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PPT

这篇短文对于经常需要写PPT的人应该来讲会感觉非常到位,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因此帖上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也能够有一些帮助!

思路!

做PPT最需要的就是思路.:

自认做PPT我已经很高很高的高手了(自恋中...),做了5-6年,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可是每次在做新PPT之前,还是很头痛!

头痛的东西很多:思路,架构,版面,色调,详略,图片等等.

但感觉最有用也是最头痛的就是思路.

由此,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做PPT的流程应该是:

1,最开始什么都不要想,不要去查资料,也不要接触电脑,而是用笔在纸上写出提纲,当然,能简单的划出逻辑结构图最好了.越细越好.

2,打开PPT,不要用任何模板,将你的提纲按一个标题一页整出来.(过去我就总是追求完美,首先搞摸板,花掉半个多小时,做的过程中不满意又修改,做完后又修改,甚至最后完全推翻----伤神费力耗时!!)

3,有了整篇结构性的PPT(底版/内容都是空白的,只是每页有一个标题而已),就可以开始去查资料了,将适合标题表达的内容写出来或从网上拷贝进来,稍微修整一下文字,每页的内容做成带"项目编号"的要点.当然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新的资料,非常有用,却不在你的提纲范围中,则可以进行调整,在合适的位置增加新的页面.

4,看看PPT中的内容哪些是可以做成图的,如其中中带有数字、流程、因果关系、障碍、趋势、时间、并列、顺序等等内容的,全都考虑用图画的方式来表现。如果有时候内容过多或实在是用图无法表现的时候,就用“表格”来表现。实在实在是不行了,才用文字说明。所以,最好的表现顺序是:图--表--字。这个过程中图是否漂亮不要在意,“糙”点没关系,关键是你用的图是否准确。

5、选用合适的母版,根据你的PPT呈现出的情绪选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如果觉得office自带的母版不合适,自己在母版视图中进行调整,自己加背景图、Logo、装饰图等。其实关于母版颜色的选择,这么多年,我也一直没有研究透彻,据说不同的颜色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情冲击,专业的书讲的都是些狗屁理论,不就是情绪吗?我就按自己的情绪来定了。当然,如果是有公司自己的标准模版,就不用费这些工夫了,直接用之。

6,在母版视图中调整标题、文字的大小和自体,以及合适的位置。

7,根据母版的色调,将图进行美化,调整颜色、阴影、立体、线条,美化表格、突出文字等。注意在此过程中,把握整个PPT的颜色不要超过3个色系!否则你的PPT就显得特别乱而且“土”!

8,美化页面,看看哪里应该放个装饰图,图片可以从网上找,建议用GOOGLE的图片搜索(用英文最好),装饰图的使用原则是“符合当页主题,大小、颜色不能喧宾夺主!”

9,最后在放映状态下,自己通读一遍,哪里不合适或不满意就调整一下,修改错别字!

10,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没有!注意错别字!(上一步你已改过了,但不够!你自己做自己查的正确率并不高),你知道吃饭的时候,饭里有只苍蝇是什么感觉吗?就是看PPT时看到错别字时的感觉!而且读者一般是老板或客户,会非常怀疑的专业精神和工作态度,前面99%的工作已经做的非常不错了,但你的给读者印象却可能毁于这1%的失误上!因此,将PPT给你的同事或者朋友检查一下,如果文件很重要,建议给2-3个同事检查。

到此,总算完成任务了!至于演示演讲、音频视频,甚至你的演讲视频和PPT打包等等,哥们儿再另僻专题讲讲,赫赫(再次自恋中。。。)。

密技真言:

尽量用1种字体,最好不要超过3种

PPT的灵魂----“逻辑!”

PPT的恶心----“错别字等于苍蝇”

3色原则:“不要超过3种色系”

6字解码:“大化小,小化图”----提纲时,用逻辑树尽量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小问题用图表现。

12字真言:“能用图,不用表;能用表,不用字”

只要掌握如上原则,PPT肯定不会很“糙”或“土”,而且具有专业精神

 

第二篇:PPT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案例

教材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是一组以秋天为专题的课文。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其他季节的感受。《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一首抒情意味很浓的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教学时,引导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设计理念:

根据教材特点,本案例的设计以读为主,辅以视觉和听觉材料,引导学生感受诗句之美;仿写诗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言语的特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想像,从秋的声音中体会秋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诗情。

2、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秋天的色彩,引出秋天的声音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秋天是一个色彩的宝库。请看(出示课前搜集到的各种展示秋天色彩的图片,边展示边讲解)秋天的天是湛蓝

的,万里无云;秋天的月是明亮的,皎洁如玉盘;秋天的树林是五彩缤纷的,黄叶飘飘,红叶似火,劲松苍翠,古柏更加郁郁葱葱??

秋天不仅是一个色彩的宝库,它还是一个汇集无数种美妙动听声音的宝库。这节课就让我们打开这座宝库,去聆听那些美妙动听的声音,去品味浓浓的秋意。

[设计意图]

先从视觉渲染入手,让学生感受浓浓的秋意,再引导学生去读课文,品味秋天的声音。视觉与听觉在学生的心里产生共鸣,这些美丽的画面和教师如诗一般的导言,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如诗如画的阅读环境。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师:秋天都有些什么声音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首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和拼音多读几遍,理解词语的意思。

1、自由读、指名读、赛读、挑战读。

[设计意图]

多种形式的读是促进学生反复朗读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提高。为后文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打下基础。

2、感悟诗的内容:在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生:听到了落叶“刷刷”声。

生:听到了蟋蟀“瞿瞿”声。

生:听到了大雁的叮咛声。

生:听到秋风掠过田野的唱歌声。

3、你最喜欢哪种声音?(朗读、想像、说话结合)

①生:我喜欢“刷刷”的黄叶道别的声音。(感情朗读。)

(师放课件)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落下来,你看它们像什么?(彩色的蝴蝶)

师:它和谁道别?

生:大树妈妈。

师:展开想像黄叶是怎样跟大树妈妈道别的?

生甲:再见了,妈妈,我就要离你而去了,请保重。

生乙:妈妈,别难过,我会化作泥土,紧紧地拥抱你,给你提供养料。 ??

②生:我喜欢“瞿瞿”蟋蟀告别的歌韵。(感情朗读)

师:“瞿瞿”是蟋蟀振动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去哪里啦?(师放课件)

师:蟋蟀唱着怎样的歌来与阳台告别的?(展开想象)

生甲:告别了,亲爱的阳台,我的伙伴,明年再相见。

生乙:亲爱的阳台,你陪我看日出,赏星光,我走了你一定会寂寞的,别伤心,别难过,我一定会回来的

生丙唱着回答:再见了,亲爱的阳台;再见了,亲爱的伙伴,明年再相会!

??

3、配乐,师生齐诵1~4节。

[设计意图]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新课程致力追求的新理念。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千方百计的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规定的情境。但它又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课文的言语与自然的声音交相辉映,定能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因此本环节的设计,就是在学生通过多途径朗读有所感知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进一步把他们引入课文规定的情境之中,思考:黄叶和大树怎样道别?蟋蟀和阳台如何告别?大雁会说些什么?秋风给田野送来了哪些歌吟?学生的想象各具特色,无不带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又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钥匙。每位同学的想象不同,感受就不同,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在此得到了巧妙地结合。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在学生进行语

言实践的过程中,处处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诗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环节也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始终处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创设了让学生思维自由驰骋地空间,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灵性飞扬。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1、学生自由说:

生:我听到了秋雨的声音“沙沙”;

生:我听到了大豆炸裂的声音“啪啪”;

生:我听到了菊花怒放的声音“嘻嘻”。

??

2、师:是啊,秋的声音的确很多。你能不能也像诗人一样把你听到的声音按照课本上的形式写下来。

怎么写呢?你可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先写声音是谁发出的和怎样发出的,再用拟声词模仿这种声音,最后对这种声音进行想象;除了这种写法,也可以依自己的想法来写。

3、学生写作,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听听,

秋的声音,

大豆敞开胸膛,

“咚,咚”

敲响了丰收的战鼓。

听听,

秋的声音,

绽开的谷粒随风起舞,

“沙,沙”

是它跳起了收获的圆舞曲。

??

[设计意图]

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学完一篇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实践,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扩展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仿写环节的设计,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达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写的能力。做到读写同步,立体整合,协调发展。在学生练习仿写诗句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诗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解决了学生思路上的疑难,使学生有章可循。仿写也符合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四、诵读诗句,表现感受

1、把自己的时替换课文前三小节的任意一节,调整自己诗句的句式、韵脚,与原诗协调,练习朗读。

2、诗歌朗诵会

[设计意图]

让学生把自己的诗句放入课文的诗句中,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诗歌在句式和声音上的特点,学生对自己诗句的调整也是一种句式变换的练习。在诗歌朗诵会上,学生最关注的是其他同学是如何创作诗句的,同伴的智慧可以激发每一位同学的创作灵感,学习的资源也来自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五、小结:

大自然就是一本书,用心的人才能读得懂。你看:红叶上写着秋,白云里藏着雨,雁行是蓝天的签名,向日葵是太阳的印章??让我们去亲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领悟大自然得物语。

六、作业

抄写自己创作的诗句,配上插图,制成展品,参加班级“秋之声”诗歌展览会

板书设计

12、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 道别蟋蟀 告别大雁 叮咛秋风 歌吟

音乐厅

每一片叶子 每一朵小花 每一滴汗水 每一颗谷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