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工技师鉴定总结

本人在多年的设备检修中,注意到有不少故障是各种低压电器经期使用其元件老化并缺乏经常性维护而产生的。以下通过本人在检修工作中的一些实例来说明低压电器的故障检修及要领。

一、几种常用电压电器故障的检修实例

1、电压断路器故障

触头过热,可闻到配电控制柜有味道,经过检查是动触头没有完全插入静触头,触点压力不够,导致开关容量下降,引起触头过热。此时要调整操作机构,使动触头完全插入静触头。

通电时闪弧爆响,经检查是负载长期过重,触头松动接触不良所引起的。检修此故障一定要注意安全,严防电弧对人和设备的危害。检修完负载和触头后,先空载通电正常后,才能带负载检查运行情况,直至正常。此故障一定要注意用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2、接触器的故障

触点断相,由于某相触点接触不好或者接线端子上螺钉松动,使电动机缺相运行,此时电动机虽能转动,但发出嗡嗡声。应立即停车检修。

触点熔焊,接“停止”按钮,电动机不停转,并且有可能发出嗡嗡声。此类故障是二相或三相触点由于过载电流大而引起熔焊现象,应立即断电,检查负载后更换接触器。

通电衔铁不吸合。如果经检查通电无振动和噪声,则说明衔铁运动部分沿有卡住,只是线圈断路的故障。可拆下线圈按原数据重新绕绕制后浸漆烘干。

3、热继电器故障

热功当量元件烧断,若电动机不能启动或启动时有嗡嗡声,可能是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中的熔断丝烧断。此类故障的原因是热继电器的动作频率太高,或负级侧发生过载。排除故障后,更换合适的热继电器、注意后重新调整整定值。

热继电器“误”动作。这种故障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整定值偏小,以致未过载就动作;电动机启动时间过长,使热继电器在启动过程中动作;操作频率过高,使热元件经常受到冲击。重新调整整定值或更换适合的热继电器解决。

热继电器“不”动作。这种故障通常是电流整定值偏大,以致过载很久仍不动作,应根据负载工作电流调整整定电流。

热继电器使用日久,应该定期校验它的动作可靠性。当热继电器动作脱扣时,应待双金属片冷却后再复位。按复位按钮用力不可过猛,否则会损坏操作机构。

二、常用电压电器的故障检修及其要领

凡有触点动作的电压电器主要由触点系统、电磁系统、灭孤装置三部分组成。也是检修中的重点。

1、触点的故障检修

触点的故障一般有触点过热、熔焊等。触点过热的主要原因是触点压力不够、表面氧化或不清洁和容量不够;触点熔焊的主要原因是触点在闭合时产生较大电弧,及触点严重跳动所致。

检查触点表面氧化情况和有无污垢。触点有污垢,已用汽油清洗干净。

银触点的氧化层不仅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而且在使用中还会还原成金属银,所以可不作修理。

铜质触点如有氧化层,可用油光锉锉平或用小刀轻轻地刮去其表面的氧化层。

观察触点表面有无灼伤烧毛,铜触点烧毛可用油光锉或小刀整修毛。整修触点表面不必过分光滑,不允许用砂布来整修,以免残留砂粒在触点闭合时嵌在触点上造成接触不良。但银触点烧毛可不必整修。

触点如有熔焊,应更换触点。若因触点容量不够而造成,更换时应选容量大一级的电器。 检查触点有无松动,如有应加以紧固,以防触点跳动。检查触点有无机械损伤使弹簧变形,造成触点压力不够。若有,应调整压力,使触点接触良好。触点压力的经验测量方法如下:初压力的测量,在支架和动触点之间放置一张纸条约0.1mm其宽度比触头宽些,纸条在弹簧作用下被压紧,这时用一手拉纸条.当纸条可拉出而且有力感时,可认为初压力比较合适.终压力的测量,将纸条夹在动、静触点之间,当触点在电器通电吸合后,用同样方法拉纸条。当纸条可拉出的,可认为终压力比较合适。对于大容量的电器,如100A以上当用同样方法拉纸条,当纸条拉出时有撕裂现象可认为初、终压力比较合适。

以上触点压力的测量方在多次修理试验中效果不错。都能正常进行,如测量压力值不能经过调整弹簧恢复时,必须更换弹簧或触点。

2、电磁系统的故障检修

由于动、静铁心的端面接触不良或铁心歪斜、短路环损坏、电压太低等,都会使衔铁噪声大,甚至线圈过热或烧毁。

(1)衔铁噪声大。修理时、应拆下线圈,检查、静铁心之间的接触面是否平整,在无油污。若不平整应锉平或磨平;如有油污要用汽油进行清洗。

若动铁心歪斜或松动,应加以校正或紧固。

检查短路环有无断裂,如断裂应按原尺寸用铜板制好换止,或将粗铜丝敲打成方截面,按原尺寸做好装上。

(2)电磁线圈断电后衔铁不立即释放。产生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有:运动部分被卡住; 铁心气隙大小,剩磁太大;弹簧疲劳变形,弹力不够和铁心接触面有油污。可通过拆卸后整修,使铁心中柱端面与底端面间留有0.02—0.03mm的气隙,或更换弹簧。

(3)线圈故障检修。线圈的主要故障 是由于所通过的电流过大,线圈过热以致烧毁。

这类故障通常是由于线圈 绝缘损坏、电源电压过低,动、静铁心接触不紧密,也都能使线圈电流过大,线圈过热以致烧毁。

线圈若因短路烧毁,均应重绕时可以从烧坏的线圈中测得导线线径和匝数。也可从铭牌或手册上查出线圈的线径和匝数。按铁心中柱截面制作线模,线圈绕好后先放在105——110℃ 的烘箱中3小时,冷却至60-70℃浸1010沥青漆,也可以用其他绝缘漆。滴尽余漆后在温度为110——120℃的烘箱中烘干,冷却至常温后即可使用。

如果线圈短路的匝数不多。短路点又在接近线圈的用头处,其余部分完好,应正即切断电源,以免线圈被烧毁。

若线圈通电后无振动力学噪声,要检查线圈引出线连接处又无脱落,用万用表检查线圈是否断线或烧毁;通电后如有振动和噪声,应检查活动部分是否被卡住,静、动铁心之间是否有导物,电源电压是否过低。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

3、灭火装置的检修

取下灭弧罩,检查灭弧珊片的完整性及清除表面的烟痕和金属细末,外壳应完整无损。 灭弧罩如有碎裂隙,应及时更换。特别说明一点原来带有灭弧罩的电器决不允许在不带灭弧罩时使用凤防短路。

常用低压电器种类很多,以上是几种有代表性的又是最常用的电气故障的一些方法及其要领,触类旁通,对其它电器的检修具有一定的共性,乃是实用的。

这是我工作多年来的维修技术总结,供大家参考。

 

第二篇:技师维修电工鉴定要求

 鉴定要求

一、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二、申报条件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0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时间满2年。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三、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高级技师鉴定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四、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五、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120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初级不少于150min,中级不少于150min,高级不少于180min,技师不少于200min,高级技师不少于240min: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45min。

六、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里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应在具备每人一套的待修样件及相应的检修设备、实验设备和仪表的场所里进行。

    七、工作要求

1、基本要求

   1.1  职业道德

   1.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1.2  职业守则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4)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合作。

   (5)爱护设备及工具、夹具、刀具、量具。

   (6)着装整洁,符合规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1.2  基础知识

   1.2.1  电工基础知识

   (1)直流电与电磁的基本知识。

   (2)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

   (3)常用变压器与异步电动机。

   (4)常用低压电器。

   (5)半导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和整流稳压电路。

   (6)晶闸管基础知识。

   (7)电工读图的基本知识。

   (8)一般生产设备的基本电气控制线路。

   (9)常用电工材料。

   (10)常用工具(包括专用工具)、量具和仪表。

   (11)供电和用电的一般知识。

   (12)防护及登高用具等使用知识。

   1.2.2  钳工基础知识

   (1)锯削

     1)手锯。

     2)锯削方法。

   (2)锉削

     1)锉刀。

     2)锉削方法。

   (3)钻孔

     1)钻头简介。

     2)钻头刃磨。

  (4)手工加工螺纹

  1)内螺纹的加-FT;具与加工方法。

    2)外螺纹的加7'212具与加工方法。

 (5)电动机的拆装知识

    1)电动机常用轴承种类简介。

    2)电动机常用轴承的拆卸。

3)电动机拆装方法。

    1.2.3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1)现场文明生产要求。

 (2)环境保护知识。

 (3)安全操作知识。

   1.2.4  质量管理知识

 (1)企业的质量方针。

 (2)岗位的质量要求。

 (3)岗位的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

 1.2.5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劳动法相关知识。

 (2)合同法相关知识。

2、知识要求

3、技能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