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许多环境化学污染物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动物体内的内分泌功能,称~,对雌激素、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睾酮等呈现显著干扰效应,临床上以生殖障碍、出生缺陷、发育异常、代谢紊乱以及对某些癌症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为特征。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4.一次污染物: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其理化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5.二次污染物: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往往毒性更大。如光化学烟雾、甲基汞、酸雨(雾)。

6.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7.兴奋效应hormesis:即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具有抑制作用,典型的环境污染物如镉、铅、汞、二恶英等都具有类似的生物性效应模式。

8.环境介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具体来说,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特征:不能以完全单一介质形式存在;三种物质形态可相互转化;还具有维持自身稳定的特性)

9.环境因素: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三类)

10.清洁生产:指能够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消耗,有效预防和控制污染物和其他废物生成的工艺技术过程,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11.可持续发展:指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不仅应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不应损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使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2.环境卫生学的核心: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3.环境卫生以人类及其周围环境为研究对象。(即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14.十起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公害事件(了解,P5)

15.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①全球气候变暖,②臭氧层破环,③酸雨,④生物多样性锐减

16.全球性气候变暖的原因:温室气体(CO2、CH4、N2O、O3、CFCs)所致温室效应。

危害:①冰川积雪融化,海平面上升;②心脏、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上升。热带传染病、一些虫媒疾病流行范围扩大;③影响水分分布、土壤状况和季节变化,加剧粮食短缺;④气候带移动,森林受严重破坏,物种灭绝加速。

17.臭氧层破坏的原因:主要由于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CFCs)、溴氟烷烃类(哈龙类)、 N2O、CCl4、CH4造成。

危害:对紫外线的阻挡作用减弱,而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可使人类皮肤癌、白内障的发生率增加;;眼、呼吸道粘膜刺激炎症患者比例上升;人体免疫力降低;紫外线破坏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加重温室效应。

18.酸雨:降水pH<5.65时。原因:大气受到SOx、NOx等化学性污染。

危害:水体酸化,促进重金属在水中溶出;在大气烟雾事件中与其它大气污染物联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湖泊、土壤酸化,威胁水生生物生存,影响农作物生长。

19.生物多样性由生物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组成。

20.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21暴露生物标志、效应生物标志、易感性生物标志

22.3R原则:减量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le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

1.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开放性、自调控、可持续性等特征。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

2. 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指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对适应的状态,即指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状态。

3.食物链(food chain):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作为食物,彼此以食物链接起来的锁链关系,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和特性。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维系生物种群间物质和能量流通的渠道和纽带,对环境中污染物的转移和蓄积有重要影响。

4.生物放大作用:环境污染物随着食物链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的现象。

5.生物蓄积作用:同一生物体对某种物质摄入量大于排出量,因而在生命过程中该物质在体内含量逐渐增加的现象。

6.生物浓缩作用:生物体摄入环境中某种物质后加以浓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高于环境浓度的现象。

7.人群健康效应谱:某种环境因素作用后,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称为健康效应谱,这种现象也有冰山现象之称。

8.高危人群high-risk group:易受环境因素损伤的人群。在同一有害环境因素作用下,高危人群比普通人群更早地出现健康危害,反应也较为强烈

9.环境污染: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

10.外暴露剂量:即环境暴露剂量,指人群接触的环境介质中某种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含量。

11.内暴露剂量:指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机体已吸收入体内的污染物的量。通过测定生物材料(血液、尿液等)中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来确定。

12.生物有效剂量:指经吸收、代谢活化、转运、最终达到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或分子等靶部位的污染物量。

13.生物标志:生物体内发生的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关键事件的指示物,是机体由于接触各种环境因子所引起机体器官、细胞、亚细胞的生化、生理、免疫和遗传等任何可测定的改变。

分类:暴露生物标志,效应生物标志,易感性生物标志

暴露生物标志exposure:包括内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生物标志。

效应生物标志effect:指机体内可测定的生化、生理或其他方面的改变。

易感性生物标志susceptibility:指示机体接触某种特定环境因子时的反应能力的一类生物标志。

14.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 HRA):是按一定的准则,对有害环境因素作用于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应进行综合定性、定量评价的过程。

   包括危害鉴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暴露评价、危险度特征分析

   组成四步骤:调查研究、危险度评价、危险度管理、决策及行动。

15.危害鉴定hazard identification:是健康危险度评价的首要步骤,属于定性评价阶段,目的是确定在一定的接触条件下,被评价的化学物是否会产生健康危害及其有害效应的特征。

16.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是环境化学物暴露与健康不良效应之间的定量评价,是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核心。

17.暴露评价:就是要确定暴露水平(剂量)和暴露人群的特征。

18.危险度特征分析risk characterization:根据危害鉴定、暴露评价、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所得的定性、定量评定结果,对该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时,所致的健康危险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判断人群发生某种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和指出各种不确定因素。

19.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20.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暴露的影响:扩大人群暴露范围、增加暴露途径、改变污染物性质和毒性、影响暴露剂量。

21.环境因素的暴露特征与效应的关系:环境暴露时环境因素产生健康有害效应的决定因素,暴露的途径、剂量和时间等特征与其效应的产生密切相关⑴环境物质和有害化合物往往通过多种途径暴露,暴露途径通过影响总暴露量、吸收率、作用的靶器官和组织而影响对人体产生的效应。⑵环境暴露剂量与暴露产生的反应有剂量—反应关系,根据阈值的存在,剂量—反应曲线包括无阈值和有阈值两种类型,无阈值和有阈值物质的环境毒理学特征不同。⑶环境污染物的暴露,往往是在较低的剂量下的重复暴露,重复暴露的时间包括暴露频度和暴露持续期,暴露频度和持续期与靶器官和靶组织中的剂量有关,是影响有害效应产生的重要因素。

22.群对环境变化的健康效应谱为金字塔型:

        对健康有潜在影响:生理负荷增加,生理代偿性变化

        对健康有影响:生理反应异常,疾病,死亡。

23.环境污染影响人群健康的复杂性表现为:

     多样性:发生转移、富集和转化,通过多种环境介质,多种途径进入体内。

     复杂性:多因素的联合作用。

     长期性:低水平长时间。

     广泛性:受污染影响人群广,反应的个体差异大。

24.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①环境流行病学,②环境毒理学。

25.环境污染的健康危害:①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慢性危害P41

                        ②环境污染与致癌危害P43

                        ③环境污染与致畸危害P47

                        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P50

26.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的优缺点

      流行病学优点:①资料更有价值,②可研究智力、心理、感觉等效应。

            局限性:环境暴露因素往往不明确;暴露水平(剂量)定量困难;混杂因素较      多;弱效应难于评价;某些危害(如致癌)间隔期太长;暴露反应关系难于建立;获取资料或样本受道德、法律和隐私的限制等等。

      毒理学的优点:①可控性,干扰少;②效应指标不受限制;③可应用特殊基因型的细胞、转基因物等,引入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更有利于研究的深入。

            局限性:种属差异。

27.暴露测量包括:外暴露测量,内暴露测量,生物有效剂量测量。

28.生物标志分为:暴露生物标志,效应生物标志,易感性生物标志。

29.健康危险度评价(HRA)包括:危害鉴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暴露评价、危险度特征分析

30.易感人群及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

31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慢性危害:急性:大气污染的烟雾事件、过量排放和事故性排放引起的危害、环境生物性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慢性:非特异性影响、引起慢性疾患、持续性蓄积危害。

第三章:大气卫生

1.大气层: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

2.大气组成:混合气体(干洁空气)、水汽、气溶胶。

3.紫外线可分为:UV-A:色素沉着作用            400-320nm

                UV-B:红斑作用,抗佝偻病作用   320-290nm

                UV-C:杀菌作用                 290-200nm

4.可见光400-760nm;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臭氧在平流层中。

5.空气离子数:负离子越多空气越清洁,但浓度超过106个/cm3均对健康不利;空气中重离子束与轻离子束之比<50时,空气较为清洁。

6.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中燃料的燃烧。

7.大气污染的来源:

   ①工农业生产: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

   ②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③交通运输:主要指飞机、汽车、火车、轮船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污染物

8.大气污染物按其属性一般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其中,化学性污染物种类最多,污染范围最广。

9.根据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存在状态,可将其分为气态和气溶胶(大气颗粒物)。

10.总悬浮颗粒物TSP粒径≤100μm的颗粒物。

11.吸入颗粒物IP,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的颗粒物,能进入人体呼吸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更为密切。

12.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 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细颗粒。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更长,易于滞留在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中,易于吸附各种有毒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对健康的危害极大。

13.超细颗粒物ultrafine particle, PM0.1:空气动力学直径≤0.1μm的大气颗粒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多为大气中形成的二次污染物。其健康影响日益受关注。

14.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s: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环境中,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均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15.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s: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理化性质不同于一次污染物的新的、毒性更大的污染物。

16.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一、污染源的排放情况:①排放量(决定大气污染程度最基本的因素)

                          ②与污染源的距离

                          ③排出高度(污染源下风侧的污染物最高浓度大致与烟波有效

                            排出高度的平方成反比);

    二、气象因素:①风和湍流(全年污染以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地区受影响最大)

                  ②温度层结,即气温的垂直梯度,它决定大气的稳定程度,影响大气湍

                    流的强弱。稳定的垂直梯度易造成湍流抑制,使大气扩散不畅。垂直

                    梯度不稳定时,由于热力作用湍流加强,大气扩散增强。

                  ③气压

                  ④气湿;

     三、地形:山地和谷地、海滨与陆地、城市热岛。

17.风向频率图的概念和应用:将一定时间内每个风向出现的频率,以圆心为0,按比例定在相应的方向线上,再连接而成。无风(即静风)的频率可按比例画成圆,称~(风玫瑰图 )。反映某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主导风向,指示该地区受某一污染源影响的主要方位。

18.逆温 (temperature inversion) :大气温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r<0),此时大气处于机体稳定状态,污染物被逆温层覆盖在下方,不能扩散,造成近地面的大气严重污染。

19.r为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rd为气块干热垂直递减率

    当r>rd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污染物易扩散

当r<rd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污染物不易扩散

当r=rd时,大气处于中性状态,污染物可以扩散,但不充分

20.受大气稳定度的影响,烟波扩散常有以下类型:

   ①波浪型:r>rd

   ②锥型:r=rd

   ③扇型:r<rd

   ④上扬型:烟波下方出现逆温层

   ⑤熏烟型:烟波上方出现逆温层

21.热岛现象(heat island):人口密集的城市热量散发远远大于郊区,结果造成城区气温较高,往郊外方向气温逐渐降低。如果在地图上绘制等温图,城区的高温部就像浮在海面上的岛屿,称为~。这种情况下,城市的热空气上升,四周郊区的冷空气补充,可把郊区排放的污染物引入城市,造成市区的大气污染。

22.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①自净:指大气中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逐渐减少到无害程度或者消失的过程。(主要靠物理作用)

②转移

③形成二次污染和二次污染物

23.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危害:

①急性危害:a烟雾事件(大气污染造成急性中毒的主要类型):煤烟型烟雾事件:SO2、烟尘;

          b光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日光紫外线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其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其中臭氧占90%以上

②慢性危害: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

            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硝酸雾及颗粒物与COPD有关

24.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①温室效应

                              ②臭氧层破坏

                              ③酸雨(ph<5.6)

                              ④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造成“冷化效应”

25.SO2的健康影响:

         ①主要作用在上呼吸道和支气管以上的气道。

           健康影响:

          a对黏膜的刺激作用:刺激眼结膜和鼻咽部黏膜

          b引起呼吸道急性炎症:是COPD的主要病因之一

          c形成二次污染物硫酸雾,对呼吸道附着性更强,危害更大

          d与颗粒物联合作用

         ②致敏作用:吸附二氧化硫的颗粒物是变态反应原,能引起支气管哮喘

         ③致癌作用:如加强BaP的致癌作用

         ④其他作用:如影响新陈代谢

         ⑤其他影响:对动植物及其他物体的损害

26.颗粒物的主要健康影响:

   ①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a在上呼吸道与二氧化硫联合作用,导致慢性咽炎

     b在下呼吸道与氮氧化物联合作用,使支气管和肺泡产生炎症,长期刺激可引起COPD

   ②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a干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b直接进入循环系统诱发血栓形成

     c刺激呼吸道产生炎症并释放细胞因子,后者通过引起血管损伤,导致血栓形成

   ③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④对人群死亡率有急慢性影响

27.影响颗粒物生物学作用的因素:

①颗粒物的粒径:不同粒径的IP滞留在呼吸道的部位不同

②颗粒物的成分: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

③呼吸道对颗粒物的清除作用

④其他生理或病理因素。

28.氮氧化物的主要健康影响:

①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作用在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和肺泡

  a急性吸入可引起肺水肿

  b低浓度长期吸入发生肺水肿样症状,严重时能引起COPD

②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

③其他:神经衰弱综合征,促癌

④与其他大气污染物联合作用

29.基准与标准

基准: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对人群不产生有害或不良影响的最大浓度,是根据剂量-反应关系和一定的安全系数而确定的,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

标准:国家或地方对环境中有害因素提出限量要求和实现这些要求所规定的相应措施的技术法规。标准的制订是以基准为主要依据并且要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经过综合分析而制订的,并由国家管理机关批准颁布,具有法律的制约性的

30.基准与标准的关系:

     a基准是根据剂量-效应关系而确定的,是自然科学的研究结果,它不考虑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也不具有法律效力;而标准是以基准为科学依据,并考虑实现标准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条件。标准是由国家立法或政府部门等权威机构批准颁布的,一般具有法律效力。

     b基准、标准的数值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c基准是标准的核心,是标准的科学依据,基准的数值决定了标准的水平。在一般情况下,两者是一致的。由于政治、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标准值也可严于基准的水平。

31.我国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

        总原则:卫生上可靠,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a不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

        b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

        c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危害

        d选用最敏感指标

        e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

32.大气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和生存环境,对大气中有害物质以法律形式作出的限值规定以及实现这些限值所作的有关技术行为规范的规定。

33.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指任何1小时内平均浓度的最高容许值。有些物质能使人或动植物在短期内出现刺激、过敏或中毒等急性危害,则该物质必须制订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这是确保接触者在短期内吸入该物质不至于产生上述任何一种急性危害的上限值。

34.日平均浓度限值:指任何一日平均浓度的最高容许值。

35.年平均浓度限值:指任何一年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的最高容许值。对一些有慢性作用的物质都应制订,即经过长时间的持续作用也不致引起最敏感对象发生慢性中毒或蓄积现象以及远期效应,以达到防止污染物慢性和潜在性危害的目的。

36.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检测如何开展

    ①大气污染源的调查

         点源污染:对一个工厂或一座烟囱对周围大气影响的调查。

         面源污染:对整个城市或工业区进行大气污染来源调查。

         线源污染

    ②大气污染状况的监测

         采样点的选择

                     点源污染监测:a四周布点。b扇形布点。c捕捉烟波布点。

                     面源污染监测:a按城市功能分区布点。b几何状布点。

                            c根据城市污染源及人口分布、地形地貌等因素布点。

                     线源污染监测:采样口离地面2~5m,距道路边缘≤20m。

         采样点的要求:

                     设在空旷地点。

                     有害气体的采样高度为1.5m左右,颗粒物采样高度为3-5m。

         采样时间:  日平均浓度的测定,每日至少有12-18小时的采样时间。

                     年平均浓度,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12个日均值。

                     最大一次浓度应在污染最严重时采样。

         监测指标

                     点源:以排放的主要有害物质为指标。

                     区域性:SO2、PM10、NO2、CO、O3指标。

                     线源:PM2.5、NO2、CO

     ③人群健康调查

         暴露评价:a大气监测资料;b问卷调查;c个体暴露测定;d生物材料监测。

         健康效应测定:a疾病资料,b体检,c生物材料检测

         资料统计

37.多环芳烃——以苯并(a)芘为代表

38.BaP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而且致癌性很强

39.BaP是“前致癌物”,需在体内代谢转化成“终致癌物”。

40.工业区配置应在当地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侧。

41.二恶英的主要来源:含氯垃圾焚烧。

第四章:水体卫生

1.天然水中含物质可分为:溶解性物质,胶体物质,悬浮物质

2.水质的物理性状指标:水温、色、臭和味、浑浊度

3.浑浊度:表示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对光线透过时的阻碍程度。

4.水质的化学形状指标:ph值、总固体、硬度、含氮化合物、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氯化物、硫酸盐、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有害物质。

5.硬度:指溶于水中钙、镁盐类的总含量。

6.含氮化合物包括有机氮、蛋白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

   其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称为三氮

   a有机氮和蛋白氮显著增高时,说明水体新近受到明显的有机性污染。 b氨氮增高时,表示新近可能有人畜粪便污染。c亚硝酸盐氮含量高,该水中有机物的无机化过程尚未完成,污染危害仍然存在。d硝酸盐氮含量高,而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不高,表示该水体过去曾受有机物污染,现已完成自净过程。e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均增高,提示该水体过去和新近均有污染,或过去受污染,目前自净正在进行。

7.溶解氧D0: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含量愈高。可作为评价水体受有机性污染及其自净程度的间接指标。

8.化学耗氧量COD: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氧的量。它是测定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代表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

9.生化需氧量BOD:指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

10.5日生化需氧量BOD52020℃培养5日后1L水中减少的溶解氧量。它是评价水体污染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清洁水生化需氧量一般小于lmg/L。

11.菌落总数:1ml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培养24h后生长的细菌菌落数。

12.总大肠菌群: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 ℃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可作为粪便污染水体的指示菌。

13.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培养于44.5±0.2℃的温水浴内能生长繁殖使乳糖发酵而产酸产气的大肠菌群细菌。主要来自人及温血动物粪便。

14.水体污染: 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和水体底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15.水体污染的来源及特点

    ①工业废水——世界范围内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特点  水质和水量因生产品种、工艺和生产规模等的不同差别很大

                 除冷却水外,都含有生产原料、中间产品和终产品

    ②生活污水

        特点 生活污水量随生活用水量而呈周期性变化

             成分主要为粪便和洗涤污水,故水中含有多种有机物、肠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

             来源多,分布广,难治理

③农业污水 农药、化肥

16.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当湖泊、水库水接纳过多含磷、氮的污水时,水中磷、氮等营养元素过多,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出现在湖泊时称水华,发生在海湾时叫赤潮。水体富营养化是湖泊、水库污染的主要现象,控制的根本措施在于防止封闭型湖泊的水污染。

17.水体富营养化 

     后果:①湖泊老化:全球30%-40%,我国77%的湖泊和水库已经富营养化,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巢湖均已成为重富营养化湖泊

           ②破坏水产资源:水产品产量及质量下降。

           ③危害健康(微囊藻毒素)

18.水体自净:是指水体受污染后,污染物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使污染成分不断稀释、扩散、分解破坏或沉入水底,水中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水质最终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况。

19.水体自净的机制: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学作用

20.大气自净主要靠物理净化;水体自净主要靠生物净化

21.影响水体自净过程的因素:受纳水体的地形、水文条件、微生物种类与数量,水温和复氧能力,污染物性质和浓度等。

22.水体自净过程的特征:总的趋势是浓度逐渐降低;大多数有毒污染物转变为低毒或无毒的化合物;重金属污染物在溶解状态时可被吸附或转变成不溶性化合物沉淀至底泥或进入食物链中;复杂的有机物都能被微生物利用和分解;不稳定的污染物转变成稳定的化合物;水中溶解氧的变化:初期水中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到达最低点后又缓慢上升,并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对水生物种群的影响:有毒污染物使水中生物种群和数量减少,随着自净过程的进行,污染物浓度降低,生物种群和数量逐渐回升,最后使生物分布趋于正常。

23.水体自净的机制:初期以物理和化学作用为主,后期以生物学作用为主。

24.生物净化:在地面水自净中最为重要且最为活跃,对降低水中有机污染物至关重要。

25.水的生物性污染危害:引起介水传染病的流行。

26.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①水源一次受严重污染后,可出现爆发流行。绝大多数病例发病的日期集中在该病的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如水源经常被污染,则病例可终年不断;②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③一旦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并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④流行病学调查有可能得出水质受污染的途径,水质细菌学检查常有异常改变,但不一定能从水中检出病原体。

27.水俣病:日本九州岛水俣地区因长期食用受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类而引起的慢性甲基汞中毒

28.甲基汞致病机理:通过血脑屏障侵入脑组织,主要侵害大脑皮层运动区、感觉区和视觉听觉区,也可损伤小脑。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脑损害。典型的Hunter-Russel症候群

29.Hunter-Russel综合征,表现为肢端感觉麻木、向心性视野缩小、共济运动失调、语言和听力障碍等症状。

30.铬(Cr)污染危害发病机理:六价铬可使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而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造成机体缺氧,并可干扰多种重要酶的活性,干扰体内的氧化、还原、水解过程,并与核酸、核蛋白等大分子结合引起突变、癌变,具有致突变性和潜在致癌性。临床表现:摄入大量铬后,可刺激或腐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便血等;并可有头痛、头晕、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脉搏加速、口唇指甲青紫、肌肉痉挛等症状,甚至尿少或无尿。

31.氰化物危害发病机理:在胃酸的作用下,分解成HCN进入血液,游离氰离子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含铁辅基结合,形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阻断细胞内氧化代谢过程,使细胞不能利用机体的氧,出现“细胞内窒息”而死亡。临床表现: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CNS缺氧的症状和体征。临床上分为四期:前驱期、呼吸困难期、惊厥期、麻痹期。慢性中毒主要表现:神经衰弱综合症,运动肌酸痛、活动障碍。在体内能转化为硫氰酸盐(一种致甲状腺肿大的物质)。

32.制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①防止通过地表水传播疾病②防止通过地表水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远期危害③保证地表水感官性状良好④保证地表水自净过程能正常进行

33.各类水资源的卫生学特征

①降水:水质较好,细菌少,矿物质含量低,硬度低,化学成分与空气污染有关

②地表水:含矿物质较少,硬度较低,细菌含量较高,溶解氧较高,水中化学物质与水污染有关

③浅层地下水:水质较硬,细菌数较地面水少,化学物质与地质及污染有关,水中溶解氧较少

  深层地下水:盐类含量多,硬度大,细菌数很少,化学物质与地质有关

3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二类:第一类是指能在环境和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影响者,包括汞、镉、铬、砷、铅、镍、苯并(a)芘等13种物质。含此类污染物的污水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第二类污染物按年限分别执行不同的规定,并规定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

35.工业废水的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

36.活性污泥法(曝气法):是利用含有大量需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强力通气的条件下使污水净化的方法,是处理废水的常用方法。

37.废水处理分为三级一级处理是去除漂浮物和部分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多用物理处理法,属预处理。二级处理为生物处理,能去除废水中大量有机污染物,是目前世界各地处理有机废水的主体工艺。三级处理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是废水的高级处理措施,处理方法有化学方法或物理化学方法等。

38.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包括:污染源调查、水体污染的调查、水体污染对居民健康及水生生态环境影响的调查。

39.江河水系的监测采样断面与采样点的选择:采样断面:①清洁或对照断面,设在污染源的上游,以了解河水未受本地区污染时的水质状况;②污染断面,设在污染源的下游,以了解水质污染状况和程度;③自净断面,设在污染断面下游一定距离,估计水体基本达到自净的地方,以了解污染范围及河水的自净能力。采样点:较宽的河道设5个采样点(分别距两岸边50m、150m及江心处)或按断面四分法测中间三点。较小的河流在河中心点采样。重要的直流入口采样。采样深度:一般在水下0.2-0.5m。

40.胎儿油症:孕妇食用被PCBs(多氯联苯)污染的米糠油而中毒,出现胎儿死亡,新生儿体重减轻,皮肤颜色异常,眼分泌物增多,即所谓的“胎儿油症”

41.日本痛痛病是典型的慢性镉中毒

42.肾脏是镉中毒的主要靶器官,镉主要靶器官是肾小管。临表:刺痛活动时加剧,多发生病理性骨折

43.甲基汞/汞的主要靶器官是脑组织

44.医院污水最常用的是氯化消毒

45.水体污染主要来源:工业废水

46.水体自净的机制后期以生物学作用为主

47.水的生物性污染主要引起介水传染病的流行

48.镉中毒主要以肾小管损害为主,临表:刺痛活动时加剧,多发生病理性骨折

49.地表水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功能区:P141

第五章:饮用水卫生

1.介水传染病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该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一般以肠道传染病多见。

2.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①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短期内突然出现大量病人,且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则发病者可终年不断。②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或接触同一水源的历史。③一旦对污染源采取处理措施,并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④流行病学调查有可能得出水质受污染的途径,水质细菌学检查常有异常改变,但不一定能从水中检出病原体。

3.硝酸盐中毒的机制和危害:在胃肠道内某些细菌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再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后者不再有输氧功能,因而可造成缺氧,严重时引起窒息死亡。

4.硝酸盐的作用机制是使血红蛋白变性,造成缺氧。

5.蓝婴综合症:婴儿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对硝酸盐尤为敏感,摄入过量硝酸盐时易患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也称~

6.氯化消毒副产物指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氯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所产生的卤化烃类化合物。

7.氯化消毒副产物的种类:挥发性卤代有机物;主要有三卤甲烷类THMs,包括氯仿、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溴仿。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主要有卤代乙酸类HAAs、卤代醛、卤代酚、卤乙睛、卤代酮、卤代羟基呋喃酮等。

8.有机前体物:通常把水中能与氯形成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有机物称为~

9.防治氯化副产物的措施:①尽可能选择有机前体物含量低的水源②加强混凝沉淀和活性炭过滤等净化措施③改变传统氯化消毒工艺,如避免预氯化和折点氯消毒,采用管网中途加氯等

④采用颗粒活性炭过滤,以去除已形成的氯化副产物⑤采用其他消毒方法,如采用二氧化氯或臭氧作氧化剂/消毒剂,或改用氯胺消毒。

10.微囊藻毒素(MC)被认为是继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之后,又一导致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11.饮水硬度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负相关。

12.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定原则: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感官性状良好;经济技术上的可行性。

13.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要求: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可适当放宽。

1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常规指标:生物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

15.饮用水中菌落总数≤100CFU/ml。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耐热大肠菌群水质粪便污染的指示菌。饮用水中耐热大肠菌群不得检出。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水质粪便污染的指示菌。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不得检出。

16.大肠埃希氏菌,惯称大肠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度,在42-44度条件下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15-46度

17.集中式给水:是指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通过输水管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

18.水源选择的原则:①水量充足,②水质良好,③便于防护,④技术经济合理

19.水源水的毒理学和放射性指标,必须直接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20.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①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内,严禁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②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内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沿岸不得堆放污染水源的废渣、垃圾、有毒物品等,不得进行污水灌田和施用危害大的农药。③取水点上游1000m以外的地区,应限制污染物的排放。④受潮汐影响的河流其水源保护区范围应相应扩大。⑤水库和湖泊根据不同情况划分水源保护区⑥重点保护水源的输水明暗渠,严防污染和水量流失。

21.水质处理的常规净化: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

22.混凝剂:常用的有金属盐类混凝剂和高分子混凝剂两类。

23.硫酸铝是使用最多的混凝剂

24.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①水中微粒的性质和含量;②水温;③水的pH值和碱度;④水中有机物和溶解盐含量;⑤混凝剂的种类和用量;⑥混凝剂的投加方法、搅拌强度和反应时间。

25.过滤的净水原理:筛除作用;接触凝聚作用

26.影响过滤效果的因素:滤层厚度和直径,滤速,进水水质,滤池类型。

27.选择消毒剂时的考虑因素:杀灭病原体的效果;控制和检测的难易;剩余消毒剂的有无;对水的感官性状的影响;消毒剂及消毒副产物对健康的影响,以及预防或消除的可能性;经济技术上的可行性。

28.有效氯:含氯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大于-1者为~,具有杀菌作用。

29.氯化消毒的原理:氯气或其他氯化消毒剂溶于水后,在常温下很快水解成次氯酸。次氯酸分子小,不荷电,易穿过细胞壁;同时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其通透性增加,使细胞内蛋白质、DNA和RNA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从而使细菌死亡。

30.影响氯化消毒的因素

    加氯量和接触时间:加氯量除需满足需氯量外,尚应有一定量的余氯。

             需氯量:杀灭细菌、氧化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所消耗的氯量。

             余氯:指加入氯化消毒剂后,接触一段时间后留在水中的氯量。

             标准:出厂水,加氯接触30分钟后,游离性余氯不小于0.30mg/L,管网末梢水中不应小于        

                  0.05mg/L。

             加氯量=需氯量+余氯量

             余氯有两种:a游离性余氯(指HOCL和CL-);要求接触30min后,有0.3~0.5mg/L余氯;

                         b化合性余氯(指NH2CL和NHCL2);要求接触1~2h后有1~2 mg/L余氯。

    ②水的pH值:HOCL的杀菌效果比OClˉ高约80倍,因此水的PH不宜太高

    ③水温:水温高,杀菌效果好

    ④水的浑浊度:浑浊度高不利于消毒,颗粒对病毒的保护作用较细菌大

⑤水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a除腺病毒外,肠道病毒对氯的耐受性较肠道病原菌强

                            B微生物数量过多,消毒后水质较难达到卫生标准要求。

31.氯化消毒的优缺点

——液氯消毒

优点:消毒效果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控制;具有剩余消毒剂,并易于监测;成本低。

缺点:原水有机物含量高时,会产生大量氯化副产物,特别在采用预氯法或折点氯化法时;水中酚含量超标时,会产生氯酚臭;氯气有毒,需防止漏出和事故。

——漂白粉消毒

除具有与液氯大致相同的优缺点外,尚有以下缺点:①漂白粉易受光、热和潮气作用而分解失效;②漂白粉的溶解和调制不便;③用量大时,设备容积过大,故只适用于小水厂。

32.供水管水人员的卫生要求

   a直接从事供水、管水的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b直接从事供水、管水的人员,上岗前须进行卫生知识培训,上岗后每年进行一次卫生知识培训。

   c供水单位应将患者立即调离直接供水、管水工作岗位,并于接到“职业禁忌人员调离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内,将患者原“健康合格证”及调离通知书回执送交卫生监督机构。

33.涉水产品的卫生毒理学评价程序

水平Ⅰ:基因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水平Ⅱ:水平Ⅰ试验+大鼠90天经口毒性试验

水平Ⅲ:水平Ⅱ试验+大鼠致畸试验

水平Ⅳ:水平Ⅲ试验+大鼠慢性毒性试验

34.集中式供水的水质监测

  a水源水:

1)        以水厂进水口和主要水井为采样点,采样每年至少l-2次

2)        必测项目:浑浊度、色度、嗅味、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中比总硬度、氯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氮、硫酸盐、铁、锰、总碱度、氨氮、溶解性固体(180℃)、耗氧量、酚、当地存在的金属离子和其他污染指标。

3)        选测项目

  b出厂水:

1)        以出厂处为采样点,采样每年至少2次

2)        监测项目:必测项目:基本同水源水,增测余氯,删去氨氮、耗氧量和酚等三项。选测项目。

  c管网末梢水:

1)        采样每月至少一次,流行病发生季节应增加次数。

2)        监测项目:浑浊度、余氯、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以及当地认为必要的项目。

  d高位水箱水:监测项目:浑浊度、余氯、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以钢铁为建材者,增测酚;以水泥为建材者,增测砷、铁等;以玻璃钢等合成材料为建材者,增测酚、耗氧量等。

  e自备给水:采样点数占自备水源总数的5%-10%,余同。

第六章:土壤卫生

1.土壤水分

1)        土壤容水量:土壤颗粒小、腐殖质多,容水量大,不利于建筑防潮和有机物的无机化。

2)        土壤渗水性:土壤颗粒大,渗水快,土壤容易保持干燥,但不利于地下水的防护。

3)        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土壤孔隙小,毛细管作用大。

2.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本底值):指该地区未受污染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1)        评价化学污染物对土壤污染程度的参照值

2)        制订土壤中有害化学物质卫生标准的重要依据

3)        评价土壤化学环境对居民健康影响的重要依据

4)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科学依据

3.土壤对某污染物的环境容量: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间内、在不超过土壤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土壤对该污染物能够容纳的最大负荷量。

4.污染土壤的方式:

①气型污染

②水型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土壤污染最主要的来源

③固体废弃物型污染(城市垃圾和工业废渣),污染范围比较局限和固定。

5.土壤污染的特点

1)        隐蔽性,健康危害以慢性、间接危害为主

2)        累积性与地域性

3)        不可逆转性

4)        治理周期长

6.生物净化作用,是土壤环境自净作用中最重要的净化途径之一。病原体的死灭、有机物的净化:无机化或腐殖质化。

7.腐殖质humus:有机物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再合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大分子胶体物质称为~

8.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转化

1)        土壤胶体、腐殖质的吸附和螫合作用,使重金属毒物不易迁移到水和植物中。

2)        土壤pH:碱性土壤中多数重金属离子溶解度降低,作物难以吸收。如用石灰调节土壤pH可降低糙米中的镉含量。

3)        土壤氧化还原状态:在还原条件下,许多重金属形成不溶性的硫化物被固定于土壤中,减少水稻对重金属的吸收。但As3+>As5+。

9.慢性铊中毒临床特点:①毛发脱落,呈斑秃或全秃;②周围神经损害,早期表现为双下肢麻木、疼痛过敏。很快出现感觉、运动障碍;③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可见视网膜炎、球后视神经炎及视神经萎缩。

1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POPs:指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并可借助大气、水、生物体等环境介质进行远距离迁移,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特性:持久性、蓄积性(脂肪组织)、迁移性、高毒性

11. 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

a)         粪尿混合密封发酵法

b)        堆肥法:把粪便和有机垃圾、作物(蒿)杆、叶等按一定比例堆积起来,在一定温湿度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并产生高温,使病原体死亡并形成大量腐殖质

c)         沼气发酵法

12.卫生填埋是最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

13.污水灌溉的卫生防护措施:灌田污水必须预先处理;防止污染水源:集中式给水水源地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沿岸农田不得用污水灌田;防止污染农作物:提倡沟灌,不用漫灌和浇灌;提倡种植可食部分不接触土壤的蔬菜。严格限制含有蓄积性强、易造成农作物残毒的污水进行灌田;防止污染大气:灌区在居民区的下风侧,距居民区500m以上;防止蚊蝇孳生。

14. 土壤污染现状调查与监测:

①采样点的选择和采样方法

  a点源污染时应以污染源为中心向周围不同方向布设采样点。面源污染时可将整个调查区划分为若干个等面积的方格,每个方格内采一个土样。

  b详细调查可以2.5-25公顷设一个采样点,粗略调查时可以1000公顷设一个点。

  c表层采样可取0-2Ocm深的土样,深层采样深度为1.Om。

②土壤天然本底调查与监测:化学元素和放射性物质本底值

③化学性污染的调查监测

④生物性污染的调查监测

   a大肠菌值:发现大肠菌的最少土壤克数。代表人畜粪便污染的主要指标,也是代表肠道传染病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b产气荚膜杆菌值:代表粪便污染的指标。研究它和大肠菌在土壤中数量的消长关系可以判定土壤受粪便污染的时间长短。如土壤中产气荚膜杆菌多而大肠菌相对少,则表明土壤的污染是陈旧性的

第七章: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1.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这类疾病的发病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区性,故又称为(化学元素性)地方病。

2.地方病病(疫)区的基本特征

  ①病(疫)区内地方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高。

  ②病(疫)区的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引起该种地方病的自然因子。

  ③健康人进入地方病病(疫)区同样有患病的可能且属于危险人群。

  ④从病(疫)区迁出的健康者,除处于潜伏期者外不会再患该种地方病;迁出的患者,其症状可逐渐减轻甚至痊愈。

  ⑤病(疫)区内的易感动物也可罹患某种地方病。

  ⑥根除致病因子后可使之转变为健康化地区。

3.碘缺乏病(IDD)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产等。甲状腺肿和克汀病是最明显的表现形式

4.生理需要量(成人最低生理需碘量):75μg/d

5.供给量:150μg/d

6.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山区>丘陵>平原>沿海,内陆>沿海,农村>城市。除冰岛;除上海(以前)

(2)人群分布:

年龄:儿童期开始出现,青春期发病率最高,40岁后逐渐下降。重病区年龄组有提前和后移现象

性别:女性>男性,以15-20岁年龄组两性差异最大,但重病区两性差别缩小

(3)时间趋势

7.碘缺乏病病区划分标准

①尿碘中位数低于100μg/L;水碘低于10μg/L。

   ②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大于5%(触诊法)或者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大于10%(B超法)

8.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原因

1)        缺碘——主要原因,当碘摄人量低于40μg/d或水碘低于10μg/L时会发生流行

2)        致甲状腺肿物质:如有机硫化物、某些有机物 和无机物

3)        其他原因:如高硬度水、含氟化物或硫化物过高的水以及某些化学物质污染的水,某些元素、药物、营养素等

9.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机体摄入碘不足时,甲状腺素合成下降,可反射性的促使腺垂体分泌TSH增加,使甲状腺组织发生代偿增生,腺体肿大。

10.高碘甲状腺肿发病机制:甲状腺将过量碘转化为甲状腺胶质贮于滤泡腔内;高碘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而反馈地促使甲状腺代偿性增生;碘阻断效应

11.地方性克汀病:是在碘缺乏地区出现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碘缺乏病的表现形式。患者生后即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体格矮小,听力障碍,神经运动障碍和甲状腺功能低下,伴有甲状腺肿。发病机制:胚胎期至出生后两岁缺碘。临床表现:呆、小、聋、哑、瘫。临床分型:神经型(我国大多数病区属于此型)、粘液水肿型、混合型。

12.碘缺乏病的预防

第一级预防:补碘(碘盐、碘油、含碘食物等)——根本性措施

第二级预防: 含碘量的环境监测;定期对病区居民进行碘代谢和垂体甲状腺系统功能状态检查

第三级预防: 对患者治疗,防止病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产生

13.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一定地区的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经饮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又称地方性氟病。

14. 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区类型和分布:除上海

a)         饮水型病区——最主要的病区类型

b)        燃煤污染型病区 

c)         饮茶型病区

d)        北方以饮水型为主,南方以燃煤污染型为主,饮茶型主要在中西部和内蒙古等习惯饮茶民族聚居区

15.地方性氟中毒的人群分布

a)         年龄:氟斑牙多见于正在生长发育中的恒齿,以7-15岁发病率最高;氟骨症一般在10或15岁以后发病,随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且病情加重。

b)        性别:一般无性别差异。

c)         居住时间:恒牙萌出后迁入者一般不会再发生氟斑牙,但氟骨症发病往往较当地居民更敏感。居住越久越严重

d)        其他影响因素:饮食营养因素;饮水硬度、pH值等

16.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1)发病原因:长期摄入过量氟

(2)发病机制

a)         对钙磷代谢的影响:过量的氟与钙结合成难溶的氟化钙而沉积

b)        对骨骼的影响:形成氟化钙、氟磷灰石、抑制骨磷酸化酶等

c)         对牙齿的影响:以牙釉质损害为主,主要发生在牙胚的发育过程

d)        对其他组织的影响

e)         抑制酶的活性

17.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

  氟斑牙:釉面光泽度改变;釉面着色;釉面缺损。   

          分型:白垩型、着色型、缺损型

          分度:轻、中、重度

  氟骨症

   a、症状:(1)疼痛:最常见的自觉症状。(2)神经症状;(3)肢体变形;(4)其他:神经衰

            弱症候群、胃肠功能紊乱症状。

   b、体征:轻症者一般无明显体征,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及肢体变形。

           (1)硬化型;(2)混合型。

   c、X线表现:(1)骨结构改变;(2)骨周改变;(3)关节改变

   d、临床分度:轻、中、重度

18.氟中毒疼痛与其他疼痛的区别:疼痛一般呈持续性,多为酸痛,无游走性,局部也无红、肿、发热现象,活动后可缓解,静止后加重,尤其是早晨起床后不能立刻活动。

19.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措施与治疗原则

   1、预防措施:减少氟的摄入量。

1)        饮水型氟中毒:(1)改换水源:①打低氟深井水;②引用低氟地面水;③收集降水。(2)饮水除氟。

2)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1)改良炉灶;(2)减少食物氟污染;(3)不用或少用高氟劣质煤。

3)        饮茶型氟中毒:研制低氟砖茶和降低砖茶中氟含量。

   2、治疗原则:减少氟的摄入和吸收,促进氟的排泄,拮抗氟的毒性,增强机体抵抗力及适当的对症处理。

20.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1)地区分布:饮水型、煤烟型

 (2)人群分布

a)         年龄:范围较大,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b)        性别:两性差异不明显

c)         多发于农业人口,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21.地方性砷中毒的特异表现:①末梢神经炎;②皮肤色素异常;③掌跖部皮肤角化;④肢端缺血坏疽(乌脚病);⑤皮肤癌

22. 地方性砷中毒的预防措施与治疗原则

 (1)预防措施

a)         改换水源

b)        饮水除砷:①沉淀;②过滤;③吸附

c)         限制高砷煤炭的开采使用 

d)        改良炉灶以减少室内空气砷污染

 (2)治疗原则

a)         治疗末梢神经炎 

b)        营养支持药物 

c)         皮肤用药

d)        砷的解毒剂:二巯基丙磺酸钠;10%硫代硫酸钠

e)         早期发现、处理皮肤癌

23.慢性地方性硒中毒 临表

l  消化道症状

l  毛发脱落

l  指甲脱落

l  皮肤损害

l  神经系统损害

24.克山病:一种以心肌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地方病,亦称地方性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是一种与环境低硒关系密切的地方性心肌疾病

25.克山病的病因

1)        环境硒水平过低:土壤、岩石、粮菜中硒含量低

2)        生物感染因素:柯萨奇病毒B组(COXB)组感染,真菌感染(串珠镰刀菌素)。

3)   膳食中营养素失衡

26.克山病的临床表现:心肌损害及由之而来的心力衰竭。

1)        急型克山病: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多见于成人。

2)        亚急型克山病:心脏扩大、水肿,通常在数日内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可合并心源性休克。多见于小儿(2~6岁)。

3)        慢型克山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

4)    潜在型克山病:多无明显不适,仅在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乏力、头晕等自觉症状。

27.克山病的预防措施

1)        建立健全三级预防网络 

2)        治理生态环境

3)        消除诱发因素

4)        提倡合理营养

5)   科学合理补硒:(1)硒盐 (2) 口服亚硒酸钠片 (3)硒粮 (4)其他高硒食品:如海产品、动物肝、肾、蛋等和硒强化食物

28.大骨节病:一种与环境低硒有关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本病以四肢关节软骨和骺板软骨营养不良性变性、坏死,继之增生、修复为主要病理改变,以骨关节增粗、畸形、强直、肌肉萎缩、运动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29. 大骨节病的病因

1)        环境硒水平过低:病区土壤、粮食中硒含量,人群生物样品(毛发、血清、指甲等)中硒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但并非所有低硒地区均有大骨节病流行。

2)        真菌毒素中毒:粮食(小麦、玉米)易被镰刀菌污染

3)   饮水中有机物中毒

30.大骨节病:男性略高于女性,多发于春季

第八章:环境污染性疾病

1.环境污染性疾病environmental pollution-related disease:凡能污染环境,使环境质量恶化,而直接或间接使人患病的环境污染因素,统称为环境污染性致病因素。由此在暴露人群中引发的疾病称为~。

2.环境污染性疾病的特点

    a人群不分年龄、性别均可发病

    b与暴露污染物相关的相同症状和体征

    c大多为低浓度长期暴露、陆续发病

    d往往缺乏早期诊断指标

    e预防关键在于消除致病因素、加强对易感人群和亚临床阶段人群的保护

3.甲基汞很容易蓄积在脑细胞内,侵害大脑皮质,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表现

4.水俣病:日本九州岛水俣地区因长期食用受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类而引起的慢性甲基汞中毒

5.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典型的Hunter-Russel症候群:

①肢体末梢感觉障碍,有袜型、手套型。

②视野向心性缩小。

③听力障碍。

④运动共济失调,如步态不稳等。

6.慢性甲基汞中毒的防制原则

1)        消除污染源

2)        加强环境与人群健康监测

3)        控制甲基汞的摄入

4)        保护临床前期人群

5)   提高国民环保意识

7.慢性镉中毒临床表现

慢性中毒多发生在40—60岁的多胎生育妇女,主要症状是疼痛,为刺痛,活动时加剧,止痛药无效,关节活动受限制,多发生病理性骨折等,多在营养不良的条件下发病,最后患者多因全身极度衰弱和并发其它疾病而死亡。无特效疗法,死亡率极高。

8.慢性镉中毒的代表是日本的痛痛病,主要中毒表现以肾脏和骨骼损伤为主,其中肾功能的损害以肾小管损害为主,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尿蛋白:MT、β2-MG

9.慢性镉中毒的防制原则

1)        消除污染源

2)        加强监测,控制摄入量

3)        保护高危人群

4)        对症治疗中毒患者(不主张用依地酸钙钠等驱镉)

10.宣威肺癌的防制对策

1)        改良炉灶

2)        改变燃料结构

3)        重视住宅用房的合理配置,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意识

11.军团菌病的主要污染源是供水系统及中央空调冷却塔,其生长需半胱氨酸和铁盐

12.军团菌肺炎主要表现为肺部感染为主的全身多脏器损害

13.庞蒂亚克热:潜伏期短,仅1-3d,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但无肺炎表现。病程一周左右,可自愈

14.军团菌病的防治措施

1)        加强对空调冷却塔系统的卫生管理

2)        对大型建筑物的循环水系统、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定期消毒

3)        加强对冷热水管道系统的管理

4)        加强对用水环境的监测管理

5)        提高机体抵抗力,保护易感人群

6)        对健康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检查,了解隐性感染情况

7)        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红霉素

8)        对免疫缺陷者进行预防

第九章: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1.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

    ①小气候适宜

   ②采光照明良好

   ③空气清洁卫生

   ④隔音性能良好

   ⑤卫生设施齐全

   ⑥环境安静整洁

   ⑦防止疾病传播

   ⑧尽量接近自然

2.住宅的朝向原则: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使居室能满足在冬季得到尽量多的日照,夏季能避免过多的日照和有利于自然通风的要求

3.太阳高度角是指一日内各个时间观测点与太阳连线和地平线之间所夹的仰角。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

4.太阳方位角是指日出后各个时间观测点与太阳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与正南方向所成的水平夹角,正午时太阳方位角为零。

5.居室最适宜的朝向是南向,即住宅楼的长轴应采用东西走向。;建筑物的长轴走向要与炎热季节的主导风向垂直。在寒冷地区要将建筑物长轴与寒风的主导风向排列成小于45度角的位置。

6.住宅间距与日照:冬至日≥1小时的满窗日照时间

7.居室净高:2.4m-2.8m  居室面积:7.14m2/人

8.居室进深:指开设窗户的外墙内表面至对面墙壁内表面的距离。居室进深与居室宽度之比≤2:1,以3:2较为适宜。

9.室深系数居室进深与地板至窗上缘高度之比,在一侧采光的居室≤2-2.5,在两侧采光的居室≤4-5。

10.投射角:室内工作点与采光口上缘的连线和水平线所成的夹角。≥27°

11.开角:室内工作点与对侧室外遮光物上端的连线和工作点与采光口上缘连线之间的夹角。≥4°

12.采光系数daylight factor,自然照度系数指室内工作水平面上(或距窗1m处)散射光的照度与同时室外空旷无遮光物地方接受整个天空散射光的水平面上照度的百分比(%)主室≥1.0%,楼梯间≥0.5%。

13.住宅室内小气候: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

14.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常用的生理指标:皮肤温度(皮温)、体温(判断机体热平衡是否受到破坏的最直接的指标): ≤38℃、脉搏、出汗量、温热感、热平衡测定。

15.有效温度:是在不同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综合作用下,人体产生的冷热感觉指标。

16.住宅室温标准一般指气湿、气流、热辐射在正常范围时,居室中央距地板l.5m高处的气温。

17.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室外来源:(1)室外空气(2)住宅建筑物材料(3)人为带入室内(4)相邻住宅污染(5)生活用水污染。室内来源:(1)室内燃烧或加热(2)室内人的活动(3)室内建筑装饰材料(甲醛和氡)(4)室内生物性污染(5)家用电器。

18.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特点:室外污染物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室内浓度<室外浓度;室内外存在同类污染物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室内浓度>室外浓度;吸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对室内空气的污染;空调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

19.甲醛及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来源

a)甲醛存在于装饰材料、建筑材料及生活用品等。

b)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甲苯、三氯乙烯等)主要来源于各种溶剂、粘合剂等化工产品。苯类等环烃化合物还可来自燃料和烟叶的燃烧产物。

危害

a)甲醛产生异嗅,刺激眼和呼吸道粘膜,引起变态反应(过敏性哮喘);引起神经衰弱症状;肝损伤、肺损伤、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损伤,引起大鼠鼻腔扁平细胞癌。

b)VOCs有嗅味,有一定刺激作用;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甚至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并可引起变态反应等。

20.氡及其子体

来源:地基土壤(随住房的层数升高而降低)、建筑材料(与层高无关)、烟草

危害:致肺癌,潜伏期15~40年

21.SBS(sick building syndrome, 不良建筑物综合征):专指由受到影响的工作人员所主述报告的,在工作期间所发生的非特异症状,包括粘膜和眼刺激症、咳嗽、胸闷、疲劳、头痛和不适。

22.BRI(building-related illness,建筑物相关病):专指特异性因素已经得到鉴定,具有一致的临床表现。这些特异的因素包括过敏原、感染原、特异的空气污染物和特定的环境条件(例如气温和气湿)

23. BRI 与SBS不同之处

①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可以明确诊断

②病因可以鉴别确认

③患者即使离开发病现场症状也不会很快消失,必须进行治疗

④如军团菌病、氡所致肺癌、室内变应原引起的哮喘

24.学物质过敏症(MCS,

MCS是由于多种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多种器官系统,引起多种症状的疾病。

具有复发性、症状呈慢性过程、由低浓度化学污染物质引发的特点

很难找到具体单一的对应致病原

25.评价居室空气清洁度常用的指标

     ①二氧化碳:日平均浓度≤0.1%

     ②微生物和悬浮颗粒:细菌总数≤ 2500cfu/m3,PM10日平均值浓度≤ 0.15mg/m3

     ③一氧化碳:1小时均值≤10mg/m3

     ④二氧化硫:1小时均值≤0.50mg/m3

26.保持居室空气清洁度的卫生措施(大题)

     ①住宅的地段选择

     ②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选择

     ③合理的住宅平面配置

     ④合理的住宅卫生规模

     ⑤采用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⑥改进个人卫生习惯

     ⑦合理使用和保养各种设施

     ⑧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健全卫生法制

27.办公场所的基本卫生学要求

1)        办公场所的用地选择

2)        采光照明良好

3)        适宜的小气候

4)        空气质量良好

5)        宽松的环境

28.办公场所的卫生学特点

1)        办公人员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小

2)        办公人员滞留时间长,活动范围小

3)        办公场所分布范围广泛,基本条件和卫生状况相差较大

4)        办公场所中存在许多影响人体健康的不利因素

29.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

1)        查明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与污染状况

2)        查明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        提出预防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对策与措施

30.室内污染来源调查

1)        生活燃料

2)        室内建筑装饰材料

3)        家用化学品

4)        室内吸烟

5)        办公与家用电器

6)        室内人的活动

7)        其他

31.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调查

①、采样点:

1)        数量:<50m2设1-3个采样点;50-100m2设3-5个采样点;>100m2设5个采样点

2)        分布:对角线或梅花式分布,避开通风口,距墙壁>0.5m

3)        高度:呼吸带高度0.5-1.5m

②、采样时间和频率:

1)        年平均浓度:至少采样3个月

2)        日平均浓度:至少采样18h

3)        8小时平均浓度:至少采样6h

4)        1小时平均浓度:至少采样45min

5)        采样时应包括通风最差的时间段

③、检测指标与检验方法:

1)        检测指标:物理指标、污染指标、特殊污染指标

2)        检验方法:见国标

④、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

1)        筛选法采样:采样前关闭门窗12h,采样时关闭门窗,至少采样45min

2)        累积法采样:按照年平均、日平均、8h平均值的要求采样

⑤、质量保证措施:


1)        气密性检查

2)        流量校准

3)        空白检验

4)        采样仪器

5)        采样体积计算

6)        平行样品


⑥、记录:

1)        采样现场记录

2)        样品检验记录

⑦、检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第十章:公共场所卫生

1.公共场所的卫生学特点

①人群密集,流动性大

②设备及物品易被污染

③涉及面广

④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2.公共场所的分类:7类28种

3.《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4-1996)》规定,理发刀具、胡须刷、毛巾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毛巾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CFU/25cm²。

4. 卫生机构的卫生管理

1)        发放健康合格证和定期体检,预防性健康检查间隔时限为l-2年

2)        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3)        发放“卫生许可证”:每两年复核一次 

4)        向公众进行健康教育

5)        危害健康事故的处理

5.监督机构的主要职责

1)        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

2)        研究和提出本地区公共场所的卫生问题

3)        进行技术指导

4)        组织卫生宣传教育及培训

5)        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

6)        检查和处理出现的卫生问题

6.经常性卫生监督:指在公共场所经营过程中,卫生监督机构依照卫生标准、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对其卫生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卫生检测、卫生检查、卫生技术指导、卫生行政处罚等监督工作。

7.经常性卫生监督

1)        对“卫生许可证”有效性的监督

2)        对各项卫生要求的监督:空气质量、微小气候、水质、采光和照明、噪声以及公共用具与卫生设施等 

3)        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

4)   对各类从业人员的卫生监督

第十一章:城乡规划卫生

1.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①确定城市性质,控制城市规模: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②远期规划(20年)与近期规划(5年)结合,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结合

    ③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④维护城市文脉,改善景观环境

    ⑤加强安全防患,促进人际交往

2.城市功能分区functional districts:是在城市规划中将城市用地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使之配置合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防止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3. 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则

    ①合理配置,避免交叉干扰和混杂分布。

    ②居住用地应选择卫生条件最好的地段。

    ③工业用地应按当地主导风向配置在生活居住用地的下风侧、河流的下游。

    ④留有余地,协调发展。

    ⑤同时选择,兼顾全局。

4.居住区、工业区:P354看看

5.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6.容积率: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比值越小,居住区容纳的建筑总量越少

7.居住建筑密度:居住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8.居住区人口密度分为人口毛密度和人口净密度。

9.人口毛密度:单位居住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

10.人口净密度:单位住宅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

11.人均绿地面积≥9.0m2/人,绿地率新区建设≥ 30%;旧区改建≥ 25%

12.绿化的卫生学意义

    ①调节和改善小气候

    ②净化空气,降低噪声

    ③对人类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作用

13.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

    ①交通噪声——城市中分布最广泛、危害较大的噪声源。非稳态噪声。

    ②工业噪声 

    ③建筑施工噪声——突发性、冲击性、不连续性

④社会噪声

14.城市环境噪声的评价指标:A声级、等效声级、交通噪声指数、噪声污染级

15.A声级(dB A):每隔3秒钟读取一瞬时声级值,连续测定250个数据,求出L10(最高)、L50、和L90 (本底)。

16.等效声级(Leq):在一段时间内测得的不稳定噪声级,计算成的一种稳态等能量声级。

第十二章:环境质量评价

1.环境质量评价(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是从环境卫生学角度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客观的定性和定量调查分析、描述、评价和预测。

2.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污染源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效应评价。

3.污染源的调查评价目的:筛选出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4.污染源综合评价方法:等标污染负荷、“排毒系数”法

5.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介质量

6.排毒系数:各种污染源的排放量及其毒性对人群健康潜在危害程度的相对指标,即假设每日排放的i污染物数量长期内全部被人们吸入或摄入时,可引起呈现慢性中毒效应的人数

7.环境质量的调查评价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数理统计法、环境质量指数法

8.评价方法的基本要素

1)        监测数据: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

2)        评价参数:选择最常见、有代表性、常规监测的污染物项目

3)        评价标准:环境卫生标准或环境质量标准

4)        评价权重:评价标准的倒数、权重系数、公众意见、专家建议等

5)        评价模型:指数模型、分级模型等。

9.环境质量指数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将大量监测数据经统计处理后求得其代表值,以环境卫生标准(或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评价标准,把它们代入专门设计的计算式,换算成定量和客观地评价环境质量的无量纲数值,称为~

10.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有比值法和评分法两种。

11.比值法:以Ci/Si作为i污染物的分指数

12.评分法:将各污染物参数按其监测值大小定出评分,应用时根据污染物实测的数据就可求得其评分。

13.大气质量指数I1:简单、便于计算,不仅考虑平均分指数,而且兼顾最高分指数,且保持一定的含义。根据大气质量指数I1的值将大气质量分为5级。

14.大气污染超标指数I2: 反映了监测期内若干种污染物屡次出现超标高浓度的总状况。克服了数理统计方法只能以每种污染物单独计算实测浓度超过卫生标准的次数占监测总次数的百分率、最高实测浓度的超标倍数来作评价的缺点

15. 空气污染指数(API:取各种污染物污染分指数中的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该项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API=max(I1I2…Ix…In)

16.污染物标准指数(PSI)——美国

17.空气污染指数(API)——中国

18.病因推断及因果关系判断:①关联的时间顺序。②关联的强度。③关联的剂量一反应关系。④暴露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⑤关联可重复性。⑥生物学合理性。⑦终止效应

19.环境影响评价EIA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20.环境健康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EHIA)是预测、分析和评估由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质量变化而带来的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安全性。大型的规划、工业建设和水利工程等开发建设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健康影响评价。

第十三章:家用化学品卫生

1.化妆品:指以涂抹、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施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口腔粘膜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

2.化妆品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影响因素:①化妆品中正常组分的化学特性、浓度、所含的溶剂②化妆品中含的有毒化学物、杂质和微生物③外部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④个体因素如皮肤的敏感性、过敏体质等⑤是否正确使用,如使用频率等。

3.化妆品对皮肤的不良影响:①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CD、②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③化妆品光感性皮炎、④化妆品痤疮、⑤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

4.一级污染: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来源于原料本身,或生产过程中。

5.二级污染:化妆品启封后,使用户存放过程中,发生的污染,包括手部接触化妆品后将微生物带入,空气中微生物落入而被污染。

6.洗涤剂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来自合成洗涤剂,其毒性主要取决于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毒性>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7.《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分为5个部分:总则、毒理学试验方法、化妆品卫生化学检验方法、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检验方法。

8.《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总则的一般要求:化妆品不得对施用部位产生明显刺激和损伤,化妆品必须使用安全,且无感染性。

9.《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化妆品产品标签应注明产品名称、厂名、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生产日期和有效使用期限,特殊用途化妆品需注明批准文号。还规定化妆品标签、小包装或说明书不得注有适应证、不能宣传医疗作用,不得用医疗术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