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自考毕业论文

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

业毕业论文

题 目

专 业 _____ 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 ___________ _ 准考证号 _____ ____ ___

目 录

一、行政文化的含义?????????????????????????1

二、行政文化的构成?????????????????????????1

(1)行政思想????????????????????????????1

(2)行政价值????????????????????????????1

(3)行政道德????????????????????????????1

(4)行政精神????????????????????????????2

三、古代行政思想对现代中国的现实意义????????????????2

(1)“民为邦本”和“仁政”的行政价值观???????????????2

(2)“和而不同”的行政协调观????????????????????3

(3)以德治国的行政伦理观??????????????????????4

四、面对当今行政文化研究提出的拙见?????????????????4

(1)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4

(2)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5

(3)树立典型的践行者????????????????????????5

五、结语??????????????????????????????5

六、[参考文献] ???????????????????????????6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行政文化构成并依次叙述了它们的含义能使人们大概了解一下行政文化的组成。重点论述了古代行政思想对现代中国的现实意义能够使现社会出现的一些腐败官僚主义的官员们深刻反省和修正自身的错误,严于律己,勇于承当道德责任,做先进文化的示范者,真正做到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这才能为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创造极其重要的带头作用并通过本文叙述采取些什么措施来完善行政文化。

关键词: 行政文化 行政精神 民为邦本

仁政

行政文化研究

一、行政文化的含义

要研究行政文化,首先要弄清楚行政文化的含义 。行政文化是指在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各种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其核心为行政价值取向。行政文化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受到哲学世界观、政治思想体系、法律意识、价值观念以及一般的社会道德伦理和心理的影响、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些文化现象。行政文化与其他文化现象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行政文化的构成

(一)行政思想

行政思想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想性的一种奋斗目标,是行政主体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体现。根据内容,行政理想可分为政治思想、行政道德理想、行政职业理想和行政生活理想。

(二)行政价值

行政价值是指人们对行政价值观,行政价值关系、行政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映,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取向、评价标准和行为定势。行政价值由行政主体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行为定势等构成,其实际就是行政主体需要和利益的内化。形态的价值在一个团体或机构中占主要地位时,这种价值观就成为该团体或组织的价值观念,在团体或行政机构的价值观下,个体所具有的价值观依然存在,只是表现在明处,而不是隐而不露。

(三)行政道德

行政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是指政府行政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曾记得刚步入大学时经常听到过这么一句话:大学里学不到多少知识的,大学关键是学怎么做人,学会了怎么做人才能更好的做事,但我本人不太赞成这个观点,做人不光是在大学里学的是从小到大每天都要学习, 1

光在大学里短短几年是没法锻炼好的,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所以毕竟还是学校以学习为主。

(四)行政精神

行政精神:翻开中国的历史,反映古代政府管理实践的行政精神是丰富多彩的,是值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发扬光大的,毛主席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他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在忠诚于国家无私奉献精神上呈现了许多让人无比敬佩的英雄,例如:岳飞,文天祥,观天培。还有许许多多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记忆最深刻的是从飞。所以行政精神也在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忠于职守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积极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古代行政思想对现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一)“民为邦本”和“仁政”的行政价值观

如今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它内在地包括了民主和效率两个相互依存的价值取向,这与传统行政文化的某些民主性思想有相通之处,而这些在现代社会仍具价值的思想对政府机构改革目标的制定和实现有着促进的作用。

反观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以人为本、民本治国的思想源远流长。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他在《管子·霸业》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尚书》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既包括“君为民立”“吏为民役”“得其心,斯得其民矣”的民本价值观,也包括爱民、利民、保民、富民等实现民本思想的措施和手段,还包括察民情、顺民意、安定民生、体恤民疾和取信于民的方式和目的。古代“民本”思想与共 产 党的宗旨有相通之处:共 产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此目的,必须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既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需要。当前中 2

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归根结底是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本”思想有助于政府机构改革目标的制定和实现。

在《礼记·哀公问》中,孟子要求为政者“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古代“仁政”思想同霸政思想相对立,是一种“以德行仁者王”的王道行政学说,它以“德治”为基础,是一种将行政问题道德化的学说。其主要内容包括治民以“恒产”、薄税赋、轻刑罚、救济穷人、保护工商等,这种思想至今仍有超时代、超阶级的价值。对政府机构改革而言,要实现民主和效率的改革目标,就必须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减轻纳税人的负担,同时又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惠顾在社会竞争中的最不利者”。所以,古代“仁政”思想对促进政府机构改革仍具有积极意义。

(二)“和而不同”的行政协调观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提倡“和”的。但这个“和”不是牺牲掉多样性,而是在包容多样性的前提下实现的统一。西周末年,郑国的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到了春秋末期,齐国思想家晏婴更进一步指出和与同的差异,认为从日常生活到国家大事,都是靠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意见“相成”“相济”,形成和的局面,方能生存发展。如果拒斥不同,追求一律,只能一事无成。与晏婴同时代的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更把“和”“同”思想提炼为道德箴言,叫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的要旨可归结为三个层次:社会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人和认识互相补充,共同促进;在统一的前提下使整个局面达到和谐。从微观说,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从中观说,这是为政之道;从宏观说,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所谓“和而不同”,即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之意。这对于今天我们通过政府机构改革,提高我们的执政能力和善政水平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或执行,如能运用“和而不同”的思想,经过专家论证、人大常委会审议等法定程序,或让广大社会成员参与决策,就能集思广益,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可行性,防止决策的重大失误,降低决策成本和社会成本。其次,在改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调整地方政府内部利益关系的过程中,“和而不同”思想仍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要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间职能配置的基本原则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加以合理安排、明确规范,避免职能配置趋于“同构化”以及中央高度集权。同时,在规范各级政 3

府事权的基础上,加强政府间的协调和统一。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趋向综合、宜粗不宜细”的总体原则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重新调整政府部门间的职能结构,做到职责明确、分工科学,同时注意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三)以德治国的行政伦理观

当前政府机构改革,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离不开行政伦理建设。我国传统行政思想中有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行政伦理思想。如孔子在《论语》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即认为道德教化在政治中的作用,决非刑罚所能达到的。孔子要求统治者必须有表率的作用,“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能不正?”孟子也说:“行仁政、正君心、修德性。”

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是在继承传统治国之策基础上的升华,将其提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他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所谓以德治国,一是治国者要有德,二是治国者要以德教化天下。普天之下,从上到下,从官到民,皆为有德之士,这是以德治国的最终目的。“官德”是以德治国的首要问题。因此,具有德治思想传统的中国历来重视行政伦理即官德的建设。历史上规范官员行为的官箴要求官员要贯穿“自律”精神,坚持“公”字为重。官箴属于行政法的范畴,但又有浓厚的习惯法色彩。官箴、官箴的重要表现形式——戒石铭,作为行政伦理的载体将世世代代的行政主体连接起来,成为规范行政行为的道德准则。官箴、戒石铭的价值原则,是把朝廷所代表的“公家”(国家利益)置于无可动摇的最高地位,要求各级官吏正确处理“国”与“家”的关系,公正行事,即所谓“公生明,偏生暗”。但当官员发生“角色冲突”时,各级官吏的“组织人格”,在官箴、戒石铭的警示之下,变道德义务为行政责任,避免出现“公、私”倒置,“权利与义务”错位,这就是传统行政伦理的现代意义之所在。

四、面对当今行政文化研究提出的拙见

(1)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

践行实践八荣八耻是一个人行为伦理的集中体现,而伦理是道德建设的灵魂所在,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也就是要突出行政主体对道德观念的感知的自觉性,使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羞耻感,能够自发按照道德要求特 4

别是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其言行在生活中能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严于律己、秉公行事、惩恶扬善、不搞小团体主义,不徇私枉法以行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2)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党章》规定,共 产 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此要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并且要着重关于八荣八耻行政文化理论的相关研究,使其不断充实完善,内容更加丰富,以充分发挥其对行政主体以及广大民众的言行指导作用,避免不好甚至违法乱纪的言行出现,以促进我国行政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

(3)树立典型的践行者

事实证明,生活中良好的典型模范具有很好的带头作用,能够激励其成为像典型模范人物,因此在生活、学习中发现践行者并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带动更多的践行者。特别要发现行政主体、共 产 党员中践行者以树立其行政主体、共 产 党员的光辉形象。使其成为行政文化中靓丽的风景线。

五、结语

我们要积极的继承古代传统行政思想中科学的有益的成分,并发展成现代行政思想,促进当前进行的行政改革乃至整个政治文明建设健康顺利发展。如何采取建设措施归纳有如下几点: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民大众可通过多种媒途径获取相关所需信息、国家相关媒体应借此良机,利用其广泛的受中心,充分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宣传健康,和谐的道德思想,与不断使行政主体受到良好的道德思想熏陶,培养其高尚的思想情操。使其能够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为自己的言行躬行自省,并通过其行政行为的影响,利用其示范效应为行政文化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氛围。有了古人的好作风和典型的践行者引以为参照可以使当今社会的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不良作风能更好的改正、完善。就像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四中全会接待中外记者问话时所说的信心就像太阳一样总会耀人的,只要我们有这种恒心去改善它。

5

参考文献

[1]李金龙 公共行政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xx年5月出版。

[2]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2卷,2版.

[3]迟小华 我国社会转型期行政文化的塑造。

[4]吴月 以人为本. 我国行政文化发展

[5]人民日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温家宝作工作报告

[6]洪威雷、芦文龙 行政文化学概论.上海出版社20xx年11月出版

[7]陈浩注、万久富 《礼记集说》.凤凰出版社

[8]陈生玺 尚书.上海出版社

[9]论语,子路篇第一十三篇.中华书局20xx年12月出版

6

 

第二篇:行政管理专业自考毕业论文

摘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行政文化构成并依次叙述了它们的含义能使人们大概了解一下行政文化的组成。重点论述了古代行政思想对现代中国的现实意义能够使现社会出现的一些腐败官僚主义的官员们深刻反省和修正自身的错误,严于律己,勇于承当道德责任,做先进文化的示范者,真正做到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这才能为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创造极其重要的带头作用并通过本文叙述采取些什么措施来完善行政文化。

关键词:行政文化;行政精神;民为邦本;仁政

I

目录

一、行政文化的含义、特点?????????????????????????1

(一)历史性??????????????????????????????1

(二)阶级性??????????????????????????????1

(三)民族性??????????????????????????????1 (四)变动性??????????????????????????????2

(五)连续性??????????????????????????????2

二、行政文化的构成????????????????????????????2

(一)行政思想?????????????????????????????2

(二)行政价值?????????????????????????????2

(三)行政道德?????????????????????????????3

(四)行政精神?????????????????????????????3

三、古代行政思想对现代中国的现实意义???????????????????3

(一)“民为邦本”和 “仁政”的行政价值观????????????????3

(二)“和而不同”的行政协调观?????????????????????4

(三)以德治国的行政伦理观???????????????????????5

四、面对当今行政文化研究提出的拙见????????????????????5

(一)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5

(二)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6

(三)树立典型的践行者?????????????????????????6

五、结语?????????????????????????????????7 参考文献?????????????????????????????????8

II

行政文化研究

一、行政文化的含义、特点 要研究行政文化,首先要弄清楚行政文化的含义。行政文化是指在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各种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其核心为行政价值取向。行政文化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受到哲学世界观、政治思想体系、法律意识、价值观念以及一般的社会道德伦理和心理的影响、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些文化现象。行政文化与其他文化现象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一)历史性

行政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首先,行政文化的出现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行政文化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就人类历史而言,行政文化的出现以国家行政活动为前提,是社会私有制、阶级、国家等历史现象的伴随物。其次,行政文化随社会行政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实践,都有与其相适应的行政文化,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条件,亦会造成行政文化的相应变化。

(二)阶级性

行政文化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行政文化的阶级性质,根本的并不在于行政文化的问世以第一个阶级社会为历史条件,而在于行政文化在阶级社会中,总是一定阶级意志的表现,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不同阶级的行政文化,其阶级性既有相互对立、对抗的一面,又有相互同一、转化的一面,但前者更为直接,是阶级性的主导性构成。行政文化的阶级性,不仅是现实阶级关系的反映,而且同时又是以往的阶级关系的体现,但前者为基本属性,具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后者为次要属性,处于逐渐消减的过程。

(三)民族性

行政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特定行政文化的具体形式上,以及特定行政文化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体途径和模式上。行政文化通过民族特性和民族形式的不断发展,逐渐积淀成行政文化传统,构成行政文化特色。由于任何行政管理,其对象无非由人与社会活动所构成,因此,民族特性在行政文化乃至行政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国际交往的频繁和复杂,保持行政文化的民族性,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课题。

1

(四)变动性

行政文化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其间新的文化成因不断出现,并注入行政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使其具有更为生动多采的内容与形式。同时,旧的文化构成或因时代变迁而消失,或因条件变化而演变。行政文化此消彼长、一生一灭、时显时隐、或强或弱的变动,实质上是社会实践及其历史条件变化的体现。行政文化的变动作为对社会变化的体现,可以是滞后的,也可以是前瞻的。滞后性的变动,往往是被动的,有的由于难以及时适应社会变革而成为历史进步的阻碍。前瞻性的变动,是对社会变化的主动意识和自觉适应,不仅体现着社会变化,而且对行政改革以及其他相关的杜会变化起着积极引导和促进作用,成为历史进步的动力。

(五)连续性

行政文化的连续性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任何具体的行政文化,都是以往存在的行政文化的某种延续、继承或扬弃,同时又都具有时间与空问上的推移性,具有向其他类型行政文化渗透、转移和演变的可能。二是指作为人类社会整体的行政文化的连续性。这种整体性的文化连续性,从量上看,只要存在行政活动,其延续便是无限的,其发展是不可间断的。从质上看,这种历史连续,主要体现在对优秀的行政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等方面。行政文化的连续性,其基础归根结底是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起直接作用的是社会行政实践的历史连续性。

二、行政文化的构成

(一)行政思想

行政思想主要指有关行政体系和行政活动的思想逻辑体系,有时也被称为行政哲学。自从人类社会出现较系统的行政活动以来,行政思想就已有之。早期的行政思想不成体系,只是一些观点和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行政思想不断发展完善,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精神财富。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想性的一种奋斗目标,是行政主体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体现。根据内容,行政理想可分为政治思想、行政道德理想、行政职业理想和行政生活理想。

(二)行政价值

行政价值是指人们对行政价值观,行政价值关系、行政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映,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取向、评价标准和行为定势。行政价值由行政主体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行为定势等构成,其实际就是行政主体需要和利益的内化。形态的价值在一个团体或机构中占主要地位时,这种价值观就成为该团体或组织的价值观 2

念,在团体或行政机构的价值观下,个体所具有的价值观依然存在,只是表现在明处,而不是隐而不露。

(三)行政道德

行政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是指政府行政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曾记得刚步入大学时经常听到过这么一句话:大学里学不到多少知识的,大学关键是学怎么做人,学会了怎么做人才能更好的做事,但我本人不太赞成这个观点,做人不光是在大学里学的是从小到大每天都要学习,光在大学里短短几年是没法锻炼好的,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所以毕竟还是学校以学习为主。

(四)行政精神

行政精神:翻开中国的历史,反映古代政府管理实践的行政精神是丰富多彩的,是值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发扬光大的,毛主席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他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在忠诚于国家无私奉献精神上呈现了许多让人无比敬佩的英雄,例如:岳飞,文天祥,观天培。还有许许多多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记忆最深刻的是从飞。所以行政精神也在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忠于职守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积极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古代行政思想对现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一)“民为邦本”和“仁政”的行政价值观

如今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它内在地包括了民主和效率两个相互依存的价值取向,这与传统行政文化的某些民主性思想有相通之处,而这些在现代社会仍具价值的思想对政府机构改革目标的制定和实现有着促进的作用。

反观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以人为本、民本治国的思想源远流长。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他在《管子·霸业》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尚书》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既包括“君为民立”“吏为民役”“得其心,斯得其民矣”的民本价值观,也包括爱民、利民、保民、富民等实现民本思想的措施和手段,还包括察民 3

情、顺民意、安定民生、体恤民疾和取信于民的方式和目的。古代“民本”思想与共 产 党的宗旨有相通之处:共 产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此目的,必须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既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需要。当前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归根结底是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本”思想有助于政府机构改革目标的制定和实现。

在《礼记·哀公问》中,孟子要求为政者“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古代“仁政”思想同霸政思想相对立,是一种“以德行仁者王”的王道行政学说,它以“德治”为基础,是一种将行政问题道德化的学说。其主要内容包括治民以“恒产”、薄税赋、轻刑罚、救济穷人、保护工商等,这种思想至今仍有超时代、超阶级的价值。对政府机构改革而言,要实现民主和效率的改革目标,就必须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减轻纳税人的负担,同时又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惠顾在社会竞争中的最不利者”。所以,古代“仁政”思想对促进政府机构改革仍具有积极意义。

(二)“和而不同”的行政协调观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提倡“和”的。但这个“和”不是牺牲掉多样性,而是在包容多样性的前提下实现的统一。西周末年,郑国的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到了春秋末期,齐国思想家晏婴更进一步指出和与同的差异,认为从日常生活到国家大事,都是靠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意见“相成”“相济”,形成和的局面,方能生存发展。如果拒斥不同,追求一律,只能一事无成。与晏婴同时代的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更把“和”“同”思想提炼为道德箴言,叫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的要旨可归结为三个层次:社会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人和认识互相补充,共同促进;在统一的前提下使整个局面达到和谐。从微观说,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从中观说,这是为政之道;从宏观说,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所谓“和而不同”,即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之意。这对于今天我们通过政府机构改革,提高我们的执政能力和善政水平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或执行,如能运用“和而不同”的思想,经过专家论证、人大常委会审议等法定程序,或让广大社会成员参与决策,就能集思广益,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可行性,防止决策的重大失误,降低决策成本和社会成本。其次,在改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调整地方政府内部利益关系的过程中,“和而不同”思想仍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要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间职能配置的基本原则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加以合理安排、明确规范,避免职能配置趋于“同构化”以及中央高度集权。同时,在规 4

范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加强政府间的协调和统一。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趋向综合、宜粗不宜细”的总体原则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重新调整政府部门间的职能结构,做到职责明确、分工科学,同时注意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三)以德治国的行政伦理观

当前政府机构改革,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离不开行政伦理建设。我国传统行政思想中有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行政伦理思想。如孔子在《论语》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即认为道德教化在政治中的作用,决非刑罚所能达到的。孔子要求统治者必须有表率的作用,“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能不正?”孟子也说:“行仁政、正君心、修德性。” 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是在继承传统治国之策基础上的升华,将其提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他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所谓以德治国,一是治国者要有德,二是治国者要以德教化天下。普天之下,从上到下,从官到民,皆为有德之士,这是以德治国的最终目的。“官德”是以德治国的首要问题。因此,具有德治思想传统的中国历来重视行政伦理即官德的建设。历史上规范官员行为的官箴要求官员要贯穿“自律”精神,坚持“公”字为重。官箴属于行政法的范畴,但又有浓厚的习惯法色彩。官箴、官箴的重要表现形式——戒石铭,作为行政伦理的载体将世世代代的行政主体连接起来,成为规范行政行为的道德准则。官箴、戒石铭的价值原则,是把朝廷所代表的“公家”(国家利益)置于无可动摇的最高地位,要求各级官吏正确处理“国”与“家”的关系,公正行事,即所谓“公生明,偏生暗”。但当官员发生“角色冲突”时,各级官吏的“组织人格”,在官箴、戒石铭的警示之下,变道德义务为行政责任,避免出现“公、私”倒置,“权利与义务”错位,这就是传统行政伦理的现代意义之所在。

四、面对当今行政文化研究提出的拙见

(一)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

践行实践八荣八耻是一个人行为伦理的集中体现,而伦理是道德建设的灵魂所在,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也就是要突出行政主体对道德观念的感知的自觉性,使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羞耻感,能够自发按照道德要求特别是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其言行在生活中能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严于律己、秉公行事、惩恶扬善、不搞小团体主义,不徇私枉法以行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5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用先进文化推进机关思想、作风、队伍和廉政建设,积极营造和谐向上、充满活力、求真务实、规范有序的工作氛围,努力实现“忠诚、奉献、创新、高效、卓越、廉洁”的共同意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一条重要内容,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又是推进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行政机关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实践者,要完成执政兴国大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科学的制度规范人,以健康的活动塑造人,不断增强机关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党章》规定,共 产 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此要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并且要着重关于八荣八耻行政文化理论的相关研究,使其不断充实完善,内容更加丰富,以充分发挥其对行政主体以及广大民众的言行指导作用,避免不好甚至违法乱纪的言行出现,以促进我国行政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加强教育培训,以学习培养人。学习就是根据形势发展的情况,用发展的眼光和科学的精神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适应履职的需要。根据工作重点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和系统性的学习方案,建立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和中心学习组制度,加强对学习的考核,建立干部职工学习档案。不断丰富学习内容,除政治知识外,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拓宽工作人员的知识面,激发创造思维。规范制度管理,以机制激励人。企业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管理文化和制度建设上。制度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制度的执行是否原则、公正、公平,制度能否被企业工作人员普遍认同,是企业协调运转的关键。按照“内抓管理强素质、外树形象优服务”的要求,将工作、管理和行为理念转化为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学习、勤政廉政等考核制度,促进机关文化建设走上规范化轨道。注重亲情关怀,以感情凝聚人。机关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教育、引导、感化,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工作人员,促进工作人员在自主管理上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机关管理的领导者,经常与机关工作人员事主思想沟通,及时掌握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了解工作人员的生活情况,开展“送温暖“活动,把对工作人员的关心问候送到家,创造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做到思想教育热心、批评错误诚心、解决困难暖心。

(三)树立典型的践行者

6

事实证明,生活中良好的典型模范具有很好的带头作用,能够激励其成为像典型模范人物,因此在生活、学习中发现践行者并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带动更多的践行者。特别要发现行政主体、共 产 党员中践行者以树立其行政主体、共 产 党员的光辉形象。使其成为行政文化中靓丽的风景线。

五、结语

我们要积极的继承古代传统行政思想中科学的有益的成分,并发展成现代行政思想,促进当前进行的行政改革乃至整个政治文明建设健康顺利发展。如何采取建设措施归纳有如下几点: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民大众可通过多种媒途径获取相关所需信息、国家相关媒体应借此良机,利用其广泛的受中心,充分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宣传健康,和谐的道德思想,与不断使行政主体受到良好的道德思想熏陶,培养其高尚的思想情操。使其能够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为自己的言行躬行自省,并通过其行政行为的影响,利用其示范效应为行政文化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氛围。有了古人的好作风和典型的践行者引以为参照可以使当今社会的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不良作风能更好的改正、完善。就像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四中全会接待中外记者问话时所说的信心就像太阳一样总会耀人的,只要我们有这种恒心去改善它。

7

参考文献

[1]李金龙.公共行政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xx年5月出版.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2版.

[3]迟小华.我国社会转型期行政文化的塑造.

[4]吴月.以人为本.我国行政文化发展.

[5]人民日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温家宝作工作报告.

[6]洪威雷,芦文龙.行政文化学概论.上海出版社,20xx年11月出版.

[7]陈浩注,万久富.《礼记集说》.凤凰出版社.

[8]陈生玺.尚书.上海出版社.

[9]论语,子路篇第一十三篇.中华书局,20xx年12月出版.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