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应用研究综述

心理契约应用研究综述

[摘要]利用文献分析法总结近年来我国关于心理契约应用研究的文献报道,对相关研究成果加以分析、总结,为未来更好地开展心理契约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心理契约;管理;应用研究

心理契约的概念及其理论,兴起于20世纪xx年代的西方学术界。它强调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除了书面契约所规定的内容外,还存在着一系列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彼此期望,而这些彼此间的期望,同样是影响个体情绪、态度、行为乃至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内学界对心理契约理论关注度的升温,心理契约话题已为心理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所涉及,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社会关系调节等方面,展开了一定程度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相关成果。心理契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也由此渐获广泛认同。本文对国内近年来有关心理契约的应用研究进行回顾、分析与总结,为更好开展心理契约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

传统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多重视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及校规校纪等有形规范,而忽视无形的心理契约对教学、管理等效果的影响。裴利华认为,目前高校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隐形逃课突出,通过传统的方式管理却收效甚微,反而师生关系愈发紧张,究其原因是教师不重视师生间的心理契约,并提出应通过教师印象管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重视情感教学等方面构建高校课堂上师生间的心理契约管理策略,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邹荣认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心理契约是医学生与医学院校之间存在的相互主观期待,具有非功利性、对象特殊性和深远性的特点,这种心理契约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心理契约,并从情感激励、形成期望协调、创建校园文化、积极有效沟通、诚信履约,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等方面提出医德教育中心理契约运用的具体策略。苏晓莹等认为,心理契约可以引入高校学生干部的激励管理中,以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并建议通过保持契约的履行和动态平衡、完善高校学生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学生干部团队的心理辅导、提高凝聚力等方面将心理契约应用于高校学生干部激励策略。王智明认为,传统的刚性管理方案针对高职学生效果不佳,而心理契约在高职学生管理方面有着较好的适切性,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表达对学生的高期望、注意心理契约的违背及补救、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契约指导工作等策略改善高职学生的管理。

2在高校教师管理方面的研究

因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及其职业特点,以及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传统的企业员工管理方案并不适用于高等院校学校教师的管理,而心理契约则可作为柔性管理方案为高校教师管理提供新思路。刘翠萍、刘亚琼认为,将心理契约引入高校教师管理是必要的,是高校办学及高校教师群体特殊性的要求,并建议通过建立学校与教师间相互信任的关系、实施可行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合理的考评、激励体制及良好的沟通和培训体系,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有助于高校发展目标与教师个人规划目标协调、统一发展。何龙山认为,高校中高学历辅导员与低学历辅导员相比,因专业教学机会少、科研时间少、工作内容繁杂、职业发展迷茫、事务性强,不受学生尊重等方面与其心理契约相违背,极易

使其产生职业倦怠,并建议通过完善管理体制、科学规划高学历辅导员发展空间、开展职业心理辅导等方面干预高校高学历辅导员心理契约违背的措施。陈直乔通过对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民办高校与教师的心理契约未达成一致,并建议通过高校与教师之间建立统一的价值观、提高教师的满意度及帮助教师建立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方案协调民办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心理契约,达到减少教师流失的目的。冉嘉洛认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不稳定制约了学校的师资建设,并提出角色定位、价值取向及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方面是主要原因,建议通过心理契约的方式进行柔性化管理,以达到教师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协调统一。

3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并不适用于现代管理,心理契约在人员流失、日常管理方面作为柔性管理方案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刘飞认为,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忽视人才培养、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完善医院员工的心理契约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将有助于改善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窦德强、薛磊针对知识性员工流失现象,认为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手段,在员工应聘、实习、正式工作等阶段,开展人事测评、指导者制度、职业生涯规划及培训等工作,使知识型员工与单位达成一致的心理契约,有助于改善企业员工流失状况。杨艳玲、于正东基于心理契约的视角认为,核心员工因个人发展、企业文化、缺乏完善的激励制度等原因容易流失,并建议通过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的建立、维护及相应的补救措施等多方面与核心员工的心理契约协调一致,以期降低核心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胡技飞通过心理契约问卷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调查,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员工在关系责任、变动责任、交易责任三个维度上显著低于国有企业员工,提示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应注重不同类型的心理契约管理策略。

4在公共管理方面的研究

将心理契约引入公共管理领域,注重对公务员“心”的管理,重视政府与民众之间政治心理关系的调适,有利于提高政府绩效、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形象、创建服务型政府。黄海林认为,在公务员与政府之间建立和谐平衡的心理契约,有利于政府和公务员顺畅沟通与有效反馈,有助于对组织共同愿景的体认和达成,是提升公务员绩效,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路径。荣晓华认为,在政府与民众的心理契约关系中,政府对民众的期望是遵从,而民众对政府的期望主要包含两项内容:一是政府官员的行为符合“公认”的社会法律与道德准则,二是在与政府的交往过程中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外来文化冲击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意识与社会和公众的价值期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政府与民众交往关系中,必须特别重视心理契约的满足状况。

 

第二篇: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综述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综述

儿童“心理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儿童对他人心理或心理状态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本文分析了“心理理论”的概念内涵,讨论了其主要研究任务及范式,总结了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研究,最后提出研究趋向。心理理论儿童认知发展错误信念假装游戏一、何为儿童“心理理论”

19xx年,Premack和Woodruff在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杂志上发表了《Does the chim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一文,文章首次提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简称TOM)”这一概念,Premack和Woodruff认为“心理理论”是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19xx年,Bretherton等提出这种能力可以被看作一个推理系统,拥有“心理理论”可以帮助人们对无法观测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对他人行为进行预测,因而可将该推理系统视为一个“理论”。Happe等曾对“心理理论”这一概念做了这样的界定:“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19xx年开始,国外发展心理学家将“心理理论”应用到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中。

二、儿童“心理理论”研究范式

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集中在对信念与现实的理解上,对象主要是学前期儿童。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自然实验法,研究者们设计编制了众多的实验任务,形式多样、难度不同、适用对象不一,主要实验任务及其范式包括:

1.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研究

儿童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是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世界与客观物理世界有所不同。“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主要包括:“区分想象与现实”;理解大脑的功能;再认心理词汇;图片故事理解。

2.理解知觉信息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研究

儿童能够对物理与心理世界进行正确区分后,“心理理论”能力进一步发展,儿童获得理解知觉信息与心理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的能力。理解知觉信息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联系的主要实验任务有:理解“看见导致知道”;二级视觉观点采择;“区分外表与真实”;预测他人行为。

3.“错误信念”的研究

对“错误信念(False-Belief)”的研究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性研究内容。实验程序一般设计为:安排一种情境,使被试儿童的信念是真实的而他人的信念是错误的,然后询问被试他人将会怎样想或做。如被试能认识到他人将会基于自己的错误信念来行动,表明儿童具有了“心理理论”。Holmes等提出错误信念任

务两种标准形式: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Perner等认为获得错误信念认知后,儿童会用更精细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和预测人们的行为,即儿童会从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发展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认知,有研究表明4岁儿童具有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能力。其中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属于一级错误信念的研究范式。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研究

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对儿童“心理理论”做出理论解释,其中经典理论有理论论、模拟论、模块论和匹配论。

1.理论论

理论论是对儿童关于心理生活的认识的一种解释性理论,其核心论点是:儿童对心理的认识或理解本质上是像理论的,具有与一般科学理论同样的基本特征。理论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是一种直觉理论,是一个由信念、愿望—知觉等核心概念相互联系而成的心理知识系统,儿童通过经验不断建构自己关于心理状态的知识,心理知识逐渐形成一个像理论一样的知识体系,而后人们就根据这个理论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

2.模块论

模块论(Modularity Theory)是儿童“心理理论”研究领域中主要理论取向之一,代表性人物主要有Leslie和Baron-Cohen,他们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是一种天赋的、领域特殊的心理结构,个体出生时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神经系统,其发展是一个内部生物机能逐渐展开的过程,即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是生理成熟,而不是来自经验的修正,经验对“心理理论”的出现只起到“触发”的作用。

3.模拟论

模拟论(Simulation Theory)代表是Goldman,认为我们理解他人心理是通过一种“模仿”的方式进行的:个体首先将自己处于目标主体的情境之中,假装具有目标主体的信念和意图,然后判断自身在这个状态下具有的心理状态或会做出的反应,最后将这种反应或心理状态归属给目标主体。

4.匹配论

匹配理论的代表心理学家有Andrew Meltzoff 和Alison Gopnik, Chris Moore等,他们认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前提是婴幼儿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体地位,即在心理活动情境中,儿童逐渐获得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心理关系的认识,意识到在与客体的心理关系中,自己与他人具有等价关系,从而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这种不断观察和再认识,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得以不断发展,逐渐获得系统的关于心理世界

的知识。

四、儿童“心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正如目前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整体状况,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是“描述”优于“解释”。尽管近年来儿童“心理理论”研究取得很多进展,但其实验范式、研究范围、理论模型等还都亟待改进。

首先,在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领域方面,心理状态与信念认知的关系一直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核心。尽管研究者都认为在达到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后,儿童的“心理理论”还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究竟这时的发展是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还是解释性心理理论,或是对人格特质的认知,都有待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和整合。第二,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对象,目前多是针对于普通学龄前儿童和自闭症儿童,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更多地转向童年中期、青春期、成人甚至老年人的“心理理论”发展及他们之间“心理理论”差别的研究。第三,对儿童“心理理论”生理机制的研究,需要更多的投入。 第四,如何将“心理理论”研究的成果用于教育实践,将是心理理论研究未来的主要取向之一。最后,对于儿童“心理理论”影响因素的研究,日后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差异、地域差异等方面。

参考文献:

[1]王益文,林崇德.“心理理论”的实验任务与研究趋向[J].心理学探新,20xx,23(3):30-34.

[2]庄小满.“心理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7(4):65-67.

[3]丁芳,刘大文.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20(2):70-74.

[4]苏彦捷,俞涛,傅莉,等.2~5岁儿童愿望理解能力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xx,(4):1-6.

[5]赵景欣,张文新,纪林芹.幼儿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心理学报,20xx,(6):760-765.

 

第三篇:相亲研究综述

一、相亲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亲研究综述

相亲古已有之,历史悠久,然而对其起源却无从考证。在东方国家,由于相亲属于个人隐私,所以其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然而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生存压力加大,“剩男”、“剩女”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普遍的社会现象。随着《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等电视相亲节目的热播,使得相亲这种比较私密的个人问题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各种形式的相亲也随即进入人们的视野。电视相亲节目的热播引发了相亲在实践中的发展,电视相亲作为相亲的一种形式也引发了其在理论界的关注和研究。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相亲的研究较少,在电视相亲节目热播之前,对相亲的研究通常是把相亲归于婚恋文化来研究(朱媛媛,20xx)。然而,随着电视相亲节目的热播,增加了学者对电视相亲或者电视相亲节目的研究;与此同时,相亲会也得到快速发展,也有学者对相亲会兴盛作了研究(周栋栋,20xx),这也是目前对相亲研究的几乎全部内容。由于相亲是一种社会现象,电视相亲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反映,因此,笔者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归纳、总结国内相关的研究;另一方面,从这个角度对相亲进行综述也是比较有意义的。

相亲是单身男女双方的交流和互动,在这种交流和互动中体现双方的关系。罗琪、徐晓军(20xx)则对这种关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现代白领相亲的择偶条件目标定位精准化、择偶对象多元化、择偶空间加大等社会基础上,传统相亲过程中应用的“强关系”失效,而应运用“弱关系”,对其实质进行了分析,并对白领相亲提出了建议。罗琪等(20xx)再次强调了其观点。也有学者对其中关系的一方进行探析,如周芳名、徐晓军(20xx)对打工妹返乡相亲现象进行了相关的分析。陈兰芬(20xx)探究了80后单身女性相亲心理。相亲是一种社会现象,必然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王芳(20xx)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相亲这种择偶形态现象进行研究。吴玥(20xx)以《非诚勿扰》为例,解析相亲文化折射出的婚恋观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电视相亲作为相亲的一种形式,也能反映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王志华、孙燕玲(20xx)认为电视相亲节目反映的“女性当道”社会是一种假象,其反映的

实质仍是中国传统性别关系中的“男权当道”社会。王芳、荣岩(20xx)则从相亲节目中总结男性择偶的标准和条件,而这也是当代男性择偶标准和条件的反映。常昕(20xx)认为电视相亲节目中中国传统对女性形成的刻板印象并没有改变。刘艳(20xx)从电视相亲节目中总结高职学生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培养高素质高职学生的途径。阚宇衡(20xx)认为电视相亲节目虽反映当代社会婚恋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但“男下娶,女上嫁”的观念并未发生本质的变化。电视相亲节目的影响也受到关注。随着电视相亲节目的热播也带来了对其的广泛争议,有人认为电视相亲节目易给大学生、青少年等易受影响的人群带来不良的影响,也给传统婚恋价值观带来冲击。高欢、曹宣明(20xx)认为电视相亲节目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等人生价值观,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刘晓(20xx)对电视相亲节目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恋爱观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何润(20xx)的研究与刘晓的研究类似,也对电视相亲节目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的影响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电视相亲为吸引眼球,必然会有创新,而这可能对中国的传统婚恋价值观造成冲击。杨文军(20xx)以《非诚勿扰》为例,对电视相亲行为给传统婚恋观带来的冲击进行研究。王玉全(20xx)以《非诚勿扰》为研究对象,研究电视相亲节目对社会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王效萱(20xx)也论述了中国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及社会意义。

电视相亲节目能造成这么多的负面影响,必然会引起有些学者的思考和质疑。董金权(20xx)基于帕森斯“单位行动”模型分析框架对电视相亲进行了社会学方面的思考,分析了电视相亲迅速走红的原因。戚缤予(20xx)对电视相亲的原创性、真实性及其对社会影响提出了质疑。李新颖(20xx)、憨瑞祥(20xx)、王艳玲等(20xx)、林晖(20xx)等人对电视相亲节目的火爆进行了客观、冷静的思考,并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恰如一篇文章所说:“电视相亲节目可以成为价值观的辩论场,但不可成为非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地。”(王艳玲等,20xx)

(二)国外相亲研究综述

国外对相亲的研究则比国内早。Quah(1990)对相亲现象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影响第一次结婚年龄的因素。Vaillant(20xx)对影响从依靠自己寻找伴侣到通过相亲中介寻找伴侣这段时间长短的因素进行评估。这之后对相亲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相亲中介的作用及其运营上,对其运营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成本和费

用等方面。Ahuvia(1990,1992),Batabyal(20xx,20xx),Blood(1967),Moore(1994)等人则肯定了相亲中介的积极作用,并认为相亲中介是寻找合适伴侣比较常见的方式。而Vaillant(20xx)否认了相亲中介的作用,他认为相亲中介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利用价格歧视法屏蔽低花费的相亲用户,很难为相亲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关于相亲中介的收费一直是比较关注的问题,Bloch(20xx)则对相亲的收费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相亲中介如果对所有的相亲会员都收取相同的费用,那么只有高花费相亲者才能获得相亲中介提供的服务,这与相亲者及相亲中介都不是最好的选择。Batabyal(20xx)关注相亲中介所采取的相亲战略,对相亲中介采用当地相亲战略所花费的成本与采用全球相亲战略所花费的成本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哪种战略更有可能取得成功。Batabyal(20xx)重点讨论两种情况下相亲中介的利润情况,对相亲中介是否提供相亲服务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结论部分提出了其分析的两个拓展方向:一是关于相亲中介在再次提供相亲服务所期待的长期单位最大利润;二是相亲中介的功能作用方面,相亲中介不仅仅要满足相亲者的需求,而且还要协调各个相亲者之间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