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个人总结

实习总结

——makasha

十天左右的测量实习已告一段落,这几天里,通过实际的测量,我学到了很多,在此做简要总结,为这几天的实习梳理思路,总结经验和不足。

一、 实习目的和意义

测量教学实习是为了通过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施工测量的全过程获得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训练和增强吃苦耐劳精神。

二、 实习内容

(一)四等水准测量

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一条1KM左右的闭合水准路线,并通过内业计算求出各未知点高程。

(二)控制测量

(1)导线测量(平面):围绕第七教学楼按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施测一条闭合导线,并与校内高等级导线控制点连测,最后通过导线内业计算求出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2)图根水准测量(高程):在导线点的基础上施测一图根闭合水准路线,并通过内业计算求出各导线点的高程坐标。

(三)碎部测量

其中,外业的工作有:

1、踏勘测区,选导线点

导线边长在50~200米之间,导线点用涂改液等标注,顺时针方向编号,并绘导线布置草图及点标记。

2、高程测量

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量导线点高程。高差容许闭合差△fh容=±20L毫米

(L以千米为单位)。

3、导线角度测量

使用DJ6经纬仪或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导线角点角度一测回,两个半测回

角值之差、测回间较差应小于40″;导线角度容许闭合差fβ容=±40n,n为导线点数。

4、导线边长测量

用全站仪丈量导线边长往返各一次(或同向丈量两次)取平均值。边长全站仪相对误差应小于1/5000,导线容许相对闭合差K容=1/2000。

5、碎部测量

全站仪法测量,在现场绘图。

内业工作有:

1、整理、校核外业资料;

2、导线点坐标计算;导线点高程计算及平差。

3、平面图的检查,整饰与清绘。

三、实习收获体会

在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中,我在不同环节分别参与了不同的工作,下面就各项工作进行总结:

1、 选点

在导线测量前,我们用了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选点,一方面要考虑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合适,另一方面要为之后的碎部点测量做好准备,都选的是视野较为宽阔的点。其中思源附近一点是组长同学的得意之作,碎部点测量时,在这一点上,在没有增设引测点的情况下,我们测到了地形图的整个西北角。

由于之前只是背了书上的知识,思考的少,加之没有实践过,选点过程中,和组内的另外两名同学那里学到了很多,并借鉴了一些其他组的选点经验。

2、 记数据

记数据可又说是有一点技术含量的活儿,而且关系到立尺同学。记数据时要清楚知道地形,并能够很明确简练的记录测量时的重要信息,比如哪点安置仪器,哪点置零,转角的正逆方向等。

其次,记数据后一定要大声示意立尺的同学,这样,既可以给立尺同学以充

足的时间找到下一测点,也可以免去不必要的劳动,多给立尺同学休息的时间。这一点,当我自己成为专业的立尺者后,有了很深刻的感受。

3、 立尺

在大家的普遍认识里,似乎外业工作围着仪器转才有技术含量,立尺似乎是最简单的,我觉得不然。

立尺,首先要找对点,一部分是根据踏勘同学的记录,类似测设的,找到对应的特征点,另一部分是根据需求再自由的增设一些点,也需要深谙地形,并对各测站的测量情况有很好的把握,能够定夺具体的特征点在那一侧站施测更有利。

其次,立尺需要强大的定力,尤其是立反光棱镜时候,若要想时刻将水泡居中,最初时候就要屏气凝神专心致志的瞪着它,纹丝不动其实也可以保持一阵子。后来我发现我可以很轻松的一直保持水泡居中,在组里炫耀一番后,遂成了专业的立尺者,连立了二三日。

最后,立尺是寂寞的,测站那里,有读数的,有记数的,有画图的,可是立尺的,就只有光秃秃一个人,或数十米之外无人问津,或独自进了草坪,这几日夹杂着连绵的小雨,有时还要撑着伞到处转悠,相比另一头至少还略有交流,立尺者便更显寂寞了,确实是最无聊的事情了。后见有同学散发着音乐之声,边走边听,便成了乐行者,只是不知还能不能听见记录员的呼唤了。这里提到记数据的同学,顺便说,记录员一定要嗓门大,读数好了就马上大声呼唤一声,免得立尺的同学要一直低头盯着水泡,不知测量进度如何了。而且更为悲剧的事情是,有时候仪器那边出了问题,真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在四等测量时候,因为缺乏经验,在第一个测站讨论了很久,而那日立在天佑前面的我,则沐浴了整个清晨的灿烂阳光。

另外,后来想到,在一段较长距离的两端测了之后,最好再用皮尺拉个长度,以供检核。

4、 转换数据

这一项只做了一小会儿,是为了方便画图同学而将数据转换成图纸上的距离。是关于已知比例尺和实际长度,求图上距离的问题,很简单,但比较枯燥,知道了原理后,就是不停的按计算器。

5、 画草图

为了增加草图的明确性和美观性,我们组决定将草图用CAD绘制。我较为擅长这一方面,便负责画机图,拉表格。

这里有一点经验教训要记录,因为之前一直是记在数学作业纸上,没写页码也没有画行,数据较乱。我想,以后不管是测什么,之前的准备都要很充足为好,以使之后的工作都能流畅,清晰。

6、 制作数据整理表格

这个就是按照书上的形式,根据本组的需求,制作相应的表格,供记录员使用;以及后期计算之用。

在实习的前几天,早上五点集合,大概十点半左右,日头一上,便收工了。那时一直以为实习是这样美好清闲的。但之后数日,因为天公变了脸,阴雨连绵,北京城宛若了小江南,我们则早早的坐在九教或思东某个角落,望天兴叹。那日雨迟迟不停,刚从图书馆借了本闲书,天就变晴了,真是忧喜参半。

尤其是之后的几天,雨水颇多而又将近归还仪器之期,小雨之中便开始作业,雨不大,但半天下来也湿的差不多了。可以说,这几天的实习,是相对比较艰苦的。

但也有非常高兴的时候:闭合差只有一毫米,一个测站测了整个思源楼前大半区域,拨开一根小树杈,正好看见了棱镜,等等等等。

十天左右的小学期实习很快便结束了,但印象深刻,亦短亦长。我想,这是迄今为止参与的最与未来工作真实对应的实习了,是一段通向未来职业的路。

 

第二篇:测量学实习个人总结

测量学实习心得体会:

这个礼拜,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礼拜的测量学实习。在实习开始的第一天,大家都表现的很兴奋,跃跃欲试。可是在实习即将进入尾声的时候,大家都已疲惫不堪,一个个都扬言,这辈子都不想再测量了。但是就是这短短的五天实习,让大家收获很多。

首先就测量本身而言,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大范围的测量。这比平时在课上的测量要难的多了,这次的测量需要我们有整体的思想,在测量前需要统筹规划,可是开始时大家都太兴奋,都没有做足准备,因而第一天的测量,并不那么如意的进行。不过在摸索中进步,后面几天的测量,大家都是有序的进行,不再觉得那么仓促,那么无序。对于仪器的使用也不再那么陌生了。对于测量学,我们也有了较深的切身体会。

其次就团队而言,这是大家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的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而努力,这种感觉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已很少出现了。在平时上课时,总是上课在一个教室,下课后又各奔东西,通常一个学期下来,同学间还都不认识。而一个礼拜的实习,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了,团队的温暖。大家一起为了这个实习而努力,不分彼此,俨然成为了另一个小家庭。即使因为测量的需要,大家在测量的地方,沿着花坛而坐,手捧盒饭来解决饥饿问题时,没有一句怨言。相反的,大家都为这一份友谊而感到满足,感到骄傲。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们都深深得感受到,我们是一个团队,而不是个体。

而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这次的测量实习,对自己绝对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在寒冷的冬天,一个个得抵抗住寒冷,认认真真的把实习做完。一个个都冻得手脚冰冷,还是坚持将测量完成。老师笑说,要踏着第一缕朝阳去测量,然后踏着最后一缕夕阳而回。第一次听到时,大家都笑了,可是这几天的测量,大家也都做到了这点,每天早出晚归,也没有人抱怨一句,晚上还要整理数据。这样充实的生活在大学已不常有了,每天晚上一沾枕头就能睡着的生活,让人觉得特别踏实。实习是对大家意志力的考验,即使是短短五天的实习,我们也得到了意志力的磨练和提升。寒冷的天气并没有降低同学的热情,大家都没积极,做好自己的工作,不给小组拖后。最后的画图工作着实难道大家了,由于在测量时,没有整体安排,测得的比较零散,在最后合起来是,就成了一项困难巨大的工程。所以以后在做一件事时,一定要有计划,有条有理,最后才会事半功倍。

最后,在整个实习中,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尽心尽力,为实习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我为我是这小组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同时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指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