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之我见

有效课堂教学之我见

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 刘凤祥

【摘 要】在教育强调科学发展、日益走向和谐的时代,在社会对教学质量期盼越来越强烈的今天,努力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要从根本上减负增效提质,就必须“打造有效课堂”。追求有效、实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学的生命所在,也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新课程中艰苦探索的一项前瞻性工作。有效课堂教学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减负 增效

一、牢固树立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教学效率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教学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旨在增效,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无效的现象大量存在,我们应该看到,教学的无效是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学低效和无效本身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一些情景教学减轻了学生的独立感悟,一些启发式教学堆砌了太多无效的提问,一些合作学习变成了无效的玩耍,一些自主探索变为了低效的“放养”。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过程和最大的效率、效益,实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的整合,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有效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空间和时间,有助于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期望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素质教育离不开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强烈反对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获得单方面的分数,它强调知识的有效学习,强调全面,强调效率。有效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联想、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

二、努力做好两方面工作

1、努力增强教师的效益意识。有效教学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在社会资源耗费尽可能节约的前提下,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同时我们也要克服“不从学生实际出发,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不组织有效的学生活动,不测试课堂教学效果”的低效教学现象,要针对存在低效教学的原因, 1

研究提高教学效益的措施,使每个教师确立终身追求较高教学效益的信念。

2、提升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当前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存在着的“教学起点定位不准,教学情境创设低效、教学问题质量不高、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引导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行为,如何大面积提升教师有效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能力。为此,一方面要引导教师深入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引导教师研究如何解决实施有效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课前:如何分析学生学习基础,合理确定教学起点;如何关注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设计能有效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课中:如何关注全体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有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何关注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及时组织课堂教学效果检测。课后:如何关注学习困难生,进行有效补差和个别辅导活动。要通过这些现实的教学问题的解决,不断提高教师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能力。

三、从三个方面对有效课堂进行衡量

成都大学的严先元教授给出了有效课堂教学的衡量标准,我个人比较赞同。他认为应从三方面给予评价: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益;教学提升了学生的素质;教学促进了主体的参与。结合个人的理解和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有效教学大体可以这样认定:

1、有效教学是成绩优良的教学。有效教学有一个明显的衡量标准,那就是课堂教学的效果是优秀的,取得的成绩是优良的,学生通过45分钟的上课不仅获取了新知识,还能与旧有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并最终逐步形成为个体的智慧。但对于效果的衡量还必须有一个时间的界定,那就是高效率。同样是一堂课,在保证学生接受的前提下,传授的知识应尽可能多,或同一个知识点,教授的时间应尽可能的少,提升单位时间内的有效性。

2、有效教学是动态的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有效互动与学生主动活动的有机结合,简言之,课堂要“动”起来。有效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和谐的交流基础之上的教学,有了语言的平等交流才有新旧知识的水乳交融,有了意见的沟通才有师生知识的激烈碰撞,有了双边互动才有师生间真正的情感交流,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益,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课堂教学既包含“教”更蕴含“学”,教学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有效的教学是每一个学生脑、手、心的协调配合和有机参与,是学生动口动笔的实际操作,是学生全身心的积极投入。学生的参与如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能自觉地积极参与学习,能发自内心地自主参与学习,并能在学习中进行有效的自我调 2

控,那将是一堂成功的有效教学活动。

3、有效教学是教师高素质的展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制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水平,有效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展示。课前需要教师进行十分充分和完备的准备,就教材、学生、大纲、目标、重难点、易错点等进行详细的研究与思考,让每一个知识点成竹于胸,到了上课时才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教学过程中又需要教师能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和谐关系,具有诱导学生使其“想学”,指导学生让其“会学”,辅导学生令其“能学”的技能。并要求教师具备优秀的教学技艺,能灵活机智处理好课堂中临时生成的问题和突发事件,让这些意外事件为课堂教学服务。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归根结底还是由教师决定,大力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不失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四、重点落实好四个环节

1、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地学习。

(1)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从新的视角来重新发现学生,尊重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

(2)关注准备策略,就是怎样备课。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我认为要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备课,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智慧。

2、激励学生的每一个细节。

上课期间,教师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个人的、积极的交流,针对其作业内容、完成质量等说一些鼓励的话语。布置练习后,教师在教室内来回走动,查看学生的作业情况,一个点头或微笑,一句赞赏的话,一声亲切、热情的提醒,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遇有学生捣乱时,不是大发雷霆,不是问一些诸如“为什么就你这样?”类的问题,更不是如临大敌,撇开教学内容,滔滔不绝地训斥一番。一个手势,一个眼神,或静默几秒钟,往往就可抑制顽皮学生的干扰行为。

课堂上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首先是想到这是学生对学科中某一部分知识点没有内化为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这时需要教师重新解释一下,而且决不应露出不满,有时甚至连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都不应发出。越是对理解力差、成绩不好的学生,越要考虑让他们回答那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以此不断增强他 3

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以尊重、维护他们在学习中应享有的平等地位。

3、指导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和知识储备。

加强考试指导,精讲精练,增效减负。考前学生的知识贮备已经基本到位,考前复习的任务,一是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建立内在联系;二是锤炼思想方法,提升解题能力;三是加强知识综合,提高应用能力。为此,考前要多开展一些有效复习的策略研究,特别是多开展一些对学生的研究,实现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即: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仍然不会的不讲;要多讲易错点;多讲易混点;多讲易漏点。删除无效教学环节,注重教学的反馈与矫正,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4、反思每一堂课的得与失。

教师不仅需要事先备课,还要学会事后备课,就是进行教学反思。大量的资料表明,很多优秀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反思。怎样把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相结合,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问题,这也是一个教学创新。

教学过程需要蓦然回首,需要凝视,需要反思。课后的反思与研究,要以“积极”、“有效”为标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来进行。教师结合自己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实现从“技术性实践”到“反思性实践”的转变。同时,教师注意从对每节课的反思中提炼出问题,转化为自己研究的课题,并积极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在叙述自己的教学故事的过程中,展示自己教学生活的场景,揭示自己日常教学行为背后所内隐的思想,自己的教学生活故事中所蕴涵的理念。

总之,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是规范每个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个法宝。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科教学的角度讲,是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正确指导下,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教学心理学》,张大均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钟启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3、《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周小山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4、《有效教学的理论与策略》,崔允漷,人民教育,2001;

5、《中国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魏清,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5。

4

 

第二篇:有效课堂教学构建之我见

有效课堂教学构建之我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