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科技创新总结

“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

应用工作总结

XXXXXXXXXX

二〇一四年

“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应用工作总结

XX公路管理段

“十二五”期间,我段在省公路局和XX公路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怀揣“中国梦”重要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公路养护管理中心工作,以“保安全、保畅通”为主要目标,大力引进和推广公路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科学化养护水平,路况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XX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成立班组、拟定方案

“十二五”期间,我段非常重视公路行业及公路养护方面的科技创新与应用的相关内容,不但订阅了大量如《中国公路》、《公路》、《施工技术》等相关的杂志,还时常利用网络访问公路技术网站来咨询与请教行业专家了解近期的行业动向与创新。每年,我段都要成立专门的科技创新与应用活动领导小组,抽取段上的技术骨干为小组成员,制订详细的科技创新及应用实施方案,来带动广大干部职工对科技创新及应用的关注与兴趣。

二、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我段承担着XX市XX区境内158.195公里公路的养护任务,为了给社会提供一个舒适、便捷、安全、畅通的通行环境,在“十二五”期间我段不断加大公路养护力度和科技含量,特别是对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极为重视,在经费和时间都紧张的情况下,邀请技术专家,对我段技术干部及职工进行相关技术培训。

培训过程中,我段周密安排,严格要求,狠抓落实,对技术干部及职工进行了各种新技术的培训。并将这些技术应用到了G316线江天路、天陇路,S306线徐合路等路段的日常养护维修中,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是我段在“十二五”期间经常使用的一项预防性养护技术,该项技术的运用,不但提高了我段管养路面的行车舒适指数,而且还延长了我段路面的使用寿命 。

我段所管养的路线中,G316线与S306线为重要国省干线,交通量大,路面平整度较好,部分路段有轻微的网裂,遂我段一般使用更加经济的ES-2型稀浆封层对我段管养的G316线与S306线进行预防性养护。

通过我段后期对稀浆封层的追踪观测,ES-2型稀浆封层有效的预防了我段G316线与S306线路面的老化、裂缝、松散、磨光等病害,并加强了路面的耐磨和抗滑性能,不但降低了我段在养护维修中的成本,而且大大提升了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

(二)同步碎石封层:

20xx年由于我段管养的G316线天陇路随着交通流量日益增大,大吨位车辆日渐增多,

路面严重疲劳,强度逐年下降。加之气候、水文、冻融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大部分路段路面开始大面积裂缝、松散,更为严重的是部分路段路基开始出现连续坑槽,依靠灌缝、裁补等日常养护措施已无法保证路况质量,如不及时进行预防性养护增强路面强度,公路使用寿命将大幅缩短。

为了尽快改善该路段公路路况现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多方案论证、比选,采用了工艺先进、生产效率高、施工成本低的橡胶沥青碎石封层技术,提高公路服务水平及安全通行能力,延长公路的使用期限。

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技术是在同一时间内同步撒布沥青结合料和骨料,通过胶轮碾压形成沥青碎石封层,由于沥青结合料流动性较好,能使碎石更深地埋入沥青结合料中,从而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封层施工中骨料与沥青粘结性差等诸多方面的不足。

根据后期的追踪观测,该技术的使用使我段G316线天陇路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减少了路面的反射裂缝,对原路面的裂缝、车辙等病害起到了修复作用,提高了防滑性能,防水性能,降低了道路的维修养护成本,可以快速实现道路的养护,确保道路的正常使用。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可以节省材料、设备成本,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效率。同步碎石封层设计厚度小,一般为5—15毫米。另一方面,同步施工的专用设备保证了施工效率,在1小时内可完成500—600m长、3175mm宽的封层施工,并开放交通。与其他养护技术相比,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对交通的影响最小,开放交通速度最快,非常适合交通繁忙路段的养护工程。

(三)、无缝伸缩缝技术

20xx年,我段管养的S306线徐家店桥,由于超载超限车辆日益增多,原设计标准和承载力已不能满足现有交通量和载重量的需要,在实施加固改造工程之前,该桥梁桥面破损严重,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我段在此次危桥改造的工程中,大胆使用了新材料GS-1溶剂型防水粘结剂做为防水层材料,还首次使用了无缝伸缩缝技术。

无缝伸缩缝技术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较以往收缩缝具有以下优点:

1、耐久性、稳定性、通用性

能保证使用寿命长达5~8年,免保养,可用于在适应伸缩量范围内的各种桥梁。

2、灵活性、实用性、可靠性

能适应50mm之内的桥面运动,在-40度不会变脆,80度不会流动。可以平衡横向、纵向运动和振动。混合料坚固,稳定,可抵抗交通车辆的冲击,不产生裂纹,龟裂和破碎。

3、平稳

与路面衔接平顺,行车平稳舒适无颠簸,车轮不打滑。

4、防水性强

层层密封,保证接缝部位不渗水和灰尘.且耐酸碱的腐蚀。

5、安全性

不含任何金属材料,可免除金属暴露在外对行车造成危害,确保驾驶员的安全。

6、维修迅速

一旦伸缩缝遭到外界的破坏,维护可快速进行,不影响通车。

7、安装

安装迅速简便,封路时间短,通车时间快,无噪音,更环保。

施工过程中,首先将需更换的伸缩缝两侧锚固水泥凿碎、铲除,再按照伸缩缝的尺寸将裁剪好的耐高温海绵或者泡沫密实的填塞入伸缩缝内,将钢板整齐平整的铺垫在塞好密封条的伸缩缝上并固定,将加热的无缝伸缩缝的材料与集料搅拌均匀后,倾倒入坑槽中,最后将混合料压实至与路面相平,约半小时左右,既可开放交通。(图示4)

我段的徐家店桥在使用了这项技术的后续观测中,该伸缩缝不但有效的解决了桥头跳车难题,提升了行车舒适度,还在日后的维修中,解决了过去传统伸缩缝更换边施工边通车的难题。

(四)、注浆技术

由于我段管养的G316线江天路以齐寿山为界,齐寿山以北为黄河流域,以南为长江流域,致使G316线江天路段地质风貌有明显的不同,北面黄河流域,降水量小,土基多为干燥、中湿类型,而南面长江流域,降水量大,土基多为中湿或潮湿类型。

我段管养的G316线江天路娘娘坝段至八盘山段由于地处长江流域,年降水量大,气候潮湿,经过多年的雨水冲刷和重型车辆的碾压,经常发生沉陷等病害,特别是几处沉陷病害,每年都要进行换基填土,但此法治标不治本,一到春融季节,又形成了沉陷病害,这些地段已成为我段的老大难问题,为了能够彻底解决这老大难问题,我段经段领导及技术骨干协商,花重金使用了注浆技术。

注浆技术是先用钻孔机以间距为1.5m的梅花桩形式排列钻到地层处形成注浆孔,然后利用注浆管和注浆泵把浆液以0.5mpa—1.5mpa的压力压入地层中,水泥浆液在周围的土体中,通过渗透、填充、压密、扩张赶走土体缝隙内的积水和空气,形成浆脉。由于地层中的不均匀,一方面通过钻孔,以一定水灰比的浆液高压快速强行进入土体,在弱透水土层集中的形成近似球形的浆泡,挤压临近的土体,使土体被挤压密实,固结,承载力得到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在透水性好的土层,随着压浆的进行,浆液通过裂缝和渗透,填充到各砂砾石间的空隙中,在层间形成方向各异的片状、带条状、块状的浆液体,浆液经一段时间的养生,凝结硬化后,松散的砂砾石胶结成一个整体良好,强度高,防水性能强的“结石体”。同时在钻孔内形成桩柱体,与周围的土体相互作用均匀受力,形成了复合路基,提高了路基承载力。

我段在使用该项技术的后续观测中,所得的数据均在合理误差内,这几处老大难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以上四项为我段在“十二五”期间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的典型案例,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我段公路养护的效率和路况质量,也燃起了我段领导和技术骨干不断追求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的热情。

三、信息化管理平台技术的应用

进入21世纪,互联网不断的革新与发展,信息技术才刚开始有了雏形,到“十二五”期间就已达到了巅峰。在以往,一个单位能配备几台电脑就已经很有科技范儿了,而现在的信息时代,电脑已经如同纸笔一样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办公用品。

“十二五”期间,我段为跟紧信息时代的步伐,在保证单位机关办事人员人手一台电脑的基础上,还将单位的互联网带宽升至10兆光纤,来保证信息传输的畅通。并且还将大量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了我段的日常管理中来,使我段的日常管理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多功能投影视频会议室的建立

以往的会议室功能单一,已经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对会议内容越来越精细化的需要,我段在“十二五”期间,购置了音箱、麦克风、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先对会议室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造,将其改造成集会议厅、视频会议厅、报告厅、学术讨论厅、培训厅为一体的多功能投影视频会议室。

在使用的过程中,我段深切的感受到该会议室在工作中带来的便利,以往只能通过言传来解决发现的问题,现在只需照片传入投影仪就可以让所有与会成员了解到问题的关键;以往只能通过读教材、读文件让干部职工接受培训,现在可以图文并茂的让干部职工更好的了

解培训内容;以往必须上省城开会才能深刻领会到上级领导的精神,现在只需在会议室里就能与上级领导面对面的领会精神。

(二)、养护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应用

信息化管理是我段“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建设项目,更是国家提倡的“无纸化”绿色办公的一种手段。

在以往的信息汇报中,需要制作大量的报表向上级单位反馈近期的工作情况,不但花费很长时间进行制表,而且也会造成大量纸张的浪费,各部门沟通有时也难以到位,制出的报表往往由于理解的不同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误会。

“十二五”初期,我段在省公路局和XX公路管理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率先使用了XX省公路管理局业务管理综合应用系统。

该系统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只能依靠报表汇报信息的方式,它操作简便,功能完善,对日常养护、养护维修工程、桥梁情况、路况信息、施工原始记录等都有着清晰明确的分类,各部门负责人只需将工作内容按系统做好的分类录入就可以即时、清晰的反馈给上级领导单位,不但节约了大量的纸张,也避免了我段以往上报报表因沟通不到位、条理不清晰所造成的各种误会。

(三)、GPS定位系统的应用

“八项规定”的提出,既体现了我党对改进工作作风的决心,也体现了我党对奢靡之风的厌恶,并号召媒体与群众积极的参与到对公车私用的监督中来。而我段亦存在某些驾驶员不服从单位管理,进行公车私用,还有些驾驶员在下班过程中为赶时间超速行驶,为自己为单位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我段为了便于监督公车私用的现象,也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和监督驾驶员在工作中的情况,每一辆公车都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并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定,对公车私用、超速行驶的驾驶员将给予最严厉的处罚。

使用GPS定位系统,只需在电脑上打开监控软件,就能将一周内所有汽车的行走轨迹反映在地图上,并且工作中的汽车也能清晰的反映出其所在的位置和行驶速度。有效的防止了我段公车私用的现象和驾驶员超速行驶的行为。

(四)、车载无线监控系统

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一项基于互联网的名叫物联网的新技术悄然而起,物联网技术目前尚在萌芽之中,但其展示出的强大功能,已经带给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

以往我段在抢险救灾或扫雪防滑过程中,先遣人员遇到险情后往往会紧张到语无伦次,

表述不清晰,沟通过程中产生很大的误会,直接影响到前期对险情的估计,很难对派出的大

量机械和人员的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基于此,近期我段对先遣车辆安装了最新的物联网技术,车载无线监控系统。使用过程

中,先遣车辆只管在前方行驶,而管理人员只需在单位使用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就能与先

遣车辆的监控系统进行远程连接,在远程终端就能够控制监控摄像头360度全方位的转向,

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先遣车辆周围的情况,遇到紧急状况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对先遣车辆发出

紧急警报,通知驾驶员就近进行避险。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但让我段的管理更加方便高效,也提高了我段扫雪防滑、抢险救

灾工作的安全保障。

四、新材料的引进及应用

“十二五”期间,我段始终关注公路养护中新材料的发展方向和现状,积极广泛地引进

新材料,并将这些新材料应用到我段的公路养护各项工作当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段

引进了BS高强度道路密封胶、乳化沥青及GS-1溶剂等新材料,并成功实现了乳化沥青的量

化生产和熟练应用。

(一)、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新型材料,经过机械搅拌和化学稳定的方法(乳化),扩散

到水中而液化成常温下粘度很低、流动性很好的一种道路建筑材料。可以常温使用,且可以

和冷的、潮湿的石料一起使用。乳化沥青不但可以用于道路的升级与养护,还有其它沥青材

料不可替代的应用,如冷拌料、稀浆封层。亦可用于新建道路施工,如粘层油、透层油等。

(二)、BS高强度道路密封胶

我段在过去“十一五”期间曾对路面的裂缝处治引用了热熔型密封胶,“十二五”期间,

我段有又大胆的尝试了新型的BS高强度道路密封胶,该密封胶有效地弥补了热熔型密封胶

的强度高粘性差的缺点,并具有良好的低温延展性、耐磨耗性、抗冲击性、抗老化性,高温

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塑性,路面粘附性极佳。该材料可有效提高路面的耐久性、整体

性和使用功能,现在我段的所有灌缝工作使用的都是这种最新型的BS高强度道路密封胶。

(三)、GS-1溶剂型粘接剂

GS-1溶剂型粘接剂是我段在“十二五期间”引进的一种新型桥面专用防水材料,该材

料是将沥青与多种高分子树脂及助剂经特殊工艺溶解于特定的溶剂中而形成的一种单组分

溶剂型防水粘接剂,特点是除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外,还可有效地处理砼与沥青砼等之间的

层间粘接问题,在外力荷载水平推动作用下,路面不易出现推移、脱落、变形等病害。

我段今年的徐家店桥养护维修工程中,防水层使用的就是该种溶剂,该种溶剂对桥面及

铺装有着很好的粘接作用,经过后续观测,该溶剂粘附性好,粘结强度高,下一步,我段将

大力推广该材料做为防水层的用途。

以上,就是我段在“十二五”期间的新材料应用,目前,我段已能够自行生产和配置阳离子乳化沥青,并已将乳化沥青、BS高强度道路密封胶、GS-1溶剂型粘接剂熟练的用于我段的日常养护工作及养护维修工程当中来。

五、新工艺的学习与交流

随着公路事业的持续、长足发展,对科学养护和工艺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引进与应用新工艺,也日渐成为公路养护部门的必经之路。为此,我段积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把引进、掌握、应用新工艺,提高单位的整体养护水平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

我段经常组织职工观摩各类工艺展示活动,派遣技术干部到兄弟单位或通过网络专著等途径学习和交流养护新工艺,例如预防性养护、养护维修、标准化养护等项目中的分项工程开拓出的最新施工工艺的演示与应用。

通过新工艺的学习与使用,不但使我段节省了大量的养护经费,而且使我段的日常养护工作和工程施工工作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养护工程质量也起到了有效的提高。

六、总结

“十二五”即将进入尾声,在此期间,我段花大力气引进应用“四新”,为全面做好公路养护管理、提高路况水平和服务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服务支持,但与上级的要求和我段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我段将继续紧跟时代的步伐,突破传统、守旧的束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做好科技创新的应用工作,加大公路养护管理的科技含量,不断地推进我段的科学化、机械化养护进程,不但要成就我们公路人的“中国梦”,还要让更多怀揣“中国梦”的中国人,在我们筑造的大道上,成就他们人生大道的辉煌。

 

第二篇:合肥科技创新发展十二五规划 终稿

合肥科技创新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变化,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创新推动、县域突破、东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推动”战略成效显著。科技创新有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十一五”时期,高新技术产值由488亿元增长到2021亿元,年均增长32.9%;增加值由128亿元增长到620亿元,年均增长37.1%,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平均高于工业增速5~6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13.8%提高到23%。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公共安全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合肥成为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及首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家电产业基地获批,高新区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全国金太阳工程示范区。据中国社

科院发布的《20xx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合肥综合竞争力居22位,5年内前移15位。

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增强。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电科38所、16所等为代表的各类研究开发机构344个,比20xx年增加76个。新建国家大科学工程“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新增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42个;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9个,省级46个;新增省部级以上实验室65个;新建院士工作站6个、博士后工作站24个,在肥工作的两院院士新增22人,达到51人。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1项,较“十五”时期增加23项;获省科技奖励499项,占全省总数70%。“十一五”时期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3884件和9460件,分别是“十五”时期的5.4倍和3.6倍。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一批国内乃至国际具有领先水平的优势产业技术,诞生了国内第一台直写式光刻机、第一条纯电动公交线路、第一台4G基带芯片原型机、中国大陆首条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第六代生产线和世界首个规模化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等。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新建新能源汽车研究院、语音信息研究院、公共安全研究院、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家电技术工程院等一批平台。启动建设“一中心三基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科研集群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创新服务基地初见雏形。建设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集聚科技资源,促进成果转化,培育科

技中介,不断增强对外科技合作。全市建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5个(其中国家级5个),孵化场地面积4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800多家,累计毕业企业532家。连续成功举办每年一届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为产业创新提供产学研对接平台。全市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8.3亿元,年均增长28%。

创新主体地位明显提升。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制定创新型企业评价体系,分类引导科大讯飞、合力叉车等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按照20xx年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34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535个。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来肥建设产业基地、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高科技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京东方六代线、鑫昊等离子、彩虹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赛维LDK、海润光伏、彩虹光伏、晶澳太阳能等项目相继入驻,太阳能光伏产业呈现集聚发展势头。

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强化自主创新法律保障,修订出台《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不断丰富完善创新发展政策,形成自主创新、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四大政策体系。深化政府科技管理改革,形成各部门合力推进自主创新的工作机制,科技创新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推进科技投入体制改革,整合各部门科技资金,设立全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20xx年财政科技投入达到17.96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5.66%,引导全

社会R&D投入达到57.6亿元,占GDP2.13%,比20xx年提高0.63个百分点。

五年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形成“政府引导、体制创新、要素集聚、重点突破”的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成效加快释放,获得六项国字号桂冠: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芜蚌高新技术产业带均获科技部批准,被科技部、发改委列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连续六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市7个县区首次全部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5个县区获先进县区称号。这一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技术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创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持续增强,开创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新局面,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二)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合肥加快跨越赶超步伐的关键时期,创新型试点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经济圈建设,要求我们继续坚持创新推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和产业革命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引发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世界各国都在培育和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催生新兴产业。新的国际产业分工正在形成,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不断加快,科技创新的需求更加突出。

转变增长方式成为新时期发展显著特征。“十二五”期间,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经济

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国家宏观政策已从刺激经济增长转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来,特别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集聚各类创新要素促进产业发展,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阶段必然选择。世界各国、全国各地正在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呈现高技术化趋势,新兴产业已形成一定基础,必须乘势而上,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实现产业发展新跨越。

高端产业正呈现加速转移趋势。国际以及长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向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加工业以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和服务业成为产业转移的重点,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必须着力发挥合肥的区域核心地位和环境优势,加速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步伐,吸引更多的高端产业来合肥发展。

先行先试为自主创新提供发展机遇。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等,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进,必须紧抓政策叠加机遇,先行先试,加快改革步伐,发挥科教资源优势,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建立更加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的创新环境。

经济发展形势要求自主创新实现更大作为。发展不足、综合竞争力不强仍是我市面临的主要矛盾,资源、环境瓶颈

制约以及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目标定位,意味着传统的外延式扩张模式难以为继,要保持经济增长的后劲和动力,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面对“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市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一是新兴产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自主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产业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体制机制创新的任务仍较艰巨,制约自主创新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攻坚,破解矛盾,推进发展。三是自主创新环境还需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要素市场发展不够、金融市场建设滞后、高端创新创业人才不足、创新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工业化、城市化两篇大文章,以加快跨越赶超步伐为统揽,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创新平台载体培育、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三项重点任务,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体系,辐射带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型区域和中部地区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示范区,实现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力争率先建成国家

创新型城市,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阔步迈向区域性特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强大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企业主体,实现重点突破。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双轮驱动,集中力量、优势优先,重点突破“核心企业、核心项目、核心区域”,强力打造“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加快形成“产业成果、科技成果、人才成果、改革成果”。

——坚持产业导向,促进成果转化。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双转融合,发挥高校院所科技资源优势,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加强技术转移与交易活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坚持政府引导,推进体制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建立具有特色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为主导的创新型城市。

——坚持开放合作,优化创新环境。拓展科技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承接高端产业和创新要素转移。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培育和引进创新人才和项目,激励创新创业,提升全民创新素质,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xx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吸纳国内外科技资源能力显著提升,培育形成若干有重要影

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基地。力争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高新技术企业与创新型企业数、发明专利授权量、转化科技成果数、引进高端人才数、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注册资本总额在20xx年基础上翻两番,完成“创新双倍增”目标,努力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到20xx年,创新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重要的知识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人才聚集中心,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

到20xx年,具体目标如下:

产业创新目标: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持续增长,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达2000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8000亿元,增加值占GDP超过3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

科技产出目标: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加速涌现,专利授权量达到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250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6件。转化科技成果数4000个,技术合同交易额达60亿元。驰名商标和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年增长15%以上,形成3~5个国际知名品牌。培育3~5家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科技孵化器,年孵化毕业企业150家以上。

创新人才目标: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集聚一大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的科技人才,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及团队,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2万人,全社会R&D人员达到5万人年。

体制创新目标:科技管理和投入体制改革更加完善,股权激励和科技投融资改革有效推进,全社会R&D投入占全市GDP的比例达到3%,企业R&D投入占全社会R&D投入比例超过80%,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注册资本总额达到60亿元。

三、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以科技创新支撑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依靠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速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培育发展若干创新型园区和产业集群,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具有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高地。到“十二五”末,形成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家电3个两千亿级产业,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3个千亿级产业,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新材料、生物产业、节能环保等一批500亿级的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1.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电子信息产业。以建设电子信息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引领,重点培育新型平板显示上游原材料、下游模组、整机配套,形成完整的平板显示产业链。积极发展集成电路、数字化音视频、电子材料及新型元器件,加快延伸产业链。

推进3G、4G移动通信设备及终端产品、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速开发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及产品,发展软件外包,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语音信息核心技术成果转化,拓展市场应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

(2)新能源产业。加快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大型多晶硅提纯、光伏电站等,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积极发展LED绿色照明,风电、核电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提升太阳能热水器技术水平,增强市场配套能力。发展生物质能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生物液体燃料及设备,开发利用地源热能。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

(3)新能源汽车产业。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研发智能充电站关键技术、电池快换技术。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积极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及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

(4)公共安全产业。重点发展灾害监测与应急安全、城市与交通安全、食品与医疗安全、环境与生产安全等领域。

在北斗卫星通信导航系统、应急指挥与救援现场通讯技术、空管雷达、安全生产监控、灾害监测预警、食品快速检测及安全控制等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推动在反恐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和城市安全等领域的成果产业化。

(5)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船舶、航空、汽车、轨道交通、通用机械及工程机械制造,重点发展重型加工机床、精密数控机床,积极发展工业自动化装备、军工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努力推进集成电路、光刻机、新型平板显示等产业高端装备发展。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6)新材料产业。围绕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发展TCO玻璃、ITO导电膜玻璃,促进硅材料产业链延伸,发展半导体照明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功能陶瓷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密封材料、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高档出口型聚氨酯合成革、环保型水性聚氨酯漆等高分子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7)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开发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及其装备制造技术,发展环境监测仪器、环保材料和药剂等节能环保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

系建设。发展以电力和电机节能设备制造为主的工业节能产业和以建材生产为主的建筑节能产业。推动废弃物回收利用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8)生物产业。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着力发展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动物新型疫苗等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加快废弃物原料生物质能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

2.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1)家电制造产业。根据国内外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特点,提高绿色设计水平,开发适合不同消费需求的节能、节材、环保的家电产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家电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加快建设国家家电质量检测中心。推进信息家电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合肥信息家电产业的本地配套能力,实现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2)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先进制造技术为支撑,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汽车产业分工,发展轿车、商务车、客车及多用途专用车,重点研发整车设计与优化制造工艺、汽车NVH性能、自动变速箱、动力和底盘控制、车身和车载电子产品等,加大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力度。大幅提高整车本地配套率,形成整车与零部件协调配套、龙头企业与配套

企业共同发展的现代化汽车制造体系。

(3)装备制造产业。支持重点企业和研究机构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加快装备制造业关键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数字化设计及制造、基于风险与寿命的设计制造、在线检测及监控、精密控制、近净成形和可靠性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电动平衡式环保叉车、大型液压机、机械压力机、通用机械和水泥生产装备等产品。

(4)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水平,加快农产品加工及其制品的多样化、方便化、安全化、优质化和国际化发展,提高生鲜冷保鲜、加工技术水平,完善产品的规格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保护和发展特色产品和传统品牌。重点发展粮油、畜禽、食品、烟草、蔬菜水果、饲料、生物育种、纺织服装和林产品等九大优势主导产业。

3.加快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

(1)科技中介服务业。建立合肥中介服务管理体系,通过税费优惠、政策补贴等形式,扶持一批为现代产业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组织,发展壮大科技中介队伍。大力发展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咨询、科技评估、资质认证、人才培训、创业服务及担保、风投、信贷等。

(2)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面向市场的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服务,开展物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服务。推进数字化系统、电子商务、商用电子识别系统、金融服务等领域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积极推进城市“一卡通”工程,加快与合肥经济圈乃至长三角城市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

对接。

(3)研发设计服务业。建立新产品开发设计中心,工业设计与分包基地,鼓励成立专业设计服务企业;围绕特色产业集群,加强研发设计领域共性和基础性技术研发,依托产业基地建设一批研发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扶持一批高水平设计企业,提升合肥市支柱产业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大力发展生物技术服务等专业技术研发服务,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关键数据资源和技术支撑服务。

(4)软件服务业。加快动漫创作、数字影视、数字点播、网络出版、互动影音等领域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平台建设,以及3G手机终端应用相关技术开发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推进数字音视频及语义智能搜索引擎研发及应用、网络协同创作服务等。

(5)金融后台服务业。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和风险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合肥,建设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围绕金融后台产业链,重点发展灾备中心、数据中心、呼叫中心、数据处理和后台服务等金融后台软件开发和IT服务,提高合肥金融服务业质量。

4.促进现代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1)发展现代农业。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整合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种子种苗、设施园艺、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节能环保、

生物质能源、绿色养殖等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规模高效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农业物流园区,开发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链延伸,推进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加强对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攻关,组织开发和示范推广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积极探索发展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有效模式,确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领域,建设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形成一批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生产企业,建立若干个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农业)园区。

(3)发展民生科技。加强民生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促进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研发与应用。重点提升重大疾病防治、医疗器械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实施全民健康科技行动,重点推广健康知识和技术。推动节能减排,加强能源高效转化、建筑节能与节能新材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等技术研发。

(4)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全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广电、计算机网络等多网融合,大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政务、科技、教育、文化、社保、医疗、流

通等领域的应用,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建设,建设农业信息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化项目,提高城乡信息化整体水平。促进物联网技术发展应用,提升物流业的智能化水平。到20xx年基本实现“数字合肥”、“智慧合肥”建设目标。

(二)以特色优势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1.构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以各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知识创新主体、以科技中介机构为服务支撑主体,以项目为纽带,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构建具有合肥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选择对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共性、关键性技术,推进产学研实体化,组建产学研合作的研发平台,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000项,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到20xx年,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企业研发机构、研发经费、研发人员、授权专利占全社会的比例达到80%以上。

激发自主创新的动力源泉。优化知识创新发展环境,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面向我市发展需要,重点加强应用开发研究,按照产业人才需求调整设置专业学科,促进专业学科与产业对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原始创新优

势和人才培育优势,围绕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建设一批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培育科技团队和学科带头人,形成以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建设和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进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围绕产业,建立应用研发平台、检测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服务于创新的研发服务机构,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2.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建设科技创新核心示范区。建设完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肥创新平台(即“一中心、三基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科研集群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立体化、网络化、一体化区域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科研集群基地汇集国内外应用技术研发力量,形成自主创新要素集中区。孵化基地着力向集约化、专业化、多元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产业基地重点建设动漫产业暨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光伏产业、公共安全产业基地等,着力培育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具有合肥特色的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示范带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发展。按照“高端引领、产业提升、先行先试、辐射带动”的总体要求,抢抓机遇,聚焦发展,不断放大创新的需求效应、联盟效应、服

务效应、园区效应和激励效应,获取更多的产业、科技、人才和改革成果,树立自主创新新标杆,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品牌。以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建设创新型企业为重点,辐射带动建设特色区域创新体系。

推进合肥经济圈创新合作。深化合肥经济圈相关城市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形成整体优势,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建设区域技术交易中心,积极开展科技交易活动,加快合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经济圈内产业化进程,形成区域技术协作网络。培育发展区域技术产权交易、转移、转化、评估等中介机构,提高区域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水平。

3.促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

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上的最新知识、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与世界一流的科研、学术机构建立起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有计划、有组织地策划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和发起国际研究计划,创办国际学术组织,共建研究机构。力争“十二五”末,建成1个国际合作科技园区、2个孵化基地、10个高端研发中心。

加快与长三角地区科技对接合作。充分发挥长三角合作机制,加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合作交流,积极共享长三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面向长三角开展科技合作、产业合作,大力引入科技型企业和承接具有科技含量的产业转移项目,支持企业以各种途径与长三角开展科技合作,鼓励各类科技

中介机构到我市发展分支机构,大力引入长三角科技金融机构到我市发展业务。促进产业转移和成果转化有机融合,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谋取更大发展空间。

促进科技招商引资引智。创新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中电科集团、中航集团、中钢集团、中建材集团等战略合作,推进央地科技合作机制改革,支持驻肥转制科研院所与本地企业兼并重组,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积极与国内外知名民企合作交流,促成更多知名企业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和产业基地。依托产业优势和科技资源,针对产业链缺失环节,组织开展科技招商,完善产业链,引进高端人才,攻克关键技术,承接高端产业转移。

4.探索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

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落实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试点工作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出台试点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统计指标体系和督察考核制度。认真总结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成效和经验,建立健全工作推进体系、政策支撑体系、统计监测体系、宣传引导体系。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在股权激励、产学研结合、科技投融资、行政审批等方面率先开展政策试点,放大改革经验与成效,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起到示范辐射作用,为全省乃至全国科技创新探索有效途

径。

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把握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明确发展方向和路径,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相关政策措施,有效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探索“企业为主体,高校为主角,政府引导服务”的创新平台建设运行机制,完善“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的创新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加强对全社会科技资源的整合,有效推进产业与高校院所科教资源对接,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区域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把合肥建成创新型产业强大、创新特色明显、创新资源汇聚、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型城市。

(三)以深化改革激发自主创新活力

1.深化科技投入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创新经费支持方式,加强科技经费监管,提高科技投入绩效。强化科技投入对整合资源、提升能力和产业创新的作用。科学规范和公开透明运作自主创新项目和资金,强化绩效评估,完善科技政策与经费评估评价体系和第三方独立评估评价制度。

2.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权责明确、评价科学、创新引导的科学管理制度,推进科技成果鉴定评估、平台运行机制、科技金融结合等改革和创新。以自主创新统筹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系统推进创新型城市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实现发展模式转型。

3.深化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探索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募集模式,发展壮大战

略性新兴产业。加强财政资金对金融资本的引导作用,对各类担保机构担保的科技贷款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继续开展知识产权、股权质押贷款试点,科技保险试点,科技支行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等。支持科技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债券和中期票据,鼓励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

4.深化股权激励试点改革。积极推进国家股权激励政策试点,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权激励试点,在院所转制企业和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和分红权激励改革,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给予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等多种形式激励,放大股权激励改革在产学研合作、招才引智、国企改革、对外科技合作等方面的激励效应,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

四、发展路径及重点工程

(一)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发布产业发展指南,出台产业政策,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和300项科技攻关项目,力争取得一批具有牵动性、集成性、标志性的科技成果和产业成果。

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一是政府引导,对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通过自主创新产品“首台首套”政府采购示范等政策,培育市场环境,创新商业模式。二是引进合作,通过引进具有强牵动力的龙头企业,吸引一批产业链相关企

业和高科技项目落户合肥。积极与中航、中建材、中电科等央企开展战略合作,引进来肥建设产业基地、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牵动性。三是平台集聚,依托高校和企业,建设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转化平台,加速成果工程化与产业化进程,打造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四是自主创新带动,通过重大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企业,带动和完善产业链发展,促进产业规模迅速扩张。

建立产业发展推进体系。针对各个产业发展特性,实施产业发展“五个一”推进计划,打造一个产业研究院、一批高端人才队伍、一批龙头企业、一批重点项目、一个专项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建立10个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覆盖,联合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完善产业链与创新链。针对重点产业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加大科技招商引资引智力度,完善产业链和创新链,通过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带动,加速产业集聚,适度超前部署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引领未来产业的发展。建设形成涵盖研发、设计、测试、生产、配套及市场营销等上下游相关产业,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产业链。

(二)实施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工程

继续实施《合肥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统筹“铺天

盖地”与“顶天立地”,坚持“引进聚集”与“自主培育”相结合,分类服务引导培育创新型企业,发展100家核心龙头企业,培育500家爆发性增长企业,孵化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院所,推广应用100项关键共性技术,支持100项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100项重大成套工艺装备和新产品,重点企业和主导产品的技术装备水平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

发展100家核心龙头企业。进一步强化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强企业各类研发平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新建10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鼓励并引导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和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具备一定产业优势的领域和区域流动,通过重点产业带动周边区域和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以重点产业和主导产品延伸产业链,大力进行配套招商,推动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完善产业供需和协作链,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培育若干个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到20xx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

培育500家爆发性增长企业。加强科技“小巨人”的培育,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集聚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和成长,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集聚战略,通过联合、参股等多种形式,推动资产集聚,加快成长型企业发展步伐。重点扶持500家左右掌握核心技术、处于快速成长期的科技

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规模。到20xx年,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300家。

孵化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面向初创企业的全方位、多元化、专业化支持服务体系,加强各类创新资源的整合和输入,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专业人才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加快初创型科技企业的孵化、培育。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从高校、科研院所选派500名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服务企业创新。加强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与服务功能,为初创型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服务和个性化的管理服务。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我市企业信息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重点抓好信息家电、汽车、平板显示、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信息化建设,提高核心龙头企业数字化及其整个产业链协同信息化(包括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水平,增强市场响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抓好产品设计、产品数据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等企业信息化软件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推广,推动企业信息化示范体系建设,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咨询服务的社会化与网络化。

(三)实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以成果转化为核心,建设形成涵盖共性技术研发、创新资源共享、技术转移与交易、科技中介服务等创新服务平台体系,促进产学研结合实体化运作,提升创新平台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围绕“转化成果、孵化企业、集聚人才、服务产业”的目标,高标准建设现代显示、光伏光热、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节能、语音信息、环境工程、农产品加工研究院和家电、循环经济工程院等一批平台,集聚一批高端人才,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不断加强和完善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形成技术创新链,提升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能力,为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科技支撑。

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围绕各类创新型园区发展需求,建设好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完善充实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网络资源、信息网络技术资源,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为我市科技创新发挥更好作用。积极共享和充分借助大型科学仪器公共服务平台、科学数据与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为本市科技创新服务;深入推进“科技路路通”行动计划,建成50个“科技路路通”服务站,发挥功效,引导科技资源与产业发展对接。

建设技术转移与交易平台。积极与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等对接,建设中国中部技术产权交易所和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大厅,常年开展技术、需求、资本对接活动。培育创新要素大市场,实现成果、技术、人才、资本、知识产权创新要素在合肥聚集和转化,将合肥打造为区域专利和技术成果扩散及交易中心。发展各类技术转移中心,促进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有机衔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到20xx年,实现转化科技成果数翻两番,达4000个,技术

合同交易额达60亿元以上。

建设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培育发展壮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00家以上,面向社会开展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设立科技中介专项服务基金,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创办科技中介服务实体,建立科技中介行业组织,强化行业规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产权交易、信息交流、人才流动和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把合肥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服务示范基地。

打造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知名品牌。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以产业技术的要素对接为主线,建立常态化运作机制。设立常年科技成果展馆,集中发布最新的成果和项目;征集高校院所和企业技术需求,定期组织成果发布、展示推介、对接交易等活动,促进知识、技术、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和扩散,疏通和拓展研发机构与企业、项目和资本之间的供需渠道,打造永不落幕对接会。

(四)实施创新载体转型升级工程

开展科技入园区活动,重点建设一批创新型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放大示范带动效应,形成创新驱动为主导的开发园区发展模式。

建设创新型园区。引导各类工业园区建立以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核心的产业服务体系。支持并大力推动合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加快建设科技创新示范核心

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20xx年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700亿元。支持各类工业园区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重点提升合肥经开区、合肥新站开发区、肥西自主创新开发区等开发区为创新型园区。支持科技政策、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中介、科技平台等创新要素向园区集聚,提升各类园区产业集聚和辐射功能。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智能语音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大力培育光伏、平板显示、公共安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针对产业链中的缺失和薄弱环节,组织开展定向招商和招才引智,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集中,努力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配套完备、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集群。

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加速器。延长创新服务链,从“创业培育-企业孵化-成长加速-产业基地发展”各个环节强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各类科技孵化器运营模式,提升运营效率和孵化层次,支持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其他投资主体创办多元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按照发展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服务网络化的总体要求,着力培育3~5家有影响力的专业性、综合性孵化器。提升创业服务中心服务支撑功能,强化创业融资等服务功能,实现孵化功能和服务效能的新突破。到20xx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年孵

化毕业企业超过150家。

(五)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体系,积极探索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到20xx年,专利授权量达到10000件,其中发明专利2500件。“十二五”期间,由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技术标准达60项以上,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0~40件,中国名牌产品30~40个。

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创造体系。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重要作用,鼓励群众性发明创造和文化创新。重点扶持发明专利申请和国外专利申请。加快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提升企业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管理的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提高产业竞争力。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体系建设,建立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衔接机制, 发挥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提高权利人自我维权意识和能力,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公众合法权益。

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建立并完善以专利技术产业化为核心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打造功能完备的知识产权产业化服务平台。提高知识产权信息检索服务水平,引导和鼓励企业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加强知识产权的申请代理、评估投资、

推广应用、信息检索咨询、维权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市场对知识产权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施标准与品牌战略。推进产业技术领域生产与管理标准化,引导企业建立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相配套的企业标准体系。鼓励我市企业积极承担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活动,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技术标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促进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扩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和营销网络。

(六)实施科技金融合作发展工程

强化财政资金对科技金融合作的引导作用,不断扩大风险资本运作、科技信贷投入等规模,培育科技企业上市,优化科技型企业融资环境。

引导和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和鼓励创新型企业上市,建立全市上市资源储备和保荐券商数据库,按照“优选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梯队推进方式,加强上市资源培育,建立优先支持创新型企业进入创业板融资政策支撑体系。积极推进合肥高新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试点工作,支持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代办系统进行股份转让。鼓励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鼓励支持科技支行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债券)等金融创新产品开发。培育天使资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等,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鼓励境内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支持合肥科技企业和项目。争取到20xx年,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注册资本总额达到60亿元。

创新科技金融结合机制。积极申报和实施国家科技金融创新试点城市,完善政府创业引导基金运作机制,综合运用考核激励、风险补偿、保险补贴等方式,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投入。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法律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创造条件吸引建立金融区域总部,培育科技金融市场。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信贷支持。建立科技型企业基本信息数据库,搭建科技征信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政银企合作、银保贷联动的机制。完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担保平台和融资平台。推进科技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大企业互保“蓄水池”和有限合伙创投资金,鼓励各级担保机构加大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培育科技金融合作试点银行,在产业集中的三大开发区设立科技金融合作试点支行,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组织实施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扩大试点规模;支持股权、商标权、著作权质押试点工作。

(七)实施创新人才培养集聚工程

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环境,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

持。

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组织实施“百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工程”,大力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支持“千人计划”、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建设。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集聚素质较高、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合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加快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推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以各类高校、科研机构及创新基地、产业化基地等为依托,以重大科技项目为支撑,加快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实施“228”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培养建立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结构素质优的创新团队。

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重点依托各开发区、工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协会等,扶持和鼓励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动。推进科技创业苗圃建设,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和发展的政策支持,积极为创业人才提供服务,培养杰出的创新型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创业者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人才激励、选拔、培养、引进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集聚和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积极探索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的实现形式,优化企业经营者与科技人员的分配制度。制定收入分配向重点人才倾斜的政策。完善创新人才奖励制度,每年安排一定资金,重奖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的人文、政策、工作、生活等环境。

(八)实施自主创新政策环境优化工程

不断完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强化自主创新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引导和激励全社会自主创新,大力培育创新文化,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环境。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各项自主创新政策措施,加大政策宣传、培训、评估和督查力度,把已有政策用好用足。重点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引进高层次人才、发展创业风险投资、研发机构和重大项目进口设备税收优惠等政策。根据创新发展需求,不断修订完善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形成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多方面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把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动力,发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工作部际协调小组会议作用,在股权和分红激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结合等方面稳步推进政策试点,通过先行先试,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激励分配等机制,发挥技术、管理等要素的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试点市建设与承接产业转移和

合芜蚌自主创新工作统筹协调,进一步研究明确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建立创新型城市评价监测指标体系,强化跟踪考核,适时评估各项改革创新举措的实施成效。推进省、市、县区、各部门联动,细化分解自主创新目标任务。强化政策导向,形成“政产学研用资介”联系密切、分工合理、高效运转的区域创新体系。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挥财政科技投入放大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带动社会产业投资和科技融资,强化对创业风险投资资金的引导。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支出结构,创新自主创新资金投入和支持方式,探索和完善资本金注入、有偿使用、以奖代补等科技投入方式。建立财政科技投入追踪问效机制,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继续完善政府采购首购和订购等制度,加大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

强化跟踪考核评估。把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纳入政府目标,制定规划推进措施,建立跟踪评价制度,完善科技统计体系,把试点工作成效纳入各县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以及有关机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县区、开发区和有关部门根据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滚动编制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年度目标、具体任务、工作进度和责任主体,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优化企业创新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大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区域创新的产业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综合环境。积

极申办各类国家级科技论坛、区域经济论坛等。

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把创新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崇尚科学、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的社会风尚,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城市文化。深入开展科技宣传和科普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大力组织开展科技人员学术交流、青少年发明创造、职工技术创新、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激发广大市民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和举办形式多样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学术交流等活动,在国内外塑造合肥自主创新的城市特色。

附件:合肥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十一五”时期情况及“十

二五”目标)

附件

合肥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 (“十一五”时期情况及“十二五”目标)

合肥科技创新发展十二五规划终稿

注:20xx年和20xx年高新技术企业指标按20xx年国家新高企业认定标准(2010

年高企434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