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规划总结

城市绿地规划总结

一、相关概念

1、城市绿地(urban green space)

n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n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n  包括六大类型:公共绿地,即各种公园、游憩林荫带;居住区绿地;交通绿地;附属绿地;生产防护绿地;位于市内或城郊的风景区绿地,即风景游览区、休养区、疗养区等。

城市绿地不包括:

n    (1)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阳台绿化和室内绿化;

n    (2)以物质生产为主的林地、耕地、牧草地、果园和竹园等地;

n    (3)城市规划中不列入“绿地”的水域。

2、城市绿地系统(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n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城市绿地系统是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n  从内涵上归纳,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园艺,生态和空间三种内涵: 在城市空间环境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且其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还包括连接各公园,生产防护绿地,居住绿地,风景区及市郊森林的绿色通道(green way)和能使市民接触自然的水域。

n  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连续性,动态稳定性,多功能性和地域性的特征。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n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

n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是指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和道路绿化与水体绿化以及重要的生态景观区域等在规划时统一考虑,合理安排,形成一定的布局形式。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4、市公园运动(The City Park Movement)

n    1858年,奥姆斯特德(F.L.Olmsted)——纽约中央公园

n       由以单个的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n  ②“田园城市”理论(Garden City)

n      1898年﹐E·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 。

n     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后﹐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

n  ④现代建筑运动

n   1922年,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明日的城市”规划方案

n      柯布西埃以建筑美学的角度,从根本上向旧的建筑和规划理论发起了冲击。这意味着20世纪初期“新建筑运动”向学院派及古典主义建筑的冲击扩大到城市规划的领域。

n  城市按功能进行分区、降低城市的建筑密度、城市道路应根据功能和车速分类设计

n  ⑥雅典宪章

n  基本观点:

n     (1)城市非孤立整体,城市、乡村和周围环境应构成一个整体区域,以一个经济单位的区域规划代替孤立的城市规划。
   (2)一个城市的规划应与区域规划、国家规划相配合。
   (3)影响城市变化的因素一直在变,因而城市变化应预见到城市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变化、发展。
   (4)城市规划要有可操作性、可实施性。 确定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城市功能。

n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和任务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

n     各个城市应当针对各地不同的景观、文化、历史条件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其目的就是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最佳环境系统。具体体现在保护与改善城市自然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强化审美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生产、生活、娱乐、健康所需要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优越条件。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n  1) 根据本地实际条件和发展前景,确定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n  2) 在城市总体规划框架内选择用地、合理布局,确定城市各类园林绿地的位置、范围、面积和性质,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水平,贯彻绿地定额指标,统计调整绿地的各类指标,拟定分期建设指标。

n  3) 在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修编阶段,提出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划出控制、保留的绿化用地。修订分期建设及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

n  4) 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文件。

n  5) 对重点公共绿地、提出示意图、规划方案及设计任务书。内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规模、环境、服务对象、布局形式、主要设施项目、建设年限等等,作为详细规划设计的依据。

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依据和原则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依据

n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依据,由四部分内容组成:1)相关法律、法规;2)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3)相关的各类城市规划;4)当地现状基础条件。

n  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颁布的法规文件与技术规范是规划的法定依据;已获得上级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其相关规划,是规划的基本依据;当地的现状条件,是规划的基础依据,作为规划用地与指标计算等规划过程的起点条件。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n  1)服务总体,综合考虑,统筹安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在其框架内进行。综合考虑城市规模、性质、工业企业、公共建筑、居住区、交通道路、管线工程等因素,统筹按排,密切配合,协调统一。

n  2)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地形地质特点。各类绿地的选择、布局方式、面积大小、定额指标等都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编制规划,不要盲目模仿,片面追求某种形式、指标等。

n  3)多方兼顾,均衡分布,比例合理   城市各种类型的绿地在功能、性质、规模、内容、投资等方面各有利弊,因而在绿地系统规划时,要多方兼顾,做到点、线、面结合,大中小结合,重点与一般结合,使各类绿地用地比例合理,均衡分布于全市之中,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n  4)长远规划,近期安排,远近结合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既要研究城市远期发展的规模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后的要求,制定远景目标和远期发展规划,又要根据当前国民经济能力等,分别轻重缓急,安排近期目标和工程项目,以及考虑由近及远的过渡。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着重研究近中期安排,远近结合,避免造成以后改造的困难和浪费。

n  5)结合生产,增加收入,一举多得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在发挥绿地休息游览、保护环境、美化市容等综合功能的前提下,注意结合旅游、生产,开展多种经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增加经济收入。

n  6)生态优先,系统整合,与时俱进  高度重视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保障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平衡发展;城市公共绿地要做到均衡布置,满足市民的日常游憩生活需要;带状绿地要在城市中合理穿插,形成网络分布;城乡各类绿地要有机组合,形成生态绿地系统。

4.7.2城市绿地系统功能

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改善小气候

(a)调节气温

n  太阳辐射的60%~80%被成荫的树木及覆盖了地面的植被所吸收,而其中90%的热能为植物的蒸腾作用所消耗,这样就大大削弱了由太阳辐射造成的地表散热而减少了空气升温的热源。除了局部绿化所产生的不同气温、表面温度和辐射温度的差别外,大面积的绿地覆盖对气温的调节则更加明显(表1-2)。

(b)调节湿度

n      近年来,城市除了受到“热岛” 的困扰,“干岛 ”问题也日益突出。发挥绿地调节湿度的作用对于解决“干岛 ”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n      杭州植物园经过两年观测研究,在 20##年提出杭州的干岛效应明显存在,其中风景区和城郊的相对湿度显著地高于城区。城区公园比城区相对湿度也大约要大2%左右。因此,

(c)调节气流

n  绿地对气流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n  一方面在静风时,绿地有利于促进城市空气的气流交换,产生微风并改善市区的空气卫生条件,特别在夏季,通过带状绿化引导气流和季风,对城市通风降温效果明显;

n  另一方面在冬季及暴风袭击时,绿地中的林带则能降低风速,保护城市免受寒风和风沙之害 。

n  城市带状绿化包括城市道路与滨水绿地,它们都是城市绿色的通风渠道 ,特别是带状绿地的方向与该地的夏季主导风向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将城市郊区的气流随着风势引入城市中心地区。因此在城市周围部署大片楔形绿地,对于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环境有积极的作用(图 1-2)。

n  城市的气温高,如同一个“热岛 ”, 热空气的上升,四周大面积田野森林的冷空气就会不断地向城市建筑地区流动,形成区域性的气体环流,这种气体交换促进了市区污染气体的扩散和稀释,并输入了周围的新鲜空气,改善了通风条件。特别是在夏季这种由温差而产生的空气流动,在静风时其作用尤感突出(图1-3)。

n  在冬季和暴雨时,绿地能发挥防风作用。绿地能降低风速,当风穿越树林时,树木枝叶摇曳以及气流和枝叶间的摩可以消耗部分风能,并且将风割成很多小涡流,这些方向不一的小涡流彼此干扰又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从而降低了风速(图1-4)。

(2)净化空气的功能

      (a)增加氧气含量

n        (b)吸收有害气体

(3)防止公害灾害

n  (a)降低噪声的作用

n      城市中的汽车、火车、船舶和飞机所产生的噪声;工业生产、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噪声;以及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带来的噪声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应用造林绿化来降低噪声的危害,是一种方式

n  一些研究材料表明,声音经过30米宽林带可以降低6~8分贝(扣除自然衰减),40米宽林带可以降低10~15分贝。公路两旁设有乔灌木搭配15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一半。高 1.7米、宽 1.8米的海桐“绿坪”能降低噪声5~6分贝。这些测定,都说明绿化,特别是组合密实的绿化带对减弱噪声有积极的作用

n  (b)净化水体和土壤的作用

n  (c)涵蓄水源及保护地下水

n  (d)保护生物环境

n          保护生物多样性

n          保护土壤环境

2、园林绿地的空间功能

(1)安全防护作用

n        (a)避震防火的作用

n        (b)备战防空、防放射性污染

(2)提供游憩度假的条件

n  (a)日常户外活动

n  (b)文化宣传、科普教育

n  (c)旅游度假

n  (d)度假及休闲疗养的基地

3、园林绿地的精神功能

(1)美化城市、装饰环境

(2)自然美、艺术美和创造性

n         (a)植物的自然特性,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

n         (b)满足人的情感生活的追求、道德修养的追求和人际交往的追求。

n         (c)要满足人们创造的需求,精神世界的发展,需要知识作为武器。

4、园林绿地的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

n        (a)物质经济收入

n        (b)旅游观赏收入

(2)间接经济效益

n      园林绿地的价值远远超出其本身的价值,结合其生态环境效益来计算,其价值是巨大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4.7.3  城市绿地的分类与指标

1、城市绿地分类

(1)国外的城市绿地分类

n      德国将城市绿地分为郊外森林公园、市民公园 、运动娱乐公园、广场、分区公园、交通绿地等。

n      美国 (洛杉矶市)将公园与游憩用地(Park and Recreation)分为游戏场、邻里运动场、地区运动场、体育运动中心、城市公园、区域公园 、海岸、野营地、特殊公园、文化遗迹、空地、保护地等。

n  前苏联将城市绿地划分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特殊用途绿地

n  日本城市绿地共分为九大类。日本城市绿地分类的发展变化状况列表比较见表2-2。

(2)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n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将城市绿地分为5大类、13个中类和11个小类

1)公园绿地(G1)——对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

2)生产绿地(G2) ——主要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它是城市绿化材料的重要来源,对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有积极的作用。

3)防护绿地(G3) ——是指对城市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城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4)附属绿地(G4) ——是指城市建设用地(除G1、G2、G3之外)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5)其他绿地 (G5) ——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2、城市绿地指标

n      绿地指标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基本标志,它反映着一个时期的经济水平、城市环境质量及文化生活水平。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园林绿化保护环境、调节气候方面的功能作用,兼顾节省城市用地及城市建设的投资,方便人民的生产、生活,城市中园林绿地的比重要适当合理,在一定时期内应有一合理的指标。

1) 城市绿地指标的作用

 (1)反映城市绿地的质量与绿化效果,是评价城市环境的质量和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2)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各阶段调整用地的依据,是评价规划方案经济性、合理性的数据。

 (3)指导城市备类绿地规模的制定工作,如推算城市公园及苗圃的合理规模等,以及估算城建投资计划。

 (4)统一全国的计算口径,为科学研究积累经验数据,既可以为城市规划学科的定量分析、数量统计、电子计算技术应用等更先进、更严密的方法提供可比的数据,义可为国家有父技术标难或规范的制订与修改,提供基础数据。

2)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

n  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n  城市性质

n  城市规模

n  城市的自然条件

n  城市现状

3) 城市绿地指标

(1)城市绿地系统的指标

n  主要控制的绿地指标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人) 、绿视率。

n  根据《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 号)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城市绿地指标的统计计算公式为:

(a)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城市公园绿地面积G1÷城市人口数量

n  式中:公园绿地包括了综合公园G11 (含市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G12(含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专类公园G13(如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体育公园等其他公园), 带状公园G14以及街旁绿地G15等。

(b)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的用地面积)×100%

n  城市建成区内绿化覆盖面积应包括各类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以及附属绿地)的实际绿化种植覆盖面积(含被绿化种植包围的水面)、屋顶绿化覆盖面积以及零散树木的覆盖面积,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地被草地不重复计算。

(c)城市绿地率(%)=(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城市的用地面积)×100%

n  式中: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包括城市中的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和附属绿地G4的总和。

(d)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人)= 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城市人口数量

n  式中: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包括城市中的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和附属绿地G4的总和。

    (e)绿视率

              --从环境行为心理学方面考虑,人们对于环境绿化的感知。侧重于绿化的立体构成

n  绿视率:眼睛看到绿化的面积占整个圆形面积的百分数

n  “绿视率”理论认为:绿色在人的视野中达到25%时,人的感觉最为舒适

n  实验证明,不同面积的绿化以及不同质量的绿化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最佳为40%左右

(2)国内外城市绿地指标比较

n  国外城市绿地建设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参见表 2-4

n  20世纪60年代德国提出:每个居民需要40平方米质量很高的绿地,才能达到人类生存所需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提出了在新建城镇人均公园绿地应达到68平方米的新标准。

n  20世纪70年代后期,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织提出城市的最佳居住环境标准是达到每人拥有60平方米公园绿地指标。

    1986年~1999年,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6.86%提高到27.44%,绿地率由15%提高到2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3.45平方米提高到6.25平方米。

(3)国家有关城市绿地规划的指标要求

n  (a)城市用地标准

n        中国各类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十分有限,详见表2-6。在《城市用地分类域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中在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修订时,人均单项用地绿地指标≥9.0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7.0平方米。

n  (b)《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年)

n  1993年,根据《城市绿化条例》第九条,为加强城市绿化规划管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号)文件,提出了根据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表2-7)。

n  (c)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5]43)

n  (d)其他有关规定

n  20##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中,对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目标提出要求:“ 到20##年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4平方米以上;到20##年,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平方米”。

n  20##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中,提到我国城市绿化建设指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以上,绿地率38%以上。”

4.7.4 城市绿地规划布局

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与要求

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

n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建没的发展,城市的绿地布局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从单个园林和为少数人服务发展到群体园林和为整个城市服务。绿地布局耍从人与生物圈、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高度来要求。   

n  园林绿地布局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n      1.满足全市居民方便的文化娱乐、休想游览的要求;

n      2.满足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安全的要求;

n      3.达到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n      4.满足城市景观艺术的要求。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

n      布局合理: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均匀分布各级公园绿地和居住区绿地,使全市居民都具有同样利用的条件。结合城市各级道路及水系规划,开辟纵横分布于全市的带状绿地。市郊大面积生态防护林,形成楔形绿地。把各级各类绿地联系起来,互相衔接,组成连续不断的绿地网络。

n      指标先进:城市绿地各项指标不仅要分近期与远期,还要分别列出各类绿地的指标。

n      质量良好:城市绿地种类不仅要种类多样以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及生产活动的需要,同时还应具有科学性,园林绿地包含生态环境多样性以利保证生物多样性,园林艺术水平上乘,以及充实的历史文化内容,完善的服务设施等。

n      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日照指数、沙尘暴、工业污染、热岛效应等方面得到改善。

2.城市绿地布局的模式 

n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要按照生态优化、因地制宜、均衡分布与就近服务等原则,对各类城市绿地址行空间布局

n  首先,保证必要的绿化用地,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的前提条件

n  其次,城区范围内的公共绿地府当相对均匀分布,城市建成区和郊区的各类绿地,应当合理布局,并在城市周围和各功能组团间安排适当面积的绿化隔离带。

n  第三,在工业区和居住区布局时,要考虑设置卫生防护林带;在河湖水系整治时,要考虑安排水源涵养林带和贼巾通风林带;在公共建筑与生活居作用地内,要优先布局公共绿地;在城市街道规划时,要尽可能将沿街建筑红线后退,预留出道路绿化用地。

n  从世界各国城市绿地布局形式的发展情况来看,有8种基本模式,即:点状、环状剧状、楔状、放射状、放射环状、带状、指状。如图2-7所示。

在我国,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常用的形式有以下4种

1)块状绿地布局

n  将绿地成块状均匀的分布在城市中,方便居民使用,多应用于旧城改建中。这种块状绿地的布局方式,可以做到均匀分布,接近居民,方便居民使用。但对构成城市整体纳艺术面貌作用不大,对改善城市小气候的作用也不显著。如上海、天津、武汉、大连、青岛和佛山等城市。

2)带状绿地布局

n  多数是由于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地交织的绿地网如哈尔摈、苏州、西安、南京等地。带状绿地布局有利于改善和表现城市的环境艺术风貌。

3)楔形绿地布局

n  利用从郊区伸入市中心由宽到窄的楔形绿地,称为楔形绿地。楔形绿地布局有利于将新鲜空气源源不断的引入市区,能较好的改善城市的通风条件,也有利于城市艺术面貌的体现,如合肥。 

4)混合式绿地布局

n  它是前三种形式的综合利用,可以做到城市绿地布局的点、线 、面结合,组成较完整的体系。其优点是能够使生活居住区获得最大的绿地接触面,方便居民游憩,有利于就近地区气候与城市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丰富城市景观的艺术面貌。

3 各类绿地布局

1)公园绿地布置

n  城市中心区的公园绿地分5种类型——市级、区级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街旁绿地和带状公园。

n  市级综合公园服务半径为2000m,区级综合公园服务半径为1000m,社区公园服务半径为500m,街旁绿地和带状公园服务半径为200m。

n  主城区公园绿地的布局结构,确保居民户外步行200m半径内可以到达一个面积不小于400m2的公园绿地,步行500m半径内可以到达一个不小于5000m2的公园绿地,步行1000m半径内可以到达一个不小于3hm2的公园绿地,使得公园绿地成为居民户外文化生活的主要场所。

2) 保护绿地布局

n     根据城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和建设用地布局,在不同区域内规划设置不同类型的防护绿地,以充分发挥绿地的防护功能,主要是沿高速公路、快速干道、铁路、高压走廊、河海沿岸建设防护绿地;在城市组团之间、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和其他容易引起环境污染的设施周围建设防护绿地。

n  保护绿地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n      第一,防护林包括防风林、防火林、减噪声林等。

n      第二,沿滨海地区、水源地、河道、排洪沟、溪流等地设置防护绿地,沿穿越主城区主要排洪河道两岸设置防护绿地,两侧宽度各不少于15m。如水道两岸是城市的主要水体,在其两侧分别预留宽50m的防护绿地。饮用水源保护区不得纳入建设用地范围。作为饮用水水源的河段两岸不准建设区宽度不少于100m,水库两岸不准建设区的宽度不少于500m。

n      第三,主城区内城市干道规划红线外,两侧建筑后退地带和公路规划红线,外侧不准建筑区,除按城市规划设置人流集散场地外,均应建造绿化防护隔离带。铁路及城铁沿线两侧的防护绿化带宽度每侧不得少于50m。城市快速干道两侧绿化防护隔离带宽度为20-50m。城市干道红线宽度26m以下的,两侧绿化防护隔离带宽度为2-5m;道路红线宽度26-60m的,两侧各5-10m;道路红线宽度60m以上,两侧各不少于10m。

n      第四,在城市外围高速公路的两侧进行防护绿地的建设,以防止噪声和汽车尾气污染。

n      第五,文物古迹周边结合城市绿地建设,依据保护区的范围周边设置有防护功能的林带。

n      第六,穿过城市用地的高压走廊下设置安全隔离绿化带,按照国家规定的行业标准建设高压走廊隔离绿化带

n      第七,二、三类工业区外围应营造卫生隔离带,宽度在30m以上。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的卫生防护绿化隔离带宽度不少于30m,一般要结合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地布置。在上风向的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应加大绿地宽度。垃圾填埋场、污染处理厂,下风向需建设宽度为500-800m的卫生隔离带。

3)附属绿地规划

n      附属绿地存在于城市各类用地之中,是城市绿地系统“点”“线”“面”“网”几个层次中的“面”。附属绿地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但在城市中占地多,分布广,是城市绿化的基础之一。各类城市建设用地附属绿地的绿地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

n      附属绿地的绿地率指标,确定了主城区各类城市用地中绿地所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为最大程度改善市区的环境质量和方便居民使用,应鼓励在城市规划的详细规划阶段、修建设计和建设中超越以上指标,并提倡进行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以达到在不占用土地面积的情况下增加城市绿化量。

n      道路附属绿地是城市道路的组成部分,道路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其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其绿地率不得少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其绿地率不得少于20%。现状道路达不到上述指标要求的,应在今后的道路改选中达到标推。

n      城市重点路段是指城市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城市出人口、城市主要公建如市政、城市中心广场周围的道路以及城市景观要求较高的林阴路等区段。

n      居住区附属绿地规划绿地率不低于40%,小区级公园按人均1m2、服务半径200m的标准规划。旧城及“城中村”改造时其绿化用地不低于35%。

4、案例

(1)伦敦

n      伦敦由内伦敦和外伦敦组成,又称大伦敦。早在1580年,为限制伦敦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第一次提出了规划绿带的想法。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在伦敦周围建立一条绿带;1938年英国正式颁布了“绿带法”(Green Belt Act),确定在市区周围保留2000平方公里的绿带面积,绿带宽13~24公里。由于城市产业和人口规模的膨胀,1944年,大伦敦区域规划公开发表。规划以分散伦敦城区过密人口和产业为目的,在伦敦行政区周围划分了4个环形地带,即内城环、郊区环、绿带环、乡村环,如图所示。在绿带内除部分可作农业用地外,不准建设工厂和住宅。

n  近年来,伦敦越来越重视增加绿地空间的公众可达性,提高绿地的连接性,提供花园到公园、公园到公园道、公园道到绿楔、绿楔到绿带的便利通道。

n  绿地空间的规划从公园系统转为多功能的绿道,拓展大型绿地的影响和服务半径,增加与周边地区的内在连接,通过绿色网络的连接,形成高质量的绿色空间。

n  此外,伦敦绿地非常重视自然保育功能,通过绿地自然化、建设生态公园、废弃地生、态改造、河流管理、人工动植物栖息地创建等措施,为野生生物提供自然生境,各自治区均编制自然保育规划,执行生物多样性行动规划,进行植被管理。

(2)上海

n      《上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年)的总体布局呈现出“环”、“楔”、“廊”、“园”、“林”的形式。规划以“一纵两横三环”为骨架、以“多片多园”为基础、以“绿色廊道”为网络,形成互为交融、有机联系的中心城绿地布局结构。

n      在规划理念上,创造生态“源”林—建设城市森林,构筑“水都绿城”—让城市重回滨水,构筑城市“绿岛”—平衡城市“热岛”,构筑“绿色动感都市”—建设绿色标志性景观空间(图2-9)。

(3)深圳

n  深圳市依托自然山水条件形成了大气连绵的城市绿地系统,令人印象深刻(图2-10)。

(4)江门

n  江门是我国第六批审批通过的“国家园林城市”。江门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呈“三片、六廊、八心”的结构布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