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总结与反思

微课制作方法与技巧研修总结

资溪职中 伊文其

参加教师培训,学习了微课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参与了金老师的工作坊的学习,收获颇多,我从一个不懂微课到开始掌握微课,从只了解一点微课知识到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转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微课”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成本低的特性,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方便了老师的教学。它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同时,微课起点较低,它基于PPT技术,后期可转化为视频文件,简单易学。

对于微课的使用,我认为应该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常态使用。

1、网络学习:制作成网络课程,可与教师远程学习整合在一起,亦可鼓励教师自己利用零碎时间学习

2、集体学习:学校可以利用例会等集体活动开始前五分钟播放,引起教师思考

3、研究课程:做为主题研修材料,组织教研组或课题活动。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家长会、课堂等场合播放。

4、精细使用:微课程因为主题小,每一节都相对独立,所以他可以有效地嵌入并帮助做强学校已有的系统,比如学校在做“合作学习”,提升老师合作质量。提高学校媒体的质量,以此可提升学校的形象。

在制作微课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课堂教学优先使用微课,辅以多媒体教学。微课程基于PPT技术,起点很低,简单易学。它又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针对性较强、知识丰富,同时又有老师的图像,容易吸上学生的注意力。

2.灵活运用。将微课程嵌入学校教学系统,而非取代已有的系统。学校的整个教学系统是多年的经验建好的,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微课只对这个系统进行充实,让学校的系统更丰富,而不能把学校的整个教学系统更换。

3.防止把它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微课教学只是对日常教学的补充,不能把它作为常规教学,微课只是常规教学的一个辅助而已,微课只是众多研究方式的一种,它不是灵丹妙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一个单元中有一两节微课就非常不容易了,防止天天上微课,那样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通过培训,有很大的收获,要想把学到的东西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运用,就必须勤奋,有研究精神,在今后还要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下。

微课制作方法与技巧研修反思

资溪职业中学 伊文其

参国今年的培训,学习了金老师的微课制作与技巧课题,我学会了制作微课,在使用的时候,认为这种媒体方式对丰富老师的教学非常有好处。它的好处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下方面。

1、有利于老师做研究。老师不愿意写论文,做科研。这个门槛太高,程序繁杂,而制作微课程就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发现身边小问题然后想办法加以解决,制作成一节微课,很多问题都好解决,这非常简单实用,可以解决教师身边最关心、最棘手的问题。而微课人人可以做,人人都会做,人人都爱做。 2 、做微课可以促成教师的成长。做微课,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老师在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

3、微课可以促进老师的教学交流。微课程便于传播,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彼此交流,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过去没的恰当的办法总结、传播,而微课程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提供了好的传播方法。

4、对学校的好处。学校过去没有好的样本研修方式,在运用微课进行教学中,就会运用到微研究、微策略、微讲座等一系列的好的校本研修方式。并且这些方式之间相辅相成,让教师由"消费者"成为"生产者"。改变培训方式,让培训研修受到教师们的喜爱。由于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发微策略、微课程,一段时间后,全校、全县会积累许多好的微策略、微课程,成为自己的培训特色和培训资源。利用这些资源今后还可以开展远程培训,这可以激发老师们做研究的积极性。 学习是前提,运用是关健,老师学到的微课制作,能不能在教学中去运用,这才是关健,如果只学,不去运用,再好的东西也会失去它的本来意义。

 

第二篇:语文远程研修反思与总结

为期六天的远程研修学习结束了,这次学习,涵盖了专业成长规划、教师学科素养、优质课堂打造及优秀课例的观摩,内容可谓丰富多彩。通过学习,感受到了学习的进步,提升的喜悦。一、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是实践;第二是反思;第三是更新。这是教师永葆职业青春的方法,也叫做教师职业生命、生命循环。我认真回顾自己专业成长之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专业发展的过程,让自己的专业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规划自己的专业成长。二、在学习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教师专业素养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拥有扎实的语言技能,要掌握高效的教学设计技能,要掌握实施教学设计的技能,从而不断完善学科素养,本体性知识、教育学的知识、实践的知识。才能在登上了自己的舞台——课堂的时候,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教学才华,展现自己的教学能力。加强学习,提高学科素养。三、在学习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名师课堂教学的观摩和名师教学风格的分析,让我清楚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要有“大语文观”。古人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好文章”,今人则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这其实是“大语文观”的具体阐释。教学中要摆正师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要以学生为本位,采用“有效”语文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自主建构。教师做课堂的组织者、促进者,做好情景的设置,学生思绪的引领,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使学生多元解读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同学对话,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语文教学无论怎样改革,其作为语文学科的本质是不变的。 魏书生老师说过:简单地教语文。这样我们才不会在这教学改革的大潮中迷失方向,迷失自己。我们教师作为课程改革具体实施者,应该勇于探索,勇于身体力行。在路上,我们就要不断前行。第二篇:为期六天的远程研修已经结束,虽然六篇作业只推荐了一篇,但这些作业都是自己写的,都是自己的心血,水平有限,也不免有纸上谈兵之嫌,可我做到了全程参与,自己撰写,我做到了!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新课程是从20xx年起开始实施的,那个时候我才刚刚参加工作,不知不觉已经过了11个年头。对于经历了这次课程改革整个过程的一名不再年轻的“老”教师来说感想还是挺多的。从一开始的不谙世事,到现如今的渐趋成熟,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正如我本人的转变。如今社会在快速发展,课程之外的方方面面都在突飞猛进的变革之中,我们

一不留神就要掉队。科技、教育和美术学科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发展,中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往的美术课程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基础美术课程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不前。课改十年来,每位一线教师都是积极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也为课程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是我的一点心得,算不上经验。首先,新课程实施以来,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教材上是这样,我在课堂上也是努力找到美术课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课堂教学的。比如,在七年级《写意花鸟画小品》一课的设计上,我把古典诗词与写意花鸟画的意境联系起来,并且尽量搜集语文课上学习到的诗词或相关文章。例如:欣赏写意梅花时,引入王安石的《梅花》和王冕的《题墨梅》两首诗,通过这两首学生都熟悉的诗歌更能够体会写意梅花的深层意蕴。学画荷花,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引出。北宋学者周敦颐的《爱莲说》也是同学们熟悉的文章,通过此篇散文的引入,同学们更能全方位理解荷花的象征意义。还有《校园小伙伴》一课,要联系数学知识中的比例的计算。尤其是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可以说是诸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历史题材绘画鉴赏要用到历史知识;不同国家风俗画的欣赏评述要结合地理知识······另外,新课程的实施更加注重学生参与和评价方式的不拘一格。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参与度的高低是衡量一堂课成败的重要标尺。我在课堂上想方设法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之中。比如,《瓦楞纸动物造型》一课,利用小组合作分工,小组中造型能力强的同学负责设计草稿,手巧的其他同学负责剪贴、插接、组装构件,口才好的同学负责展示评述作品。这样就能够实现学生的全员参与,并且还能够发挥学生的特长,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新课程中的评价方式是改变最大的一个方面,一堂课往往在作品展示之后各种丰富多样的评价活动中结束。所以评价方式的恰到好处是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志。我在课堂上,先让同学自己评价,说出作品的设计意图,或是技巧、技法,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与同学们一起评选出优秀作品。这一系列的评价活动实质上是对课堂知识的回顾与总结,甚至是课堂知识的运用与升华。点滴汇聚,终成大海。相信大家在课堂中还会有更多的经验或是心得体会,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分享。每个人智慧的闪光点终将聚成一束强光,让我们共同期待那光芒万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