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网上培训总结

高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实践(理)

教学法专题

第一节

 厦门大学潘懋元  

必要性:高校教师在教学上经验不足,对教师角色理解不够,因此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

本专题报告不从以一门“精品课程”的教学为科研对象来讲授,所探讨的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一般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

一般基本理念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很重要,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水平。

4各专题为: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一、            教学理念

1.    教学理念的概念:教学是一种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2.    基本任务:教学理念是对人类社会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社会道德与思想意识,有选择地进行传授。

3.    人才的培养:通过多种活动来实现。教学的最基本的有效途径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学校工作应以教学为中心,围绕教学二展开。教学活动的基本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起主导作用,起到引导、启发学生的作用。学生应梓教师的启发引导小创造性地构建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思想道德意识。

4.    教学质量是由教师和学生的态度、水平和能力决定的。

5.    对教师的要求:师德、学科知识水平、转化能力(即运用教育知识、教育规律把自己的知识转化给学生。

二、            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1.    教学过程:师生以教育媒体为中介的双边活动过程,也是学生特殊的认知过程。

(1)    人类的一般认知过程:是从实践到知识,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    学生的认知过程:在有限的时间中从接受间接经验开始,逐步把直间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自觉性和主动性相结合,创造性地构建知识、发展智能。

(3)    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也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特点的形成过程,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智力与非智力全面发展的过程。

2.    教学过程的规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自觉地构建知识、发展智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三、            教学原则

1.    概念:是教学理论工作者总结教师长期的成功经验而制定的。正确的教学原则,应符合教学规律。但不是规律本身,而是人们对规律的认知。

2.    教学原则的地位:在教学论中,教学原则起到承上启下的地位。承上是反映客观规律,具有科学性,启下是指导一切教学活动的作用。

3.    教师掌握教学原则,有利于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总结教学经验,评价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师掌握教学原则并熟练地运用教学原则,比学习具体教学方法更重要。

5.    适用于高等学校的教学十大原则:

(1)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2)    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

(3)    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原则

(4)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    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6)    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

(7)    知识的系统性与认知的循环渐进相结合

(8)    少而精原则

(9)    量力性原则:根据学生的水平能力确定教学

(10)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其中第5、6项是高校所特有的。

第二节

根据教学的组织形式,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            课堂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课

二、            现场教学方法:参观、调查、实习、实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创业平台活动)

三、            自学与自学指导方法:阅读、复习、练习、课外作业、辅导

四、            科研训练方法:平时科研训练、参加科研活动、论文与设计(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五、            学业检查与评定方法:平时检查(测验、考查)总结性检查(考试)论文与设计评审与答辩、评分

大学老师讲课   要求理论高深,思路深刻,思想深刻,但语言简单明白

大学生做笔记有选择性,与中学生不同

*案例教学法评价:

一、作用: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课程内容,采用适切案例组织学生研究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培养运用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财经管理科类课程,也可适用于医疗、法律、教育等课程

国外应用已有近百年历史,中国近十余年逐步应用推广。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掌握好三个关键环节:

1.    选编案例(典型、真实、有分析价值,案例不要改造)

2.    组织讨论(学生做好准备,写好方案,自主讨论,老师指导、引导,但不直接解决问题)

3.    方案评论(评论,但不做结论)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没有一种适应各种情况的最优教学方法,只有多种教学方法配合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率。

“法无定法”“有法而无法”

第三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一)

厦门大学 邬大光 

面临的几个新问题

1. 大学生所学专业与职业之间的相关性如何?

2. 传播知识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是否发生变化?
3. 学生的专业需求与大学专业的矛盾如何?

3. 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化与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矛盾

一.大学的“变”与"不变”

(一) “变”

1. 大学的办学规模在变

2. 大学的专业规模在变

3. 大学的办学体制在变

4. 大学的招生体制在变

5. 大学的就业体制在变

6. 大学的管理体制在变

7. 大学的办学层次在变

(二)“不变”

1. 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变

2. 大学的人才培养规格没有变

3. 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变

4. 大学教师的教学模式没有变

5.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变

6. 大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没有变

(三)有关人才培养的几个基本数据

1. 部分高校的专业发展状况

   ——20##年单科院校学科综合发展状况表

2. 学校类型趋同,人才培养方案趋同,专业趋同,课程趋同,教程趋同

3. 典型案例:管理类专业的发展

(四)我国高校目前都是多科性和综合性大学,问题的关键是:学校变综合了,人才培养模式变了吗?学生知识结构变综合了,专业变综合了吗?课程变综合了吗?

(五)人才培养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制度状态下进行的教育活动,教学状态是通过一所大学教育资源的配置体现的,资源配置方式可以反映人才培养质量。

二、“变”与“不变”中的质量命题

1. 大学有没有质量标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还是低?是上升还是下降?

2.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适应?还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

3.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解决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核心的问题   

   是什么?

4.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性如何?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质量因

   素,还是本身就是质量的核心?

三、几个基本质量命题的解读

1.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

   --- 至今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因此说高等教育质量标

   准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黑洞”:既是研究的“黑洞”,也是实践的“黑洞”

2. 为什么至今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关于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

   ---- 因为不同的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有不同的理解

3. 为什么会出现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有不同的理解?
   --- 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大

   ----利益相关者地增加

   --- 市场因素的影响

4. 如何评价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 西方的评价: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专家组20##年10月发出的《中国第三级教

   育考察报告》:目前毕业生就业和失业困难表明第三级教育自身的不足,有迹象

  表明,中国的第三级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模式转变,其规模已接近极限。在传

  统教学模式下单靠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来获得产出,这样的想法并不合理和现实。  

  传统的教育模式更适合知识的获得,而不是高难度竞争下的全球经济所要求的 

  能力培养。同样地,它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多样化学生群体的需求

  ---- 世界银行20##年2月12日在北京发布了《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期发展

  评估》报告,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结论是:

  许多存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管理的计划和措施正在实施,但是,没有相关指标的数据来监测实施过程,也没有关于质量改进计划的数据或信息。

四、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 我国高校在校生数世界第一

* 校均规模世界第一

* 生师比世界第一

* 班级规模世界第一

* 教学周数世界第一

* 教学时数世界第一

* 课程时数世界第一

* 必修课比例世界第一

* 学分数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 大学生毕业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 就业不容乐观

第四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二)

厦门大学 邬大光

中西方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差异,在那些方面存在差异?

1.    教学周数比较

2.    学分定义

3.    学习量

4.    选修课

5.    转专业

6.    辅修课

7.    弹性学制

8.    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国外,各学院院长不明本学院的学生人数,学生根据需要选择课程。

牛津大学的培养模式:第一年有考试,第二年无考试,第三年有考试,但是第二年学生每周要交一份paper. 每学期第一周不上课,老师和学生逐个对话,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每个学生的培养计划。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中国: 少数学生有自己的选课计划。

中国的培养模式的缺点还有很多没有暴露。某些习惯就是一种教学理念,一种人才培养理念。传承下来的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没有从源头上考虑是否正确?哪些适合学术型,哪些是应用型,哪些是技能型?教学原则,方法都不是适合所有的,而是局部的。中国最大的问题在于,好的东西总想做成适合所有的。“包打天下”是人才培养最忌讳的。教育是无规律的。

中美大学的比较:

教学周,教学时数的差异。美国:课堂时数+实验室 120学分 

                        中国:只有课时        160-180学分

中外大学生辅修双学位操作方式不同。 转专业原则:国外兴趣和爱好

                                               国内就业冷热 成绩好坏

重修制比较  国外:缴费 学生自主确定 不限次数

            国内: 限制次数缴费

弹性学制比较

大学教育究竟是专业教育还是课程教育?

目前的教育特征是阶段性教育还是永久性教育?

国内外教育究竟谁对谁错?

第五节 高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一)

北京师范大学

黄荣怀

一.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概述

1. 世界各国积极推进改革

   20##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开放课程计划”

   20##年,我国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 评选“国家精品课程”的条件

   一流教学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

3. 主要影响

   (1)高校重视教学工作,教授回归教学“本位”,建立了一大批优质课程

   (2)有效推动了高校信息化建设。

   (3)形成了讨论高校课程质量的“话语”体系。

二.关于教学方法改革

评价指标

教学方法的变化

第六节  高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二)

北京师范大学

黄荣怀

挑战1:教学方法急需改进:信息量、师生关系、学生发展

1.    信息量:加进一门课比减一门课相对容易。课堂信息量增加,学生接受能力并无增加。课程门类过多并非好事。

2.    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学评价面临挑战

1)            教学方法方面,学生评价影响教学安排。改革难度大。学生课堂注意力难以保证。15分钟之内就需调节气氛。某种程度需要讨好学生。国外凌晨2点学生还在完成作业。大量课外活动等充斥课余生活。学生游戏能力大于学习能力。

2)            大班教学。尤其是专业教学,美国名校15-30人一班研讨型居多。

3)            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存在误区与障碍:多媒体变单媒体;教师缺乏相关整理信息技能。如何驾驭课堂:教师的话能被学生听清楚,眼光能触及所有的学生。让学生安静的秘诀,改变说话的频率。幽默恰当地设置问题。

4)            教师信息处理能力。

5)            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问题。小组评价,探究学习。在大班教学中较难发挥。大学英语课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四六级考试的指导。

3.    “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授课清晰;教学方法多样;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确保学生成功率。在确保学生成功率的方面有以下的辅助行为:引导学生分享方法经验;学习组织大纲、知识点过渡和复习;设置合适的提问;探寻学习状态、情绪和满意度;发挥教师影响,从仪态和行为两方面。

学习成绩与学习成就后者更重要。

教学分析(学生、知识、环境)  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课程计划(时间、策略、时间)

活动设计——资源准备(内容、案例、呈现)

教学评价(过程、考核、总结)

第七节:高等教育中的学习心理规律及其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姚梅林

一、教育跨越时空的特性

以过去所学,教现在的学生,去适应未来?教育应该如何与时俱进去应对未来呢?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二、老生常谈的话题

理想的大学教育是什么样的?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个什么样子?

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如何衡量学习与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有无规律可循?是科学还是艺术?

三.学生为什么参与学习活动?

为什么学习?                                        

有趣                                     

自主选择

对任课教师的仰慕

重要他人的肯定、认可

好分数、成绩

提升能力

……

四.如何调动、利用学生的多元学习动机?

教学原则:

满足合理的基本需要

---求知、尊重、自主、归属等

引导、提升需要层次

-----成就。效能、自我实现等

整合多种动机源

-------长远-短近

--------直接-间接

积极期望,现身说法

五.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校不可能教授学生需要知道的所有的东西,但应该使学生具有迁移的能力。应用所学,去解决新问题或在新情境中快速地学习。

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检验教育成效的试金石。

六.学习能力------迁移

学习1-----新情景1

学习2-----新情景2

学习3-----新情景3-------------------新情景4(学习1,2,3)

七.迁移能力培养路径

八.外化教师思路,引领学生体验过程,掌握方法

教师的思维方式与过程对学生是有价值的。

外化,言话化,操作化

九.科学学习与探究:传统教学模式,引发兴趣、讲授、考评

新的教学模式

引出学生原有的看法

规范观点的引入

对观点的科学性进行评价

关注最核心的内容,监控

十.结论

依据星辰确定航向,而非跟随每艘过往船只。

                         ——美国将军奥玛·布拉德利

                 

第八节 案例教学法,通过有招学无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尚志

一、   案例教学法的一大理由

数学----抽象

科学----抽象

“阮次山”语录:不同点----共同点

郑板桥语录:由聪明而糊涂

学生语录:计算机编程=抽象;

怎样教“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

二、数学教学案例

第九节 关于教学方法模式改革

浙江大学 陆国栋

一、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选好教材

理论体系不完整、不缜密;

内容陈旧、与经管实践脱节;

概念体系混乱;

国外教材选用;

内容与教学目的要求。

2、课堂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很重要;

照本宣科满堂灌、离题太远满堂跑火车;

课堂表现力不足;

现代教学手段使用;

课堂主体定位。

3、课外安排

太多重复性作业或不布置作业;

缺乏分析性的作业;

课外学习小组学习活动;

预习要求。

《基础会计》课程根据课时和需要,由16章构成

第一章 总论

会计的含义;会计对象的一般概念及其基本内容;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会计方法的含义及其内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含义及其内容;会   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含义及其内容。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会计等式的含义、种类;经济业务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规律。第三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四章复式记  第五章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营业收入的确认  第六章 权责发生制及账项调整 第七章 成本结转和利润确定与分配第八章 权益的形成

第九章 会计凭证 第十章 会计账簿 第十一章 资产的计价 第十二章财产清查 第十三章 账户的分类 第十四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十五章 账务处理程序 第十六章 会计工作的管理与组织

二、高质量课堂教学设计

以财务会计长期股权投资为例:

1、课前准备

(1)厘清相关概念(知识点或关键词)通过查阅资料确定相关概念内涵

主要概念包括投资、控制、权益法和成本法等

(2)知识体系整理

基础层:投资分类:按照控制权分类、按照取得方式分类;投资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核心层:初始计量、收益确认、投资处置和资产负债表日计量

操作(应用)层:会计分录(举例)

(3)课后练习设计

习题和案例——巩固型和分析型

分析性

广大企业去年共获得获得了500万元的净利润,公司董事会提出了发放每股5元的股息的预案提交股东大会。该企业的股票现行市场价格为每股95元,总股本为100万股。但是在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好几位中小股东指出,他们不需要这些现金股利,并建议公司应该把这笔资金留作公司继续投资。可是,公司的管理人员指出,由于社会整体经济不佳,目前在市场中,能达到该公司的要求回报率的投资项目在短期内并不容易被发掘出来。所以,他们并不赞成把建议发放股利的现金保留在公司做投资之用。经一轮商议后,该公司的股东一致决定,把建议发放利息的总金额用于回购本公司的股票。并决定以每股100元的价格作为回购价。

(1)就上述资料,试证明广大企业决定购回该公司股票的决定,根本是与直接派发原本利息金额的建议无异。

(2)在第(1)部分证明中,其实你做了哪些前提假设?

(3)假设不考虑税项,除了上述指出的理由外,还有那些原因导致广大企业宁可选择股票回购,而不发放股息?

(4)此外,在股东大会中的另一个议题,其中一位大股东指出,根据一些市场资料显示,可转换债券的利息较一般的债券为低;而比较发行股票融资的方法,公司可将可装换价预设在现时的该公司的股票市价之上。这么,运用可转换债券来融资可以说是“双赢”的融资方法。你对他的论点有何意见,请详细论述之。

(4)课件或教案制作

忌满屏文字或过于花哨

课件简洁明了,主要内容包括相关概念定义、理论框架、基本理论表述(解释性内容不包括在课件中)

尽量以表格或图形形式表达

3、课堂教学安排

时间安排(总体课时安排、经验和控制)

提问设计——事先设计和临时提出

应景小案例——增加兴奋点

表述方式(停顿、语速、音量)

课堂驾驭能力

三、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解决的问题:

启发探究型和知识灌输型

主动学习与被动接受

1、模拟教学法

在一种人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技术类职业通常在模拟工厂中进行。经济类职业通常在模拟办公室或模拟公司中进行。模拟训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许多重复的机会和随时进行过程评价的可能性,且成本较低。

2、案例教学法

通过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达到为今后职业作准备的目的。在分析过程中,学习者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3、角色扮演法

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体验自身角色的内涵活动,又体验对方角色的心理,从而充分展现出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为”和“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目的

4、项目教学法

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四、案例教学探讨

1、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

2、案例的基本要素?

案例三大要素:

案例必须是真实的;

案例总是基于仔细而又认真的研究;

案例应该能够培养案例使用者形成观点多元化的能力。

3、案例素材来源?

现成的案例,由公开出版的案例集或教材;

在报刊资料中搜集,这一种案例多是描述型的,学习性较强;

根据相关资源,创设一定的情景,亲自动手进行编辑组合成一个新的案例。美国哈佛工商学院工商管理案例的来源主要是它的案例中心,案例供校内外教师使用。

4、案例撰写?

案例本身真实可信

  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它应该具有典型性,且应该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但它一定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来源于实践,决不可由教师主观臆测,虚构而作。

案例一定要注意真实的细节,让学员犹如进入企业之中,确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学员才能认真地对待案例中的人和事,认真地分析各种数据和错综复杂的案情,才有可能搜寻知识、启迪智慧、训练能力。

案例撰写要生动

案例不能是一堆事例、数据的罗列。

案例应采用场景描写、情节叙述、心理刻画、人物对白等,甚至可以加些议论,边议边叙,作用是加重气氛,提示细节。但这些议论不可暴露案例编写者的意图。更不能由议论而产生导引结论的效果。

案例可随带附件,诸如该企业的有关规章制度、文件决议、合同摘要等等,还可以有有关报表、台账、照片、曲线、资料、图纸、当事人档案等一些与案例分析有关的图文资料。

结论应该多样化

 第十节 实验教学理念与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 孟长功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考虑: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注重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

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视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

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