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分析与检测一到五章总结

1.环境分析是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成分,以及如何对环境中化学污染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科学。

与分析化学比较环境分析特点:1.针对环境样品  2.含量低  3.前处理预分离是关键环节之一  4.样品具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  5.测重实际应用(分化测重理论)。

2.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特点: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表现在监测手段、监测对象分析和监测数据分析的综合性。

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间、空间分布性等特点,因此,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数据样本越多,预测的准确度就越高。3、环境监测的追溯性。为使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并使数据具有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需要有一个量值追溯体系予以监督。

3.环境监测按目的分类

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特定目的检测(特例检测)根据特定的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1.污染事故监测2.仲裁监测3.考核验证监测4.咨询服务监测。研究性检测(科研检测):研究性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监测。

4.环境监测的发展:被动监测、主动监测、自动检测。

5.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的不同

环境分析:回答有什么,有多少,是一时一地的分析。 

环境监测:1.不但回答有什么,有多少,还要回答污染物的动向,变化趋势,来源.具有追踪性。2.使用的手段更多。3.分析范围更大,不仅针对化学物质,还延伸到噪声、热、光、放射性、生态变化等。

6.经过优先选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中国规定了68种优先污染物(有机物58种,无机物10种)。

7.环境质量基准是指经科学试验确定污染物不会对人或生物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是由污染物与人或生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确定的,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因素,也不随时间而变化。(对环境标准工作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性术语、符号、代号、图形、量纲、单位,以及信息编码等所做的统一规定。)

环境质量标准是以环境质量基准为依据,注重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是政府颁布的法规,可修改和补充,且具有法律强制性。(目的是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留有一定安全余量,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8.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定—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1.水体是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中包含的底质、水中生物等的总称。

2.我国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层次

1.国家或行业的标准分析方法(A类方法):其成熟性和准确度好,是评价其他监测分析方法的基准方法,也是环境污染纠纷法定的仲裁方法。2.统一分析方法(B类方法):分析方法尚不够成熟,但这些项目又急需监测,故作为统一方法予以推广,需积累经验,不断加以完善。3.试用方法,亦称等效方法(C类方法):是在国内少数单位研究和应用过,或直接从发达国家引进,供监测科研人员试用的方法。

3.用于测定无机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有:(1)化学分析法。(2)原子吸收光谱法(3)分光光度法。(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5)电化学法。(6)离子色谱法。(7)其他方法。

用于测定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主要有:(1)气相色谱(G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2)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3)其他方法。

4.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1.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调查 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3.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4.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 5.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实施计划。

1、布设原则

(1)在对调查研究和对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域尺度范围,考虑代表性、可控性及经济性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类型和采样点数量,并不断优化,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代表性环境信息。(2)有大量废水排入江、河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入海河流河口及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湖泊、水库出入口,应设置监测断面。(3)饮用水源地和流经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水域或河段,应设置监测断面。(4)监测断面的位置要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浅滩的顺直河流。(5)监测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一致,以便利用其水文资料。

2、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三种断面。

(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流入处和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

(3)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下游,废水与江、河水基本混匀处。在流经特殊要求地区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

(4)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3、采样点的确定

设置监测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监测垂线,再根据监测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对于江、河水系,当水面宽≤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m时,在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100m,设左、中、右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不足0.5m时,在1/2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0.5~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5~1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10m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处、河底以上0.5m处及1/2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4.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确定:1.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监测12次,采样时间根据具体情况选定。

2.对于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监测次数不少于6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每期采样两次。

5.水样类型及意义1.瞬时水样: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单一水样。2.混合水样:混合水样分为等时混合水样和等比例混合水样3.综合水样把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水样称为综合水样

地下水样的采集:井水-抽水或采样瓶;泉水-接取或采样瓶;自来水-放水数分钟接取。

废(污)水样的采集1.浅层废水:可从浅埋排水管、沟道中采样,用采样容器直接采集,也可用长把塑料勺采集;2. 深层废水:可用深层采水器或固定在负重架内的采样容器,沉入检测井内采样。

6.水样的保存方法:1.冷藏或冷冻保存法:作用是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率。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1)加入生物抑制剂;(2)调节pH;(3)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7.色度:水的颜色分为真色和表色。真色指去除悬浮物后的水的颜色,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具有的颜色称为表色。水的色度一般是指真色,常用铂钴标准比色法测定。该方法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色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确定水样的色度。适用于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引用水的色度测定。

8.物理指标:温度、臭和味、色度、浊度、透明度、固体物、矿化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

9.金属测定中常用仪器分析方法:1.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发射光谱分析法4.电位分析法5.极谱分析法(阳极溶出伏安法)

10. 定量分析方法a、标准曲线法:配置的标准溶液浓度应在吸光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的范围内;整个分析过程中操作条件应保持不变(适用于组分简单,互不干扰。)b、标准加入法:适用于试样的基体组成复杂且对测定有明显干扰时,干扰不易消除,样品量少,在标准曲线呈线性关系的范围内。

11.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干扰及消除办法:ⅰOH-浓度>1/10 CF 时,LaF3与OH-进行反 应,干扰测定;ⅱpH值过低,生成HF、HF2-,不能进入膜;ⅲAl3+、Fe3 + 、Si4 +等与F-形成配合物。消除办法-加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TISAB:是一种还有强电解质,络合剂,PH缓冲剂的溶液,作用是消除标准溶液与被测溶液的离子强度差异,使二者的离子活度系数保持一致;络合干扰离子,使络合态氟离子释放出来;缓冲PH的变化,保持溶液有合适的PH 范围(5~8)。最低检出浓度0.05mg/L,上限1900mg/L。

12. 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1.化学需氧量(COD):重铬酸钾法、恒电流库仑滴定法、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氯气校正法2.高锰酸盐指数3.生化需氧量(BOD):五日培养法、微生物电极法4.总有机碳(TOC):燃烧氧化(紫外照射)—非色散红外吸收法。5.挥发酚:分光光度法、溴化滴定法6.硝基苯类7.石油类

13.BODCOD区别(B卷)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 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反映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也作为有机污染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但只能反映能被氧化剂氧化的有机污染物。BOD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1.我国空气监测标况:0℃,101.325KPa。

2.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及体积换算:1.单位体积质量浓度—Cm: 单位体积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常用mg/m3或μg/m3表示。2.体积比浓度— Cv (ppm):体积比浓度是指100万份体积空气中含污染气体或蒸气的体积数,常用mL/m3和μL/m3表示。

3.两种浓度表示方法之间的换算

气样体积的换算

4.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B卷)

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可归纳为直接采样法富集(浓缩)采样法两类。

1.直接采样法:适用被测组分浓度高,分析方法灵敏。注射器采样,塑料袋采样,采气管采样,真空瓶采样。

2.富集(浓缩)采样法:适于①被测组分浓度低②分析方法灵敏度不够高。包括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阻留法、滤料阻留法、低温冷凝法、静电沉降法、扩散(或渗透)法及自然积集法、综合采样法等。

溶液吸收法是采集空气中气态、蒸气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的常用方法。常用的气体吸收管(瓶)有气泡吸收管、冲击式吸收管、多空筛板吸收管(瓶)。填充柱阻留法,根据填充剂阻留作用的原理,可分为吸附型、分配型和反应型三种类型。滤料阻留法中常用的滤料有纤维状滤料和筛孔状滤料。

采样仪器由收集器、流量计、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

5. 固定污染源监测基本状态参数的测量:烟道排气的体积、温度、压力、烟尘浓度。

6. 颗粒物的测定: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灰尘自然沉降量、颗粒物的化学组分

7. 烟气的压力:静压Ps---单位体积气体所具有的势能,表现为气体在各个方向上作用于器壁的压力;

动压Pv---单位体积气体具有的动能,是使气体流动的压力; 全压Pt---气体在管道中流动具有的总能量。

三者的关系为: Pt = Ps + Pv .。 U形压力计----可同时测全压和静压,,斜管式微压计----只能测动压。(将斜管式微压计容器开口与测压系统压力较高的一端连接,斜管与压力较低的一端连接,则作用在两液面上的压差使液柱沿斜管上升,指示所测压力为动压。)

8.烟气样品的采集:与烟尘采样不同:气体和蒸汽态物质在烟道中分布较均匀,惯性小,故不需多点采、等速采样。与大气采样不同:烟尘浓度大,湿度大,采样管必装烟尘过滤器、加热装置。

9. 标准气体的制取:基本过程:制备原料气 → 充入一定量稀释气体 →混合。

制备低浓度标准气方法:静态配气法:注射器配气法、配气瓶配气法(常压、高压、高压钢瓶)。动态配气法:连续稀释法、负压喷射法、渗透管法、气体扩散法、电解法。

1.土壤组成: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构成的复杂体系。土壤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生物。在固相物质之间为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孔隙,孔隙中存在水分和空气。

2.土壤的基本性质:吸附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

3.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它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土壤: 

.监测目的:土壤质量现状监测、土壤污染事故监测、污染物土地处理的动态监测、土壤背景值调查。

二.资料的收集: 自然环境方面的资料、社会环境方面的资料 

三.监测项目:根据监测目的确定。

四.布设原则:(1) 合理地划分采样单元。(2) 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哪里有污染就在哪里布点。(3) 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肥堆边及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层土被破坏处。采样点布设方法1、对角线布点法该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的废(污)水灌溉或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2、梅花形布点法该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物质和污染程度较均匀的地块。3、棋盘式布点法这种布点方法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开阔,但土壤较不均匀的地块。4、蛇形布点法这种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很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地块。5、放射状布点法该方法适用于大气污染型土壤。6、网格布点法该方法适用于地形平缓的地块。

.土壤监测方法:包括土壤样品预处理方法和分析测定方法。有机物—色谱法;无机物—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法;金属有机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六.土壤监测质量控制:包括实验用分析仪器、量器、试剂、标准物质及监测人员基本素质的质量保证,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监测结果的数据处理要求等。

七.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1.评价参数: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土壤污染积累指数、土壤污染物超标倍数、土壤污染样本超标率、土壤污染面积超标率、土壤污染物分担率、土壤污染分级标准 2.评价方法: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

大气: 

一.监测目的:通过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依据;为研究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空气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情况提供基础资料;为政府环保部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空气质量管理及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 

.调研及资料收集:1.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2.气象资料3.地形资料4.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5.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     

.监测项目:必测:SO2、NO2、可吸入颗粒物、CO、O3;选测:总悬浮颗粒物、铅、氟化物、苯并芘。  

.布设监测站(点)和采样点的方法:1.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将监测区分为工业、商业、居民、工业和居民混合区等,在各功能区设置一定数量采样点,数量不要求平均,在污染源集中的工业区和人口较密集的居民区多设采样点。2.网格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或网格中心。对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常采用这种布点方法。3.同心圆布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先找出污染群的中心,以此为圆心作若干个同心圆,再从圆心作若干条放射线,将放射线与圆周的交点作为采样点。4.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以点源所在位置为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区域作出一个扇形区作为布点范围。采样点设在扇形区内距点源不同距离的若干弧线上。每条弧线上设3~4个采样点,相邻两点与扇形顶点连线的夹角一般取10~20度。 

.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采样方法、监测方法和质量保证

 

第二篇:室内环境检测与评价总结

题目:室内环境检测与评价论文

室内环境检测与评价总结

作者:陈天玉

室内环境检测与评价总结

学号:0803110318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年级:2008级

指导老师:梁宏温

室内环境检测与评价总结

1

室内环境检测与评价

梁宏温老师您好!

通过学习,我怀着对这门课的感激和热情完成了对这门课的一个小小的总结,由于自己对这门课的学习时间只有三十多个课时学习,下面的论文如果有哪些地方所得不好或不对的请老师帮我纠正,我将很感激。谢谢!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人们对身边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近半个世纪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满足了温饱问题后,人们对自己生活质量的重视。

其中,室内环境与人们日常生活日息相关,在21世纪得到了广大人们的关注,良好的室内环境成了很多有条件的社会公民的追求。促使室内环境也成为了一种无形的商品在市场上表现出它应有活力。

同时许多高校也应了社会的要求开设了一些与市场相挂钩的课程,只为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与素质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让同学们对自己身边的环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能够对自己身边室内环境进行一些简单的检测与评价。 下面我将简单提一下我一下论文的主题:

1.室内环境问题的提出;

2.室内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

3.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方法;

4.室内环境的评价方法;

5.室内环境污染的净化和治理

6.课程感想

2

正文:

1室内环境问题的提出

室内空气质量(IAQ)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一些西方国家出现的。当时出于节约能源的考虑,建筑物的气密性大大提高,由此带来室内通风率不足,致使室内空气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一些人出现头痛、干咳、皮肤干燥发痒、头晕恶心、注意力难以集中和对气味敏感等症状,这一被称为“致病建筑综合症”的状况在很多国家都有发生,各发达国家在这方面都有着惨痛的教训。使得人们开始深入研究和探讨室内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污染物及其来源以及可行的解决途径.

人类面临第三污染时期到来

专家研究认为,人们在经历了“煤烟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危害之后,目前正在遭受着以“室内空气污染”为主的第三次污染。据监测,室内空气污染是室外的5-10倍。美国专家研究表明,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空气严重二至五倍,在特殊情况下可达到一百倍。室内空气中可检出五百多种挥发性有机物,某些有害气体浓度可高出户外十倍乃至几十倍,其中二十多种是致癌物。

室内环境污染更严重

加拿大环卫组织研究发现,人类68%的疾病是由于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包括办公室、房民现代住宅、大型百货商店、学校教室等在内的室内空气质量近日成了环境专家们研讨的焦点。综合调查结果显示,通风空调系统、建筑及装饰材料、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等是室内空气质量最重要的“隐性杀手”。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及静电干扰、紫外线辐射等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建筑、装饰装修、家具和现代家电与办公器材造成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据统计,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可达11.1万人,超额门诊数可达22万人次,超额急诊数可达430万人次。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在给人们健康造成损失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仅19xx年我国因室内环境污染健康危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即高达107亿美元。

2.室内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在室内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低劣的空气质量会使人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下 3

降,严重时还会使人产生头痛、恶心、疲劳、皮肤红肿等症状,统称为"病态建筑综合症。"人们急切盼望改善日益恶劣的居室、办公环境,提高生存质量。

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污染严重的是室外。而事实上,办公室、居室、饭店、影剧院、歌舞厅等建筑物的室内环境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远比室外要大得多。人的一生约有8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室内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从现实情况看,室内空气质量远劣于室外大气环境。

环保工作者提醒人们: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常常比室外空气污染严重2~3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达100多倍。在室内可检测出约300多种污染物,68%的人体疾病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

下面将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介绍室内空气的污染

基以以上我国室内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典型的污染问题。

2.1宏观:

2.1.1空气污染

装修装饰材料和家具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甲醛、苯、氨等有害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如果超过一定标准就会危害人体健康。甲醛是室内装修时最常遇到的污染物,与甲醛有类似污染途径的室内污染物还有装饰材料中所使用的各种有机溶剂(苯、甲醛、丙酮、醇类等)和颜料中所含的铅及其化合物。另外,各种燃料燃烧、烹调油烟、吸烟产生的CO、NO、NO2、SO2、悬浮颗粒物、甲醛、多环芳烃等,也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元凶。

2.1.2放射性污染

家庭装修最常用的大理石、花岗石、瓷砖甚至包括卫生洁具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氡是一种存在于岩石、土壤和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气体。由铀衰变所产生的氧气与土壤中的空气混合,并从地下泄露出来,在紧闭的室内不断聚集,裂变后生成氡子微粒,其放射性可损害肺部。

2.1.3生物污染

环境不洁、通风不良、居室拥挤容易滋生病毒、病菌,危害人体健康。嶂螂、猫和狗也会使细菌、病毒、真菌、霉菌、蜗虫等大量繁殖。

室内污染的其他类型还包括噪声污染、视觉污染、电磁污染等。

室内污染物可以分为三类:化学类污染物、物理类污染物、生物类污染物。

化学类污染物:主要来自装修、家具、玩具、煤气热水器、杀虫喷雾剂、化妆品、抽烟、厨房的油烟等,主要包括甲醛、苯及其同系物(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甲苯二乙氰酸 4

酯等挥发的有机物和NH3、CO、CO2等无机化合物。

物理类污染物:主要为放射性、噪声、电磁辐射、光污染等。氡及其引发的放射性是一个重要的放射性污染源。电磁辐射主要来自室外及室内的电器设备。此外,不合理、不协调的布局,不整齐、不洁净的摆设,通过人们的视觉反映到大脑中,致使心理、生理状态失衡,从而影响健康,称为视觉污染。

生物类污染物:常为寄生于地毯、毛绒玩具、被褥中的螨虫和其他细菌、真菌抱子、花粉以及人和宠物的代谢产物等。

2.2微观:

2.2.1.人体呼吸、烟气

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约500多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排出的有149种,人体呼吸散发出的病原菌及多种气味,其中混有多种有毒成分,决不可忽视。人体通过皮肤汗腺排出的体内废物多达171种,例如尿素、氨等。此外,人体皮肤脱落的细胞,大约占空气尘埃的90%。若浓度过高,将形成室内生物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甚至诱发多种疾病。

吸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烟雾成分复杂,有固相和气相之分。经国际癌症研究所专家小组鉴定,并通过动物致癌实验证明,烟草烟气中的"致癌物"多达40多种。吸烟可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率,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2.2.2装修材料、日常用品

室内装修使用各种涂料、油漆、墙布、胶粘剂、人造板材、大理石地板以及新购买的家具等,都会散发出酚、甲醛、石棉粉尘、放射性物质等,它们可导致人们头疼、失眠、皮炎和过敏等反应,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因而国际癌症研究所将其列为可疑致癌物质。

2.2.3微生物、病毒、细菌

微生物及微尘多存在于温暖潮湿及不干净的环境中,随灰尘颗粒一起在空气中飘散,成为过敏源及疾病传播的途径。特别是尘螨,是人体支气管哮喘病的一种过敏源。尘螨喜欢栖息在房间的灰尘中,春秋两季是尘螨生长、繁殖最旺盛时期。

2.2.4厨房油烟

过去,厨房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很少被人们重视。据研究表明,城市女性中肺癌患者增多,经医院诊断大部分患者为腺癌,它是一种与吸烟极少有联系的肺癌病例。进一步的调 5

研发现,致癌途径与厨房油烟导致突变性和高温食用油氧化分解的致变物有关。厨房内的另一主要污染源为燃料的燃烧。在通风差的情况下,燃具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浓度远远超过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极限值,这样的浓度必然会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2.2.5空调综合症

长期在空调环境中工作的人,往往会感到烦闷、乏力、嗜睡、肌肉痛,感冒的发生机率也较高,工作效率和健康明显下降,这些症状统称为"空调综合症"。造成这些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在密闭的空间内停留过久,CO2、CO、可吸入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一些致病微生物等的逐渐聚集而使污染加重。上述种种原因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不佳,引起人们出现很多疾病,继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3.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方法

3.1采样

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检测的第一步就是采样,因为所有检测的收费是按照采样点计算的,所以采样点的多少直接决定检测费用的多少。GB50325-2001中规定了一个封闭空间不超过50㎡时设一个采样点,一般家庭的一个房间都不会超过50㎡,所以一个房间设一个采样点就可以了;两个房间要检测,就要设两个采样点。采样过程、方法、设备都必须满足国家标准的规定。 取样前注意事项

全装修住宅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竣工至少7日后或在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米、距楼地面高度0.8-1.5米。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免通风和通风口;首先以样板房进行检测,在检测合格的情况下,抽查同批全装修住宅(套)数量的2.5%;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全装修住宅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一小时后进行;室内环境中氨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全装修住宅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全装修住宅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进行;布点应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高层建筑物的立体布点应有上、中、下三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确定采样时可用交叉点、斜线布点或梅花样布点的方法;全装修住宅检验时应当覆盖受检住宅不同功能的自然间(如卧室、起居室、卫生间、储藏等);采样时应准确记录采样值 6

全装修住宅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可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一倍。

3.2浓缩采样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3.2.1溶液吸收法

用一个气体吸收管,内装吸收液,后面接有抽气装置,以一定的气体流量,通过吸收管抽入空气样品。当空气通过吸收液时,在气泡和液体的界面上,被测组分的分子被吸收在溶液中,取样结束后倒出吸收液,分析吸收液中被测物的含量,根据采样体积和含量计算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这是气态污染物分析中最常用的样品浓缩方法,主要用于采集气态和蒸气态的污染物。 溶液吸收效率主要决定于吸收液的质量和吸收液面的状况

它的原理:

该方法是采集大气中气态、蒸气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质的常用方法。采样时,用抽气装置将欲测空气以一定流量抽入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瓶)。采样结束后,倒出吸收液进行测定,根据测得的结果及采样体积计算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这种方法是气态污染物分析中最常用的样品浓缩方法,它主要用于采集气态和蒸气态的污染物。

气体吸收的原理是,当空气通过吸收液时,在气泡和液体的界面上,被测组分的分子由于溶解作用或化学反应很快进入吸收液中。同时气泡中间的气体分子因存在浓度梯度,运动速度极快,能迅速扩散到气-液界面上。因此,整个气泡中被测气体分子很快被溶液吸收。 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效率主要决定于吸收速度和样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欲提高吸收速度,必须根据被吸收污染物的性质选择效能好的吸收液。

3.2.2 固体吸附法

吸附型填充柱,分配型填充柱,反应型填充柱。

反应型填充柱的填充剂是由惰性多孔颗粒物(如石英砂、玻璃微球等)或纤维状物(如滤纸、玻璃棉等)表面涂渍能与被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试剂制成。也可以用能和被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纯金属(如Au, Ag, Cu等)丝毛或细粒作填充剂。气样通过填充柱时,被测组分在填充剂表面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被阻留。采样后,将反应产物用适宜的溶剂洗脱或加 7

热吹气解吸下来进行分析。例如,空气中的微量氨可用装有涂渍硫酸的石英砂填充柱富集。采样后,用水洗脱下来测定。反应型填充柱采样量和采样速度都比较大,富集物稳定,对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态物质都有较高的富集效率,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富集方法。

3.2.3.低温冷凝法

空气中某些沸点比较低的气态污染物,如烯烃类、醛类等,在常温下用固体填充剂等方法富集效果不好,而用低温冷凝法可提高采样效率。

低温冷凝法

原理、特点和适用场合:

大气中某些沸点比较低的气态污染物质,如烯烃类、醛类等,在常温下用固体填充剂等方法富集效果不好,而低温冷凝法可提高采集效率。低温冷凝采样法是将U形或蛇形采样管插入冷阱中,当大气流经采样管时,被测组分因冷凝而凝结在采样管底部。如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可将采样管与仪器进气口连接,移去冷阱,在常温或加热情况下气化,进入仪器测定。

制冷方法有制冷剂法和半导体制冷器法。低温冷凝采样法具有效果好、采样量大、利于组分稳定等优点,但是应用低温冷凝采样时,空气中水分和二氧化碳等也会同时被冷凝下来;若用液氮作制冷剂时,空气中氧也有可能被冷凝阻塞气路。另外在气化时,水分和二氧化碳也随被测组分同时气化,增大了气化体积,降低了浓缩效果,有时还会给下一步气相色谱分析带来困难。所以在应用低温冷凝法浓缩空气样品时,在进样口需接有某种干燥管(如装有过氯酸镁、烧碱石棉、氢氧化钾和氯化钙等的干燥管),以除去空气中水分和二氧化碳。但所用干燥剂和净化剂不能与被测组分发生作用,以免引起被测组分损失。

3.2分析

样品采集后下一步骤就是实验室分析,国家规定了检测的方法标准包括使用的仪器、试剂、材料、手段都一一做了规定,符合这些规定的分析才是有效的。

3.3检测报告

检测机构的唯一产品就是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必须有足够的信息量,完整的数据,检测报告要易读、易看。检测报告封面上要有CMA标志的,表明该检测机构是依据国家《计量法》的要求,经过国家计量认证的,其检测报告具备法律效力;否则只能作为参考。要控制好室内环境,把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害物质控制在有关规范以内,以满足人民生活的正常需要,作为专业监理人员应对室内环境污染有害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取样、检测方法、结果判定和处理程序有所了解。

室内污染物质的种类及物理化学性质,目前在常温下从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中释放出来的有害物质主要有氡、甲醛、氨、苯及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氡的污染浓度限量为≤200bq/m3;甲醛污染浓度限量为≤0.08mg/m3;氨的污染浓度限量为≤0.2mg/m3;苯的污染浓度限量为 ≤0.09mg/m3;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污染浓度限量为≤0.5mg/m3。

8

4.室内环境的评价方法

人们对环境的反应是细腻而敏感的,这就象喝不同品牌的矿泉水有不同的感觉一样,当然,这其中不排除心理因素,居住环境也是这样。谁都希望自己刚装修好的家温暖、舒适又漂亮,但如果因为装修带来不适甚至于危害健康,那就得不偿失了,可是怎样对室内居住环境做出评价呢?

目前,对室内环境质量的评价主要有主观方式、客观方式、主客观相结合方式,及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体热舒适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所谓客观评价,就是通过指标与数据来空鉴定室内气质量,例如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客观评价的依据是各种污染物浓度、种类、作用时间与人体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客观评价需要专业的检测机构通过对室内空气取样化验才能作出判断。主观评价即利用人体的主观感觉对环境进行评价。它主要通过对室内人员的问询得到,也可以通过自身的感观描述。主观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工作,一是表达对环境因素的感受;二是表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室内人员对室内环境接受与否是属于评判性评论;对空气品质感受程度则属于描述性评论。在室内,主观反应往往比某些客观的评价更有意义。

国外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包括对大型建筑进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或二者相结合,一些较为成熟的评价方法有:

1.原文主观与客观评论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2.动态模式法原文于

3.室内空气质量等级的模糊评价原

4.空气耗氧量

5.通风效率和换气效率评价指标

6.原文沃尔夫和波尔

7.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估我们普遍理解的室内环境质量大多是针对甲醛、苯等空气污染物提出的,可事实上,室内环境污染还包括光污染,噪音污染等多种污染,轻舟装饰公司的设计师刘艺先生曾在环保家装讲座上就此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原文于20xx年12月11日01时01分转载自新浪房产论坛:

http://tj.bbs..cn/thread-2884339-1.html

只有在设计时重视设计的环保,注重细节,防范于未然;在选材与施工上严格操作流程,严把环保关,才能拥有一个清新健康的家。

下面将要对几种评价方法做简单介绍

4.1 EEI

9

EEI为当量评价指标,是评价室内环境的综合指标。由于室内环境的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人们对IAQ的反映。所以有人觉得用综合性更强、结合IAQ指标的室内环境综合指标EEI来作为评价IAQ的综合指标更具合理性。

最佳的室内环境并非是由一个环境参数和某个确定的设计或控制点决定的。举例来说,最狭义的IAQ意味着房间空间空气免受烟、灰尘和化学物质污染的程度。稍为广义地说,它包括空气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而热环境这一词还需包括视觉因素,如亮度、色彩、空间感。另一方面,允许水平的IAQ还取决于暴露时间的久暂,个人生理条件及经济观点。从实用的观点来看,最佳的环境决定于IAQ推荐值或允许范围的客观标准加上居住者的期望或者说主观看法,下限称之为节能允许值或推荐值,上限是IAQ所能达到的极限。

4.2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这一评价过程序主要有三条路径,即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和个人背景资料。

客观评价就是直接用室内污染物指标来评价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作为评价指标,来全面、公正地反映室内空气品质的状况。通常选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可吸入性微粒(IP)、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室内细菌总数,加上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照度以及噪声共12个指标来定量地反映室内环境质量。这些指标可以根据具体对象适当增减。客观评价中需要测定背景指标,是为了排除热环境、视觉环境、听觉环境以及人体工效活动环境因子的干扰。

主观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室内人员的问询得到的,即利用人体的感觉器官对环境进行描述和评价。主观评价引用国际通用的主观评价调查表格结合个人背景资料。主观评价主要归纳为四个方面,人对环境的评价表现为在室者和来访者对室内空气不接受率,以及对不佳空气的感受程度,环境对人的影响表现为在室者出现的症状及其程度。最后综合主、客观评价,作出结论。根据要求,提出仲裁、咨询或整改对策。

4.3 IAQ等级的模糊综合评价

室内空气品质目前就是一个模糊概念,至今尚无一个统一的、权威性的定义。因此有人尝试用模糊数学方法加以研究[13],由于该方法考虑到了室内空气品质等级的分级界限的内在模糊性,评价结果可显示出对不同等级的隶属程度,故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这是现有的指数评价方法所不能及的。该方法的关键是建立IAQ等级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确定各类健康影响因素对可能出现的评判结果的隶属度。

4.4 应用CFD技术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评估

近二十年来,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已被应用于建筑通风空调设计领域。该方法利用室内空气流动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采用合适的湍流模型,给出适 10

当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用CFD的方法求出室内各点的气流速度、温度和相对湿度;并根据室内各点的发热量及壁面处的边界条件,考虑墙面间的相互辐射及空气间的对流换热,得到室内各点的辐射温度,结合人体的衣着和活动量,利用Fanger等人的研究成果,求得室内各点的热舒适指标PMV(Predicted Mean Vote)。同时利用室内空气的流动形式和扩散特性,得到室内各点的空气年龄,从而判断送风到达室内各点的时间长短,评估室内空气的新鲜度。

4.5 “通风效率”和“换气效率”评价指标

这两个指标是从发挥通风空调设备和系统的效应,进行有效通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出发提出来的。利用室外新风稀释与排除室内有害气体或气味,仍是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基本措施,并认为有效通风是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关键。近年来国外学者对通风评价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通风系统的评价指标:

换气效率,定义为室内空气的实际滞留时间与理论上的最短滞留时间的比值。它是衡量换气效果优劣的一个指标,与气流组织分布有关。

通风效率,定义为排风口处污染物浓度与室内污染物平均浓度之比。它表示室内有害物被排除的速度的快慢程度。

4.6 空气耗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

空气耗氧量是通过反应方法测定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被氧化的空气耗氧量,表征室内VOC的总浓度。其原理是基于空气污染物中的有机物可被重铬酸钾—硫酸液完全氧化,根据有机物被氧化时消耗的氧气量推算出空气耗氧量的含量。国内在19xx年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环境卫生标准中,采用了用空气耗氧量作为地下旅馆、影剧院、舞厅、餐厅的环境卫生标准的一个指标。标准于19xx年被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颁布为国家标准。

COD与室内空气品质的其他指标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空气负离子、甲醛浓度、微生物等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它是综合性较强的室内空气污染指示指标。

[1] 李启东,室内空气污染研究之进展,《中国环境卫生》6(1-3),2003,p54-60.

[2] 李启东 汤鸿,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研究进展,《上海环境科学》20(10),2001,p463-466.

[3] 沈晋明,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暖通空调》27(4),1997, p22-25.

[4] 初春玲 曹叔维 周俊彦,室内空气品质模糊综合评价,《通风除尘》19 (3),1999,P9-11.

[5] 张桂芳 汤广发等,室内空气品质的灰色综合评判,《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5),2001,p107-111.

[6] 沈晋明 毛继传,上海办公大楼空气品质客观评价,《通风除尘》14(4),1995, p14-17.

[7] 李念平 汤广发,室内空气环境的数值预测和评价方法,《通风除尘》16(1),1997,p1-3.

5.室内环境污染的净化和治理

5.1. 保持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户

11

这是室内环境净化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首先要保证新装修的居室通风30~50天,每天通风12小时以上,实验证明,室内每换一次,可除去室内空气中60﹪的有害气体;

5.2 选择适合的室内空气净化器,经常进行室内空气净化和消毒。

如负离子发生器,虽然现在负离子使用率很低了,但是负离子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有益作用,可以提高人体吸收氧功能,负离子多,我们感觉很舒服,但是负离子对室内环境中的污染物发生作用较小,一定程度上降低污染物浓度,所以有很大的局限性。

活性炭为吸附材料,将室内环境中的污染物吸附在吸附材料上,以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但是这种净化装置只是对污染物起到转移的作用,不能彻底分解污染物,同时吸附材料到一定的时间就会饱和,这时就得重新更换材料。

采用光催化原理,光学照射的条件,在吸附材料上涂上一些催化剂,利用催化剂的表面活泼性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的原理将一些在常温情况下无法分解的污染物分解以达到净化的目的,比如美联推出的纳米光触媒技术,在分解去除甲醛、苯、氨、病菌、霉菌等多种有害气体方面效果受到了国家环境监测部门的认可。

臭氧发生器。这是1840年德国人发现的,一直用到现在,用的比较多,我们也应用得比较多。臭氧在水方面用得比较多。因为臭氧是一个非常好的氧化剂,这是强的氧化剂,它对杀菌、消毒,对异味的去除都有很大的作用。臭氧是非常好,但是在空气中臭氧浓度不可太高,否则就对人体有害了。世界卫生组织是0.06PPM,我们国家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卫生部定的是0.06PPM,在这个范围内是安全的。

5.3 养一些可以净化空气的植物

治理室内空气污染,除居室的修建应力求符合科学外,还应注意清除污染源。在室内养些花卉,既可美化环境,同时还能吸收甲醛、苯等有害气体,起到空气净化器的作用。 吊兰:吸收空气中的甲醛、一氧化碳、过氧化氮等有毒化学物质的能力很强。

海桐:吸收光化学烟雾,防尘隔音。又名七里香,海桐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芦荟:能减少苯、甲醛的污染,增加负氧离子的浓度。还可用于消炎、治疗跌打损伤等。还有,藤萝,广玉兰,桂花,金盏菊,美人蕉,菊,仙客来等,对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抗性较强;葱兰,七叶一枝花,虎耳草,景天三七,萱草等,对氟化氢、二氧化碳抗性较强。

提示: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的实事是存在的,可以放些绿色植物在室内,主卧最好不要放太多,光合作用,夜间绿色植物该与我们挣氧气了。平时天气好的

所周知,洁净的空气是生命健康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们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据相关调查显示,人类约有六成的疾病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 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通风换气不良,以及室内空气污染物超标。据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的调查表明,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很多,在室内空气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几大因素中,通风不良占到48%,室内空气污染占到18%,建筑物构件占3.5%。

12

6.课程感想

我是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本着对专业知识的渴求,我毫不犹豫的选了《室内环境检测与评价》这一门课程

学完这门课以后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我学到了很多防治和评价室内环境的科学方法和理论,为我以后土木工程毕业出去就业带来了很大的优势,同时有一点出乎我的意料的是这门课对环境学这方面学得很透,很多知识触及到我们国家的一些尖端技术。比如室内一些气体的抽样测量及检测方法,这些都是我们发展中国家新兴的技术。

对这门课相当满意,我复习及学习的进度刚好适应了老师上课的进度,所以每节课前我都有时间看完从老师那里卡回来的课件。

我是一个认准了就去追求学习的人,由于自己觉得这门课对我以后的发展有很大帮助所以我并没有只把它当做一门校选课来学,回到宿舍又是拿起这本课本来看时,舍友说我傻,一门选修课不值得我那么努力去学,但我并没有反驳他们,因为我对知识的渴求不会因为他们的看法而改变。

虽然学完这门课,感觉自己获得的东西还挺少的,而且也不是非常扎实,但是我已经知足了至少我用心去学了,我能感受得到这门课以后对我的作用很大。

受了那么多,虽然我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但是这都是我对着门的的真是感想和心得体会。

谢谢老师!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