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党委、行政20xx年工作总结

安徽农业大学党委行政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校党委、行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和“提升内涵、办出特色”的主线,深化改革、扎实工作,学校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成功跨入省部共建行列,全面进入省内一本招生,科学编制完成校“十二五”规划及各项子规划,在党建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开放办学、基本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新进展,顺利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校党委结合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突出抓好新一年度承诺践诺活动和“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扎实开展“七一”表彰等“十个一”系列活动;实施党建工作“凝心聚力工程”,开展结对共建、结对帮扶、结对发展“三结对”和“红色1+1”活动,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发展氛围。校党委连续第二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书面交流。

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加强。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 产 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安徽省委的实施办法。成功召开五届三次党代会。扎实推进理论武装,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共确定入党积极分子5000人,发展党员2398人,党员转正1263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全面实施干部试用期考核工作,修订完善《安徽农业大学处级单位和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组织实施2次处级干部公开竞争上岗工作,选拔副处级干部8人;大力推进科级干部竞聘工作,轮岗交流面达到30%以上。积极组织干部学习培训,选派7名干部到省内外挂职锻炼。

宣传工作成效明显。针对校园重大活动开展立体化、全覆盖的集中报道并撰写评论文章。围绕“大别山道路”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进行深入宣传报道。胡承霖教授被省委宣传部作为全省重大典型。学校全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中国教育报、农民日报、科学时报、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省级以上媒体发稿70多篇。

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组织校领导与各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安徽农业大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党风廉政责任制体系。进一步加大对招标采购、干部选拔任用、招生、财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加强网络问政,重视信访举报,共收到信访件125份,全部进行妥善处理。加强审计工作,对19位财务非独立核算单位负责人开展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调查,对2位财务独立核算单位负责人开展了离任审计;完成了45个专项、6025.35万元专项资金的审计;坚持基建工程、维修工程必审制度,核减额达533.11万元。

民主管理工作扎实开展。针对发展中的重大事项,积极采取多种形式,面向全校征集意见,促进科学决策。党委书记、校长致信干部和广大教授,征求学校发展意见,积极探索民主管理新途径。统筹开展党务校务公开,强化依法治校。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健全学校制度体系,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做好工会、教代会工作,完成部门工会换届,成功召开五届二次教代会,办理提案76件。加强督查督办和机关效能建设,开展年度重点工作及作风建设督查活动。抓好统战工作,成立统战理论研究会,鼓励和支持学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及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政议政和建言献策。做好离退休工作,关心离退休老同志的生活,注重发挥他们的作用,凝聚发展力量。抓好安全稳定工作,落实校园安全稳定包保责任制,形成统一领导、部门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稳定工作机制。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业合作,探索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产学研创人才培养机制。围绕“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启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启动实施优秀本科生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开展“卓越农艺师”、“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加大辅修和双学位工作力度,在2010级本科生中试行暑期小学期。加强质量工程建设,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4项(卓越计划2项,省级实验实训中心建设项目1项,省级特色专业1项)。

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专业准入、预警与退出机制,新设2个本科专业,制定并实施《安徽农业大学专业发展前景评估体系》,对我校68个本科专业全面进行了发展前景评估。以委托立项的形式对全校所有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和答辩验收。遴选建设33门网络课程和双语课程。调整本科实验教学中心的设置,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探索跨学院、多专业共建共享校内外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的新模式,与芜湖大浦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共建校外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以“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计划”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快农业园实践和创业平台建设。启动“十二五”教材建设规划工作,已申报“十二五”规划教材 95 部,4部教材获得“20xx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进一步规范图书建设与管理,加强电子资源库建设,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

规范教学管理。坚持领导干部听课制和学生信息员制度,强化信息反馈,稳定教学秩序。新聘任一支覆盖全校68个专业,成员达 164人的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检查与专项检查评估工作,组织开展第八届教师教学竞赛和教学观摩活动以及教案、试卷检查评比活动。试行分段集中考试改革,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稳步推进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出台《安徽农业大学教学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成立新一届校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和15个院级教学指导工作委员会。

做好继续教育工作。全年成教招生3135人,超额录取535人。继续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20xx年定向报考我校的学员达814人。成功申报为安徽省首批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完成3623人次的新型农民培训任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农技指导员2000多人次。全年继续教育经济效益达1051万元。

三、继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在认真总结20xx年考奖工作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安徽农业大学教职工考核暂行办法》、《安徽农业大学教职工奖励暂行办法》,全面实施岗位设置首聘工作后的量化和分类考核。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办法,紧密结合学科和岗位,探索更加符合学校实际的评审标准,完成20xx年专业技术职务“以聘代评”工作,聘任教授7人、副教授34人、讲师38人、实验师3人。创新工作思路,对合同到期的聘用职工转变为以劳务派遣方式使用,在合理规避用工风险的同时,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稳步提高。改革人才招聘方式,引入同行专家预评审等制度,提高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科学决策水平。全年引进特聘(讲席)教授和具有育种、工程类背景的高层次人才11人,分布在不同学科的7个学院。近年来引进的讲席教授全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创新毕业生选聘方式,由职能部门和专家委员组成考评组,按照学科群进行考核聘用。全年录用

博士研究生27名、硕士研究生5名。认真做好教师培养和培训,选派66位教师出国出境参加访学、合作研究、学术会议及学历提升;选派23位青年教师参加实践锻炼;8位教师获得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资助,占全省总指标的73%。

四、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平台和团队建设取得新突破。“茶树次生代谢与茶叶质量安全”创新团队入选20xx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标志着我校在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获批“长江中下游麦类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茶叶加工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储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等3个农业部实验室,以及“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观测实验站”、“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实验站”和“农业部南方农业装备科学观测实验站”等3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联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的“合肥农产品加工研究院”得到合肥市政府批复立项建设。完成科技大楼分配工作,加快推进进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扎实推进郭河现代农业示范区产学研基地建设。积极申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项目和成果稳步增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际合作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等纵向科研项目9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资助33项,资助经费达1420万,资助数量和经费均

创历史新高。全年到账科研经费9538万元,其中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约占70%。申请专利142项,其中发明专利97项;授权专利57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获准软件著作权登记32项,鉴定成果21项,申请品种权2项。以我校为第一单位发表SCI、EI论文176篇,影响因子显著提高。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安徽省社科奖论文奖3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蝉联4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蝉联3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称号。

“大别山道路”不断拓展。全面加强校地合作,签署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的市(县、区)达到26个,以此为平台,与200多家企事业单位正式签订技术合同和合作协议。创新合作模式,与宿州市联合实施现代农业产学研合作“五个一工程”,得到省直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同。加快成果转化,积极开展科技服务。组织开展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23次,推荐发布重点科研成果379项,推荐发布技术需求1300多项,累计促成交易的合同登记金额2627万元。围绕“三大粮食行动计划”,先后组织专家2000多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为我省粮食实现“八连增”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开展“学科建设年”活动,切实加强学科内涵建设

加强内涵建设。开展“学科建设年”活动。科学调整、优化布局,将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和生态学本科专业归并管

理,将原八大学科群调整为九大学科群。制定了《安徽农业大学学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安徽农业大学学科平台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和《安徽农业大学学科学位点负责人遴选与管理实施办法》,进一完善了学科建设体制机制。

学位点建设再获新成绩。新增生态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生态学、风景园林学、草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使我校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达到18个。

努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合计招收研究生787人,其中学术型707人、全日制专业学位37人、博士生43人。完成20xx年推免生计划205人,其中首次向重点大学外推11人。制定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和考核办法,严格要求,切实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大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力度,1篇博士论文、3篇硕士论文被评为安徽省第三届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大力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初步制订“十二五”期间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实施意见。规范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体系,加大资助力度,2011—20xx年第一学期资助金额达182万元,平均覆盖面68.5%。

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培养高素质大学生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牢记使命、践行担当”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积极在大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奉献意识教育。稳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形成综合素质类课程建设的意见和方案,拟订思想政

治教育的实践教学平台的设计方案,完成青禾网校建设工作,设计完成思政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顺利通过教育厅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成功召开20xx年思想政治工作年会暨学生工作研讨会。

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组建学生管理、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多个团队,促进辅导员队伍团队化建设和专业化发展。积极开展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类活动。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全国三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成功开展以“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为主题的“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包揽20xx年安徽省大学生篮球联赛暨CUBA安徽选拔赛甲组男、女两项冠军。认真做好资助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绿色通道”为53名新生办理了入学手续。为500多名学生争取到各类社会资助100多万,设立和争取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4900多个,发放工资430多万;完成国家奖助学金和评奖评优工作,全年共有3621名同学参加公益劳动,累计完成公益活动12万小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心理健康联络员和班级心理委员三级网络体系,积极组织开展心理沙龙、大型现场咨询、心理委员培训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招生和就业工作成效显著。首次在安徽省整体进入一本批次录取。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录取本科新生4900人(含艺术类本科和专升本),本省录取3891人。截止到8

月31日,2011届毕业生中本科生就业率为91.71%,专科生就业率为90.12%,研究生就业率为63.82%,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引导大学生创业工作成效显著。学校连续第四年获评“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稳步推进校友会工作,成立了各学院校友分会。

七、树立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成功召开首次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正式将开放办学列为学校发展战略之一,在全校树立了开放办学的理念。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实施了“2+2”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首批10名学生顺利成行。获批为“安徽海智农业基地”,成为引智海外、服务安徽农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高度重视国际科技合作和农业援外工作,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共同成立了“茶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和“资源环境与生态遥感联合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农业部和安徽省农委下达的“南南合作”英语、法语培训任务。被教育部批准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跻身培养外国留学生院校的“国家队”成员。积极推进与友好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全年共派出5个团组、30多人次访问美国、墨西哥、韩国、日本、泰国及台湾地区;共接待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台湾地区等20多个团组来校考察。

八、加强办学条件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加快基本建设步伐。新图书馆、科技大楼、农业园综合楼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室内安装调试和主体验收工作;全国

农科教南方中心大楼、研究生综合楼、西校区循环路完成立项、设计方案招标工作;农业园学生实习综合楼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对全校供电资源进行整合,完成图书馆、科技大楼配电房建设。切实加强对学术交流中心项目的监管。

建设节约型校园。认真制订《安徽农业大学公用房使用管理办法》,着力提高教学科研公共用房使用效益。在基本建设过程中,积极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大量使用节能产品。对学生宿舍节水器具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安装了节水笼头,对供水管网进行跑、冒、滴、漏排查工作。完成了省直单位能源审计的迎审工作,拟订安徽农业大学节能减排实施方案。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出台《安徽农业大学物资采购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国资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了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完成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政府集中采购和学校分散自采任务,完成日元贷款第二批仪器设备的技术确认与接收工作。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集中开展资产清理工作。全年维修各类仪器设备1612台(件),涉及的仪器设备总价值达1160多万元。出租房屋租金收入962.885万元,比去年增加56.5万元。初步制定校园总体平面规划。顺利完成学生公寓小区“平稳过渡”。

推进信息化建设。统筹推进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研究生管理系统、国资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启动各业务系统与信息化基础平台的集成工作。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工作,完成育软电

子政务平台的二次开发工作,基本实现公文网上办理。修订《安徽农业大学档案管理办法》,全年收集各类档案10419件(卷),全部整理入库和录入档案网络管理系统。获评“安徽省20xx年度档案管理优秀单位”,勤政楼、南大门、第二教学楼入选市级文物保护建筑。

积极实施民生工程。餐饮中心交付使用,教工餐厅、欣苑学生食堂年初正式营业;完成东苑学生食堂新一轮公开招标工作,引进两家餐饮企业分别经营1、2两层,形成竞争机制。稳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在教职工第五宿舍区、第六宿舍区物业实行物业公司管理,成立第五、第六宿舍区业主委员会。积极争取财政化解高校债务资金和各项财政拨款,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服务水平,为学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被省财政厅授予“财务管理先进单位”。从7月份开始按照1400元的标准增加在职教职工公积金核算基数;较大幅度提高教职工年终津贴水平。

过去的一年,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扎实苦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建设特色鲜明的先进水平农业大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学校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二是人事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三是高水平的科技成果需要进一步凝练;四是办学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面对这些不足,校党委、行政将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推动“十二五”

各项任务的落实,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全力推进各项事业不断跃上新台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