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以来工作总结

本人自参加工作23年以来,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因为我的努力,带一个班,好一个班,带一届学生,就好一届学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一直受到学校领导,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现对五年(20xx年8月——20xx年8月)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回顾。

现在我所带的这个班级(古达二小六<1>班),一年级的时候,第二学期,我被调去上当时六年级二班的数学,除此而外,这个班的数学一直都是我上。

当时,我被调去上数学的六<2>班,是一个数学基础特别差的班级。这个班原先多次更换老师,换来换去,老师不熟悉老师,学生不熟悉老师,导致学生数学成绩一踏糊涂,我接任的前一个学期,期末目标测试,数学成绩名列全乡同级同科倒数第一名。学校领导为找老师去上这个班的数学,找了几名老师谈心,但老师们都觉得无法带好这个班而推辞。学校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能救救这个班,一切为了学生着想,况且,六年级是二小的门面、招牌旗帜。我放弃了一年级的班主任和数学课的教学,勇敢的走进六二班教室。真的,接到六二班数学工作,我头疼,由于学习成绩差,纪律也差。我首先的是注重这个班的纪律,再研究学生学习情况,个体之间的差异,多和学生谈心,多与学生家长沟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然后制定可行性计划,落实每一步工作。工作过程中,我花了很多很多时间在个人学习辅导上,就放学的路上,我都作了安排,今天和这条路的学生走走,明天和那条路的学生走走,每次补一两个小知识点,效果确实很好,学生们一天比一天进步了。力气没白废,这个班在小学升初中的目标测试中,数学成绩是跨越式的飞跃,荣获全乡同级同科第二名的成绩。

当我回过头上我原班数学课时,这个班数学成绩是直线下滑,原因是我离开这个班时,上这个数学课的老师生病(癫痫病),时不时发作,有时一天发作几次。但是,我并不着急,才二年级,一切都来得及。这个班在我的努力下,二年级结束时,目标测试中,数学成绩荣获全乡同级同科第二名的成绩。由于年年转入的学生较多,这个班从40人增加到50人,教学难度也大,我不敢松懈,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目标测试,数学成绩分别是全乡同级同科第二、第二、第一名。我敢说我已经尽力了。

在这五年中,我除了任数学课之外,我还兼任体育、科学等科目的教育教学工作,每一科的教学,我都认真对待,拟定计划,宏观调控,落实细节,年年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得到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好评。

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我不能满足,随着网络的发展,教学方法的更新;我也只有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才能与时俱进,干好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二篇:20xx年以来、20xx年工作总结和今后5年及20xx年发展思路

20xx年以来、20xx年度工作总结

和今后五年暨20xx年发展思路

杜集区人民政府

一、20xx年以来工作回顾

20xx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杜集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战略,积极推进农业大区向工业大区、乡村向城区、吃饭财政向建设财政跨越,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开创了杜集区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过去的五年,杜集区区域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努力争取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效益,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xx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7.5亿元,比20xx年增长167%;实现财政总收入1.8亿元,比20xx年增长3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000万元,比20xx年增长1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亿元,比20xx年增长342%;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807元,比20xx年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3725元,比20xx年增长38%。全区经济在新的起点上跨上了新的台阶,为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过去的五年,杜集区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 1

业经济进一步壮大。企业改制取得重大突破。积极稳妥地对区镇147家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盘活资产近5亿元,化解债务近3亿元,完成了企业改制的历史性任务。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增加。20xx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1亿元。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矿山装备制造、纺织分别被批准为省级创业基地和产业集群,与煤炭采选、新型建材构成全区工业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格局日益清晰。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出鸭、牛、果、蔬等主导产业,涌现了绿苑公司、秋艳工贸、国申纺织、义勤养鸭、华润牛业等龙头企业。组建了段园葡萄、朔里苹果、高岳蔬菜、朔里禽业等农业合作社,成立了42家农业专业协会,联接龙头、基地、市场和农户的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居于全市先进行列,农业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生产发展条件明显改善。商业功能进一步显现。初步形成了以东湖商贸城、孙谢庄农贸等专业市场为雏形的商贸流通新格局。民营经济进一步活跃。围绕全民创业,制定优惠政策,搭建创业平台,设立创业基金,初步形成了“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氛围。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解决全民创业资金瓶颈问题,利用小额贷款4亿多元,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民营企业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过去的五年,杜集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园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全区上下紧紧抓住招商引资不 2

放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强化目标措施,完善招商机制,多次赴苏、浙、沪和山东等先进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累计利用外资33.8亿元,130家投资超千万元的外地企业入驻我区,为加快发展集聚了动力。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通过财政投入、银行贷款、企业参与等多种方式加快杜集经济开发区建设,累计投入1.2亿元,初步完成了5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有51家企业入驻。并于20xx年9月被省政府正式批准筹建省级经济开发区。杭淮纺织工业园区、段园精密铸造园区不断扩张,初步构建了“一体两翼”的工业发展平台。

过去的五年,杜集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面貌明显变化。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东外环、北外环、人民路东段全线贯通。借助城市东扩的契机,投资1000万元建成东湖公园;投资1300万元对闸河城区段进行了治理,提高了城市防洪功能;吸引外商投资1.8亿元建设东湖商贸城,一期6.2万平方米商铺正式开业,成功举办了两届全国煤炭机械投资贸易洽谈会,被中国煤炭协会命名为中国矿业设备博览城。加大了高岳、矿山集地区城市化步伐,城市框架不断扩大。坚持依矿建镇、搬村建镇、开发建镇,加快了朔里、石台、段园小城镇的改造。加强市容监管,加大环卫设施建设投入,坚持矿镇共建,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进一步改善了区容镇貌。

过去的五年,杜集区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和谐杜集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认真落实科技工作领导责任制,科技事业有了新的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中小学 3

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顺利实施,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群众文化活动日益繁荣。认真落实基本国策,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快土地复垦,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市连续保持领先。推行农村医疗综合改革,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区15万群众享受医疗救助。实施社会救助工程,下岗职工、城乡特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共投入低保资金6045.6万元,城乡低保救助面分别达7%和5.2%,新建、改建5所敬老院,五保集中供养率由5%提高到23%。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累计投资10165万元,新建乡村硬化道路334.5公里,村村通率达到100%。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40000人的饮水困难。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实施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1.5万户通了有线电视,入户率达25%。“四五”普法全面落实,获全省“四连冠”;“五五”普法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知法守法意识增强。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形势稳定。扎实开展村民自治工作,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村民自治模范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专项治理,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全面贯彻新的《信访条例》,认真落实区领导接访制度,信访形势稳定。宗教、残疾人、青年和妇女儿童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五年来,杜集区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干事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加快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今天的杜 4

集,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生活水平提高,迈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二、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我区确立“四为主”(全区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主,经济建设以工业突破为主,工业突破以招商引资为主,招商引资以企业落户为主)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实现“123”(招商引资翻一番,园区正式投产企业增加两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30家)的奋斗目标,扎实开展“创新促发展,执行看落实”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埋头苦干,强力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社会事业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坚持抓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成效明显。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改进招商方式。调整组建5个专业招商组,围绕主导产业和杜集经济开发区这一平台,针对重点地区招商。建立起招商项目库,进行动态管理,有入库项目93个,涉及工业、房地产、商贸服务、农产品深加工及社会事业等诸多行业,其中11项被列入省、市级技术创新项目;31项列入省、市技改项目。在浙江省永康市成功举办了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永康)投资推介会,成功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金额达13.1亿元。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区知名度,先后参加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和2007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并取得丰硕的成果。1-9月份,新签订外商投资协议70个,协议利用外资29.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4亿元,全区现有在建项目75个,其中新建项目50个,总投 5

资20.7亿元,续建项目25个,总投资12.9 亿元,预计全年实现利用外资16亿元,同比增长100%。

地矿合作取得新突破。在坚持围绕园区和主导产业招商引资的同时,把招商引资的着力点放在地矿合作上,企业正在逐渐成为招商引资的主力军。区委、区政府积极牵线搭桥、引导推动,实现了地矿合作的新突破,开创了国有企业和民营合作发展的新模式。既解决了民营企业的资金问题,又提升了产品,扩大了市场。岱河矿秋艳公司斥资1500万元控股弘武液压60%股权开发新产品、华冠纺织与双龙公司合作的启鑫精纺项目等都取得了好的成效。

举全区之力打造淮北杜集经济开发区这个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矿山装备制造业,积极构筑东湖商贸城这个贸易平台,从而带动全区的招商引资。开发区重点围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管理服务四个方面,完善杜集经济开发区的道路、供电等专项规划和建成区详规,开发区功能进一步完善,软硬环境进一步优化,集聚企业能力开始显现。围绕做大做强杜集经济开发区,我们坚持做到强制性定位,紧紧围绕煤机制造产业做文章;针对性招商,注重引进机械设备类加工制造项目;限制性入园,不是机械装备制造类项目不进入开发区,严禁有污染企业进驻,努力建设绿色环保型经济开发区。开发区现已入驻企业51家,其中已投产企业25家,在建26家,另有10余个项目正洽谈落户。20xx年开发区可实现工业产值4.5亿元,工业增加值1.5亿元。 6

(二)坚持抓工业投资,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87亿元,同比增长45.7%,产销率99.1%。工业企业产销两旺,效益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业和纺织业增速较快,产值同比增长80%以上,实现了超预期的更高发展目标。工业投资继续加快,1-9月份累计完成工业投资6.7亿元,同比增长85.8%,全区现有投资过1000万元的在建工业项目42个,项目将于今明两年陆续建成投产,工业经济总量将持续扩大。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今年全区共引进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3个,其中超亿元的项目4个。山东六和集团肉鸭加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其中一期投资5000万元;总投资3.8亿元的中国矿业博览城项目一期5月16日顺利开业,签约商铺191户,145户进驻经营,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启鑫精纺三万纱锭6月18日正式生产。重大项目的成功实施,对我区增加财源、促进就业、带动三产和矿业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坚持抓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

坚持以生产发展为核心,以培育主导产业为切入点,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产业规模化建设。午季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小麦总产达到22971吨,较去年增长9.7%。全区新增8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双楼村建成71栋高标准瓜菜节能温室。段园镇大蒜协会,以山东沛县外贸为依托,发展新品种地膜大蒜500余亩;路 7

庄、欧集等村发展食用菌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段园10000亩葡萄种植园被国家质检总局认证为国家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培育省级农村合作组织1个、市级4个,注册农产品品牌10个,创优质品牌4个。养殖业呈复苏发展态势。引进了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山东六和集团入驻我区,基础建设基本完成,近期即可投产。年底将建成25个养殖小区,新增肉鸭养殖棚舍面积31万平方米,养殖总量达500万只规模,可带动养殖户1000户,年增收1000余万元。全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已达42个,其中省级协会1个,市级优秀协会2个。已有3个市农业科技项目进入评选范围。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快实施土地复垦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税费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村级区划调整基本完成。坚持地企共建新农村,企业和示范村携手共建,农村道路、卫生环境、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

(四)坚持抓城市建设,城市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提前完成,建成县乡公路40.5公里, 真正实现了村村通了水泥路。矿山集地区的龙河桥、北山桥、蒋台桥等6座危桥即将建成通车。全面启动了农村公路管养机制,投资100万元购置小型挖掘机、综合养护车、建立30T沥青储蓄罐。推进农村公路养护水平。旧城改造顺利推进,龙轩雅舍项目即将竣工;东方红二期1万平方米已竣工,三期即将开工建设;阳光小区年底前可全部建成;投资1.5亿元的矿山集中心街改造工程已签约。中北巴士基建、东湖商贸城二期工程已开 8

工建设。

围绕争创全省文明城市目标,加强矿镇共建、地企共建工作,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创建工作成效明显。改造了矿山集中心街,整修了石台街道路以及社区道路、街道下水道,硬化了镇区街巷;完善了青少年活动,整修了图书馆;深入开展文明行业窗口创建活动,普遍推行优质规范化服务。加大环卫标准化管理力度,全区卫生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为淮北市创建全省首届文明城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坚持抓和谐杜集建设,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全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225个;新增劳务输出4200人;认真实施社会救助工程,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255.62万元,下岗职工、城乡特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深入推进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规范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群众及时享受医疗救助。参合农民共获得医疗补偿210万元;乡镇卫生院世行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33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申报3200户农村沼气项目,即将开始实施。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得到新的发展。石台镇被确定为省级科技创新试点镇。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投资120万元,改扩建农村敬老院4所,目前,全区6所敬老院有床位320张,入住五保对象221人,入住率70%,全区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23%。积极开展文艺进社区和文化“三下乡”群众文化活动,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认真开展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集中整治,切 9

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加强环境监管,及时处置了金锚化工公司、光上公司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妥善处理了杭淮职工集体上访事件,对1000多名职工进行安置分流,职工情绪稳定;筹集资金为二运公司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改制工作顺利。朔里镇官庄、沈集、小朱庄、张庄等塌陷村庄搬迁进展顺利,特别是小朱庄搬迁,区、镇措施得力,群众顾全大局,在一天半的时间内,搬迁转移59户218人,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煤矿正常生产。着重抓好安全监管、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开展“安全月”活动,重点对煤矿企业与非煤矿山行业的监管,组织多次安全大检查或专项检查,全区生产态势平稳。。优化治安环境,开展“送法进企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等普法宣传,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创建平安杜集、和谐杜集。

(五)坚持抓效能建设,政府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以加强作风建设为重点,以建立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为目标,强化责任抓落实。加强“五化一提升”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实施,进一步优化工作程序,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效能建设基本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绩效考核制、效能告诫制等制度,把管理职能、工作责任和服务要求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开展了“作风教育月”活动,建立和完善行政效能投诉受理工作制度和机制,加强政务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我区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中还有一些制约因素需要克服。主要有:大 10

工业项目少,产业层次偏低,园区建设征地和筹资难度加大,园区的平台和载体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还不完善,农业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农民增收压力较大等。

三、今后五年发展思路

今后五年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更是我区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杜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三大跨越”宏伟目标,主攻工业经济,加快园区建设,推动全民创业,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建设“实力、活力、魅力、和谐” 淮北作出更大的贡献。

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xx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亿元,年均递增15%,财政总收入3亿元,年均递增11%,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一)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强力推进工业化。紧扣“又好又快发展”主题,以更大的投入,更灵活的方法,提高园区市场化运作水平,增强园区产业集聚效应。着力打造杜集经济开发区和东湖商贸博览城两个招商引资平台,大力发展矿山机械装备制造和纺织两大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形成规模优势。杭淮工业园区、段园工业园区要不断完善配套设施,突出特色,构建坚实的“一体两翼”工业发展平台。

11

(二)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积极推进城市化。抓住我市建设“双百双宜”城市的契机,进一步调整完善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大力推进高岳、矿山集旧城改造,抓好产业和人口集聚,抓好社会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建设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新城区。朔里、石台、段园要充分发挥优势,坚持以产业兴城镇,不断提升城镇功能和品位。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着力在做大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农民、开辟增收新渠道、构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上实现突破,使全区农村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进步。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规模经济。实施“万村千乡工程”,促进农村流通业发展。统筹地企资源,开展地企共建新农村。重点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的投入,让更多的公共服务深入农村、惠及农民。落实创业优惠政策,鼓励能人干事创业,努力为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加快建设和谐杜集。进一步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不断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努力实现城乡劳动者较充分就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加强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决查处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 12

行为。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重。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扎实推进“平安杜集”建设。

(五)推进各项改革,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深化公共财政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全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全面提升行政效能,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政府法制化进程,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加强政风建设,认真落实政府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四、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杜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2.02亿元,增长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600万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亿元,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3950元,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打造工业园区,加快工业强区步伐。继续举全区之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建成省级经济开发区。通过多种投融资方式,扩大投入,增强园区承载力。突出矿山机械装备制造这一产业,确保全年新引进矿山装备制造产业企业15家以上,提高项目集聚度。杭淮纺织园区产业规模力争扩大到18万纱锭,加快建设段园精密铸造工业园区。支持东湖商贸城加快二期工程建 13

设,真正形成规模。制定多种优惠政策,吸引客户入驻,加强与经济开发区的互动,努力把东湖商贸城打造成为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矿山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交易平台。进一步加大对中矿电子、汉鼎铸造、新立机电、鑫龙集团等优势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骨干企业积极主动地走向招商引资主战场,瞄准一些大企业和大财团,争取合资、合作,实现资本扩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再增加15家以上。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对大项目、好项目要集中力量抓好组织实施、跟踪服务。

(二)积极扩大投资,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重点围绕矿山机械装备、纺织两大主导产业和杜集经济开发区这个平台进行招商,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借助每年举办的全国煤矿机械装备投资贸易洽谈会契机,做大做强我区矿山装备制造产业。坚持重点客户追踪、重点项目跟进和盯住不放的精神和意志,在引进大项目上狠下功夫,提高招商引资的带动力。区几大班子都要至少引进一家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每镇(办)至少引进2家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确保全年利用外资16亿元。

(三)围绕城市东扩,全面推进城市化建设。借助市加快城区路网建设的契机,加大高岳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破东岗楼立交桥界限,真正融入市区发展快车道。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工作力度,抓拆迁、抓开工、抓进度、抓质量,加快发展房地产、商贸等服务业。坚持搬村建镇、依矿建镇、移民建镇,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结合新农村建设,逐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继续抓好文明创建工作,大力开展文明单位、 14

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企业等活动,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意识。

(四)立足发展生产,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大力扶持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支持六和集团扩大生产,促进肉鸭产业化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切实解决民生民计问题。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善镇(办)行政服务中心,全面落实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增强创业就业能力,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5000人以上。强化地企共建新农村。切实抓好“一镇十村”试点,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高标准搞好新农村的规划和集居点的建设,扎实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五)鼓励全民创业,全面推动民营经济上台阶。全面落实激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支持能人率先创业,扶持企业“二次创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积极筹集全民创业基金,鼓励使用小额贷款,激励人们敢于创业。充分发挥好东湖商贸城平台和众帮创业园的孵化器作用,为人们提供创业舞台。支持能人创办实体,投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形成经济以民营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的新格局,力争民营经济总量增长40%以上。 15

(六)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和谐杜集建设。认真实施民生工程,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改革的成果惠及百姓。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和城市低保对象收费减免政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000个;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特别是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加快建设城乡低保体系和失地农民保障体系。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加快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抓好城市大病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坚持依法治区,扎实推进“五五”普法。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不断完善社会利益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着力营造社会安定、百姓安宁的和谐局面。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