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助教个人总结

自这学期开学以来,我担任了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老师高等数学Ⅰ课程的助教。我的任务是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和进行习题课讲解,协助老师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

半个学期以来,我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汇总学生作业中的易错点,总结难点,及时将作业反馈表交给主讲老师。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向我询问时,我会及时帮助他们,给出详细地解答。

在教学工作中,通过和其他老师同学的交流,学到了很多好的教学方法,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意识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并且发现在讲解习题时,需要教会学生找准解题的关键,避免误解题目的意思。与此同时,在与学生及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自身一些的不足之处,给我提供了一次自我完善的机会。在这两个多月的助教生活中同样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毕竟教与学是相长的,是一个相互促进与相互学习的过程,在这期间不断巩固和强化了自己专业的理论知识水平及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也认识到自己教学水平与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最后,非常感谢学院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如此好的锻炼自身,提高自身能力水平的平台,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20xx年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教育学名词解释总结全部[1]

教育学

青年脱盲。 以接受教育。 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 教育与教育学

一、 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形式化教育:教育着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相对规范化。

3非形式化教育: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

4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6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7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中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8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是片面的。 9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10.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11.教育世俗化: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教育目的和内容向世俗化方向发展。

12.教育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1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4.苏格拉底产婆术:即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就象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

15.自然教育思想:夸美纽斯、卢梭、康德等均强调教育的自然性,对教育的自然性思想作新的解释,并使之哲学化,认为教育的根本属性在于充分发挥人的自然禀性。

16.洛克“白板说”: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人力资本理论:19xx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多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类似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2.教育资本储藏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测定,可以分析一个国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又是探索真理的认识活动,还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

4.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它还物化在生产工具、设备中,体现在对生产程序的策划、规定上。 5.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或多或少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金钱和精神收益。

6.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可细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

\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2.内发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有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3.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4.主体实践论:把个体积极投入实践的活动,看作是内因与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这称为“主体实践论”,即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来自个体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5.发展关键区:即发展最佳期。是心理学家根据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而提出的。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性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6.成熟:人的某中先天素质的发展过程。

7.最近发展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机基提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8.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以肯定,人的作用得

9.人的潜能: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18.身心发展年龄特征: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9.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 3.儿童中心论:其出发点是儿童。主张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提倡10.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11.个体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12.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长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1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14.遗传:是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 15.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和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16.个性发展(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差别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也因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人才的特出要求。 3.课程目标:是课程计划中各个学习领域和/或这些领域之下的一些具体的科目所规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应达到的要求。

4.教育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目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万古不便的教育目的是没有的。

6.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7.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10.感受美:指的是人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 11.创造美:个体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对美的创造。 12.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初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特点: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具体包括: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2.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

3.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第六章 课程 1.课程: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的综合及其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通常指广义: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2.学科中心论:其出发点是学科本身。主张学科本身应以各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4.学科课程:就是分别地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丛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他们的顺序、授课时数及期限。 5.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6.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选取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

7.核心课程:是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一种课程。

8.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潜在课程”中的“课程”并非实指,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中还存在着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

9.必修课程:是课程计划中规定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10.课程计划: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课程的总体设计或总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及学习方式上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展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

11.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2.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第七章 教学理论 1.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2.教学任务:是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基本知识: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 4.基本技能: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是最基本的学习工具,如阅读、协作、计算、问题解决,以及哩、化、生学科的实验技能等。技能通过多次操练,可以发展为技巧。

5.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6.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7.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书本知识间接地认识世界。认识的基本方式是“掌握”,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了的认识过程,有多种模式,且同样以教学实践活动为基础。

9.教学规律: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第

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 10.探究式学习:是借助提供结构化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方式。 11.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模型。

12.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13.循序渐进和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指教学即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及学科知识演进顺序进行,又要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正确处理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14.教学策略:原是教学系统论、教育工艺学术语之一,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中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在现代教育意义下的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教学观指导下,教师根据一定的情景,合理处理教学各因素关系而采取的工作方式。 第八章 教学工作的方法、组织形式与评价

1.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 2.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

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3.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4.谈话法:又叫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5.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得知识的方法。

6.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来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方法。

7.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8.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 9.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展览馆、大自然和其他社会场地,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和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1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时间活动,引导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11.练习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12.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展与变化,探求事物的规13.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运用一定的场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1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15.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6.贝尔——兰喀斯特制:又称为“导生制”,具体做法是: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实际上是一种“转授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17。道耳顿制:19xx年美国的柏克赫斯特在萨诸塞州的道而顿中学创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有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18.文纳特卡制:19xx年,美国人华虚朋在芝加哥市郊的文纳特卡镇公立中学实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课程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按照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另一部分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等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意识”。前者通过个别教学进行;后者通过团体活动

19.分组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若干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

20.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出现于20世纪xx年代的美国,有教育学教授特朗普创立。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 21.小队教学:又称“协同教学”,是对教师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的一项尝试,旨在发掘教师个人的特殊才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基本特点是采取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合作施教,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长组成“互补性”的结构,通过分工协作,在教学工作中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共同负责一个班或几个平行班的教学工作。

22.班级教学:是根据年龄或学习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3.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24.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25.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26.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的评价。

27.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 28.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29.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诧异为目的。

九章 德育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和。

2.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4.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 5.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

求。它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力量。

6.道德教育:道德是调整人我、群我、物我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通过善恶评价、社会舆论、人们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来维持。道德教育就是传授这类行为规范和准则,形成人们一定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

7.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8.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以及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 9.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第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它伴随品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10.道德意志: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11.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为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做出的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 12.德育原则: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13.德育方法: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4.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16.品德评价法: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

17.德育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

18.前景教育原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就是通过经常在集体和集体成员面前呈现美好的“明天的快乐”的前景,推动集体不断向前运动、发展,永远保持生气勃勃的旺盛的力量。

19.平行教育原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就是“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而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予集体的一种影响。” 20.道德内化:就是由道德价值观、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这是从“纪律”发展到“自主”的过程,亦即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21.道德两难法:柯尔伯格在明确区分道德与非道德、明确了道德冲突在人们做出道德决定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采用“道德两难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便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第十章 班级活动与课外活动 1.班级: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 2.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学科教学活动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