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课前热身与课后总结对课堂教学效果

课前热身与课后总结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英语课前的热身活动用英语说是“Warm—up ”,又可以称之为导课。是指在课前5分钟内通过学生唱英文歌曲、做英语游戏、猜谜语、讲故事、用英语向教师提问题等各种活动,了解学生的情绪波动、听课状态、个人感受等,如: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前准备是否到位、是否为上英语课做好了思想上和语言上的准备、上节课对本节课的情绪是否有负面影响等,有意识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创设良好的英语课堂氛围,为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进行一个良好的情绪铺垫。教师能否在较短的时间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同学思维进入兴奋状态,迅速进入学习轨道,是教学胜利与否的关键,因此课前几分钟的导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前奏。

因此,我个人认为每节课的课前“热身”和课后总结是十分必要的。课前的热身活动通常可用下列几种:

一、游戏式热身。游戏是在一定规则支配下设置的一种语言环境,在这环境中,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通过游戏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学在乐中,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同时为学生创造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很多人会以为它只是玩玩乐乐,是课外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实游戏不仅仅是课外活动,它完全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搬进课堂,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去,帮助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各环节的课堂教学。在英语课堂上,游戏时间不宜过长,次数不应过多,过长,大脑兴奋会转化为大脑仰制状态。过多,学生会失去兴趣。在创设游戏是也应该注意到此游戏能够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本节课要学习一些有关发明物的单词,那么游戏的内容也应该与发明物有关。课前热身常用的英语游戏:

1、复习单词(单词接龙)。老师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单词,让学生根据这一单词末尾的一个字母为开头,再说出一个单词。看哪组说得最多。找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划正字记数,记下是哪个同学说出来的。1)不限哪个单元的单词的。例如:

apple—eight—too—orange—English—

tand—dog—get—time—eye—elephant—tree—

2)可以限定用哪几个单元的词来做接龙的。这有一定难度,这种方法适用于高年级学生对单词的掌握。如:

invent—taste—equipment—throw—worldwide--?

fall into—operate—towards—scoop—pie—establish—heel—lemon—in this way--?

2.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合成词.例如:playground,让 用这个词中的字母组成新词并写出来。Playground—a,an,and,our,go,you,your,young,play,round,lady,lay?

此游戏可按组进行,在规定时间内,组得最多词的小组为获胜组。

3.用拍乒乓球的方法复习数词。找两个同学到前面来,再找两个同学当工作人员负责听两同学数数,听听是否正确。一分钟为限,时间一到,立即向老师报数,看谁拍得多。教师发令:Ready? One ,two,start! 时间一到,老师说:Stop!

4.按分类复习单词,看哪一组写出的单词又快又正确。例如:

第一组:表示描绘食物的词的(味道、颜色等):salty, sour, sweet, crispy, bitter, hot; red, yellow, white, blue, green, etc.

第二组:发明的物品词(inventions):light bulb, gramophone, microwave oven, computer, TV set, abacus, camera, cell phone, etc.

第三组:动词短语:动词短语:fall into, knock into, go to sleep, stay up, give

up, use up, eat up, put up, think up, put off, fix up, etc.

此游戏也可用接力赛的方法,写完一个单词把粉笔递给下一个同学继续写也可以每组用一张纸,一个人写出一个单词,往后传着写。此外还可采用猜谜、猜人和物、触摸物品、绕口令及单词拼写等等。

二、谈话交际式热身。 每天可给学生规定一个话题,如“My favorite season”“My family”“My school”等。让同学提前准备,每天选出一至二名学生站在台前向大家介绍。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和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三、歌曲热身。 每周一曲音乐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形式。自然界作用于人的心理活动,形成超越现实的意境,创造了环境于人的心理的协调和共振。所以音乐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用美的旋律,美的意境去配合英语教学,可以产生高尚的情操,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好学的品质,促进人格的升华。发动学生每周唱一首英语歌曲,是个不错的方法。按不同的年级的学生教授难度不一的歌曲,日积月累,学生就能学会不少英文歌曲。既锻炼了口语,又扩大了词汇量。

四、竞赛式疯狂背诵英语短章(竞争激烈的比赛)。 竞赛也是英语课上比较刺激并且深受学生喜爱的小结方式,比赛的规则以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来设定,比赛的形式要充分启迪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巩固新知。这样在激烈的比赛当中,一节课的内容就尽收眼底了。在上一节布置的内容后,新课前利用几分钟的热身时间进行疯狂的竞赛秀,不仅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而且增强了课堂热烈气氛,就像一场成功的演唱会一样,由始而终气氛都是高涨的。这样记忆的细胞才会活跃,课堂才就会充满了激情。

英语课前“热身”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热身活动如果做得好,不仅可以使学生情绪调到最高点而且还能巩固旧知识引出新课题。充分利用好课堂之初,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获取知识,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课后总结。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及一切深受学生喜爱的其它课堂教学,无不体现一个“美”字。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和智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学生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学生的智慧需要美的激活,课堂教学的高效益需要美的推动。有了“美”,课堂就有了色彩,有了生机,有了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产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动力。

但是美的课堂要有美的小结方式来呼应,要有美的小结方式来点睛。心理学告诉我们,当课堂教学接近尾声之际,学生学习的兴趣已有所减退,有的甚至分散了注意力。因此,能不能用好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及时将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的精髓,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我认为每堂课必须有课堂总结,这堂课才凸显完美。主要原因是它具有:

1. 概括提炼功能

学习离不开记忆,尤其是英语这一学科,毕竟是语言学习,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不可能见什么记什么,见多少记多少。俗话说:“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所简化才能有所强化。”因此,课堂小结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化、提炼和概括,通过概括形成知识的结晶体。它言简意赅,具有代表性,容易与头脑中已有的英语知识相关联,有利于记忆。

2. 重温欣赏功能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小结时,能使学生重温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在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如果教师的课堂小结能使死板的语言形象化、抽象的词汇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则学生在教师语言美的氛围中能欣赏到英语知识的科学美和教师授课的艺术美,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3. 发展巩固兴趣功能

兴趣是乐学的关键。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课堂小结时,或者抓住本质,画龙点睛;或者前后贯通,浑然一体,都能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更加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课堂小结有哪些方法呢?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小结也是如此,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以教师为主,也可以师生协同进行。成功的课堂小结,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给学生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总要在课堂小结的设计上倾注不少心血。尤其是英语这一学科,更有着它的优越性,因为我一直认为英语是一种非常有乐感的语言,它可以诗,可以舞,可以吟,可以唱,可以圈,可以点,可以说,可以侃。所以,英语课堂的小结方式可以说形式多样,博采众长。我通常使用以下几种小结方式:

一、简单的英文歌。对于每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还可以挑选学生喜爱的简单的英文歌曲或中文歌曲,然后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替换歌词。这样一边唱着自己喜爱的歌曲,一边巩固所学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美不胜收。

二、 Bingo游戏。游戏是英语课上比较常用的巩固和总结知识的方法,可与课前的warm—up形成首尾呼应,同时又是再现所学单词的好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它能发挥总结和巩固的作用,起到预期的效果。

三、小结测试。通常上完一节课后,教师可以简单的口述所学过的内容后,紧接着发给学生本章内容小结测试卡,当堂完成即可,然后每天抽一组的代表轮流做总结,同时让别的组员进行补充完善。当然也可以让学生以组的形式自己进行课堂的小结,这样学生见仁见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且通过相互交流、启发,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取得了极佳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师对学生小结进行评价。这种学生小结方式为学生搭建了激发智慧、放飞思想的舞台,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总之,巧用美妙而实用的课前热身与课后小结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活了学生的心灵。我想,这也正是英语素质教育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冯克诚主编:《中学成功教学法体系》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xx年x月;

2.《中学教学研究:3﹢X—英语卷》;

3.胡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xx年x月;

4.王薔主编:《英语教学法教程》 20xx年x月。

 

第二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反思

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反思

[摘 要] 初中 历史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作者外出听课学习、深入全旗一线教师的课堂,对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关系,教学方法多样化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教学手段 现代 化与教学现代化的关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与课改的关系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历史教师根据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课堂教学呈现出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45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我们的历史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但是,认真审视一下目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下面,是我对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期望大家能提出更多宝贵的想法,以便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共勉,为20xx年即将进入新课程的高中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改革,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

新课程在推广和实践过程中,给人一种把传统教学“推倒重来”的感觉,在处理新课改与传统教学关系时,存在一种“全盘肯定”与“全盘否定”的思维倾向,应该引起重视。我认为应处理好新课改与传统教学的两个辩证关系:

一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关系。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改革不能脱离“历史”,要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进行改革。目前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需要思考和梳理的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和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优秀教学传统思想和做法有哪些? 传统教学中有哪些思想和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 发展 ,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培养人才要求的实际? 在推进新课程实验进程中,我们要如何继承和改进传统的教学思想和做法? 新课程要求教学实施与时俱进,改革、发展、创新。但发展什么? 目前哪些方面首先要发展? 用什么标准来检验教学实施改革、发展、创新的成败呢? 我认为要服务于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全面发展的大目标,改革 教育 教学的方方面面;围绕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主动性,用课程新理念反思传统教学中的不足,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着力点。

二是理论前瞻性和现实操作性的关系。新课标理论的前瞻性与历史现实环境局限的矛盾,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广大师生深入进行新课程研究实践的主要障碍。在目前大环境下,我们不能空谈观念更新,而应该实事求是,结合 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的各种研究成果,融合新课程理念,踏踏实实研究历史教学法,并自觉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解决实际操作性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在新理念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 总结 反思,逐步把新理念转化为个人教学行为习惯。

二、重视过程与情感目标,但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历史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历史线索两部分。一些老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对历史教学任务的理解从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上看,有一些教师忽略对具体知识的传授,表现为在课堂上少讲或不讲新知识,或是上课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这样一来,学生缺乏对历史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历史的具体感受,因而很难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甚至很难展开讨论。教师这样安排,可能是认为应当让学生来建构新知识,或是认为讲多了就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教学的活动难以深入,

使得学生和教师都处于尴尬的被动状态。我们知道,历史教学的任务包括很多方面,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表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的目标无论怎样划分,都是整体目标的具体体现,都不应该忽视某一个方面。而且,正是由于历史本身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才使得历史教育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 科学 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生不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一切活动都难以展开,一切能力也都难以形成,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生成也会成为空泛之谈。所以,现在要注意避免对教学目标整体把握上的失缺,要全面和正确地理解历史教学的任务。

第一,在知识传授方面,一是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 发展 脉络,尤其还要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规定,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学;二是要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即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第二,在学生的智能培养方面,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 教育 的目标,应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手,具体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辨的讨论;二是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 历史 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就远未得到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内容笼统地讲,在 中国 史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主要是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 规律 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国史的思想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师应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予以重视和进一步地落实。

三、倡导教学形式多样化,但不能丢弃教学重点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而对教学内容重点的把握,一堂课的时间有限,需要选定重点的内容,组织重点的活动,而重点活动是应该围绕着重点内容来设计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教学,而是舍本求末,追逐形式,或是就一些枝节性的问题组织讨论;或是对重点的内容轻描淡写,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的内容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