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发表的五类学术论文形式总结

常见发表的五类学术论文形式总结

科学研究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 科学研究的成果需要按照一定的形式来表达, 而论文则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表达手段之一。 科研论文只有在学术期刊上发表, 才有可能使该研究工作在更大的范围内被人了解和利用。

科研论文的写作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如果每个人都熟悉并严格按照一定的规范来写作,那么,研究者撰写论文的难度就会降低,读者也能够更方便地判断论文的完整性、创造性和清晰性,研究同行之间也可以更便捷地进行交流。

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通常有实验研究报告、综述论文、理论性论文、方法学论文和个案研究等5种类型。

1、实验研究报告

实验研究报告是对自己所从事的某项研究的陈述,由反映研究过程各阶段的内容组成, 经常按如下顺序编排: 前言: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叙述研究该问题的目的; 方法:对研究所采用方法的描述; 结果:报告研究中所发现的结果; 讨论: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2、综述论文

综述论文,包括元分析。通过对已发表材料的组织、综合和评价,以及对当前研究进展的考察来澄清问题。在某种意义上,综述论文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包括以下内容: 对问题进行定义; 总结以前的研究,使读者了解研究的现状; 辨明文献中各种关系、矛盾、差距及不一致之处; 建议解决问题的后续步骤。 与实验研究报告不同的是, 在论文的组织形式上, 综述论文是按逻辑关系而不是按研究 进程来组织的。

3、理论性论文

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来建构理论, 这类文章称为理论性论文。 理论性论文与综述论文在结构上经常是类似的, 但理论性论文只引用那些对其理论建构有作用的实验资料。 作者追溯理论发展过程是为了提炼其理论框架。 作者通常会对已有的理论进行分析, 指出其不足之处, 比较说明各理论之间的优劣,并提出新的理论。在这一类论文的理论性分析中,通常作者会 考查一个理论的内部和外部一致性, 理论本身是否自相矛盾, 以及理论与实验观察结果之间 是否矛盾。 与综述论文相似, 理论性论文的各部分也是按内在逻辑关系而不是根据研究进程 来编排的。

文章为互惠论文网http://www.hhlww.net/提供。互惠论文网服务于各位学者、老师、医生、事业单位、公务员、公职人员、学生等,为各位提供专业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等论文方面的服务,为您解决评职称,写论文等方面的烦恼。

4、方法学论文

介绍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改进已有的研究方法,对定量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讨论,这类文章都属于方法学论文。 研究方法或数据分析方法是这类文章的重点, 引入具体的研究数据仅仅是为了对方法进行说明。这类论文应对所讨论的方法提供足够详细的描述,如有必要, 应在附录中给出技术性的资料,如统计程序、数学推导过程等,以使读者明白,并能对该方 法的可行性做出评价。从某种角度来看,方法学论文也可能是上述 3 种论文的特例。

5、个案研究

根据某一个或几个被试的特殊情况, 提出新的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也可以对难以解 决的理论问题有所启示,这类文章称为个案研究。在个案研究的写作中,作者既要考虑到保护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又要考虑到把重要的材料描述清楚,这个平衡点通常较难把握。

可以让当事人查看已写好的个案研究, 给出同意发表的书面意见, 也可以通过改动个案材料的某些方面(如改变被试的人口学特征或增加一些无关材料)进行掩饰,以使当事人及其熟悉的 人都认不出来。当然,这种改动是有限的,一般不能改动那些有助于说明问题的变量。从某个角度来看,个案研究也可能是实验研究的特例。

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类型除这 5 种外,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论文类型,如简报、对以前发表论文的评论和回应等。 尽管这些论文的内容不同, 但文稿应按照前面所述的原则进行逻辑严密的组织。

如何面对期刊审稿意见

一般来说,投送的稿件至少要经过一次技术性审查,英文稿还有一次文字性审查。这种审查通常是学报或杂志的编辑部聘请同领域的专家进行的。编辑部的责任是统一论文的格式、审查文字、处理审稿意见。审稿人的责任是对论文的创新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查,审稿意见一般应包括为提高稿件质量而应做的修改的建议。

作者对审稿人提出的审查意见首先应很重视,考虑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建议。审稿人的意见毕竟是来自一个旁观者的意见,俗话说“旁观者清”,他的意见总有一定道理。有的作者觉得审稿人没有读懂自己的文章(我并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对他的意见也就不认真考虑,这是不对的。审稿人是论文的第一读者,如果他都没有读懂,作者也得考虑自己的文章有什么问题让人家不懂,否则发表后如何面对更多的读者?

当然,对审稿意见也要分析。虽然编辑部聘请的审稿人是同领域的专家,但是,隔行如隔山,领域很宽,审稿人可能并不熟悉文章作者所研究的某个具体专

题,提出一些并不十分中肯的意见也不奇怪。所以,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去做。

审稿后,如果要对稿件做修改,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应付审稿人。我给某学报审过一篇关于类刚毛表面减阻效应的论文,一审时我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改后再审,作者的态度倒也是谦虚的,承认所提出的问题都有道理,作了一些修改。但是我提出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对实验的疑问,作者就有点敷衍,将实验结果用与第一稿不同的另一种曲线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曲线明显地是不能由以前的实验结果得出的。我就有了更大的疑问,提出修改后再审。第三稿中,作者又换了一种方式,有了更多的漏洞,后来,这篇稿件再也没有出现过。

不少编辑部对审稿采取了双盲制,即审稿人不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作者也不知道审稿人是谁。不管这种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我认为它把作者和审稿人的交流限制在文字上,有的编辑部甚至只将审稿人的部分意见转述给作者,这样的交流往往是不充分的,很可能成为提高稿件质量的障碍。既然是做学问,就不应该有所顾忌。有的杂志的编辑部似乎不审稿。你刚把稿件发过去,它就来函说拟在某期发表,要寄版面费。这是不负责任的编辑部,应该离远点。

说到标题,本文的标题也太大了,不过,本文只是随笔,用这样题目是追求一种引人注意的效果,并不是说,注意了本文所提到的这些事就能写出好论文。打个不十分准确的比方,论文好比一棵树,内容是它的主杆和分支,本文所述的标题、引言、实验、文字等等,或许可以算是一部分叶片,这棵树植根于真才实学的沃土上。要想写好论文,刻苦钻研,增长学识才是关键,论文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

 

第二篇:20xx年学术论文大赛总结

20xx年学术论文大赛总结

光阴似箭,这次论文已经落下帷幕。在这次活动,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对本次活动做了如下总结:

一、 活动目的

激励本专业同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促进我院的学风建设。促使学生扎实掌握试验机出技能,提高实验水平。

二、活动的流程

我们就举办了两次有意义的活动,就这针对我们大一新生对论文的陌生儿开了两次由浅入深的论文讲座。

(1)我们邀请了老部长、大三大四的学姐学长,给我们讲解了论文的格式及要点,同样台下更是爆满的学生听,这就得感谢他们的精心准备和及时的到来,让我们有一个对论文崭新的认识

(2)相继而来的第二次的讲座,我们邀请了易绣光老师、余君仔主席、魏坤宇学姐,同样同学们在百忙中在寒冷的雨天而来听讲座,但不负众望,老师精致的解说了怎样便捷而省钱的在网络上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而学姐则说了自己在学习上的方法和电脑上的技巧,学长却给我们上了学前的思想工作,这可以说是里外的结合,让我们对学习的态度方法有更新更好认识,可以说是达到了极其满意的效果,而成功的结束了这两次的学习,进而等待第二年的收获(交论文)

三、活动效果

活动的结束也看出了一些不足之处,我发现我们对小组长的思想工作不到位,而让我们的设置而没有多大作用,而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其次就是班级的差异,有的很积极,而有的班则很费力的去开展活动,我想这是不行的,只有在情愿的情况下才有更好的论文的出现。

更重要的是很多论文的质量却不是很好,很多都有抄袭的迹象,在这可能是我们的宣传的问题还不到位,迫使很多人没时间和能力去完成这次论文,但是相对而言这些活动还是有有意思之处,至少学到了怎样去检索文献,相信我们更加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做到更好更棒。

化学化工学院学术科技部

20xx-3-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