作。

二、 工作情况

1、加强培训领导

为了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抓好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培训者素质和能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实施培训时成立了领导小组,由主管局领导任组长,学校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培训教师和技术人员等为成员,负责组织培训。主管局与学校签定目标责任书,学校与培训教师签定了目标责任书。教师实行绩效工资,与培训质量相挂钩。在培训工作中对授课教师从严要求,培训人员都要有完备的教案,并通过领导听课,抽查教案等措施,把培训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2、确保培训质量

为保证培训质量,一是严格按培训管理办法开展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学员的学风和作风;二是培训中心继续下沉,阵地进一步前移,以集中办班培训方式和进村入户、田间地头相结合;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是在培训中坚持做到一个“广”字(培训范围广、内容广、结构广)、做到一个“实”字(实际、实用、实效)、达到一个“会”字(会懂、会用、会操作)、收到一个“好”(效果好、反映好、

评价好)。

3、完善培训资料

建立档案,详细记载培训的有关内容。在培训办班期间建立学员报名册、点名册。按时将培训合格证发放到学员手中,还建立了合格证发放登记册,从而保证随时与学员沟通联系。培训结束后及时整理档案(档案包括学员花名册、考勤表、教材发放表、笔记、图片信息、驾驶证复印件、考卷、教师资格证、学员身份证复印件、结业证、教学大纲,并撰写培训总结,做到填写认真、内容齐全、资料完善、上报及时、存放整洁。

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善教学设备

制定相关的学员管理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及考核制度。办班实行班主任制,由班主任点名。点名册和报名册指定专人负责。培训期间要求学员无故不准请假,上课记好笔记,不准大声喧哗和抽烟,保证课堂纪律,考试如有不及格者,给学员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者取消考试资格,使学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每次培训,确保学员的到校率和培训合格率,从而保证了培训班的办学质量。组织骨干人员编写通俗易懂,适用的农机安全生产培训教材,讲课时选用典型案例和法规相结合的办法,利用电教设施,电视、VCD、挂图、幻灯片录象带、教练实习车等,教师现场指导和传授维修技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法规讲解以案例和各类规章

制度为重,注重解释说明,达到通俗易懂。学员从授课当中体会到无证驾驶和操作的后果严重性。从而增强其安全意识,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5、每年年初将主要培训任务、农机化作业项目量化指标下达各州(地、市),各州(地、市)进行分解后下达各县,年终作为农机化工作考评主要内容。

6、提高农机人员素质

针对全省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知识结构老化这一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保护性耕作、职业技能、牧草收获、农机产品质量调查等农机化培训教育工作,采取现场观摩、长短期培训、学历教育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提高了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加强对农机大户和维修人员的培训,为全省农机化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 主要围绕以下工作开展培训

1、保护性耕作技术

我省在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让农民成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体,鼓励农民购置保护性耕作机具。连续几年执行保护性耕作机具省级财政资金与中央资金叠加补贴,保护性耕作机具补贴比例达到60%,配套动力补贴比例达到50%的优惠政策,每年农民购置保护性耕作机具达300余台(套)。为保护性

耕作技术在我省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

2、杂交油菜机械化技术

油菜产业是我省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虽然在种植方面有所突破,但杂交油菜收获一直没有突破。通过推广对原有的收割机加装侧立刀和引进专用收割机收割,据统计,改进后的联合收割机收获杂交油菜损失率≤5%,亩均增收30元。

3、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收获技术

研制推广与手扶配套的马铃薯种植、收获机具,通过改进适应性增强。改进后马铃薯种植机每小时可完成0.5亩,节省15个劳动力,亩节约薯种20千克,增收节支30元;马铃薯收获机可节省30个劳动力,明薯率提高3%以上,亩均增收节支40元。

4、农机节油技术

以提高油料的利用率为中心,实现节约油料、促进生产为目的,大力推广以柴油机节能改造、优化调整、机具使用过程中的节油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节油技术的推广。推广优化调整节油技术、安装限油器、滤芯改装、陶瓷修复剂、柴油添加剂、金属清洗剂、举办节油技术培训班,通过节油技术的推广,每台柴油机油耗平均下降5—8%。

四、存在问题

1、农民培训的需求大,如20xx年农机购置补贴共补贴

拖拉机和自走式联合收割机12414台,而培训驾驶员不足5500名,机员比逐年下降。

2、农机驾驶人员法律和安全意识淡薄,目前的培训主要依靠“阳光工程”从事农机驾驶和农机维修人员培训,主动前来参加培训的少。而农机监理部门仅限于田间、场院检查,因此对无证驾驶纠正难度大,加之农牧民又不愿自己出钱参加培训,所以,一方面是缺驾驶人员,另一方面又存在无生源。

3、我省属西部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基础条件落后、办公场所简陋、设备陈旧落后、硬件建设薄弱,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投入相对较少。

4、农机队伍综合素质偏低,人员年龄结构老化,非专业人员比例大,对农机械化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35岁以下人员所占比例较小。专业教师缺,知识有待更新。

五、工作建议

1、加大农机培训的资金和农机培训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2、对教学人员的再教育安排一定资金。选送青年教师到高等院校进行短期培训,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3、增加农牧民农机购置补贴新购农机具使用、保养等知识培训。

 

第三篇:党员集中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赫章县国土资源局

党员集中教育培训及民主评议党员

工作总结

根据县委组织部和机关党委20xx年度党员集中教育培训及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安排意见的文件精神,我局支部认真按照文件要求组织全体党员进行了党员集中教育培训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开展党员集中教育培训 我局支部现有党员38名,其中退休党员2名,预备党员5名,党员人数占机关干部人数一半以上,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因此,局党组和局支部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在为期三天的集中教育培训活动中,组织全体党员从四个方面进行集中教育培训:一是加强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学习了《党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省十届七次全会和赫章县第十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精神;二是强化党的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中央、省、地、县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同时对《为人民服务读本》、《勤政为民读本》、

《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读本》和《赫章县组织工作知识问答》进行章节选学;三是加强法律法规及社会主义公德教育,深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涉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

二、发扬民主、切实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在集中教育培训结束后,局支部召开座谈会,要求每名党员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遵纪守法、学习、工作作风等五个方面进行自我小结,自我评价,并进行了互相测评,同时还邀请机关公道正派、敢于直言的10名群众进行座谈,并对党员进行民主测评,通过党员互评和民主测评,徐陶、吉永虎、陈晟、罗兰兴四位同志被评为优秀党员,5名预备党员参加民主评议,未作组织鉴定,其余的29名党员为合格党员。

总之,这次党员集中教育培训虽然时间短,但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党员集中教育培训及民主评议党员,使全体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遵纪守法、学习、工作和作风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了党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对进一步加强全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020xx年x月二十一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