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复习重点总结

1、 

2、 

3、系统工程概述

1.1    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系统工程产生和发展的动因

1.2    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提出“宇宙大系统”的概念,最早使用系统一词

1.3    系统理论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理论。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并对其功能进行数学描述的理论,(一般)系统论的代表人物为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

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一般规律的综合性理论,它的核心概念是信息与控制

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提取、变换、存储与流通等特点和规律的理论

1.4    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

1930年,美国发展与研究广播电视系统时正式提出系统方法的概念;

1945年,兰德公司的前身提出系统分析的概念

1957年,H.GOOD和R.E.Macchol发表<系统工程>的著作,是系统工程学科形成的标志

1.5    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化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1.6    系统(11年名词)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该定义有四个要点:系统及其要素;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功能。

1.7    系统的一般属性:整体性(12年选择)、关联性、环境适应性(有的系统还有目的性、层次性等特征)。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特性。

1.8    系统的类型:

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自然系统是主要由自然物所自然形成的系统,人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

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凡是以实体为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称为实体系统,凡是由概念性的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概念系统(12年填空)

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系统的状态随时间而变化的系统称为动态系统,表征系统运行规律的模型中不含有时间因素的系统称为静态系统

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1.9     系统工程(12年名词):是从总体出发,合理开发、运行和革新一个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思想、理论、方法论、方法与技术的总称,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工程技术。系统工程研究有特定输入、输出(20##年填空)的相对孤立系统。

1.10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时,需要确立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工作的前提)、总体最优及平衡协调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目的)、综合运用方法与技术的观点(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手段)、问题导向和反馈控制的观点(系统工程有效性的保障)

1.11系统工程的特征:系统一般采用先决定整体框架,后进入内部详细设计和程序;系统  

试图通过将构成事物的要素加以适当配置来提高整功能,其核心思想是综合即创造;系统工程属于软科学。

1.12    软科学的基本特征:人和信息的重要作用;多次反馈和反复协商;科学性(12年填空)与艺术性的二重性及其有机结合。

2          系统工程方法论

2.1    系统工程方法论:就是分析和解决系统开发、运作及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所应遵循的工程程序、逻辑步骤和基本方法。

2.2    霍尔三维结构:时间维(12年选择)、逻辑维、知识维或专业维。(12年选择)

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的工作阶段或进程,分为: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分析或研制阶段、运筹或生产阶段、系统实施或安装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

逻辑维是指系统工程每阶段工作所应遵从的逻辑顺序和工作步骤,一般分为以下七步:摆明问题、系统设计、系统综合、模型化、最优化、决策、实施计划

知识维或专业维的内容表征从事系统工程工作所需要的知识

霍尔三维结构强调明确目标,核心内容是最优化

2.3    切克兰德方法论:核心是比较(12年填空)与探寻

2.4    切克兰德提出的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工作过程:认识问题---根底定义(11、12年选择)---建立概念模型---比较及探寻---选择---设计与实施---评估与反馈。比较及探寻将第一步所明确的现实问题和第三步所建立的概念模型进行对比。

2.5    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方法论的比较:

相同点:均为系统工程方法论、均以问题为起点、具有相应的逻辑过程。

不同点:霍尔方法论主要以工程系统为研究对象,而切克兰德方法更适合于对社会经济和经营管理等软系统问题的研究;前者的核心内容是优化分析,后者的核心内容是比较学习;前者更多关注定量分析方法,后者比较强调定性或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基本方法。

2.6    系统分析:是运用建模及预测、优化、仿真、评价等技术对系统的各有关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为选择最优或满意的系统方案提供决策依据的分析研究过程。

2.7    系统分析的要素:问题、目的及目标、方案、模型、评价、决策者(20##年选择)

2.8    应用系统分析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以整体为目标;多方案模型分析和选优;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多次反复进行。

2.9    系统工程的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创造的过程。最常用的综合创造性技术:提问法(5W1H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情景分析法及近来开发的群件技术和形态盒等。

2.10 提问法:是针对需要研究的对象,列出有关的问题,形成检核表,然后一个个来核对讨论,从而发掘出解决问题的大量设想的创造性技术。

2.11提问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遍适用的5W1H法,是美国陆军提出的方法;另一类是针对某种特定要求的检核表法,如产品设计、降低成本用检核表法。5W1H法对某件事情从目的(why)、对象(what)、时间(when)、场所(where)、人员(who)、手段(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20##年选择),看其是否合理,并找出改进之处的方法。检核表法的主要提问内容:是否可用于其他方面;是否有其他方法也适用于同一问题;可否扩大或缩小;可否重新组合;可否改变制法、形状、颜色、气味甚至替换等。

2.12 头脑风暴法也称智力激励法,是美国BBDD广告公司的奥斯本提出的。头脑风暴法是针对一定问题,召集由十个左右有关专家参加的小型会议,在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中,与会者敞开思想,各抒已见,自由联想,畅所欲言(12年选择),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使创造性设想起连锁反应,从而获得众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推迟判断;二是数量提供质量。头脑风暴法的缺陷来自于它的假设条件。

2.13德尔菲法,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兰德公司开发。其工作程序:

1 确定调查目的,拟定调查提纲。

2 选择一批经验丰富而又熟悉该专题的专家,一般10~20人,包括理论和实践等各方面的专家。

3 以通信方式向选定的各个专家发出调查表,征询意见。专家通过匿名方式单独表态。

4 经过一轮德尔菲活动后,把原始资料或专家意见汇总成图表反馈给参加咨询的专家,一定期限内回收,再进行汇总分析,然后转入下一轮活动。经过三四轮后得出结果。

2.13 群体决策支持系统。能让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决策者在同一时间通过远程电视会议系统,面对面地讨论某些重大的决策。这种决策模式得以实现的基础是群件工具。

    群件:就是帮助群组协同工作的软件,它以任务共享、环境共享(20##年填空)以及时间与地点共享三种方式帮助人们决策。

群件决策技术有:会议技术、布告栏技术(20##年选择)、存储与转发技术。

2.14情景分析法:就是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与分析,设想未来情景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帮助决策者制定出灵活且富有弹性的战略规划、计划或对策。

2.15情景分析法的基本步骤(11年论述):

    建立信息库――确定主题目标――分析并构造影响区域――确定描述影响区域的关键变量――探寻各种可能的未来发展趋势――选择并解释环境情景――引入突发事件上,检验其对未来情景的影响――详细阐明主题情景。

3          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3.1    模型:是现实系统的理想化抽象或简洁表示,描绘了现实系统的某些主要特点,是为了客观地研究系统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好的模型要兼顾到现实性和易处理性。

3.2    模型有三个特征:它是现实世界部分的抽象或模仿;它是由那与分析的问题有关的因素构成的;它表明了有关因素间的相互关系(20##年选择)。

3.3    模型化:就是为描述系统的构成和行为,对实体系统的各种因素进行适当筛选,用一定方式(数学、图像等)表达系统实体的方法。简言之就是构造模型的过程。

3.4    模型化的本质:利用模型与原型之间的某方面的相似关系。

3.5    模型化的作用:模型本身是人们对客体系统一定程度研究结果的表达;模型提供了脱离具体内容的逻辑演绎和计算的基础,这会导致对科学规律、理论、原理的发现;利用模型可以进行思想试验(11年简答)

3.6    模型的分类(12年填空)

3.7    概念模型:是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它在形式上可以是思维的、字句的或描述的。符号模型分为结构模型(20##年填空)和数学模型。

3.8    构造模型的一般原则:

建立方框图;考虑信息相关性;考虑准确性;考虑结集性

3.9    建模的基本步骤: (11年论述)

3.9.1        明确建模的目的和要求

3.9.2        对系统进行一般语言描述

3.9.3        弄清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3.9.4        确定模型的结构

3.9.5        估计模型的参数

3.9.6        实验研究

3.9.7        必要修改

3.10模型化的基本方法:分析法;实验法;综合法;老手法;辩证法.实验法基本包括模拟法\统计数据分析\试验分析.老手法主要有德尔菲法。

分析法:分析解剖问题,深入研究客体系统内部的细节,利用逻辑演绎方法,从公理、定律导出系统模型。

实验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利用逻辑归纳法导出系统模型。

3.11 模型的简化:减少变量,减去次要变量;改变变量性质;合并变量;改变函数关系;改变

约束条件。

3.12结构模型:是定性表示系统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的本质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关联情况的模型。结构模型化即建立系统结构模型的过程.

3.13 结构分析:是一个实现系统结构模型化并加以解释的过程.系统结构模型化是结构

分析的基本内容。具休内容包括:对系统目的—功能的认识;系统构成要素的选取;对要素间的联系及其层次关系的分析;系统整体结构的确定及其解释。结构分析是系统优化分析、设计与管理的基础。

3.14 系统结构的基本表达方式:集合(12年填空)\有向图(20##年填空)和矩阵

3.15 二元关系(12年名词):是根据系统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所约定的一种需要讨论的\存在于系统中的两个要素(Si,Sj)之间的关系Rij。二元关系通常有影响关系、因果关系、包含关系、隶属关系以及各种可以比较的关系,二元关系具有传递性(12年选择);具有强连接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替换性(20##年填空)。

3.16有向图:是由节点(12年填空)和连接各节点的有向弧(箭线)组成的,可用来表达系统的结构。具体方法是:用节点表示系统的各构成要素,用有向弧表示要素之间的二元关系。

3.17 系统的矩阵表达分:邻接矩阵、可达矩阵、缩减矩阵、骨架矩阵。

邻接矩阵:是表示系统要素间基本二元关系或直接联系情况的方阵。在邻接矩阵中,若有一列元素全为0,则Sj是系统的输入要素,若有一行元素全为0,则Si是系统的输出要素。

可达矩阵:就是表示系统要素之间任意次传递性二元关系或有向图上两个节点之间通过任意长的路径可以到达情况的方阵。

3.18 常用的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有:关联树法、解释结构模型化技术、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化技术等。解释结构模型化技术(ISM)是最基本和最具特色的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3.19 ISM是美国沃菲尔德于1973年分析社会经济系统问题而开发的。

3.20 ISM的基本思路:通过各种创造性技术,提取问题的构成要素,利用有向图、矩阵等工具和计算机技术,对要素及相互关系等信息进行处理,最后用文字加以解释说明,明确问题的层次和整体结构,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3.21 通过对可达矩阵的处理,建立系统问题的递阶结构模型,这是ISM技术的核心内容。

3.22 建立递阶结构模型一般要经过区域划分、级位划分、骨架矩阵提取和多级递阶有向图绘制四个阶段。

3.23 主成分分析(PCA)也称主分量分析或矩阵数据分析,它通过变量变换的方法把相关的变量变为若干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变量。主成分是指通过转换后所找到的线性无关的变量。主成分分析方法的特点:能将众多的线性相关指标转换为少数线性无关的变量。

3.24 样本的主成分计算过程:

3.24.1    对样本进行标准化处理

3.24.2    利用标准化的样本估计σ

3.24.3    计算各主成分

3.25标准化处理的作用:消除原来各指标的量纲,使各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使标准化后的样本满足E(X)=0.

3.26 聚类分析:按照事物属性的内在联系规律和一定的要求,对事物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聚类分析可将样本或变量按亲疏的程度进行分类。描述亲疏程度通常用两种方法:一是把样本或变量看成P维空间的一个点,定义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另一种是用样本间的相似系数来描述其亲疏程度。欧式距离在聚类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

3.27 研究动态系统的行为有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方法:输入-输出法(端部法)和状态变量法。

3.28 系统的状态:是指为完全描述t≥t0时系统行为所需变量的最小集合,该集合构成状态空间。状态变量:上述最小变量集合中的每个变量称为状态变量。

3.29 高度非线性及复杂性是现实系统的基本特征。

3.30软计算包括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近似推理以及超启发式算法。

3.31 模糊控制是基于模糊集的一种软控制。模糊逻辑是处理不精确性和不确定性的有效工具。在模糊理论研究中隶属函数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

3.32人工神经网络(12年论述):是模仿人脑生理特性的新型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它以模拟生物神经元为基础,使系统具有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容错性等。神经网络是进行曲线拟合、近似实现各种非线性复杂系统的有效工具,它构成了软计算的基础。软计算的另一个基本内容是超启发式算法。

3.33 超启发式算法包括:禁忌搜索算法(TS)、模拟退火算法(SA)、遗传算法(GA)、蚁路算法(AS)。

3.34禁忌搜索算法(TS):是模拟智能过程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全局逐步优化算法,其的核心在于对搜索过程使用短期记忆和中长期记忆,以令搜索具有广泛性和集中性。基本思路是搜索可行的解空间,在当前解的邻域中找到另一个更好的解,但为了能够逃出局部极值和避免循环,算法中设置了禁止表。

3.35模拟退火算法(SA)是基于蒙特卡洛迭代求解的一种全局概率型搜索算法。该算法源于固体退火过程的模拟。模拟固体退火过程就可将给定控制参数时优化问题的相对最优解求出,然后减少控制参数,使其趋于0,最终求得组合优化问题的整体最优解。

3.36遗传算法(GA)是借鉴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与遗传思想而提出的一种全局性并行搜索算法。

3.37蚁路算法(AS)是一种源于大自然中生物世界的新的仿生类算法。它吸收了昆虫王国中蚂蚁的特为特性,通过其内在的搜索机制,在一系列困难的组合优化问题求解中取得了成效

4          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方法

4.1    系统仿真(12年名词):就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目的,在分析系统各要素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能描述系统结构或行为过程,且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或数字方程的仿真模型,据此进行实验或定量分析,以获得正确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

4.2    系统仿真的实质

4.2.1        它是一种对系统问题求数值的计算技术

4.2.2        仿真是一种人为的实验手段(20##年填空),进行类似于物理实验、化学实验那样的实验

4.2.3        仿真可以比较真实地描述系统的运行、演变及其发展过程

4.3    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是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或量化分析模型,并将其转换为适合在计算机上编程的仿真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4.4    系统仿真的作用:

4.4.1        仿真的过程也是实验的过程,而且还是系统地收集和积累信息的过程。

4.4.2        对一些难以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对象系统,可通过仿真模型来顺利地解决预测、分析和评价等系统问题。

4.4.3        通过系统仿真,可以把一个复杂系统降低成若干子系统,以便于分析

4.4.4        通过系统仿真,不仅能启发新的思想或产生新的策略,还能暴露出原系统中隐藏着的一些问题。

4.5    系统仿真方法分为:连续系统仿真方法和离散系统仿真方法及用于社会经济和管理系统仿真的系统动力学方法、蒙特卡咯法等。

4.6    系统动力学(SD)是美国麻省理工弗雷斯特教授提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社会经济系统。

4.7    社会经济系统的突出特点:社会系统中存在着决策环节;社会系统具有自律性;社会系统的非线性。

4.8    系统动力学模型特点:多变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仿真实验为基本手段和以计算机为工具;可处理高阶次、多回路、非线性的时变复杂系统问题。

4.9    系统动力学的一般工作过程:

  

4.10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实际系统进行观察,采集有关对象系统状态的信息,随后使用有关信息进行决策。决策的结果是采取行动。行动又作用于实际系统,使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又为观察者提供新的信息,从而形成系统中的反馈回路

4.11SD的四个基本要素:状态或水准、信息、决策或速率、行动或实物流(20##年选择)

4.12 SD的两个基本变量:水准变量(11年名词)(12年选择)、速率变量

4.13 SD的一个基本思想:反馈控制(12年填空)

4.14 因果关系图的要素:因果箭、因果链、因果反馈回路、多重因果反馈回路。因果关系的正极为加强,负极为削弱,因果关系具有传递性。因果箭的箭尾如于原因,箭头终于结果。

因果回路: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形成因果关系回路,它是一种特殊的(封闭的、首尾相椄的)因果链。(12年选择)

4.15 正反馈回路起到自我强化作用(20##年填空),负反馈回路具有内部稳定器的作用。系统的性质和行为主要取决于系统中存在的反馈回路。

4.16 流程图的构成要素:流、水准、速率、参数、辅助变量、源与洞、信息、滞后或延迟。

流:是系统中的活动和行为,通常只区分实体流和信息流。

水准:是系统中子系统的状态,是实物流的积累。

速率:表示系统中流的活动状态,是流的时间变化。

参数:是系统中的各种常数,或者是在一次运行中保持不变的量。

4.17 绘制流程图是SD建模的核心内容。SD结构模型的建模步骤:

4.17.1    明确系统边界,即确定对象系统的范围

4.17.2    阐明形成系统结构的反馈回路,即明确系统内部活动的因果关系链

4.17.3    确定反馈回路中的水准变量和速率变量

4.17.4    阐明速率变量的子结构或完善、形成各个决策函数,建立起SD结构模型

5、系统评价方法

5.1 系统评价:就是全面评定系统的价值。

5.2 系统评价问题是由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目的、评价时期、评价地点及评价方法等要素(5W1H)构成的问题复合体。

   评价主体:是指评定对象系统价值大小的个人或集体。

   评价目的:系统评价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能发挥的作用。

   评价时期:分期初评价、期中评价、期末评价和跟踪评价(12年填空)。

   评价地点有两方面的含义:评价的范围(20##年填空)和评价的立场。

5.3 效用(20##年填空):评价主体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当时的环境、评价对象的性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因素,对于某种利益和损失独到的感觉和反应。

5.4系统评价代表性的方法:以经济分析为基础的费-效分析法;以多指标的评价和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为特点的关联矩阵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费-效分析法是经典和基础方法,关联矩阵法为原理性方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为实用方法。

5.5关联矩阵法:是用矩阵的形式来表示各替代方案有关评价指标及其重要度与方案关于具体指标的价值评定量之间的关系。应用关联矩阵评价方法的关键:在于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度(即权重Wj)及确定方案关于评价指标的价值评定量(Vij)

5.6 关联矩阵确定权重及价值评定量的两种方法:逐对比较法和古林法。当对各评价项目间的重要性可以做出定量估计时,古林法比逐对比较法前进了一大步。

   逐对比较法的基本做法:对各替代方案的评价指标进行逐对比较,对相对重要的指标给予较高得分,据此可得到各评价项目的权重。再根据评价主体给定的评价尺度,对各替代方案在不同评价指标下一一进行评价,得到相应的评价值,进而求加权和得到综合评价值(11年简答)。

5.7 逐对比较法的评价过程:

5.7.1 用逐对比较法求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5.7.2 由评价主体(一般为专家群体)确定评价尺度。

5.7.3 根据评价尺度表及已知的方案实施结果,确定各方案的评价项目得分。

5.7.4 对各替代方案进行综合评定,计算各方案的价值评定量,根据价值评定量的大小确定最佳方案。

5.8 古林法的运用过程(12年简答):

5.8.1 确定评价指标的重要度Rj。按评价项目自上而下地两两比较其重要性,并用数值表示其重要程度,填入表中的Rj一列中。

5.8.2 Rj的基准化处理。以最后一个评价指标作为基准,令其K值为1,乘上一行的R值,即为上一行的K值。

5.8.3 Kj的归一化处理。将Kj列的数值相加,分别除以各行的K值,即为各评价项目的权重Wj,所有Wj的和为1。

5.8.4 按同样计算方法对各方案逐项进行评价。方案Ai在指标Xj下的重要度Rij按方案的预计结果数值用比例计算出来。

5.8.5 综合上两项的结果,计算各个方案的的综合评定结果,取综合评价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5.9 关联矩阵例表(逐对比较法确定权重)

 

V1=0.4*3+0.3*3+0.1*3+0.2*3+0*4=3.0

5.10 关联矩阵例表(古林法求权重)

5.11 古林法求Vij例表

5.12 层次分析法

5.12.1 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迪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著名的AHP方法(层次分析)

5.12.2 AHP方法的基本思想:AHP方法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有关人员的判断,确定备选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整个过程体现了人们分解——判断——综合的思维特征。

5.12.3 AHP的实施步骤(12年论述):

5.12.3.1 分析评价系统中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5.12.3.2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5.12.3.3 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要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

5.12.3.4 计算各层要素对系统目的(总目标)的合成(总)权重,并对各备选方案排序。

5.12.4 递阶层次结构的三个层次:最高层(目的层)、中间层(准则层)、最低层(方案层)。

5.12.5 递阶层次结构的三种结构形式:完全相关结构、完全独立结构——树形结构、混合结构(带有子层次的混合结构)

5.13 两种建立递阶层次结构的方法:分解法、解释结构模型化方法(ISM法)。

5.14 递阶层次结构中和各层次要素间须有可传递性、属性一致性和功能依存性

5.15 判断矩阵的性质:0<aij<9,aii=1,aji=1/aij(A为正负反矩阵) (20##年填空);aik*aki=aij(A为一致性矩阵).

5.16 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20##年填空)。一致性比例C.R.=C.I./R.I. <1

5.17 模糊综合评判法

5.17.1 因素集:因素集F即评价项目或指标的集合,一般有F={fi}。

5.17.2 评定集或评语集:评价等级的集合,一般有E={ej}。

5.17.3 隶属度rij:是指多个评价主体对某个评价对象在fi方面作出ej评定的可能性大小。(11年名词)

5.17.4 隶属度矩阵R=(R1,R2,…Rn)T=(rij).

5.17.5 权重向量WF:为评价项目或指标的权重或权系数向量。

5.17.6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主要步骤:

5.17.6.1 确定因素集F和评定集E(12年填空)。

5.17.6.2 统计、确定单因素评价隶属度向量,并形成隶属度矩阵R。

5.17.6.3 确定权重向量WF等。

5.17.6.4 按某种运算法则,计算综合评定向量S及综合评定值(综合得分μ)。

5.17.7 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例

5.17.7.1 某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5.17.7.2 隶属度矩阵为

        0.36    0.56    0.08    0

        0.12    0.56    0.28    0.04

        0.2     0.6     0.2     0

R=    0.04     0.4     0.44    0.12

        0.08    0.44    0.48    0

        0.2     0.56    0.24    0

        0.16    0.24    0.52    0.08

        0.12    0.32    0.48    0.08

5.17.7.3 权重向量WF=(0.15,0.1,0.1,0.15,0.1,0.1,0.15,0.15).

5.17.7.4 综合隶属度0.162=0.15*0.36+0.10*0.12+0.10*0.2+0.15*0.04+0.10*0.08+0.10*0.2+0.15*0.16+0.15*0.12

6 决策分析方法

6.1 决策分析的四个活动阶段:问题分析、诊断及信息活动;对目标、准则及方案的设计活动;对非劣备选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评价的抉择或选择活动;将决策经结果付诸实施并进行有效评估、反馈、跟踪、学习的执行或实施活动。

6.2 决策是系统工程工作的目的,系统分析实质上就是决策分析。

6.3 决策问题的基本模式为Wij=f(Ai,θj) i=1,2, …m;j=1,2, …,n。Ai属于决策变量,是可控因素;θj属于状态变量,是不可控因素;Wij叫益损值、效用值。

6.4 决策分析的基本类型:

6.5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相同的条件;存在决策者希望达到的明确目标、存在可供选择的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不同行动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益损值可以计算出来。不同的条件是,确定型决策:存在确定的自然状态;风险型决策:存在两个以上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20##年选择),但决策者或分析人员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科学理念等可预先估算自然状态的概率值;不确定型决策:自然状态不确定,且其出现的概率不可知。

6.6期望值法:就是利用期望值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个行动方案的益损期望值并加以比较。若须用决策目标(准则)是期望收益最大,则选择收益期望值最大的行动方案为最优方案;反之,若决策目标是期望费用最小,则采用费用期望值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6.7用期望值法做风险型决策分析(期望值是指概率论中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m

用公式E(X)=∑Pixi算出每种行动方案的益损期望值为:

               i=1

方案A1  E(A1)=0.3*40+0.6*32+0.1*(-6)=30.6万元(11年计算)

6.8 决策所需的信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完全信息、抽样信息(12年名词)

   完全信息:可以得到的完全肯定的自然状态信息,完全信息可以使决策结果获得较大的收益。但获得完全信息的代价也相当大,而在现实和多数情况下,要获得完全信息较为困难或根本不可能。

   抽样信息:这是一类不完全可靠的信息。通过抽样所获得的信息,用统计方法来推断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据此来选择行动的方案。

6.9 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12年计算)

   已知:实际结果好和差的概率分别为P(G)、P(B)(P(G)+ P(B)=1);实际结果好,预测结果也好的概率为P(fg/G); 实际结果好,预测结果差的概率为P(fb/G)=1- P(fg/G); 实际结果差,预测结果也差的概率为P(fb/B); 实际结果差,但预测结果好的概率为P(fg /B)=1-P(fb/B)

   求:

   用全概率公式求预测结果为好、差的概率:

   P (fg)=P(fg/G)* P(G)+ P(fg /B)* P(B)

   P(fb)=1- P (fg)

   用贝叶斯公式求:

   预测结果好,实际确好的概率P(G/ fg)= P(fg/G)* P(G)/ P (fg)

   预测结果好,实际确差的概率P(B/ fg)= P(fg /B)* P(B)/ P (fg)=1- P(G/ fg)

   预测结果差,实际确好的概率P(G/ fb)=P(fb/B)* P(B)/P(fb)

   预测结果差,实际确差的概率P(B/ fb)= P(fb/ G)* P(G)/ P(fb)=1- P(G/ fb)

6.10效用实质上反映了决策者对风险所抱的态度。

6.11 效用曲线的应用:

6.12.1 绘制决策人的效用曲线。(横坐标为益损值,纵坐标为效用值)

6.12.2 根据效用曲线找出方案益损值相对应的效用值,将其标注在决策树相应的结果节点右端。

6.12.3 计算效用期望值。

6.13 冲突分析:是国外在经典对策论和偏对策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冲突行为进行正规分析的决策分析方法。其主要特点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

6.14 对策论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初。是决策者在某种竞争场合下作出的决策,是一种人为的不确定型决策。

6.15偏对策理论的基本思想:在选择策略时要考虑其他局中人可能的反应,即将各局中人的策略作为一种函数,使其构成更高一级的对策,即偏对策。

6.16 冲突分析方法的特点:

6.16.1 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尤其对许多难以定量分析的问题,用冲突分析解决起来更得心应手

6.16.2 具有严谨的数学和逻辑学基础。

6.16.3 即能进行冲突事态的结果预测(事前分析),又能进行事态的过程描述和评估(事后分析)。

6.16.4 在使用中几乎不需要任何数学理论和复杂的数学方法。

6.16.5冲突分析用结局的优先序代替了效用值。

6.17 冲突分析的一般过程:

6.17.1 对冲突事件背景的认识与描述。

6.17.2 冲突分析模型建模。

6.17.3 稳定性分析。是使冲突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的关键,目的是求得冲突事态的平衡结局。

6.17.4结果分析与评价。

6.18 冲突分析的基本要素:时间点、局中人(20##年填空)、选择或行动、结局(12年填空)、优先序或优先向量。

    优先序或优先向量:各局中人按照自己的目标要求及好恶标准,对可能出现的结局排出优劣次序,形成各自的优先序.

6.19 冲突分析建模程序:

6.19.1 确定时间点、局中人和行动。

6.19.2 用二进制数组将全部结局表出,得到冲突分析的基本结局。

6.19.3 删除各种不可行结局,得到可行结局。

6.19.4 在可行结局中按照对结局偏好程度的高低,从左至右排出各局中人的优先序。

6.19.5 建立可供稳定性分析用的表格模型。

7 战略研究与管理

7.1 战略研究三部曲:总结历史、认识现状(20##年填空)、把握未来。

7.2 我国战略研究的模式:前馈型研究模式(11年名词)、反馈型研究模式(12年名词)、学习控制型研究模式。

   学习控制型研究模式:通知知识获取和学习过程,并对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可以事先制定战略,用来指导一系列决策活动并控制战略的实施过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总结过程战略的实施,研究一系列决策活动和战略的一致性,以发现问题,调整和完善战略,从而使战略研究的事先指导和历史总结相辅相成.

7.3 战略研究的分析方法:SWOT分析、PES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波特价值链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企业基本态势的系统化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及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而将企业的战略与企业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其中S代表优势(12年选择),W代表劣势,O代表机会,T代表威胁.

   PEST分析:是指对企业外部或宏观环境进行的系统化分析,分析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政治、经济、技术(20##年选择)、和社会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

   波特五力:主要用于竞争战略研究中对战略主体及其能力的系统化或综合分析,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了广泛影响.五力包括: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12年填空)、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波特价值链分析:是一种功能与结构\静态与动态有机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构成了企业价值链的主体内容。在不同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真正创造价值。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来确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求企业要特别关注和培养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生要的核心竞争力。

7.4 战略必将朝柔性化方向发展。

7.5 柔性战略:是为主动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利用变化甚至制造变化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制定的一组可选择的行动目标、规则及相应方案。

7.6 柔性战略与传统战略的区别:

7.6.1 对环境与竞争对手的分析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

7.6.2 战略方案为市场可能状态下竞争规则集而非传统的战略规划。

7.6.3 不是被动适应环境变化,而是主动利用甚至制造变化来提高竞争力。

7.6.4 不是资源驱动,而是以企业的核心能力为基础,以机会为导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