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小学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我校自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以来。大队部与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相结合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综合素质,促进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狠抓“秩序”教育、强调“卫生”教育、加强“荣辱”教育是我们工作的思路及目标。学校秩序方面、卫生教育方面、“荣辱”教育方面是我们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主要工作。围绕着这几个方面我校是这样实施的:

(1)在学校秩序方面

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制定一系列维护校园秩序的规定,要求各班主任认真学习了解规定内容并向学生积极宣传校园规范规定内容,每个班级都必须将规范粘贴宣传栏上,并通过班会,中队会,利用班刊、黑板报、和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实现学校生活秩序化。学校组织学生放学路队护送制度,“两操”时间班主任要监督到岗。大队部的学生干部每天对学生进行监督管理,对课间时段有违反纪律和秩序

的学生进行教育,如有屡教不改的学生将名字记下交与班主任或其他校领导进行批评教育。十一月中旬各班级通过主题班会进行“在校园内告别零食”的宣誓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果然发现学生在校园吃零食的现象少了很多,很多学生带的早餐在学校门口吃完把垃圾袋仍入纸篓后才走进校门,学校也比以前变得更加清洁。

(2)卫生教育方面

我校重点抓在学生的卫生习惯培养上,严禁学生乱丢、乱扔、乱画等不良习惯,成立红领巾监督岗对各班学生监督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期初制订了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划分好各班卫生包干区,要求各班做到一日二小扫(早晨、中午),一月一大扫,节日突击扫,订出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学生用眼卫生问题方面:加大眼保健操的监督检查力度,在两操期间,要求班主任到班级监督,大队部检查打分记录,考核分纳入到年度班主任工作考核和优秀班级的评选,同时各班出一期保护眼睛的黑板报,让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十月份学校组织了医疗机构对学生进行视力,身体健康普查活动。还有学生乱扔垃圾现象,少数学生喜欢说脏话,高年级同学下楼梯时喜欢相互间打闹奔跑等等。针对这些不好的习惯,我们都制定相应的措施,努力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积极改正。

(3)加强“荣辱”教育方面

学校主要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荣辱有鲜明观念,是非有清晰的界限,善恶有明确的区分,更好让学生知荣明耻,扬荣抑耻,向善而行,健康成长。并要求任课教师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引入社会实践活动中,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具体活动开展情况:在十月开展以各中队为单位的“告别零食”宣誓的中队会。为了响应创建节约型校园的号召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展现我校学生手工制作的风采,体现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我校开展“创意大擂台”现场粘贴画制作比赛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利用废弃的物品,鸡蛋壳、碎布、树叶、毛线、纽扣,沙石等,展开丰富的想象粘贴出一幅幅有新意,造型独特、美观的图画。这个活动开展的很有意义,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十一月各班级开展了中高年级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手抄报竞赛活动加强对学生荣辱观的教育。

努力方向:注重在学生习惯养成方面,应当更加关注细节。在细节上发现问题,在细节上加强引导,在细节上进行评价。常规检查的评比制度比较单一死板,努力使全校的常规检查更科学、更富有实效。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开展的比较少,很多都与学生的学习有关的比赛活动,长期下去学生对这些活动也对失去了兴趣,怎样开设一些有新意,有教育意义,而且学生又感兴趣的活动,是我们接下来要思考

的问题也是努力的方向。

总之,活动的开展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促进自己成长,通过自我管理、自主参与、自我教育以促进自身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自己健康的精神家园,为成为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也将把这项活动纳入到学校工作常规中,长期贯彻下去。

 

第二篇:第四实验小学习惯养成教育总结材料

导训结合 稳固言行

———第四实验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坚持把习惯养成教育落实到平时,从学生和学校实际出发,按照细、活、实、新的管理思路,以学生校园生活为载体,抓基础,抓常规。以“环境中育人,规范中养成,体验中成长,实践中提高”为切入点,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从思想上进行启迪、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行为上进行训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礼仪习惯。现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建章立制,主动管理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以来,学校每学期开始前总结养成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修订完善班级量化考核方案。调整和修改了校规、班规,从学生入学、课堂、课间活动、上操、路队、集会等方面细化要求,做到时时处处、事事都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学校对养成教育工作进行了细化分工:政教处负责纪律、礼仪教育,教导处负责理学习习惯教育;安卫办负责安全和卫生习惯教育。

为加强制度落实,学校对好人好事和行为习惯进行监督记载,管理评分,并把各班每天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班主任。值日领导对值日和巡视情况在通报栏向全校进行公开通报,具体指出各班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存在问题。各班主任对学生教育时有针对性,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起到了教育和警示作用。每周进行“流动红旗”、每学期“优秀班级”的评比,以公平、公正、合理的评比手段,树立先进典型,有效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的形成。

对于违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同学,及时进行帮助分析、跟踪监督、定时检查。对于“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或经教育暂时还难改的学生,政教处密切配合心理教育辅导老师进行重点教育和疏导。

二、潜移默化,引领方向

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通过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认识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通过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形成“养成教育”整体合力,使校园内正能量上升。

领导班子成员以自己的能力、人格、高尚的品德,带好班主任队伍,加强骨干队伍建设。确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处处教育人的管理理念。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们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师的言行准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好话回应,一双眼神鼓励,一颗爱心相待。老师每天自己打扫办公室,升旗仪式和上操时排在学生队伍后面,与学生一起唱国歌、做操。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和雅”德育,助力养成

“和雅”德育力求内涵发展。“和”是和谐,“不同”是个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雅”是文雅、儒雅,是内在涵养与外在气质的统

一。培育“举止文雅、谈吐温雅、内涵博雅、气质高雅 、品德敦雅、学识慧雅” 的学生群体。主要有 “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说雅言、践雅行、养雅趣、立雅德”等序列德育实践活动。

人与自我的和谐。我们从气质、性格、品行、观点、态度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在仪容仪表、言行举止、接物待人等方面的和谐行为。让学生在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方面具有明辨是非、知行统一的能力。依托诚信、自信心教育活动,让好习惯在学生心中“稳”起来。

人与社会的和谐。我们在班级文化中开辟专栏介绍与同学、老师、家长、邻里相处的方法,在庆十一汇演中编成小品、相声展演。关注全校80名特殊学生的生存状态,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使每个生命的正能量得到最大释放。四、五、六年级成立“交警”小队值周,放学后20名学生佩带标识和小交警帽子站在校门口排成一队,敬队礼劝阻家长和学生自觉遵守秩序。让全校近3000名家长、学生顺畅地通

过校门口狭小的向阳巷。

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合理利用有限的校园空间,种植了6棵大樟树,30棵桂花树,43棵银杏树。在校门口建设了“和雅园”,石刻、花草互映,使整个校园显得整洁、清新、优雅。在自然与人的雅致而处中,人与自然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状态。人居其中,变得更加文雅、儒雅,人与人之间更加宽容、祥和与淡然。

说雅言,雅谈雅音。我们首先要求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与学生交流。对学生教育时,以深厚的感情、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好示范和榜样。利用校园文化墙,宣传各促场所的礼貌用语,要求学生经常使用您好、请、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学校每月评选班级文明礼仪之星,提高礼貌用语的使用率。

践雅行,雅举雅止。我们以“和雅之行”提升生命的质量,每天做自编《文明礼仪操》。帮助新生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角色适应和转变,每年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从“我爱新学校”、我是小学生了、学习交朋友、学习遵守纪律、学习与人相处、学习听课、学习课前准备七个方面入手。让孩子在“和雅”德育氛围中,习礼仪,练本领。孩子能主动捡拾起地上的一片垃圾,能坚持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能关心体贴父母长辈,能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我们还设立了“文明礼仪”监督岗、“安全小卫士”、“环保小卫士”,22个班轮流值日。多个岗位融合交叉,检查督导,使学生内心品质自我完善。在点点小事中体验、感悟、深化、养成,内化成了一种自觉的行动。

养雅趣,雅志雅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校成立了5个校级体艺兴趣小组,200多名学生参加了舞蹈、合唱、书法、绘画、演讲小组,每周三下午第3节集中开展活动。培育了一大批体艺特长生。

四、重视导行,体验内化

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是一个“明理、导行、评价”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需在循环中不断巩固原有的行为习惯,实现新的行为要求。

1、文雅课间。创新课间活动模式,课间活动的项目不再局限在跑步、广播操,而是将形体训练、集体舞、歌曲对唱、伴乐慢跑等列入

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在高雅的氛围中得到艺术的感染。活动的形式灵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操场上的音乐舞蹈能使课间活动有序、不杂乱、无危险、既让学生们得到身心的双重锻炼,又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

2、自订雅规。针对小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水平和成长发展规律,我校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班级为着眼点,从规范学生的言行、礼仪、卫生等细节入手严格规范学生课堂纪律、课间纪律、入校放学排队纪律、两操及文体活动纪律,开展好大课间养成教育活动。编写了四实小道德、卫生、安全好习惯各个方面的儿歌,以此来引导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教师护导。在学生入校、退校必经的场所配备护导教师,要求教师在保证学生安全出行的前提下,规范学生言行,保证课间秩序、指导学生文明行走、不跑跳打闹、不大声喧哗、不讲糙话、不乱扔纸屑、能够养成自主爱护公物、讲究卫生、文明互助的良好行为。

4、雏鹰争章。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争章活动。教导处通过读书星、智慧星等各种特色星级的设置,引导学习习惯的培养;大队部评出小记者、书香少年等,引导道德习惯的养成;政教处通过十佳“环保卫士”、“文明礼仪标兵”、“安全卫士”等评比,引导卫生习惯和安全习惯的养成。

五、科学评价,以评促养

一个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仅靠学生个人的自律难以奏效,仅靠老师的说教收效甚微。学校提出了“综合评价,星级表彰”的评价新模式。形成自评互评,师评校评,家长评的行为习惯评价体系。

1、自评互评相结合。以班为单位,每周五分组分项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先由每个学生在小组内汇报自己习惯目标落实情况,再由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打分。评价的过程也是每个学生的反思提高过程。

2、老师、家长综合评价。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班主任组织科任老师对学生一周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并要求学生将评价情况反馈给家长,并带回家长意见。

3、发展评价。每月设计“学生好习惯发展性评价表”,分学生自评、小伙伴互评、亲子志愿者评价和教师评价四部分。三级评价:获得三个你最棒,获得二个做得好,获得一个是一般。学生自评涂一涂,伙伴互评打对号,志愿者评画一画,教师评价印印章。班科任老师对学生优秀表现要及时地进行适度的表扬和鼓励。每天放学引导学生回顾填写在“闪光表现”一栏,不足写在“努力方向”一栏。

4、彩色行动。每个月份设立主题着重培养学生不同的行为养成习惯。不同评价方式,不同色彩区别。(绿色)勤奋睿智:培养学生十个学习好习惯。(粉色)尚德明礼:培养学生十个道德好习惯。(黄色)平安和谐:培养学生十个安全好习惯。(红色)整洁自律:培养学生十个卫生守纪好习惯。将学生平时的表现记录在案,根据表现给予奖星或扣星,当得星数累计到一定程度,便授予你“星级少年”的称号。根据得星数分成不同的档次:获得5颗星的同学将评为“希望之星”,获得6颗星的同学将评为“成长之星”, 获得8颗星的同学将评为“优秀之星”,获得10颗星的同学将评为“成功之星”。每一个孩子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都有可能成为“星级少年”。少了粗暴的训斥,严厉的惩罚,而多了一份激励,多了一份温暖。每一个孩子都乐于参与其中,对照有关的评价标准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

六、重视引导,以学促练

用知识的甘露滋润孩子的心田。通过背诵国学经典,许多学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做事的诀窍以及学习的方法。诵读《三字经》,学生们知道了要发奋学习;诵读唐诗、宋词,学生们知道了做事要讲求诀窍,注意方法;诵读《论语》等经典著作,学生们更深深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及写作水平,更有效的培养了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用爱的力量规范孩子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仅靠学校的教育,往往难以奏效。一是定期召开家长会,把家长请进学校,让每一个家长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学习成绩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建立留守学生档案,让每一个老师掌握这些特殊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教师给每一个留守学生建立了《留守学生情况记载表》,详细记载了留守学生

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等信息。在生活中照顾他们,在学习上关心他们,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更是不遗余力地去督促他们。三是建立畅通的家校联系渠道。学生中有什么异常情况,家长都能在第一时间获知,使学校、家庭联手解决有关的问题,促使学生遵规守纪。

七、存在的问题

1、老师育人观念存在问题。教师还是很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学生后续学习起关键作用。

2、落实情况和成效上有差异性,具体体现在:老师之间的差异性、班级发展差异、学生发展的差异。

3、学习习惯教育缺乏连贯、互动,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学校没有形成合力。

4、学校检查评估缺乏力度,没有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八、今后的方向

1、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积极引导老师转变观念,形成大教育观,把学生学习品质的养成教育放在首位,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总结经验,找出薄弱环节,注重培养。认真分析教师之间、班级之间、学生之间存在的原因,对症下药,跟踪调查,关注后续效应。

3、加强家校联系,齐抓共管,形成家校合力,使学习习惯教育活动具有连贯性。

4、注重项目活动的有效设计和开展,发挥引领功效,突出重点,强化训练,形成规范。

我校在全面提高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教育学问,习惯养成教育需要长期的积淀,不可能一蹴而就。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勇于实践,最终实现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的终极教育目标。

20xx.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