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总结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邓州市城区一初中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总结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形势,我校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明确主攻方向,制定改革措施,优化教学手段,稳步扎实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一、我们的举措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

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夯实理论基础。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学课堂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等教育专著,举行了以“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系列讲座,给老师们讲理论、教方法、更新观念,让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改革有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紧迫感

2、先实验后推广,先探索后创新。

为了使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我们分了三步走: 第一步:开设实验学科。在英语、物理、政治学科开展实验。实验学科先确定一个相对优化的教学程序,在实验的过程中再琢磨再修改。校长、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分包到学科组,同老师们一起说课、听课、评课,每听一节课领导先点评,组长再细评,同课头教师进行互评,成功的地方充分肯定,不足的地方也认真指出,大家在一起研究、讨论,共同寻找最合适的方法。

第二步:以他山之“石”攻我改革之“玉”。学校组织老师们到杜郎口、西峡等地学习,回来以后探索改进。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去粗存精,取其精华,最后结合我校实际,经过反复论证确立了“导学互动、训练点评”教学模式。

1

第三步:搭建平台,强力推进。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从20xx年秋期开始,“导学互动,训练点评”模式在学校全面推广。为了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在全校开展“课改赛课”活动,每周三个学科,每学科两人同上一节课,“赛课”不过关的教师下周再上台比赛。这样督促教师尽快进入课改状态,把课堂改革深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3、优化教学手段,打造高效课堂。

课改在深化,“导学互动,训练点评”的教学模式也被各个学科教师运用,但受传统落后的教学手段限制,很难实现“大容量、立体式、快节奏、高效益”的课堂教学目标。为了打破这一瓶颈,学校多方筹措资金,于今年暑假期间建成了12个多媒体教室、两个电子备课室,优化了教学手段,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和技术保障。

4、适时总结,推广经验解决困惑。

在课堂改革的进程中,我校取得了诸多弥足宝贵的经验,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困惑。针对上述情况,我校开办教育论坛,先确定每周论坛的主题和参加人,然后在论坛中交流、推广课改中的成功做法,如英语组“情境会话延伸教材”、数学组“超市自选分组展示”、政治组“时政热点与教材联结”等教学环节,被做为该学科的成功环节全校推广。课改中个别教师遇到的困难,在论坛中提出后总有老师提供成熟经验用以借鉴;大家遇到的共同困惑,如“学生不会自学怎么办?”“合作流于形式进行不了深层次探究怎么办?” 2

老师们深入研究,把想法、做法坦诚地拿出来交流、碰撞,最后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见再实践再探索再改进。

二、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一是教师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教学改革之初,很多教师存在着怀疑、观望、排斥的态度,原因是对原来熟练的教学方法恋恋不舍,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智慧去学习、改进。再者担心课堂教学改革耽误时间、影响学生成绩。对此学校一方面加强培训学习换脑筋,使大家要认识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一方面实行了强力推进措施,天天查课,节节督促,要求每位教师在上课时必须使用“导学互动,训练点评”课堂教学模式,逼大家上路。改革之后,课堂效益明显提升,课堂改革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同并得以大力推进。

其次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现在的课堂,教师不再是绝对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和老师展开对话、合作和交流,真正形成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了。

第三,课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得到了彻底改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展示的情形越来越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争辩和质疑越来越多,学生变得越来越想说、敢说、会说,课堂气氛活跃了。

第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学习兴趣空前浓厚,变 3

要我说为我要说,要我学为我要学。可以说,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呈现出勃勃生机。

第五,课堂教学效果明显。课堂教学改革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通过展示交流形成共识,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实践,综合素质在学习中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老师的工作热情,“大容量、立体式、快节奏”的课堂活动打造出了高效课堂,并明显体现在教学成绩的提高上。凡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积极参与的教师,所担班级的教学成绩都比较优秀;我校教师关于课改的论文有10多篇获奖或发表;还有几所兄弟学校组织教师到我校观摩、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

三、我们的问题和困惑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某些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对“导学互动,训练点评”这种教学模式还驾驭得不够熟练,多媒体课件制作得还不够精湛,这些都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和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精神、合作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

四、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进行探索: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还会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素质,通过学习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开阔视野、拓展 4

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静下心来读几本书,认真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得与失,是我们今后课堂教学改革中坚持要做的事情。

2、进一步完善“导学互动,训练点评”模式。这种教学法是我们在自身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切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但还不很成熟,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进一步加以完善,使之形成更加科学、完整的体系。

3、进一步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前段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发现,超课时拖堂现象时有发生,这和教学设计有关,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下一步我们需要在如何合理设计问题、如何根据“三维目标”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合理展示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方向已明确,思路已清晰,效果已凸现。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育质量,为邓州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5

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总结

邓州市城区一初中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形势,我校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明确主攻方向,制定改革措施,优化教学手段,稳步扎实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一、我们的举措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

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夯实理论基础。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学课堂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等教育专著,举行了以“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系列讲座,给老师们讲理论、教方法、更新观念,让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改革有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紧迫感

2、先实验后推广,先探索后创新。

为了使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我们分了三步走: 第一步:开设实验学科。在英语、物理、政治学科开展实验。实验学科先确定一个相对优化的教学程序,在实验的过程中再琢磨再修改。校长、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分包到学科组,同老师们一起说课、听课、评课,每听一节课领导先点评,组长再细评,同课头教师进行互评,成功的地方充分肯定,不足的地方也认真指出,大家在一起研究、讨论,共同寻找最合适的方法。

第二步:以他山之“石”攻我改革之“玉”。学校组织老师们到 6

杜郎口、西峡等地学习,回来以后探索改进。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去粗存精,取其精华,最后结合我校实际,经过反复论证确立了“导学互动、训练点评”教学模式。

第三步:搭建平台,强力推进。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从20xx年秋期开始,“导学互动,训练点评”模式在学校全面推广。为了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在全校开展“课改赛课”活动,每周三个学科,每学科两人同上一节课,“赛课”不过关的教师下周再上台比赛。这样督促教师尽快进入课改状态,把课堂改革深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3、优化教学手段,打造高效课堂。

课改在深化,“导学互动,训练点评”的教学模式也被各个学科教师运用,但受传统落后的教学手段限制,很难实现“大容量、立体式、快节奏、高效益”的课堂教学目标。为了打破这一瓶颈,学校多方筹措资金,于今年暑假期间建成了12个多媒体教室、两个电子备课室,优化了教学手段,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和技术保障。

4、适时总结,推广经验解决困惑。

在课堂改革的进程中,我校取得了诸多弥足宝贵的经验,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困惑。针对上述情况,我校开办教育论坛,先确定每周论坛的主题和参加人,然后在论坛中交流、推广课改中的成功做法,如英语组“情境会话延伸教材”、数学组“超市自选分组展示”、政治组“时政热点与教材联结”等教学环节,被做为该学科的成功环节全校推广。课改中个别教师遇到的困难,在论坛中提出后 7

总有老师提供成熟经验用以借鉴;大家遇到的共同困惑,如“学生不会自学怎么办?”“合作流于形式进行不了深层次探究怎么办?”老师们深入研究,把想法、做法坦诚地拿出来交流、碰撞,最后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见再实践再探索再改进。

二、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一是教师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教学改革之初,很多教师存在着怀疑、观望、排斥的态度,原因是对原来熟练的教学方法恋恋不舍,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智慧去学习、改进。再者担心课堂教学改革耽误时间、影响学生成绩。对此学校一方面加强培训学习换脑筋,使大家要认识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一方面实行了强力推进措施,天天查课,节节督促,要求每位教师在上课时必须使用“导学互动,训练点评”课堂教学模式,逼大家上路。改革之后,课堂效益明显提升,课堂改革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同并得以大力推进。

其次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现在的课堂,教师不再是绝对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和老师展开对话、合作和交流,真正形成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了。

第三,课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得到了彻底改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展示的情形越来越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争辩和质疑越来越多,学生变得越来越想说、敢说、会说,课堂气氛活跃了。

第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由原来被动的 8

接受性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学习兴趣空前浓厚,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要我学为我要学。可以说,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呈现出勃勃生机。

第五,课堂教学效果明显。课堂教学改革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通过展示交流形成共识,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实践,综合素质在学习中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老师的工作热情,“大容量、立体式、快节奏”的课堂活动打造出了高效课堂,并明显体现在教学成绩的提高上。凡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积极参与的教师,所担班级的教学成绩都比较优秀;我校教师关于课改的论文有10多篇获奖或发表;还有几所兄弟学校组织教师到我校观摩、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

三、我们的问题和困惑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某些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对“导学互动,训练点评”这种教学模式还驾驭得不够熟练,多媒体课件制作得还不够精湛,这些都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和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精神、合作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

四、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进行探索: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 9

们还会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素质,通过学习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静下心来读几本书,认真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得与失,是我们今后课堂教学改革中坚持要做的事情。

2、进一步完善“导学互动,训练点评”模式。这种教学法是我们在自身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切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但还不很成熟,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进一步加以完善,使之形成更加科学、完整的体系。

3、进一步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前段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发现,超课时拖堂现象时有发生,这和教学设计有关,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下一步我们需要在如何合理设计问题、如何根据“三维目标”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合理展示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方向已明确,思路已清晰,效果已凸现。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育质量,为邓州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10

 

第二篇: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总结

前岗中学名师培养计划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教师为本。抓住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关键,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须。教师的专业化是教书育人、保障课改深入高效开展,提高教学成绩的重要条件。教师把工作当作是一种职业、事业还是专业,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加强学校内部挖潜,实现自我更新和跨越式发展,关键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创造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现实情况: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总数43人,全部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3人,占全体教师54%,学历均达到本科。县级骨干教师5人,近几年来,在国家省市各级报刊发表和获奖论文达15篇,13人次。省市级骨干教师没有,县级骨干教师数量较少。课题研究刚刚起步,还没有取得相应成果。 我校现有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这些学生小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家庭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主动性不够,教师的引导帮助,对于他们的初中学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更对提高我校教师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以上分析可见,我校教师年龄结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但教研基础较差。所以,提高师资水平,培养造就名师已成为我校实现跨越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指导思想:

我校将继续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方向,以现代教育理论思想为指引,深入开展学校教学和管理改革。一所学校能否培养拥有具备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名师,是衡量其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名师战略'的实施是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名师铸就名校,以名师带动师资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是我校在下一个发展阶段的战略重点。

三、目标:

通过名师工程的建设,旨在强化我校师资整体水平的基础上,培养一大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造就一批在全县教育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队伍,扩大和提高我校的社会评价和影响,力争在今后三年内在数语外学科培养出2名县级骨干教师和校级学科带头人,其他学科培养出1名。并以此带动和培养大批青年骨干教师,全面改善我校教学软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成绩的重大突破。

四、渠道和措施:

(一)树立良好师德,培养名师队伍

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爱岗敬业是教师成长的前提。引导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是评价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准之一。所以,培养名师,要从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的责任感、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上下功夫,有利于培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有利于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涌现。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政策精神,充分认识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清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大好形势,把握机遇,深化教学改革。学习课改的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课程建设,牢固

确立'学校课程要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思想,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和创新,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创建学校的特色和品牌。

2、学习教育政策和法规,增强依法办学、自我约束的意识。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观念,坚持廉洁从教,恪守相关法规和我校教师行为规范,严格执行“长春市中小学教师从教五条禁令”,实行教师评优师德为先的制度。

(二)加强常规管理,夯实教师基本功

1、备课:做好个人、同年级、教研组三层面的备课活动,力求紧密结合学情,使备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样才能将提高教学质量落在实处。

2、上课:重视日常每节课的教学质量。继续组织好公开课的教学,通过研究课的开设、研讨、评课使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方面有新的提高,提高日常课课堂教学效率。

3、听、评课:继续坚持听评课活动,通过听、评课这种教学互动形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共同提高。

4、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老师精选习题,注重习题质量,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批改作业要认真,订正要及时并及时批改订正。

5、课后辅导:重视优秀生的培养同时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6、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通过黑板报、午间广播、校班会和升旗仪式等形式向学生开展学习方法指导。力求使学生学而得法。

7、复习、考试工作:制订切合实际的复习计划,帮助学生合理地进行期中、期末考试的复习。考试中认真监考,批改试卷统一标准。考试后加强学生、班级、教研组、年级组四个层面的质量分析工作

8、竞赛及各级考试:组织好各类竞赛的报名,指导工作。组织好各级各类考试,为同学很好完成所参加的各类考试创造条件。

9、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教研组、备课组要认真研究本学科教学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备课组、教研组活动,坚持集体备课,认真分析学生现状,在备课活动中要对重点、难点进行剖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研究教法,有的放矢,提高45分钟效率。通过教学基本环节的进一步明晰,完善教师教学的基本素养,为名师的脱颖而出奠定基础。同时,以教研组长负责制为重点,加强教研组建设,强化研究功能,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坚持听课评课制度。

(三)加强校本教研,为名师的培养搭台铺路

校本研修是学校自主办学、主动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紧紧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有利时机,开展以改革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的校本研修,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1、师徒结对,加强对新教师培养,奠定师资基础

新教师从教的最初五年对其今后的教师生涯至关重要,应把握好这一关键时期,抓好新教师的培养工作。继续坚持新老组合的'传帮带'制度,县级骨干教师每人要带一名徒弟,(刚参加工作的和刚改学科的)指导教师要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徒弟加以指导。要经常听徒弟的课并加以指导,要求有针对性地予以帮助,并做出书面记录。徒弟要虚心向师傅学习和请教,经常听师傅的课,要有学习笔记。教务处、教研室要对新教师成长给与关注,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和开门课、跟踪课的指导。

2、深入开展课标学习研讨

教师通过组织学习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精髓、教学思想、学习要求、

考查重点,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树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科研的前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要以学科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努力挖掘课程内涵,拓展课程视野,有条件的学科和教师可以开设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课。

3、组织学科教研和教师论坛

学校开展“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课题的研究,通过交流、研讨、反思、总结,力求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开展'怎样的课是一堂好课'的课例研究和 '怎样评价一堂课'的研究。上好每一堂课,体现课堂教学参与、互动、探究、体验等四要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加强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要求,自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学校将通过围绕相关要求和内容进行全员考核、举行多媒体课件比赛等形式,推动教师的学习,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一次公开课展示。

5、骨干教师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各学科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示范课,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全校的校研之风。通过说课、评课,以座谈、讲座等形式加强教师交流互动,达到提高师资整体水平的目标。

6、在教学实践基础上,认真反思,积极总结

新课程的一个突出要求是教师必须学会反思,通过反思发现不足,总结经验,以期提高。经过深入思考,以论文的形式进行整理,无疑是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要求教师每学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论文,骨干教师每学年争取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一篇。借助论文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展示成果,形成向全校乃至全市教学改革辐射与推广的经验。

7、积极参加学案研究和课题研究

学案研究和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师要立足本学科,以课堂实践为基础,积极参加,从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骨干教师应发挥示范作用,勇于牵头,推动教研活动健康高效地开展。

(四)建立和健全名师的培养体系

建立一支有较大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名师队伍,关键在培养。培养是基础,评选是手段,不能以评选代替培养。培养工作不到位,选拔就没有质量也没有数量。因此,要把建设名师队伍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上。要落实一系列培养措施,并逐步建立和健全名师的培养工作体系。

根据名师成长的一般规律,要使培养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应当抓好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选苗子'。学校根据学科配置和教师现有的水平、能力、进取精神,按三分之一左右的比例选择名师培养对象,制订培养计划和措施,落实培养工作负责人,并制订培养计划和措施,建立名师培养档案。

2、'压担子'。名师的成长主要靠实践。要给培养对象适时下达与其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教研科研和改革实验任务,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督促他们通过教育教学岗位上的刻苦研究和改革探索来提高自己。

3、'引路子'。学校和相关处室确定专人对培养对象给予系统的、经常性的指导和帮助,指明努力的方向和途径。

4、'架梯子'。学校要对名师的成长发展积极给予扶植,努力为他们的逐步

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要根据其自身发展的情况,尽可能提供学习观摩和高层次培训进修机会。

5、'搭台子'。学校要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交流、研讨和评比活动,为名师提供展示水平和成果的'舞台'。

6、'树牌子'。要通过各种评选活动、总结表彰活动、交流观摩活动、以及运用专业书刊和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和推广名师的教育教学教研成果和经验,扩大影响,树立榜样。对评定的名师要授予相应的称号,树立'名牌',组织广大教师观摩学习。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教职员工的团结奋斗,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让教师不断提升和成功,才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名师的产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也是学校走向成熟的标志,这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只有这样,'名师战略'才能顺利实施,才能为我校明天的辉煌奠定扎实的基础。

前岗中学名师培养计划

前岗中学

20xx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