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 第三版的期末总结 完全是自我总结哟

第一章

国际分工 世界经济

含义: 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 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基本特征:统一性 竞争性 扩展性

基本运行机制:国际价格机制 、关税率机制 、资本收益率机制 、汇率机制资源配置机制、传导机制

内 容:国际商品流通领域、国际资本流通领域、国际货币流通领域

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

萌芽期: 15世纪末16世纪初— 18世纪中后期

(1)“地理大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好了地理上的条件。

(2)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相继被发现,引起了西欧商业的革命性变化,促进了以分工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初步形成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1)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出现了一次

质的飞跃

(2)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

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主要标志的。

最终形成期:19世纪70年代开始

(1) 科技革命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也

为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强大动力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战后,世界经济首先经历了回复和高速增长阶段,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先后进入滞胀阶段或债务危机,相应的调整又引发了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兴起。冷战的结束使得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散,经济全球化时代真正到来。但是,随着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危机频发并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含义: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规则的全球一体化。

成因:科技革命的大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西方国家贸易、投资、

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主要表现:

一、 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

1.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

2.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

二、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

三、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

1.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

2.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

3.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

四、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

1.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世界范围梯次继起产业链的形成

2.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

五、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

意义:

1.经济全球化为后进国家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2.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开辟了和平共处的新时代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

(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主权互让

(3)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

3.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和反全球化运动

负面作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会组织,将国内工人的失业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害,组织工人群众进行反全球化运动,加剧了社会阶级摩擦。

发展中国家:国家民族利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加剧了南北经济摩擦。

整个世界:这种摩擦有的表现为各国政府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有的表现为各国企业之间的明争暗斗,有的表现为人民群众对全球化进程的抵制,并演化为有组织的群众性的反全球化运动。

第五章 国际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国际贸易

产生:

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二是国家或政治实体的形成。

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展。

战后变化:——简答题

1.国际贸易规模的增长和变化

战前:国际贸易增长速度缓慢。

战后:(1)1948~1973,国际贸易迅速扩张

(2)20世纪至今,国际贸易的发展处于动荡不稳状态。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及原因

其趋势是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

3.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变化

(1)国际贸易格局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统天下,变为不同类型国家相互合作和相互竞争;

(2)各种类型国家的对外贸易都有所增长;

(3)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和欧洲的贸易地位上升较快;

(4)在发展中国家中,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增长率处于领先地位;

(5)经济贸易集团内部各成员间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成为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4.国际贸易内容的变化

(1)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比重相对于货物贸易快速上升;

(2)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3)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4)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5.国际贸易方式的变化

一些新型贸易方式不断出现,如加工贸易、补偿贸易、招标投标和租赁贸易等。

新贸易保护主义

特点:

1.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起源、动机和目的

(1)起源上:随着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地位的提高以及在制成品出口中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针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实行严格的保护。

不仅运用传统的贸易手段,而且利用发达国家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和发展中国家

在环境保护和劳动条件方面的弱势,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

(2)动机和目的:在传统的贸易保护框架下,保护幼稚产业政策主要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关税壁垒建立起本国产业保护的防线,战略性贸易政策主要是发达国家通过关税和补贴等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新贸易保护主义关注的焦点、实施的手段 和方式

(1)焦点:其关注的焦点已由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由产业发展转向人本身。其中,保护就业论关注的是人的劳动权力,保护环境论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环境,绿色壁垒关注的是人的健康和安全。

(2)实施的手段:

第一,以保护公平交易为由,滥用WTO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条款,通过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或者激励企业实行反倾销的方式,达到限制对方国家出口的目的。

第二,以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为由,通过建立新的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环境技术标准等削弱对方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以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为由,通过建立新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认证,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

(3)方式上:

第一,通过出口补贴、保护国内市场等方式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由限制进口转向扩大出口。

第二,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将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产业纳入WTO框架,迫使其他国家开放市场,以扩大出口。

第三,通过确立劳工标准、技术标准等达到全面禁止对方国家出口的目的。

3.新贸易保护的根源及其影响

根源:

第一,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在国际多边贸易谈判中,发达国家对本国劣势产业实行保护,很难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达成一致。

第二,发达国家内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发达国家极力主张对本国优势产业实行自由贸易,并将其纳入WTO统一框架中,而对本国劣势产业实行贸易保护。

第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各自关心的议题中产生的巨大差异,很难达成共识,影响多边贸易谈判的进程。

影响:新贸易保护不仅影响到经济领域,而且会渗透到国内社会经济制度。

4.新贸易保护手段与传统贸易保护手段、新 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关系。

手段上:(1)降低关税,取消数量限制是WTO的基本原则

(2)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对部分产品仍然实行配额限制。

关系上:从国际贸易发展史来看,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经常是交替进行。在当代,自由贸易和新贸易保护同时进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宗旨:各缔约国本着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稳定增长、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生产和交换、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来处理它们在贸易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彼此减让关税,取消各种贸易壁垒和歧视性待遇,实现贸易自由化。

基本原则:

(1)无歧视性待遇原则。(2)关税减让原则。(3)取消数量限制原则(4)透

明度原则。

积极作用:(1)启动和推进了各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缓和和解决了各缔约方在国际贸易中的矛盾和摩擦。

(3)形成了一套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政策体系。

(4)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5)对于发展中国家贸易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6)向各缔约方提供经济贸易信息。

(7)从更广泛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上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促进了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局限性:(1)从机构性质来看,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协定不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

(2)从管辖范围来看,关贸总协定的管辖范围过于狭窄。

(3)从贸易规则来看,关贸总协定的规则很不严格,存在许多漏洞。

(4)从争端解决机制来看,关贸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5)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利益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6)关贸总协定对中国及冷战时期属于“东方阵营”的国家采取歧视态度。

第六章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

生产国际化

含义:指世界各国的社会生产过程日益突破国界,不断向国际范围延伸并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它是生产社会化即分工合作超出国界而在国际间的扩展。

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和国际分工进一步扩大的客观要求。

国际直接投资——名词解释

含义: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 国际间接投资:主要是指国际收支表中金融资产交易项下的投资活动,具体包括国际信贷、国际有价证券投资、国际融资租赁等。

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进行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投资收入或资本利得,而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核心目标则是得到对投资企业的直接控制权。 特点:(1)投资者拥有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

(2)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

(3)投资周期长、风险大;

(4)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

二战后发展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国际资本流动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世界市场的成熟而从流通领域逐步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的。

1.第三次科技革命为现代跨国公司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集中趋势的加强与国际竞争的激化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巨大推动力量;

3.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自由化趋势为直接投资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4.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投资流向变化

国际直接投资来源多样化的原因——简答题

首先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尤其是西欧各国在一体化进程中相互投资大幅增加,使发达国家内部投资来源分散化;

其次就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

投资流向地区结构变化

最显著变化,就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比重下降,发达国家之间资本的对向流动和相互渗透大大增加。

投资的产业部门结构的变化

(1)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产业从生产初级产品的第一产业(矿业和石油业)向制造业转移;

(2)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对第二产业(制造业)的直接投资呈现相对下降趋势,而对第三产业(包括批发业、服务业、金融业、保险业)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

(3)进入90年代之后,国际直接投资转向高新技术产业。

跨国公司

定义标准:结构性标准、营业绩效标准、行为标准

定 义:就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行投资活动,并因此对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

特征:

结构特征:(1)营业规模:普遍大于相同类型的国内企业。

(2)地理分布十分广阔。

(3)股权结构呈现出多国化的特点。

环境特征:(1)在经济环境方面,受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结构、市场运作情况、经济波动和政策变化的影响;

(2)在政治环境方面,受各个东道国的政治变动的影响;

(3)在文化环境方面,要在具有不同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结构、教育水平等的不同文化环境下从事生产经营;

(4)在法律环境方面,不仅受到国内法律的约束,而且其各个子公司和附属

机构还要受到各自东道国的法律约束。

经营管理特征:(1)战略目标的全球化;

(2)营运过程的国际化;

(3)组织管理的内部一体化;

(4)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5)生产要素转移的内部化。

理论发展

1.垄断优势论2.寡占反应论3.内部化理论4.投资的有机构成论5.边际产业扩张论

6.产品生命周期论

7.国际生产折衷论:

约翰·邓宁

内容:如果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企业将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构建跨国公司:

(1)所有权优势:企业具有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为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形式,并且至少在一定时期内为该企业所垄断;

(2)内部化优势:企业使上述优势内部化必须比出售或出租给外国企业更有利;

(3)区位优势:企业在东道国结合当地要素投入来利用其优势时,必须比利用本国要素投入更有利。

20世纪90年代发展特点:

(1)跨国公司的发展:首先,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数量大幅度增加。其次,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化生产与销售规模空前扩大。

(2)新特点:(1)企业跨国并购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

(2)除了股权式并购外,属于非股权参与方式的国际战略联盟越来越扩展,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形式;

(3)跨国公司间技术合作与研究开发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

跨国公司对其母国和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1.跨国公司对其母国经济的影响

积极影响:(1)有利于其母国扩大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2)将跨国公司体系的生产单位联系在一起,保证每一具体单位能优先获得体系内其他单位的资源和市场;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够产生与国际贸易、规模经济相同的效应;

消极影响: 造成了投资母国的失业和“产业空心化”。

2. 东道国

积极影响:(1)跨国公司投资有助于东道国的资本形成;

(2)对东道国企业的资产重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着间接的推动作用;

(3)引进跨国公司投资,拓展了东道国产业空间,提高了东道国的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也扩大了东道国产品的销售市场;

(4)跨国公司能够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

消极影响:(1)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2)整个经济可能受到投资国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技术自主开发可能受阻;

(3)污染严重、高耗能产业可能被转移到后进国家。

第七章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金融全球化

国际货币体系

含义:是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各国按照某些共同的习惯或某种协议,对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的调节、储备资产的供应以及国际资金流动等问题作出的安排。

国际金本位制

内容: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制度

在金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金币,但也包括可自由兑换黄金的银行券以及金属辅币;只有黄金才能执行货币的全部职能。

特点:(1)黄金不但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而且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

(2) 一国的金币可以与另一国的金币或代表金币流通其他金属铸币或银行券自由兑换;

(3)在金币流通的国家里,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崩溃原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

内容:一种美元与黄金挂钩(即美元与黄金保持固定比价,各国政府可随时用美元按固定比价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比价)的可调整固定汇率的国际货币制度。

积极作用:(1)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时普遍存在的国际清偿能力和国际支付手段的不足,从而消除了影响国际间商品流通的障碍,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2)以一个比较稳定的汇率确保了全球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安全与稳定;

(3)它消除了战前各个货币集团之间的相互对立,避免了各国之间相互进

行外汇倾销,结束了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动荡不安的局面。

缺陷及崩溃原因:

(1)缺陷: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

(2)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断兑换,流出美国的美元不断增加,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开始受到怀疑。

(3)采取的补救措施都是操作层面的,不能从制度上纠正和弥补布雷顿森库体系的根本缺陷。

牙买加体系

内容:(1)汇率安排多样化;

(2)黄金非货币化和储备货币多元化;

(3)扩大基金份额,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特征

(1)国际储备资产形成以美元为主体的多元化

(2)汇率制度多元化与主要货币的频繁波动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多元化与集团化管理趋势

(4)资本流动的自由化趋势

(5)国际金融机构及其监管治理的改革要求迫切。

金融全球化

含义: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和资本项目,使

资本在各国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上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

基本动因:1.全球生产、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2.金融创新:是使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发生变革的新金融工具和融资方式的创造活动。(1)需求引导型 (2)供给促进型 (3)规避管理型

3.金融自由化:(1)取消对资本跨国流动的限制

(2)放松对本国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的管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