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总结篇

财务报表分析

前言:很多财务工作从业者,从业时间越长,常常越来越觉得财务工作的乏味,渐渐认同了人们对会计的传统认识:一份枯燥的工作。对此,我却另有感悟。自从接触企业财务工作开始,我更关注的是企业的商业运作和模式,至于会计,那只是一种经济语言,本身并无多大意义,重要的是它所描述的经济业务的实质。

因此,对于一名财务管理人员来说,透过报表去探究背后的原因则是最有意义的工作。之所以感觉乏味,也许是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些事,事务性的工作和数据处理业务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在CFO Asia上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对此做了清晰的描述:亚洲财务经理人66%的时间用于日常管理和核算工作,14%的时间用于风险管理,仅20%的时间用于公司战略与分析工作。

首先:在众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里财务是一个职能部门,想要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战略规划和财务分析上显然不现实。如果仅将自己定位于“账房先生”则又似乎贬低了自身价值,因为企业管理层一再强调财务对经营的指导作用。其实,这并不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只要转变一下工作思路、把自己摆放到一个尽可能高的层面上去审视日常工作,我们会发现许多其他部门所不能看到的问题,如果再进一步地多做些工作去设法解决这些问题,就很有可能为企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益。

所以,未必只有战略、规划、重组和并构之类的宏观财务分析才有价值,那些复杂而深奥的公式计算也未必更有现实意义,对于大多数财务管理人员来说,日常工作中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有价值的财务分析,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提炼。

关注不同商业模式对经营成果的影响

财务人员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就是对经济业务的核算,除了对历史经济交易进行核算之外,还包括对未来的交易进行核算。这并不完全等同于预算的概念。对一项即将执行的业务进行事前的核算,往往有助于我们找到一个更好的商业模式,为企业带来更多未来经济利益的

流入。

案例一

20xx年,一家国际工程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承接了一项海外通信网络建设项目,委托国内一家设备供应商(以下简称乙方)负责该项目的设计、提供设备及配件、安装调试以及系统开通等工作。根据最终用户对设备的要求,该项目的标的涉及到国内外厂商的产品以及乙方的设计与工程服务,对于乙方来说该项目的商业模式涵盖了内贸和外贸业务,业务形式繁琐复杂。由于甲方的承包合同在先,项目总的销售规模和利润水平是个不变的定量,留给甲乙双方的就是一个切蛋糕的问题。甲方根据自身的盈利模式,明确了国产销售、转口和进料加工的商业模式,确定了与乙方之间结算的合同金额为10900万元。为结算方便又同时分别确定了国产、转口和进料加工产品的结算价格。合同于20xx年底生效。

对于乙方来说恰当的运作模式是盈利的关键。为了理清复杂的业务关系,乙方财务人员根据业务性质画出了商品、资金和票据结算的流程图,并就该业务咨询了当地的税务机关和海关等机构。然而,甲方经财务人员对乙方现有的条件和当地的政策进行分析后发现,采取进料加工的方式,乙方难以按期向甲方提交一些必要的文件,违约风险很大。考虑到我国加入WTO后关税的变化,乙方财务人员提出了直接进口材料在国内组织加工生产再销售给甲方的方案,新的方案产生了大额的增值税款,如果维持原合同额不变,乙方必将蒙受损失,如果提高合同额,甲方的利益将受到影响,为了合同的顺利执行以及

将双方的损失降到最小,乙方财务人员对不同商业模式下的合同损益重新进行测算,结合甲方关注的焦点问题做出适当让步,最终达成了双赢的方案,合同额提高了约700万元。

然而,实际情况并没有计划的那样理想和规范,很快又出现了新问题。20xx年8月,乙方财务人员发现由于设备采购的实际价格和品种数量发生变化,导致转口部分的商品的计划进价和实际进价出现差异,计划进价(即计划销售金额)为17013780元,实际采购价格为12628703元,差价为4385077元。其实该项目是一个整体合同,不同商业模式下交易金额的划分仅是通过商务谈判人为划分的结果,因此,完全可以按照原合同金额确认收入并核算成本。但是如果按照配比原则进行详细核算,不难发现若将超过采购成本的转口部分的销售额确认为收入缺乏理论依据,如果不确认为收入,对于公司无疑是一种损失。针对该业务,乙方财务人员以稳健和合法为出发点,提出这样的处理方案:

1.将计划与实际采购之间的差价部分并入到销售合同中,作为销售收入处理;

2.将转口采购成本部分作为与甲方的资金往来处理,即乙方支付的款项记入其他应收款,当回款后再做冲减。

该处理方案的直接结果是乙方在该项目上比原计划多做收入374792872元,多交税金637147.88元。由于该方案有理有据,甲方最终认可,合同金额再度提高,乙方的收入进一步扩大。

以上案例表明,财务人员在日常核算工作中,多关注一下所核算

的具体业务,深入分析具体业务的经济实质以及交易双方的利益关系,从财务管理的角度重新审视每一笔交易,有利于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利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业务人员的视野是有限的,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获取订单和签订合同,至于这些订单和合同给公司带来怎样的经济利益,受到专业知识和精力的限制,他们考虑得并不周到,这时就需要财务人员予以辅助和指导。所以,我们强调财务人员要深入具体业务,角色。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都需要更新观念,突破传统职能的条块分割,认为各司其职互不相干就能做好工作的意识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靠一个人或一个职能部门的知识和能力不足以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不同职能之间相互协作的管理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纳,工作不再局限于按照行政管理方式划分的各个部门的内部。

然而,还有相当多的企业存在着这样的抱怨:业务人员抱怨财务不能给他们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财务人员则无奈于被排斥在经营业务之外,因缺乏必要的信息和权限而难以充分发挥其职能,而企业高层们则感慨他们的财务部门没能有效地指导经营。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财务分析本身,属于业务管理模式的范畴,不过却从另一个角度反应出财务分析密切联系业务的重要性。

分析业务流程,关注内部控制

现在很多企业都通过了ISO9000之类的质量管理认证,拥有一整套质量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业务流程。然而这些并不是财务部门的职

责,其中融入多少财务部门的意见也就不得而知。

自从20xx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颁布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公司的内部控制。该法案第404条“管理层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估”要求公司年报中包括一份“内部控制报告”,该报告应明确指出公司管理层对建立和保持一套完整的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系统和程序所负有的责任,并且包含管理层在财务年度期末对公司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体系及程序的有效性的评估。

其实,即使没有这样一部法律的要求,我们也应该积极看待企业的内部控制, 一方面要积极促进企业经营和赢利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要尽最大努力防止资源的流失。内部控制在协助管理层防止资源流失, 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系统整体恰当运转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财务分析是检查内部控制合理性和有效性的有力工具,其作用是其他部门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以下两个案例节选自另一家通信设备公司财务部给公司管理层的财务分析报告,该报告提出了公司成立的最初三年时间内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物流类上市公司简介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产业迅速发展壮大,部分优秀物流企业已经开始进入股票市场,给股票市场注入了活力。我国沪深股市现有物流类上市公司63家,63家物流类公司中包括主营物流业务的上市公司以及经营物流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主营物流业务的上市公司有8家,即渤海物流、炎黄物流、外高桥、外运发展、捷利股份、

招商局、物华股份、中储股份。与物流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又细分为6类共55家。从各上市公司从事物流活动的内容来看,几乎涵盖了仓储、运输、配送、包装加工、代理、信息服务等物流全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介入物流业的上市公司几乎都是依靠拓展主业或在原有主业的基础上转型而来。港口、机场、仓储、交通运输类等传统的流通领域企业,通过自身主营业务的扩展介入物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包括盐田港、上港集箱、上海机场、营口港等。

我国物流类上市公司总体业绩和全部上市公司相比明显处于优势。根据20xx年的中报统计,整体上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平均的毛利率是26.93%,而物流上市公司的毛利率达到了43.39%,另外整体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来看,平均的水平达到19.48%,而物流业的上市公司达到24.56%.尽管这2年整个物流行业的收益率在下降,但相对于市场整体水平来说还是处于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也就是显示了物流行业未来还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主成分分析法与相关计算分析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也称为主分量分析,是由Holtelling于19xx年首先提出的。主成分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本文的应用中,用此方法从所选的11个指标中求出11个主成份,然后按照一定的要求(本文采用因子累积解释方差的比例达80%以上)筛选得到几个主成分,来代替原始指标,再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将所选取得主成分进行综合,得到各个股票的综合得分,然后依据它

对各公司进行排序、比较、分析。因此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物流行业中20个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操作采用了SPSS软件。

本文把物流行业的东方航空、中储股份等20支股票作为样本,将主营业务收入(X1),主营业务利润(X2)利润总额(X3),净利润(X4),总资产(X5),净资产(X6),净资产收益率(X7),每股权益(X8),每股收益(X9),每股公积金(X10),速动比率(X11)作为变量。这样得到了20×10的原始数据阵X20×11(略)。

为了消除各指标间量纲和数量级的差异,更客观地说明主成分的内涵,就必须将原始指标数据标准化,一般采用Z-score标准化公式得到的标准化矩阵ZX20×11.

根据原始数据阵算出样本相关系数阵和方差贡献率,我们取累积贡献率达80%以上,则取3个主成分变量代替原始变量。计算各主要成分的值,通过计算分析3个组成的数值,得出这个主成分的得分,然后计算综合得分。

利用SPSS软件可以直接计算出各支股票的综合得分,根据各支股票的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同时列出各支股票的第一主成分的得分值。我们可以发现,若按照第一主成分得分排序的结果与综合排名的结果不完全相同。说明虽然第一主成分解释了总体方差的,但是还有一部分不能解释,而综合得分综合反映了这个指标,更能说明问题。

从综合排名的结果来看,上港集箱、东方航空、中海发展分处前三名,说明这些公司在物流行业有着很好的财务状况,是证券投资者

进行投资的很好对象。

总结:

财务报表主要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对财务报表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看,以发现问题或作出判断。

一看利润表,对比今年收入与去年收入的增长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像银广夏事件,利润表上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几百个百分点,这就是不可信的,问题非常明显。那些增长点在50%-100%之间的企业,都要特别关注。

二看企业的坏账准备。有些企业的产品销售出去,但款项收不回来,但它在账面上却不计提或提取不足,这样的收入和利润就是不实的。

三看长期投资是否正常。有些企业在主营业务之外会有一些其他投资,看这种投资是否与其主营业务相关联,如果不相关联,那么,这种投资的风险就很大。

四看其他应收款是否清晰。有些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其他应收款很乱,许多陈年老账都放在里面,有很多是收不回来的。

五看是否有关联交易,尤其注意年中大股东向上市公司借钱,到年底再利用银行借款还钱,从而在年底报表上无法体现大股东借款的做法。

六看现金流量表是否能正常地反映资金的流向,注意今后现金注入和流出的原因和事项。

 

第二篇:财务报表分析02任务营运能力分析总结 计划

题目:营运能力分析 一、答题要求

1.从提供的资料中选择一个公司,并以选定公司的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 2.除了题目提供的基础资料外,学生必须自己从各种渠道搜集选定公司的其他相关资料(包括 同行业资料)。 3.根据各次记分作业的要求,选用恰当的分析方法,进行必要的指标计算及分析说明,并作出 相应结论。 4. 由于本课程的四次记分作业具有连贯性, 因此学生第一次选定题目资料所提供的某个公司后, 后面各次作业都必须针对同一公司进行分析。

二、评分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最高 分 A级 B级 C级 (14-15 分) 基本完整搜 集记分作业 要求的分析 对象的资产 负债表、利 润表和现金 流量表;基 本完整搜集 分析对象所 处行业各项 指标的平均 值或可比企 业值; 对收 集的资料进 行了基本的 加工。 D级 (12-13) 搜集了部分 记分作业要 求的分析对 象的资产负 债表、利润 表和现金流 量表;搜集 了部分分析 对象所处行 业各项指标 的平均值或 可比企业 值;对收集 的资料进行 少量的加 工。 E级 (<12 分) 搜集了少量 记分作业要 求的分析对 象的资产负 债表、利润 表和现金流 量表;搜集 了少量分析 对象所处行 业各项指标 的平均值或 可比企业 值。对收集 的资料进行 少量的加 工,或未加 工。 使用的分析 方法在一定 程度上不符 合记分作业 的要求;未 能完成记分 作业。

(18-20 分) (16-17 分) 较完整的搜 完整搜集记 分作业要求 的分析对象 集记分作业 要求的分析 对象的资产 负债表、利 润表和现金 流量表;较 完整搜集分 析对象所处 行业各项指 标的平均值 或可比企业 值;比较合 理的加工了 收集的资 料。

资 料 收 集 20

的资产负债 表、利润表 和现金流量 表;完整搜 集分析对象 所处行业各 项指标的平 均值或可比 企业值;合 理加工收集 的资料。

分 使用的分析 析 方 法 20 方法符合记 分作业的要 求;运用恰 当的分析方 法,完成记 分作业。

使用的分析 方法比较符 合记分作业 的要求;运 用比较恰当 的分析方 法,较好的 完成记分作 使用的分析 方法基本符 合记分作业 的要求;基 本完成记分 作业。 使用的分析 方法基本符 合记分作业 的要求;完 成部分记分 作业。 业。

形 成 性 考 核

指 标 20 计 算 根据记分作 业要求,完 整、准确计 算各年相关 指标。 根据记分作 业要求,比 较完整、准 确计算各年相关指标。 根据记分作 业要求,

基 本完整、准 确计算各年相关指标。 根据记分作 业要求,计 算了各年相 关指标,但 存在部分错 误。 根据记分作 业要求,计 算了部分各年相关指 标,但存在 大量错误。

分析指标比 与本次记分 作业相关的 指标齐全, 分析内容全 分 析 过 程 20 面(有 3-5年历史对比 分析、与同 行业平均值 对比分析、 全部指标的 影响因素分 析),分析 过程完整 (有数值及 详细的文字 说明) 较齐全(缺 少 1-2 个), 分析内容比 较全面(有 2-3年历史 对比分析、 与 2-3 个同 行业企业对 比分析、3 个以上指标 的影响因素 分析),分 析过程比较 完整(有数 值及比较详 细的文字说 明)

分析指标比 较齐全(缺 分析内容比 较全面(有 1-2年历史 对比分析、 与 1-2 个同 行业企业对 比分析、2 个以上指标 的影响因素 分析),分 析过程比较 完整(有数 值及一定的 文字说明)

分 析指标不 够齐全(缺 上),分析 内容不够全 面(只有 1年历史对比 分析、与 1 个同行业企 业对比分 析、没有影 响因素分 析),分析 过程不够完 整(有数值 但没有文字 说明) 分析指标很 不齐全(只 有 1-2 个), 分析内容很 不全面(没 有历史对比 分析或同行 业企业对比 分析、没有 影响因素分 析),分析 过程很不完 整(数值不 全且没有文 字说明)

少 2-3 个), 少 3 个以

分 结论合理, 析 20 结 论 符合逻辑和 企业实际, 有很强的材 料支撑。 结论比较合 理,符合逻 辑和企业实 际,有较强 的材料支 撑。

结论基本合 理,基本符 合逻辑和企 业实际,有 一定的材料 支撑。 结论基本合 理,基本符 合逻辑和企 业实际,有 材料。

结论不够合 理,与分析 材料的逻辑 关系不强, 缺乏必要的 材料支撑。

三、 几点说明 1.学生完成第一次记分作业时,需从提供的资料中选择一家公司作为分析对象,以后 三次记分作业必须就同一家公司进行分析,否则视为未完成记分作业。 2.学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次记分作业,没有补做机会,但可以继续完成下一次记分作 业。 3.鉴于本课程的记分作业内容完全是主观性题目,无法由计算机自动阅卷,为了减轻评阅 教师工作量, 每个学生每次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多次提交答案, 但评阅教师只对最后一 次提交的答案进行评阅并给出成绩。

四、附件材料

上市公司年报.rar

答案:

万科 A 营运能力分析

一、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体现了企业运用资产的能力, 资产运用效率高, 则可以用较少的 投入获取较高的收益。下面以具体指标来分析万科的营运能力: 1、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1)存货周转率 存货成本 20xx年存货周转率= 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成本 20xx年存货周转率= 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成本 20xx年存货周转率= = = 88002804691 301073500000 =0.2692 = 76235670732 34514700000 =0.3922 25005300000 =0.3280 存货平均余额

111714000000

存货对企业经营活动变化具有特 殊的敏感性, 控制失败会导致成本过度, 作为万科的主要资产, 存货的管理更是举足轻重。 由于万科业务规模扩大, 存货 规模增长速度大于其销售增长的速度, 因此存货的周转率逐年下降(见表1)。 若该指标过小, 则发生跌价损失的风险较大, 但万科的销售规模也保持了较快 的增长, 在业务量扩大时, 存货量是充足货源的必要保证, 且存货中拟开发产 品和已完工产品比重下降, 在建开发产品比重大幅上升, 存货结构更加合理。 因 此, 存货周转率的波动幅度在正常范围, 但仍应提高存货管理水平和资产利用 效率, 注重获取优质项目, 加快项目的开发速度,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充分发 挥规模效应, 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 表1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20xx-20xx年存货周转率年份 存货周转率 (2)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 20xx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 平均应收账款 销售收入 20xx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 平均应收账款 818092050.2 销售收入 20xx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 平均应收账款 1153635123 50713800000 =43.96 886692623.8 48881000000 =59.75 40991800000 =46.23 20xx 0.3280 20xx 0.3922 20xx 0.2692

相对于20xx年来说20xx年万科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有大幅提升( 见表2) , 原因是主营业务的大幅上升,而20xx年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略有下降.

表2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20xx-20xx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年份 应收账款周转率 20xx 46.23 20xx 59.75 20xx 43.96

(3)流动资产周转率

销售收入 20xx年流动资产周转率= 平均流动资产 销售收入 20xx年流动产资周转率= 平均流动资产 销售收入 20xx年流动资产周转率= 平均流动资产 = 40991800000 = 104464000000 48881000000 = 121898000000 50713800000 =0.3020 167926000000 =0.4010 =0.3924

流动资产周转率取决于每一项资产周转率的高低, 该指标( 见图3) 近年的

下 降趋势主要是由于存货周转率的下降, 但其毛利率, 应收账款和固定资产利 用率的提高使其下降幅度较小, 万科要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必须改善存货的管 理。 表3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20xx-20xx年流动资产周转率年份 流动资产周转率 20xx 0.5 20xx 0.4010 20xx 0.3020

总的来说, 万科的资产营运能力较强, 尤其是其应收账款的营运能力非常优 秀, 堪称行业典范。 但近年来的土地储备和在建工程的增多, 存货管理效率下降 较为明显, 因此造成了总资产管理效率降低, 管理层应关注存货的管理。另外, 20xx年经济危机对房地产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但万科在行业内的成长性比较 好,其抵御风险能力的作用下,使得公司目前发展比较稳定。 2、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资金需求的压力日益增大。为了满足未来的资金需求,建议万科继续加 快销售,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充分运用财务杠杆,积极寻找战略合作机会, 并进一步开拓融资渠道。 (2)现金流的管理。万科有关获得现金能力和现金周转能力的指标都不令人 满意, 而现金如同一个企业的血液, 缺少现金流会使一个蓬勃发展的企业陷入瘫 痪。因此,在看到企业优秀的盈利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醒万科高度重视企业现金 的管理。

(3)存货的管理。万科拥有数额巨大的存货量,这既 是未来发展的保障,又 是万科风险的主要来源, 从目前万科管理现状来看, 建议进一步优化存货管理结 构,适度控制存货数量。此外,股权结构分散, 获得的支持力度有限。 3、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展望 房地产行业存在两个根本特点: 首先, 住宅兼有社会和投资属性, 是生活 必需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元素,也投资获利的载体。其次, 中国正处于城市 化进程中, 居民的购买力稳步增长, 住房货币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购房信贷 业务的健康发展将推动住宅需求长期持续增长。 中国经济中房地产行业属于增长 型行业,发展空间大,数量庞大的中国人口中有能力买商品房的人数在上升,创 造了巨大的需求量。 并且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 消费者的房地产开发商品牌意识 必将逐步提高, 一方面万科以软性服务著称, 正好迎合了中高档房产消费者的需 求,另一方面万科品牌形象十分丰富,为进一步塑造和强化品牌也创造了条件。 20xx年初楼市宏观调控, 万科的“拐点论”被业界惊为天人; 20xx年楼市春 天,万科在土地市场上似乎无所作为;20xx年初宏观调控再至,万科悄悄开始了 其进军二三线城市的战略部署。在20xx年地产企业意外经历了“量价齐升”的 “不差钱”好年景后,万科的转型是众多地产商中的先行者。 二、整体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1、营运能力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上述这四个比率都是在分析企业营运能力时常用的指标, 但在具体实务操作 中,这些指标的计算口径,计算方法存在着种种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展开的企业 经营能力分析,必须考虑到这些限制,做到心中有数。 (1)由于现行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计算公式只是简单地将赊销收入与应收账款 平均余额相比, 没有考虑到实际收回的赊销贷款与应收账款余额的内在联系, 在 特定的条件下,计算出的结果与事实显然不符。同时,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计算公式中,分子是赊销净额,但在实际计算中,由于企业公开发表的会计资料 很少标明赊销数字, 所以往往就用销售总额来取代赊销净额, 这样的计算会高估 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或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天数。 (2)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中,现行计算公式拿销售收入与企业平均资产总额 直接相比。 但在企业资产中, 有

一部分是与企业销售收入的形成没有必然联系的, 如企业的投资数额。这些账户的存在会歪曲企业总资产周转率而使其比实际要

低,也即实际周 转率要比计算所显示的要好。 (3)缺乏对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具体评价。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状况评价指 标体系中,基本指标是流动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其修正指标也只是对流动 资产和总资产营运方面的补充。 虽然增设了不良资产比率、 资产损失比率等指标 来评价企业的不良资产和潜在损失,但缺乏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使用效果的分 析、 评价,忽视了这些资产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其评价的最终结果容易导致企 业的短期行为。企业总资产中除了日常周转使用的流动资产外,还应包括无形资 产等主要的资产。企业的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是企业长 期发展过程中,通过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形成的重要经济资源,而且已经成为21 世纪资产管理的重点。但由于计价的困难,使这些资产在账面上难以全面反映; 另外由于无形资产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