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山中学20xx学年度课改工作总结

立足学校实际,以学定教,打造高效课堂

----20xx年佛山市荣山中学课堂改革小结

众所周知,荣山中学高中学生入学成绩偏低,学习能力较差,教师的教学往往呈现出事倍功半的现象。分析学生入学前学习成绩低的原因,大致有四:其一,有好的智力而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其二,初中阶段没有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学习激情其三,个别学科较差,导致学习成绩整体不高,其三,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成绩低下。这种情形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在不断地加重,从而也就导致了高中阶段学习兴趣不高,没有学习激情等现象的出现。为改变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使更多学生成才,也为适应新高考对课程安排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学校声誉,荣山中学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改革。

一、改变观念,立足学生实际,定位改革内容。

由于习惯不好,荣山中学的学生普遍带有“惰”的习性。针对此,学校教师认真探讨之后,认为应该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上下功夫,扭转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对此,学校从20xx年10月就开始了认真的部署。

1.认真学习,广泛发动,充分认识“先学后教”的好处:由于传统教学的惯性,一部分教师对课堂改革存有误解,不愿意进行教学改革。一部分教师也认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但不愿承担课堂改革后出现的较为繁重的工作,于是学校成立了课堂改革领导小组,对“先教后学,课前预习的好处进行了归纳,在教师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让老师们明白,”“先学后教”提倡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好、教育好,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它至少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能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并且很好的把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方式落到了实处;

运用“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转化落后生,培养优等生,缩短差距。由于教师少讲,学生自学,教师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后进生,针对个别情况个别辅导。而优等生本身知识就学得牢固,理解得深刻,再加上能给别人做讲解,做别人的老师,更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积极性,会更愿意努力学习,水平也就越来越高;

运用“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减轻教师与学生的负担,使师生得到了共同解脱。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变成了组织者,不但解放了学生,而且解放了老师,解决了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苦,老师满堂灌、学生不想学的问题。并且课堂上由于有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也能当堂完成作业,课下不需要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就能够举一反三,运用自如,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轻松,有效减轻了师生的负担,学生也就更爱学了;

运用“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能全面提高师生共同的素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首先,教师在运用“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学习更多的相关理论,就会接触到更多的新理念,获得一次头脑风暴,在实践探索中也会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和学到更多的东西,一些能力得到了锻炼,一些素质得到了提高。其次,“先学后教”的教学全过程都在培养学生的内在素质:“先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和耐挫精神;“后教”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质 1

疑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当堂训练阶段则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若能长期坚持运用“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和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2.常规管理与评价因课堂改革而改变

课堂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完成这一工程,学校的教学管理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改进:

第一、全力提升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这是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现代教学论认为,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地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并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如果没有这样的过程,知识的传授很难真正到位,真正落实。这就是目前课堂教学费时多、收效少的原因所在。先学后教就是把学生的学放到课堂教学的首位,通过教师的组织、指导和点拨,使他们能够认真地学、有效地学,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同时学会了学习。但可惜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与这种教育的基本事实相去甚远。把学生仅仅看作教育的对象和灌装知识的容器,在课堂教学中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记轻思、重外部控制轻内部转化,已经形成具有超稳定结构的经验系统。所以,我校接下来的课堂改革将步履维艰,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已有经验系统在起作用。当这种经验系统能够派上用场的时候,是不愿放弃的,更何况目前还有许多相关因素在强化这种经验系统。这种经验系统一定要改革以后才能适应需要;而一旦实行了改革,我们的教育实践就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所以,我们接受先教后学的教学理念,首先得重组我们的经验系统。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考评也就成了常规教学的一个新的课题。

第二、课堂教学结构的评价标准的改革跟进。评课标准必须改革,实现三个“转向”。

(1)评价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

从“单一”的评价认知多少,转向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了多少(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创新精神、学习习惯等培养得怎么样),通过这一转向,促进教师认真确定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并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

从主要评教师怎样教(教态、语言板书、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等)转向重点评学生怎样学,看学生自学的情绪,是否紧张地动脑、动口、动手,自学的效果如何。即使对教师的“教”,也要通过教师指导后,学生是否紧张地学习、效果怎样来评价。这样,评价主体由“重教”转向“重学”,促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到引导学生学习这方面来,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爱学、乐学、会学,能力不断增强。

(3)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

课堂上能最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真正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就是好课,相反教师讲得再好,形式再美也不应算是好课。这样,教师备课、讲课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杜绝形式主义、花架子。实行阶段性评价,即对课堂教学每一步的效果进行评价。如对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的评价,就看学生是不是紧张的自学,效果好不好。对学生自学阶段的评价,由教师通过巡视、提问、板演、练习等检测方式来进行,看学生通过自学,解决了多少问题,收获多少。对“后教”这一环节 2

中教师“教”的评价,则看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是不是彻底解决,真正能够理解、运用。对当堂训练阶段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当堂完成作业的正确率高低,说明效果好坏。

第三、改变课堂结构:学校反对僵化的课堂模式,但提倡有效的,可改变目前师生不良教与学关系的模式。

(1)课堂组成:课前作业(预习)、课前反馈、答疑解、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布置预习;课后作业(缩小版的)。

(2)所有组成部分皆由问题组成,用问题驱动课堂;

(3)将传统课堂结构一律前置,即:课堂内容移至课前,课后作业移至课堂。

(4)教的内容是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自学掌握的,一律不教。

(5)教的方式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即使倾向性问题,也可能有人会),如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更正。

(6)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训练。保证训练的时间不少于一定时间,让学生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还要保证训练的内容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搞死记硬背;更要保证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

(7)预习效果的呈现方式:小测;学生分组汇报;作业方式的检查;问题式报告。

(8)预习评价:课堂上建议分组评价,每周汇总一次,得出优胜组别。每组6人,分上中下三层,呈现预习结果时轮流回答问题。担任小组长的学生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恰当的评价机制。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的学习精神,把评价变为课堂的佐料。

二、确立目标,依时推进,实现高效课堂

1.发动阶段:20xx年10月至期末。具体工作:①作两次全校性的讲座,进行发动与学习;②20xx年11月,非毕业班年级教师外出高明一中听课学习一天。③有关学生学习小组分组事宜研讨。各班划分学习小组。④各备课小组就“预习指引”(导学案)编排工作及人员分工。⑤油印室社会化。⑥“预习指引”上缴程序、时间安排及印刷,课堂使用等。 2.实验阶段: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上半学期。具体工作:

①编写预习提纲:做到:问题细小化;课本化;适当拓展;类型多样化; 做到“三给”,即给时间,给要求,给方法。分两步走:先课内指导,后课内外结合。要求:教师首先走进文本,研读教材,布置预习作业时做到有的放矢。要体现层次性、开放性,尤其是要布置一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的拓展性内容。允许教师与学生有一个适应与习惯过程。

②通过实践,发现问题。通过听课交流,教师都布置有课前预习,每个班基本已经按成绩分成学对或者7-9各个小组,课堂上学习气氛增加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明显增加了。学生基本上有了预习的意识和行动,开始改变以往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的状态,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预习中遇到问题能够和小组同学讨论、主动问老师,有一部分的课堂已有了内容前移的初步模式,这是好的开始。普遍反映出老师上课过程中重视了用问题引领学生学习和思考,真正使学生 3

的思维跟着老师走,所以,上课学生开小差、睡觉的情况明显减少,课堂有效性明显增加了。

而在改进的是:学生预习效果的检查、落实、抓实,可通过提问、小测等形式,最终转化为小组或个人的加分,使学生知道按照老师布置的预习提纲预习就能积累平时分数,最好与学态评价挂钩,增加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真正实现先学后教;任课老师可根据导学案科学地设计和布置下节课的预习提纲,让大部分学生能通过预习掌握下节课的部分内容,真正使课堂内容前移;个别老师课堂虽然形式上有所改进,但实质上还停留在旧的教学模式里,所以,备课组有必要认真探讨研究,如何既能先学后教、主动学习,又能在课堂上传授足够的知识,不耽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③认真摩课,经过对比,发现问题。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实践,下学期第十五周至第十七周,教导处与科组对部分教师的新课堂进行了两次以上的录像,科组教师与教师本人通过录像对课堂教学不断地研究讨论,肯定成绩,发现不足,认真总结,以期下个学期在全校推广。

④后期推广,全面进行荣山中学的课堂改革。首先形成一种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灵动的高效的新的课堂模式。其次,形成适合荣山中学学生实际的导学案,将教师从繁重的资料汇编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教学与教改。

三、安全教育与环保巩卫教育同步开展

(一)安全教育警钟长鸣

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安全工作,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学校建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制定了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1.宣讲安全知识、普及安全常识。邀请了学校法制校长、派出所指导员、消防大队领导讲解交通安全知识,用电、用气及安全逃生等知识,普及家用电器的正确使用操作方法。

2.召开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由德育处统一印发安全教育材料,包括安全知识,安全警报等。班主任进行宣讲,让学生进行讨论,以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学校还利用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全方位宣传安全工作。

3.定期反馈各时段的学校安全工作,及时查找问题排除隐患。每个月末学校组织各部门对自己所辖的部门进行一次安全排查,反馈学校的主要安全工作记录,力求做到有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安全工作及早布置、安全措施及早落实、安全警钟长鸣。

(二)环保教育巩卫工作常规化

1.把环境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1)学科教学,课堂渗透。在学科的主课堂中开展环保渗透教育,做到学科课堂有计划、有教案、有过程、有测试、有实效。在化学、生物、地理、政治、语文这些与绿色环保结合密切的学科突出教育。

(2)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开展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环境问题作为研究课题,通过实践,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环境问题,认识环境问题。学校成立了溢达环保俱乐部,定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 4

(3)通过班会课、团队课以及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开展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母亲河”、“创建清洁优美的校园”、“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等为主题的征文、演讲、黑板报、手抄报、知识竞赛、观看教育片等的环保教育活动。

2. 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环保教育

结合重大纪念日,如 “植树节”、“爱鸟周”、“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形式多样的环保纪念活动。利用废物进行小制作,电脑绘画比赛,环保小报编辑比赛等;学校的校园网、校报、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开辟了“绿色教育专栏”,向师生报道学校创建省绿色学校的情况和宣传环保知识;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社区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食堂、花草坛、亭子、寝室、教室、操场等场所,时时处处都渗透着环境教育。

强烈的忧患意识己经深埋在荣山中学教师心中,我们将坚定信念,勇于创新,加深教育教学改革,创设出更加高效的教学氛围,多出名师和精品课,用全体教师的智慧迎接不断到来的挑战。

荣山中学

20xx年7月9日

5

 

第二篇:华阳中学高20xx级数学科课改工作总结

阳中学高2014级数学科课改工作

总 结

华阳中学高2014级数学教研组

序 如何探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突破制约课堂教学变革的瓶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学习潜能的充分开发、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华阳中学经过十年探索,创建了一种“人本关爱、系统优化、心育渗透”的教学模式,找到了一种适应学生学习发展需要、凸显“教学育心”特色的有效教学模式——“三维七段”单元教学模式,它突破了“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智轻情”、学习动力不足等课堂教学困境,释放出源自生命本身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力量。

为了继续推进我校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落实省市县数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规范数学课改行为,加大数学课改力度,我校高2014级12位数学教师在学校和年级组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围绕高中课程改革的工作。

如何探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突破制约课堂教学变革的瓶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学习潜能的充分开发、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华阳中学经过十年探索,创建了一种“人本关爱、系统优化、心育渗透”的“三维七段”单元教学模式,它是一种适应学生学习发展需要、凸显“教学育心”特色的有效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从开发学生潜能入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综合素质,推动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转变,从教师教教材向指导学生学习教材转变,从“以讲为主”向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转变,从“一维教学”、“二维教学”向真正意义上的“三维教学”转变,突破了“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智轻情”、学习动力不足等课堂教学困境,释放出源自生命本身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力量。三维七段单元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了知识体系、培养了思维能力,为高中数学高效学习找到了新路径。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组教师通过国家级、省、市、县和学校各级培训,认真学习了新课改有关文件,认真领会课改文件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我校的数学新程改革,每一位教师从思想上,行动上努力适应新课改下数学教学要求,转变观念,勇于探索,扎实地推进课改 2

工作。现将我校实施新课改以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促进理念更新

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省、市、县课程改革方案的文件精神为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我校普通高中第二阶段数学新课程改革实验,以“三维七段”单元教学模式为手段进一步提高我校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质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师生潜能”的办学理念,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积极地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化发展、个性化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学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

二、落实常规教学教研,保障课改实施

每期开学之初我们就按学校和年级的要求组织本组教师研究制定本期教学常规计划,包括教学设计、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试题命制、试题分析、听课、评课等基本环节。

1、教学方面,从“人本关爱”到“三维七段”单元教学。“三维”就是把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转化为三维的教与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和“三维学习”;“七段”是单元教学的七个阶段,即学习引导、先学自研、互动探究、点拨讲解、训练内化、诊断反思、辅导提升。

(1)、按“三维七段”单元教学模式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做好常规“五备”

备课标:一备学段课标,宏观把握学段的课程性质 、结构体系、 3

目标要求;二备学期课标,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三备“三维七段”单元教学中的“单元”课标,合理安排课时,分解与组合教学内容;四备课时标准,明确课标的行为动向、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区分内容目标所要达到的深度与广度。

备教材:教材是无数专家用心血与经验编写而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因此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包括教材中的文字说明、图片音像、问题设置、活动设计、作业呈现和阅读拓展等。在备教材时要依次做到“三读”,一读教本,初步把握编写者的意图;二读教学用书,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三读参考材料,有效利用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深度感悟教学新理念。

备学情:要求从如何有利于学生“学会”的角度来考虑教学,为此就要了解不同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预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产生的疑惑。

备预设:一是思路要清晰,清晰的教学思路能够体现课堂教学的节奏美,能够表现教师思维的流畅美;二是思路要简明,简单明晰的教学思路既便于操作,又能够体现教学内容组合的层次美,步与步、层与层之间的教学预设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备作业:对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教师都亲自动手做一遍,同时还根据学生实际,自编或组编若干个针对性强的分层作业,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

(2)明确教案的书写和使用要求

先备课后上课,写好教案再上课是对每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我们 4

要求不得无教案上课,不熟悉教案不上讲台,不能一人供稿众人照搬,不用课本或试卷上的“批注式”写法代替教案,不以纯解题过程作为教案,不全文抄袭(或下载)不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案。每位教师根据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进行第二次备课。教师在教学后,自觉主动地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即时、即兴的反思,反思亮点和缺陷,通过教学随笔、教学日志、教学案例、教学叙事等多种方式写下来,为我们继续深化课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认真上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高中数学课程在教育理念、学科内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中,教师们根据高中数学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数学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式。上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维品质的主要场所。教师的授课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学生的学习质量,决定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我们一直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课堂教学,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无论何种类型的课程,构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教学行为是导入、讲授、提问、倾听、评价和板书等,关注并不断改进上述教学行为,有利于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我们的课堂基本做到了 “六个优化”,①优化导入:探索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新颖有趣的导入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把“教学目标告诉给学生”(提前 5

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避免了学生只关注课堂形式的热闹和参与的开心,而忽视教学的“核心部分”;②优化活动:组织学生的活动有目的性、预设性、启发性,由浅入深,层次推进;③优化点拨:点在关键处,点拨难点、疑惑点,点拨具有启发性,做到了疏密适度,详略得当,层次清楚,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④优化提问:教师的提问能够吸引学生的回答和回应,情境恰当,重视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和难度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参与其中;⑤优化评价:在学生有所参与、有所表现后教师应作出适时的反馈评价,“以资表扬”;⑥优化板书: 重视板书的布局,做到字迹端正、内容简明、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艺术美观,有助于知识的构建和再现、有利于学生阅读或笔记。

另外,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我们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课堂上要求尊重学生人格,不训斥、不挖苦、不嘲讽学生,不将违纪学生逐出课堂,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课堂教学还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我们强调教师重在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的探索。

(4)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在新课程标准下,课时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手练到位,是当 6

前值得研究的课题。老师们收集了较为丰富课改资料,通过解大量的习题发现突破重点、难点的好题目,好方法,布置给学生的题目少而精,不搞题海战术,不布置未经筛选的作业,不布置无效的机械重复性作业,对发放的试卷,教师事先仔细做完,删除错题、偏题,有所取舍后才向学生发放,定时回收试卷进行详细批阅。

我们的作业布置坚持“五个必”:即讲必练、练必阅、阅必评、错必纠、纠必查。要求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要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授课内容根据班级学情,做到书面与口头作业相结合,做到难易适度,数量适当,倡导实施分层作业,必做与选做相结合。我们现在使用的《数学专页》和《与名师对话》,比较适合我们学生实际。作业批改方面,我们要求教师尽量全批全改,有批注,有激励性语句等,倡导老师们面批面改。

(5)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教学适应个体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环节,具体操作为:①了解学生,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利用不同的方式辅导;②密切关注“学困生”,耐心细致、循循善诱个别辅导;③开发潜能,培养特长,对一些基础扎实、学习潜力较大的学生,要发挥其所长,进行开发性辅导;④竞赛辅导,做到指导教师、参与学生、辅导内容、时间、地点等五落实。

2、教研教改方面,集思广益强化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形成一致意见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 7

动。现在我校各个学科组集体备课均保证有半天的时间,要求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四落实。

(1)集体备课,优势互补。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按以下基本流程进行集体备课:拟定课题、个人钻研、中心发言、集体商讨、形成个案。第一步,由教研组长提前确定内容和集体备课的时间;第二步,每个教师进行认真钻研,充分准备;第三步,由事先确定的主讲教师作中心发言;第四步,备课组成员畅所欲言,能者为师,集思广益,经过观点上相互激烈碰撞与争论,相互比较、切磋和完善;第五步,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结合任教班级的学情,发挥教师个体优势和特长,形成既能体现集体智慧又能反映个体特色的教案。

(2)研究问题,寻找对策。我们每周星期三下午的教研活动还有一项重要活动:把组内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并记录的问题、写好的课后反思,如记录教案的实施效果、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目标达成程度等,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进行集体切磋,将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做为组内重点研究内容,共同商讨,寻找对策,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老师们养成了随时研究的好习惯,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以不拘形式的“即时备课”来弥补,及时解决学生暴露的问题和教师遇到的问题,使集体备课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务实性,在不经意的言语之间,完成了二次备课。长此以往,就使每一节常态课的设计日臻完善。课堂教学成效显著、有效,教学变得实实在在。

8

(3)互听互评,优化教法。“开课、听课、评课”是最经济、最实用、最有效的教研活动,根据我们年级组本学年度教学计划,要求所有学科人人献课、听课、评课并在各教研组内进行评比,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包括组织听课评课和自主听课评课,从而促进全员课改,提升教学质量。

三、收获与困惑并存

通过近一个半学期以来的培训学习、教学实践,我们的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过去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学是知识的传递,学习就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就是记笔记,背书,做作业,应付考试,教学就是教教材,现在教师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利用教材为主要学习材料教的过程。改变了过去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的现象,教学方法也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载体,以教材为轴线,既重结果更注重过程的全新的教育方式。

2、现在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主动建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以获得体验、自我发展的过程。有了上述认识,我们组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更多地考虑了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去自主学习、互动探究,而不是一讲到底。同时,结合我校的多媒体设备,教师更多地是考虑如何设计出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调动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和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益。

3、遇到的困惑,一方面因为我们的学生多数都是踩线生,缺乏完全自主学习的基础和习惯,有时由于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 9

就出现了学时紧而完不成教学内容的困惑。还有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不够,有时又让我们不敢大胆让学生去使用新的学习方式。显然流于形式的探究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多年形成的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加之缺乏和外界必要的交流学习,使得我们一些教师观念转变还没完全到位,这导致我们有的工作还流于形式,活动开展起来也有很大的难度。但不管怎样,我们认为,新课程的理念,为我们教学行为指明了方向,过去学生大多是被动接受,现在能够主动与老师、同学探讨问题,并且这样的学生数量在逐渐增多,说明我们的课改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尽管新课程改革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与困惑,但我们想信通过专家指导以及自身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有信心把新课改实施下去,并希望通过新课改,让我们的教学成绩有较大的飞跃。以上是我校高一数学组就新课改实施以来的工作情况的汇报。不足之处,敬请批各位领导指正。

20xx年5月6日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