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团学校中学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20xx学年)

2014学年中学实践活动总结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以学生的兴趣、实践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在具体实施及理论探讨中,对综合课程的诸多基本理论问题与具体实践中的成果、困惑以“实践——反思——实践”的方式进行课程的教学实践。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教师不断地深入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途径和评价方法,正稳步而健康地向前发展。

一、抓培训学习,促综合实践课研究整体推进。

一学年来,我校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充分发挥骨干的带头作用,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让每位教师真切地谈出了对这门新课程的认识、操作、问题与困惑。通过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发展的前景是好的,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有着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优势。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开始明晰了课程理念,逐步找到了综合课教师角色的定位,以走进生活做“学问”。在实施进程中,教师们也遇到不少问题,如学生实践活动空间的提供、教学条件的建立与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与水平的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综合课的开展。

二、课题研究驱动综合实践课开展

(一)校外活动

通过校外活动的活动,如参观胡杨林、上街学雷锋活动、勤工俭学摘葡萄等,使学生熟悉团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 1

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团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团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二)走进社会

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增进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通过观察、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通过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懂得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三)珍惜环境

通过和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2

(四)关爱他人

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五)善待自己

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通过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通过综合实践课的开设,我们看到了学生们投入在实践活动兴趣浓郁,潜力得到了挖掘,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广大教师以“校本开发,创学校特色”之路,带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使学校在课改中找到了新的生长点,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一0六团学校

3

 

第二篇:20xx总结(综合实践活动)

在研究与实践中实现课程与教师一同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工作总结

秉持“彼此尊重 相互成全 尽到本分 恪守尊严”的工作理念,以“大问题”教学为工作推进策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交流。本年度最大的工作是组织第七届“卓越杯”教师专业素养大赛——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专场在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圆满落下帷幕。大赛中,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特点,注重课程目标的设计和课程的内容开发,切实提高了教师自身的课程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与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的教学目标,骨干教师带青年教师,老教师带新教师,显现了团结协作共同提升的良好态势。现将学科大赛呈现的特点总结如下:

1.分层设计,有效落实

本次大赛共有 位教师参赛,在参赛人员上,要求45岁以下的骨干教师和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赛。在赛事设计上,我们本着让骨干教师逐渐成熟、青年教师逐渐成长的目的设计大赛方案。评委分中小学两组,小学组评委由省级骨干教师刘颖和五位市级骨干教师组成。中学组评委由劳动技术学校的两位主任承担(均是市级骨干教师)。

本次大赛,要求老师们做到:教学要以先进理念为核心,课堂教学要有实效行,赛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赛后要认真做反思。

2.“问题”聚焦,重点突破

本次大赛,以探索学习、实践、研究中遇到新问题、新困惑为核心,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策略,更新教学技能。要求骨干教师上出优质课,青年教师上出成形课。

3.关注课程,有效发展

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新课标的理念及教师专业标准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正在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通过探究学习、动手操作、服务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课程。本次大赛中,参赛教师能够注 1

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情境的创设求新求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机械的讲解与记忆没有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与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处处可见。我们还看到老师们提出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有关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小组合作活动的有效性等等都是目前我们学科老师们备受关注的话题。赛课中,不仅看到了老师们的改变,也看到教师们真正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做到了关注教学的有效发展。

4.发挥骨干作用,加强团队建设

本次大赛,骨干教师主要承担做研究与做指导的任务,帮助其他教师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总结提升教育教学经验。通过做研究的项目,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寻找能切实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的方法,并开展实践性研究,最终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结合学科内容以集中研讨、个人研究、区域沙龙的形式。

以省级骨干教师刘颖为首进行分层指导,她先与评委们针对课例一起研讨,再与参赛选手们共同研究教材、研读课标、如何在课堂中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以及用什么样的媒体技术更好地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进行讨论和交流,最终达成共识形成完美的教案,针对参赛教师们的说课及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总结出优秀课例方便于全体教师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骨干教师的教学风格日趋成熟的同时带动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在这次大赛中一位教师执教的《认识生活中的黏斗士》一课,课前的预设是两种不同的实验思路:一种是探究不同的胶水对相同的材料的黏性;一种是探究相同的胶水对不同的材料的黏性。为此,在材料袋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四种材料(纸片、木头、玻璃、泡沫)以及五种“黏斗士”(普通胶水、白乳胶、固体胶、双面胶、透明胶),材料袋里同时放入的还有一张白色卡纸,教师打算让学生将材料黏在白卡纸上,由一位同学尽量以相同的力摇动本组作品,按照被摇开的或松动的顺序判断黏力。

上课时,教师在出示所有的材料和黏斗士后,让学生说一说进行“黏斗士”实验的思路时,有的孩子说,想要把两块纸粘起来,有的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想用各种不同的胶水去把两块玻璃粘起来,因为玻璃是最滑的,我想要试一试。”孩子说出了课前教师预设的用不同的胶水粘相同的材料这一思路,教师便 2

让他坐下了,自己顺着思路把课引入了下一个环节。

赛后研讨的环节中,团队的刘颖老师问授课教师,你知道那个孩子为什么要粘玻璃么,他说了,玻璃是最滑的,所以,在孩子的眼睛里,这对他而言是一个挑战,他是要去挑战一个最难的任务,而这个时候,你必须要表扬他,鼓励他,给他一个积极的评价。

事后教师是这样反思的:“为了所谓的教学,我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孩子课堂生成的想法,我竟然没有好好的听一个孩子他真正想要实验的思路。孩子回答问题的时候考虑到把两块玻璃黏在一起,这是我们生活中常常用到的,实际发生的场景,而我在预设的时候只考虑了把材料粘在卡纸上,这样做固然是因为便于对比观察实验结果,但却是有问题的,不全面的,脱离实际生活的。如果再次进行授课,那我就会试图将材料袋里的卡纸去掉,给孩子们尝试的空间,让孩子去试一试将两块玻璃、两块木头、两块泡沫、粘在一起,哪种黏斗士最有黏力,这样的课堂是真正贴近生活的课堂,这样孩子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才能在生活中得到应用。如果不是我们团队在课后进行研讨,人生之中也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这样的时间、这样的精力去专心研究一节课,反思综合实践的教学。很多在备课、课后研讨过程中积攒的经验,也能够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的去指导帮助学生。我坚信我的课能逐渐变成孩子越来越喜欢的课。也相信有我们这样专于教学的团队,我们综合实践学科的明天也会更加美好。”

通过大赛,进一步明确了名优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树立了学科骨干教师典型,建设了具有学科特色的团队共同体。同时,还挖掘了一些特别优秀的课程资源,带动青年教师,使我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教师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5.存在问题

大赛虽已圆满的划上了句号,纵观大赛各环节,仍有一些不足待以完善:

1.教师的角色还需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要把自己定位在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朋友的位置。这样,上课时,老师们和学生的交流自然而然的就轻松愉快了很多,课堂气氛也就随之活跃了起来,学生也动起来了,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让学生更愉快地学,更主动地学。

2.教学中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和深度还待加强。提问的目标指向不够明确,致使学生回答漫无边际,课堂讨论也是浅层次的。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动 3

态生成的问题,随机提问,不要刻板地按事先设计提问(例如上面第四条中的案例),更不要总是固定地提问几个学生(针对青年教师还要多磨练,由于经验不足,刚刚上课紧张,总是提问那几名学生)。这需要在平时的业务学习中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学情的研究。

3.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的适度性还要加强。部分教师多媒体和实物展台等设备的操作水平和技巧方面还需提高,赛课过程中不是出现打不开文件就是遇到不会操作白板,竟然还有位老师找不到自己的文件在哪了。运用现代化手段是方向,但要因需而用,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可用可不用则不用,要用在关键处、用在点子(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平面的东西立体化)上。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将继续以大问题教学为推进策略,通过扎实的课堂实践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我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小学教研部综合实践活动学科

20xx年12月25日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