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生物知识总结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二、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第二节 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

参看教材第8到9页的图。

一、 生殖过程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胚泡发育成胚胎。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胎儿经过40周左右从母体的阴道排出。新生儿诞生。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废物从胎盘经母体排出。

第三节 青春期

一、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2、一些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4、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第四节 计划生育

一、 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二、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三、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

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二、糖类、脂肪、蛋白质

1、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

3、肥肉、大豆、花生等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

4、奶、蛋、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三、水和无机盐

1、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

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2、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四、维生素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都很少。但其他营养物质不能代替它。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一、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1、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对食物只具有初步消化作用。

2、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还有许多种消化酶。

3、胆汁也是一种消化酶,对脂肪能起乳化作用,有利于对脂肪的消化。

4、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两类:一是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一是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角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2、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是与小肠的长度和内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一、 合理营养

1、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2、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3、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

二、时刻注意食品安全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2、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

三、呼吸道的作用

1、具有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

2、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3、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

2、胸廓横向的扩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胸廓扩张吸气,收缩呼气。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气体在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肺泡。

2、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部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一、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二、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1、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2、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一、血液是幅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二、血浆

1、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

2、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三、血细胞

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3、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

4、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

5、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

6、红细胞因有血红蛋白而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7、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8、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二、动脉

1、动脉是将血浆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2、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的速度快。

3、动脉最后变成了毛细血管。

三、毛细血管

1、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2、毛细血管的内径小,管壁薄,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四、静脉

1、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2、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的速度慢。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心脏解剖图。

2、心脏的结构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2、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4、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5、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一、血型的发现

19xx年奥地利科学家德斯坦纳把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

二、同型输血

1、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2、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

三、血量和输血

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2、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3、从19xx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二、尿的形成

1、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2、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150升。

3、原尿经肾小管后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三、尿的排出

1、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2、排尿的作用:一是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二是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

一、一个成年人一年要排出约800千克的人粪尿。

二、人粪尿的价值

1、人粪尿属于农家肥。

2、人粪尿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

三、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1、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

2、利用人粪尿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3、高温堆肥。

4、兴建生态厕所。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 眼和视觉

1、眼睛的成像原理和照像机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2、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3、人的瞳孔的大小根据外界环境光线的明暗可以自动调节。

二、近视及其预防

三、耳和听觉

1、耳是人的听觉器官。

2、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

四、鼻、舌也是感觉器官。

五、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3、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二、神经元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 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二、反射的定义: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反射。

三、反射弧

1、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

2、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3、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

第四节 激素调节

一、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1、睾丸、卵巢等都是内分泌腺。

2、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

3、人体的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4、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

二、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一、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

二、含汞、银、镉的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水,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三、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单元小结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2、人作为一个个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男性和女性的生殖有很大的差别,共同担负着生殖的功能。

3、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从人体与环境的关系来说,营养物质和氧气来自生物圈,体内的废物也要排放到周围环境中。从人体自身的结构和生理来说,人体靠消化系统吸收营养;靠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靠排泄系统排出尿素等废物;靠循环系统在体内运送这些物质。这些系统都有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结构。

4、人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需要对外界刺激及时做出适当的反应;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也需要统一协调。这些都有赖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

5、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是由于自身的生理活动,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甚至影响到整个生物圈。

 

第二篇:八年级上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第一章: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水

螅,海葵,水母,海蜇,珊瑚虫。

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水螅的刺细胞里大多藏着刺丝和毒液,当遇到猎物或捕食者时,水螅能迅速弹出细长而中空的刺丝,并将毒液通过刺丝注入猎物或捕食者体内,将其麻醉或杀死。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涡虫,

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绦虫。

华枝睾吸寄生生活史:先寄生在纹沼螺等淡水螺中,然后进一步感染草鱼,鲫鱼等淡水鱼及虾类,人或动物食用了生的或为煮熟的含有该吸虫的鱼虾,就会被感染。

日本血吸虫寄生生活史:1.生活在人体内的成虫交配产卵。2.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水中孵化成幼虫。3.幼虫钻入钉螺体内。4.幼虫在钉螺体内繁殖,并进一步发育。5.幼虫从钉螺体内逸出,进入水中,钻入人体皮肤没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

3.线性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

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等。大多数寄生,秀丽隐杆线虫自由生活。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

助运动。代表动物:蚯蚓。

运动:身体分节,使躯体运动灵活,腹部有刚毛,与体壁发达的肌肉配合完成运动。 呼吸: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5.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縊蛏,蜗牛,石鳖,乌贼、章鱼等

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昆虫的基本特征: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昆虫代表:蝗虫,蝴蝶,苍蝇等。蜘蛛,蜈蚣,虾等都不是昆虫。

7.鱼的特征: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

泳。

呼吸:鳃主要由鳃丝构成,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水从口流入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就从毛细血管渗出,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排出体外。

8.两栖动物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

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生殖:在水中排卵,体外受精,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环境。

9.爬行动物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

的外壳。代表动物:蜥蜴,鳄鱼,蛇,龟,鳖

生殖:在陆地上产卵,体内受精,完全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10.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

吸。身体呈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叫做龙骨突,利于着生胸肌。胸肌发达,可牵动双翼飞行。双翼上生有几排排列整齐的大型羽毛,这些羽毛既有彼此重叠的部分,又相互留有空隙,叫做正羽,作用是搏击空气,使鸟振翅高飞。密生在正羽下面的叫做绒羽,作用是保温。

双重呼吸:一次呼吸,两次气体交换。吸气时空气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则直接进入气囊;空气流动方向:气管--肺---气囊。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又返回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空气流动方向:气囊--肺--气管。

11.哺乳动物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家兔的

神经系统由脊髓,脑,神经组成。发达的神经系统,能够有效地协调体内环境的统一,并

且对复杂的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课时练14页第6题。

第五单元第二章

1.动物的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

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课本43页关节结构,44页屈肘和伸肘示意图。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一肉跨两骨,一骨两肌肉。

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组成。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盖着关节软骨,可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震动。关节囊包裹整个关节,能够分泌滑液,关节囊的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关节囊和韧带把相邻的两骨联系起来,使两骨连接更牢固。关节腔内有滑液,课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更加灵活。

运动并不是仅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配合。

2.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如:小袋鼠爬进

育儿袋,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小鸟喂鱼,蜘蛛结网,动物吃饭,睡觉,繁殖,育雏等行为。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蚯蚓走迷宫,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大山雀喝牛奶,乌鸦吃果仁,黑猩猩钓白蚁等。 3.社会行为三要素:①群体生活,②内部形成一定组织,③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群

体还形成等级。蜜蜂的群体生活属于社会行为,有一只蜂王,少数蜂峰,成千上万只工蜂组成。工蜂跳8字舞来进行信息传递。

蝶蛾类昆虫的雌虫能够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前来交配。用提取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做引诱剂,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交流,是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这样可以控制害虫数量,进行生物防治,减少使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4.信息传递的要素:动作,声音,气味。

第五单元第四章

1.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真菌和细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很广泛,空气,水,土壤,身体,

寒冷的极地,温泉,火山口都有。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制备培养基②高温灭菌冷却③接种④适宜的温度培养。 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细菌为单细胞,个体微小,能用光学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看到其形态,有球菌,

杆菌,螺旋菌。细胞结构有基本结构:DN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特殊结构有鞭毛,荚膜。细菌没有成形细胞核,只有DNA集中区域。属原核生物。 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营养方式:多数异养,少数自养

3.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蘑菇等肉眼可见的。酵母菌细

胞结构有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属真核生物。特殊结构:液泡。

生殖方式:出芽生殖,有时为孢子生殖,

霉菌细胞: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青霉菌丝分为营养菌丝和直立菌丝。营养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吸收有机物。直立菌丝生长在营养物质表面,顶端长有扫帚状结构,其上有成串的孢子。蘑菇的菌体也有菌丝构成,地下为菌丝,地上部分叫做子实体,分为菌盖,菌褶,菌柄。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营养方式:异养

4.细菌、真菌共有的特征: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无叶绿体。生存需要水分,适

宜的温度和丰富的有机物。作为分解者,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5.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寄生在活细胞

里,靠自己遗传物质里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这种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 营养方式:异养

第六单元第一章

1.植物的分类: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种子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

被。

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有:玉米,水稻,小麦,高粱 双子叶植物有:向日葵,大豆,花生, 裸子植物有:各类松树,杉树,银杏等。

2.动物分类。课本98页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对这两组再分类。

3.生物分类的七个单位由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包

括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间的相似特征越多。反之亦然。

第六单元第二、三章

1.生物多样系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这三个层次的判定:例如:我国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裸子植物最丰富,也是动物种类最丰富国家之一。由此可判定这属于生物种类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保护斑头雁,棕头鸠等鸟类。

4.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外,还有迁地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颁布法律和文件等措施。 实验设计:对照实验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