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活动研修总结

研修总结

在本次网络校本研修的磨课活动中,我们历史教研组的全体成员共同经历了两次设计、两次观摩的过程,每位教师们认真学习课例,搜集教学资源,在集体备课、设计制定观课量表、分工观课等方面进行了初次实践,每个人感受到了集体的智慧,讲课老师、群组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理念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更有活力、更具高效。

本次磨课活动力求体现我校课改特色——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建设学习小组,建立竞争机制,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激发内在动力,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组内兵教兵、兵教兵、兵练兵,教师多种方式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高效学习。

本次磨课的教学设计符合我校课改中形成的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

(一)自主预习:

教师活动:安排学习内容,布置预习作业,指导学生预习课文,进行组内辅导,抽查作业,收集问题。

学生活动:按照教师安排进行自学,预习课文,完成预习作业,组内交流,小组活动。

(二)展示成果: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指导学习展示什么内容,如何展示,并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这一环节以学生展示为主,充分展示前一阶段小组学习的成果,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展示。

(三)教师精讲,师生互动:

教师活动:根据收集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抓重点讲授课文内容,并进一步答疑。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认真思考,进一步质疑。

(四)巩固检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完成巩固练习或进行必要的记忆,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检查。

学生活动:整理所学知识,完成相关巩固练习或记忆知识。

在磨课中,根据本组成员的特点,立足教学实际,本组成员的讨论共同制定研究主要问题,根据每位老师的特点和能力,定好谁说课,谁上课,谁评课,然后重点讨论定什么课题,课题定好后,我们每个人都回去备课,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措施,每个人都想一个亮点,然后汇总,完成最初的教学设计,接着,根据教学需要,共同准备教学资料,设计教学课件,为本次磨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磨课的课堂就是一个供大家研究、交流、提升的样本,由初始的平淡无奇到后来的精彩纷呈,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在磨课中,磨去了不足,磨出了创新,在点点滴滴的提升中,我真切地去感受到了研修的魅力。

 

第二篇:实验一小数学1组研修组磨课总结

实验一小数学1组研修组磨课总结

磨课,已接近尾声了,回顾整个磨课过程,有苦、有累,亦有乐! 本次课例打磨活动,我们选择的课例是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一课。参加磨课的全体教师,从最初的制定磨课计划,历经备课研讨、上课观课、课后评议、反思总结等整个过程,紧张、充实、忙碌。

课题确定后,我们磨课组就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研究问题说明事项等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看课标、读教材、备学情,字斟句酌,力求完美。最终我们确定了我们这一课题的研究目标。1.通过课例研究,使教师深入领会课标中关于“图形的运动”的具体要求,为学生认识丰富多采的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 2.通过本次磨课活动,探索寻求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3.通过本课例的研究,探索“图形与几何”教学的课堂模式,真正使课例研究为教学服务。

从基于个人经验的第1次备课到群组研讨,再到基于同伴互助的第2次备课,再群组研讨,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力争备出一堂高质量的课。为使课堂更富有成效,韩老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在五年级1班进行了第一次试讲。试讲结束后,老师们都觉得教学过程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在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方面不够简练,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等,针对这些情况,第二次试讲,韩老师调整了教学

结构,加大了课堂容量,把课堂设计为展现学生能力的舞台,师生互动操作恰到好处。课堂环节有条不紊,层层推进,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探索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

从召开观课准备会议,到上课观课,再到课后研讨,再到基于教学反思的第3次备课,最后研讨总结反思,每一个环节都人人参与、认真研讨、总结反思。

经过磨课,我们收获颇多。

一是磨课研究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本次磨课计划中,我们所提的问题有3个。一是在新课伊始,借助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明晰图形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方向和角度,探索数学模型构建过程中由直观到表象再到抽象的策略方法。二是在探索过程中,组织学生实际操作,体验图形变换的方法,引导学生以直观操作的方式认识“图形与变换”的数学内涵,帮助学生积累动作表象的经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在拓展延伸环节,如何通过欣赏设计图案,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激发创造的潜能。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研修组积极展开研讨,历经三次备课两次打磨,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二、明确了有效数学活动的意义。 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有效的数学活动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活动目的要清晰,二是活动要有思维的

含量,并层层递进。因为,由“经历”到“经验”,非常重要的是需要数学思维的参与。学生不是操作工,而是探索者,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活动去做。”通过研讨达成共识:落实课标提出的“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

三是磨课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这次磨课,最大的收获就是数学组老师们的成长,专业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近两个月的时间,老师们集体备课、试教、磨课、再试教、再磨,是一种碰撞、激活、提升的过程。教研氛围浓厚了,凝聚力增强了,感情加深了。 每位老师,在磨课中都有了提升。

特别是观课、评课,更是扎实有效。以往的评课,我们往往追求面面俱到,见解比较浅显;注重定性评价,说优点多谈缺点少。这次磨课,通过召开了观课准备会,明确了观课分工,商定了观课的维度,群组老师根据各自观察点进行观课,有了更强的针对性。评价时,教师不再一味盲目,因为记录详实、并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分析,评课更有效、高效,对老师们都有很大的启发。好多老师纷纷表示:以前不知道怎样评课,现在觉得有话可说了。

我们的反思:

在磨课过程中,尽管我们力求尽善尽美,但也不免存在很多遗憾。 磨课计划的制定还不够成熟。以前学校教研组磨课时,主要精力都放在上课与评课环节及课后反思上,此次磨课还要考虑研究的问题与目标任务,自己感觉虽然经过深入思考,但仍然不够深刻,尤其是磨课背景材

料的搜集与掌握上,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细致。研究的问题还可以再细致、更准确。同时,磨课各个环节的具体任务与目标还掌握的不是很好,影响了磨课的效果。再一点就是,时间的分配上还不能灵活机动的去处理,显得有些仓促。

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1、注重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我们磨课的目的就是解决教学实际中产生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总结与发现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为磨课更准确地说是为教学提供具有研究价值的教学问题。

2、充分发挥磨课的作用和集体智慧的力量解决问题。

磨课是非常有效的解决教学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但并非一人独立可以完成的,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来进行。我们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加强同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思想产生有力的碰撞,在思维的碰撞中每个人都得到进步与提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更灵活、教学效果更扎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次磨课,我们一起研究、一起探讨、一同思考。现在,磨课活动虽已结束,但研究无止境,我们将继续执着的探寻数学教育的真谛,在研究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