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教程》总结

《社会调查教程》总结

今年的校选课我选了这门《社会调查方法》,当时选的时候看到是一分,倒没有想些什么,觉得应该能过了就行了。毕竟,《社会调查方法》这门课跟自己专业也不挂钩,就当丰富一下见识算了。不过,在之后的为数不多的几节课中,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慢慢了解到这门课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慢慢的找到了一些乐趣。

第一节课我就了解到原来社会调查并不是像我原本想象的那么简单,相反的,它是我们正确认识这个社会的根本途径。毕竟,古往今来“实践出真理”是不变的道理,通过我们亲手到社会角落中去发现,记录,研究来发现这个社会发展的潜在规律,更好的认识这个社会的本质;其次,在发现这些规律后,我们可以继续应用其到改造社会,建设社会中去;最终,来改进改正我们社会,民族,国家中的瑕疵,端正我们的党风,政风,学风。

在之后的几节课中,老师开始给我讲解一些社会调查的前期设计、调查测量指标的制定以及各种调查方法,有文献调查,实地观察,访谈调查,实验调查,当然最常见的还是问卷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我在日常生活中也遇到过,也经常利用它来做一些决定,投票等。这更让我明白,原来社会调查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在调查完之后,我们当然会得到许多的资料,接下来的步骤就是整理,统计等记录工作,并加入自己的思维来对比一些数据,得到一些客观规律,最后,再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顺寻撰写调查报告并加入分析结果。

因为上学期在上课路上碰到有同学在做问卷调查,当时就认为他们是在做课程作业,所以也以为这门课的结课作业也会是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型的调查,但未意料的是,结课作业只是要我们写一篇结课论文并附上校这些年的调查获奖项目。就有了点。。喜出望外。。也不对。。就是意料之外的感觉。也对,只是这么短时间的学习,不可能做出一项合格的调查项目出来。假如真的让我们做的话,一定也会是纰漏百出。格式不对,项目不够,内容不符,质量欠缺等。我们这些同学,也可能会抹不开面子去为了得到调查数据而主动做一些采访吧。也对,做社会调查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它需要我们有严谨认真,孜孜不倦,百教不厌,一丝不苟,热情奉献和全心负责的调查精神,。

其实也没有什么抹不开面子的,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会对自己周围的人、事、物做一些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去发现隐藏其中的内在价值。其实,如果对我们身边的每件小事进行一次调查,你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的东西。在大学中,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应该是我们生活的两个重要部分。另一方面,我们内心都非常渴望走向社会,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而社会调查这门课,正好可以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社会调查方法这种偏实践的课程,需要我们去多多实践,而不是纸上谈兵。我觉得社会调查的魅力和乐趣就藏在调查的路。在路上,我们和不同的人交谈,和不同阶级的人打交道,和不同摸样的事物相遇,去欣赏他们的美丽,去探索他们的秘密,去追求真理。

总之,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严谨认真,孜孜不倦,百教不厌,一丝不苟,热情奉献和全心负责的调查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在完成一门课,更是在热情追求完美和执着探索知识。学习这门课后,大家都受益匪浅,获得了很多我们其他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以及对我们今后学习,生活,工作都有价值和帮助的东西。大家真正体会到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体味到学有所学的乐趣。我们将会把这种精神用于今后的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把自己该做和想做的事情都做得最好,最棒!

马上要和这门课说再见了,还真有点依依不舍。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够认认真真地学习一些东西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我们决定去做一件事时一定要全身心投入。“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最好”。

计算机学院  信心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1207034211  牛晶

 

第二篇:社会调查教程考试题目及答案

名词解释

1、问卷法:他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受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2、内容效度:也称表面效度,是指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相符性。

3、整群随机抽样:又称聚类随机抽样,是按照随机原则在抽样框中抽取部分抽样单位群体作为调查样本的抽样方法。

4、集体访谈法:即开调查会,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受调查者,通过座谈的方式了解社会情况,或研究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

5、单一实验组设计:是只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通过实验激发前后实验对象的变化来得出实验结论。

简答题

一、何为文献调查法,他有什么特点?

概念: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采用科学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各种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特点:历史性,他不是对社会情况的调查,而是对人类社会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已经获得的知识所进行的调查。

间接性,它的调查对象既不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也不是历史文献的编撰者,而是各种历史文献资料。

非介入性和无反应性,他不介入文献所记载的事件,不接触有关事件的当事人,因此在调查过程中,不存在与当事人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不会受到当事人反应性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二、简述信度与效度的关系,并加以说明

社会测量的信度和效度两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他们的关系有四种类型。

1、信度高,效度未必高

2、信度低,效度必然低

3、效度高,信度也高

4、效度低,信度未必低

三、结构性访谈与非结构性访谈有哪些区别?

结构性访谈就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它的特点是选择访谈对象的标准和方法,访谈中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和顺序,以及对受访者回答的记录方式都是统一设计的,甚至连访谈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等外部条件也力求保持基本一致。结构性访谈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便于不同受访者的回答进行对比研究,但缺乏弹性。

非结构性访谈,就是按照一定调查目的,和一个粗线条调查提纲进行的访谈。提问的方式和顺序,对回答的记录,访谈时的外部环境等都不作统一的规定和要求,而由访谈者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它有利于充分发挥访谈者和受访者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调查设计方案中没有考虑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利于对社会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但对访谈者要求较高,调查结果往往因人而异,且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四、社会指标常分哪些类型?

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经济指标和非经济指标,

描述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

肯定指标、否定指标和中性指标,

投入指标、活动量指标和产生指标

五、数字资料的正确性检验一般采用哪些方法?

1、经验判断,就是根据已有经验来判断,数字资料是否真实准确

2、逻辑检验,就是从逻辑关系来检验统计资料是否正确,符合实际

3、计算审核,就是通过各种数学运算来审核数字资料有无差错

六、简述抽样调查,主要用于哪些现象的调查

1、实际工作不可能进行全面,但需要了解其全面情况的现象

2、对某些现象,虽然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但是由于总体范围大数目多,又缺乏原始记录可作依据,实际进行全面调查有些困难

3、对普查和全面调查资料的质量检查和修正

4、当被调查总体中的单位无限多时,事实上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进行调查抽样

5、某些特殊总体要求具有相当资格的调查员才能进行

6、为了提高时效要求在短时间内取得关于总体的情况

七、社会测量大致分为哪几个层次,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层次: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他们一个比一个等级高,且次序不可逆,换句话说,处于高一等级上的测量不仅可以测量低等级测量可以度量的东西,而且还可以度量低等级测量所无法度量的东西,以上四种测量层次的数学特性是累进叠加的,其后一种测量包含前一种测量的反应功能,反之则不然。

八、简述头脑风暴及其规则

是按照一定规则后开的鼓励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会议形式

主要规则:

1、主持人简要说明会议主题提出讨论的具体要求,并严格规定讨论问题的范围

2、鼓励与会者自由发表意见,但不得重复别人意见也不许反驳

3、支持与会者吸引别人的观念

4、会议主持者,特别上级领导人和权威人士,不发表意见,以免妨碍会议的自由气氛。

论述题

一、论述实地观察法的优缺点

实地观察法是最古老最常用的调查方法,它具有许多优点,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

优点:可靠性,直观性,非介入性,与被观察者直接接触

缺点:观察现象的表面性和偶然性,观察结果的主观性,应用范围的局限性,被观察者的反应性心理和行为

二、论述观察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原因:

观察主体方面,思想因素知识因素生理因素能力因素生理因素等。

观察客体方面,

1、客观事物发展不成熟,其本质及其表现尚未充分暴露出来

2、观察活动引起被观察者的反应性心理和行为,必然会造成反应性观察误差

3、人为假象,是造成观察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方法:1、正确选择观察人员

2、认真进行思想教育

3、做好必要知识准备

4、不断加强感官训练

5、合理安排观察任务

6、充分利用科学仪器

7、有效控制观察活动

8、进行对比观察和重复观察

三、举例说明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性质与特征及产生的原因

概念: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于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

性质:绝大多数都是对权力和利益的诉求,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由人民内部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并不是要推翻国家政权和现行社会制度

特征:1、数量增多,规模扩大

2、涉及部门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

3、表现方式激烈,内部矛盾逐渐对抗化

4、组织程度强,经济趋向政治化

5、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处置难度加大

直接原因:1、社会不满群体存在

2、群众缺乏表达紧迫

3、政府管理能力应对能力不足

4、群体性心理因素诱导

5、基层不作为

6、干部与群众长期矛盾的积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