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总结-10年4月

《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总结

2009--2010

《包装设计》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第二阶段期间,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教学团队按照既定的计划完成了课程教学任务,教学团队的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已经较好的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在此,对第二阶段的各项工作及经验总结如下:

一. 近两年本门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1. 经过本阶段的教学改革和优化,教学团队在原有的基础上具备了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在教学和实践中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团队。

第二阶段,包装设计课程的师资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截至20xx年4月,本教研室教师的教学经验继续得到丰富,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活力更为充分,任课教师的教学与市场研发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课程组主讲教师于红梅教学年限4年,骨干教师,承担《包装设计》《VI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品牌广告塑造》《设计概论》《展示设计》《插画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何影教学年限5年,骨干教师,承担《包装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概论》等课程的教学。

王隽 教学年限4年,承担《包装设计》《广告文案》《POP》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2. 本阶段课程继续面向广告设计、装潢设计和视觉传达三个专业的学生开设。所有开设专业班级的学生评价效果达到预期。

3. 本阶段课程继续重视提高学生的创新、审美等专业适应能力以及动手、设计等专业技能表现。由于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未得到有效复苏,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所以在此阶段我们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着重加大对学生熟练掌握包装设计的制作程序,工业过程,材料选用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走出校门后就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该课程今后的发展方向仍然以就业为导向。

4. 教材使用情况

(1)教材选用《包装设计》丘赋著,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2)教师自编教案。

(3)《新锐服装包装设计》一书正在修改中,待出版。该书主要的创新部分已在

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达。

5. 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在建立了华文广告工作室、包装设计工作室和陶艺造型工作室三个教学实践基地基础上。于20xx年提出对包装工作室的扩建计划,同时增设苹果机房一个,满足学生的实训需要。切实做到与市场接轨,并拟定了教学设备购置方案,拟报实训设备购置清单见附表一、附表二。

6. 2009至20xx年本门课程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1)具体服装品牌包装市场推广策略研究。

(2)《服装新锐包装设计》的出版准备工作。

7. 课程教学大纲结合包装产业的市场情况,不断完善,做到教案,教学进度表,试题和试卷教师教学档案有序的更新、归档,和备案。

8. 在课程表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与企业合作,让研究的课题进入市场轨道,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包装的商品,与市场同类商品进行调研比较,得出相应分析报告,反馈于课程教学的修正和完善。

二、课程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1、校内教学督导组持续跟踪课程建设情况

学院教学督导组按规定对《包装设计》课程二期建设情况进行了跟踪和指导,为教材的出版和课程教学的完善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阶段课程建设按照既定方案推进。

2、同行专家继续为课程建设提出宝贵建议

(1)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庞少杰评价:

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包装设计课程在两年内的二期建设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实现了教师进步,学生受益,学校见效的三方共赢局面。

(2)江西省新盟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志龙评价:

包装设计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二期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课程特点,学生在我公司实习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动手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3、学生评价较为积极

09广装班全体学生:同我们的师兄师姐一样,这学期我们也学习了包装设计课程。课程给了一个我们大量的实践机会,让我们充分的领会了做的重要以及实践是怎么回

事儿。在这门课程中,不仅让我提高了动手能力,拓宽了想象空间,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找回了信心。

三、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

主要问题:

(1)由于经费短缺,教师学术交流的次数不多,对学术动态的把握的不太及时。

(2)专业图书资料人均占有量还不足,办公自动化条件仍需提升。

整改措施:

(1)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尽量融入高层学术圈。

(2)优化现有课程经费使用情况,努力充实专业图书资料。

四、后期发展建设规划

(1)教材建设方面: 联合同类院校、合作企业,逐渐对现有的双材内容进行修正,编著教学与市场相结合的优质教材。

(2)教学手段方面:加强交互性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优化和扩展网上资源。

(3)教学方法研究方面:组织有关教师进行调研和研讨,探讨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强化学生职业意识的途径,进一步研究与现代化高职教育和本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4)共享资源库的建设与辐射能力建设:大量收集项目教学实例,制作成教学案例,为学生和社会设计人员自学提高提供丰富的资源。增加课程的示范性和辐射性。 建立本课程资料信息库。含设计素材、 优秀作品、名家作品、名牌作品等、定期介绍国际和国内最新的本课程设计动态、 课程教学动态、包装行业动态、专家讲座及对外交往等

作者:130xxxxxxxx

20xx年4月24日

附表一

包装\企业形象工作室清单

拟报

1: 计算机设备

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总结10年4月

2: 网络系统设备

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总结10年4月

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总结10年4月

3: 工作室办公设施

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总结10年4月

附表二

附件:

苹果机房清单

拟报

1: 计算机设备

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总结10年4月

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总结10年4月

2: 网络系统设备

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总结10年4月

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总结10年4月

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总结10年4月

 

第二篇: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课程总结

校 级 精 品 课 程 申 报

课 程 总 结

学院名称 化工学院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张双全

申报日期 2009-5-5

课程总结

煤化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也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煤的生成、结构、组成、煤的各种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工艺性质)和煤炭分类等内容。为学生学习煤炭焦化、煤炭液化、煤炭气化和煤炭机械加工(包括煤炭分选)等课程奠定基础。该课程也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从事煤炭相关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煤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评价煤的组成和性质,并能够初步确定煤的合理加工利用途径。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煤化学教学小组不断开展教学研究,致力于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课程建设。

1、 教学队伍(18.5分)

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7.5分)

“煤化学”以张双全教授为课程负责人,张老师主讲煤化学已经有23历史,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积累。张老师将自己多年来在煤化工领域的科研经历和知识信息揉合到煤化学教学过程中,讲课生动有趣、效果良好。在课堂上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在课下,对学生的提问深入浅出、耐心解答。张老师讲课过程中的最大特点是紧抓知识点的本质,善于启发学生将知识点连接成为整体。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其他主讲教师也能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特别是张英杰、褚睿智、胡光洲等青年教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课,并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很快掌握教学技巧,很好地胜任并圆满完成煤化学教学任务。

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4分)

(1)知识结构

实际参与煤化学教学的共有9位教师,主要由中青年教授、实验师和讲师组成,其中教授3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在读博士5人,其中3人有在国外学习的经历。从专业知识看,7人均具有化工工艺和煤化工复合知识结构,特别是其中3人本科专业就是煤化工。这是一支教学科研复合型、稳定的、高层次的教师队伍, 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2)年龄结构

50岁以上的1人,45~50岁4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4人,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队伍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1

(3)职称结构

教学团队中教授3人,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4人。职称结构合理,青年教师力量较强。

(4)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煤化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煤炭焦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等课程的基础,煤化学也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关键课程选矿学的重要基础课,同时,煤化学的主要内容是“煤化工概论”、“煤综合利用概论”等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鉴于煤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化工系早已将该课程青年教师的培养纳入计划,在现有年轻人中,选择了褚睿智、张英杰、胡光洲、孟献良等进行培养。因为煤化学不仅是理论课,同时也有实验课,两者同等重要。所以,在年轻人的培养上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老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助课、听课、研讨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水平提高,一方面通过在实验室指导实验,提高指导实验的技能,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深入煤化工企业指导学生实习、指导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全面提高青年教师把握煤化学理论与煤化工专业知识的关系。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青年教师煤化学知识不断丰满、教学技巧逐步提高,教学效果也得到显著提升,而且这些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得到迅速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根据化工系的培养计划,在今年9月份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中,计划再选择1~2名进行培养,进一步充实和加强煤化学课程的教师队伍。

1.3教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7分)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团队教研活动主要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计划及课程体系的制订;化工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理论的探索和实践;化学工程与工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煤化学研究性课程建设;煤化学双语教学研究等。

1.3.1 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

(1) “煤化学”研究性课程的建设(吴国光、张双全、周敏);

(2) “燃料化学”双语教学(周敏,张双全);

(3)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研究(张双全);

(4) 以“知识-方法-实践”人才培养理论为指导,完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

学的有机统一;

(5) 从专业建设的高度进行煤化学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

(6) 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煤化学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

(7) 从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和煤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组织教学过程;

(8) 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归纳内容主线,以内容主线为纲,各章节知识为

目,将煤化学知识体系系统化、条理化和完整化。

2

(9) 实验教学紧密配合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煤化学知识的应用,

努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1.3.2 取得的教改成果和奖励(见网站)

(1)提出“知识-方法-实践”人才培养理论,并用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取得显著成效,该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06

(2)以“知识-方法-实践”人才培养理论为核心的专业建设成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及实践”被评为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

(3)《煤化学》江苏省精品教材,2005。

1.3.3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见网站)

(1)张双全,周敏 构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煤炭高等教育,2005.04

(2)张双全,周敏 专业特色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2008.01

(3)张双全,周敏,丁曙光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高等教育研究,2004.02

(4)孟献梁 褚睿智等. 非化工类专业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高等教育研究,2008,2

(5)孟献梁 褚睿智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煤炭高等教育,2008,4

(6)褚睿智,孟献梁等. 提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改革与实践,化工高等教育,2007,1

(7)何亚群,周敏等. 高效专业实验室管理机制改革初探,煤炭高等教育,2004.22

2、 教学内容(20分)

2.1课程内容(9.5分)

鉴于煤化学课程是为煤炭加工和转化的后续课程基础课和前导课,在内容设计和安排上,必须达到这个目的。煤炭加工和转化工艺是建立在对煤的组成和性质的评价和掌握基础之上,煤的组成和性质与的结构密切相关,煤的组成和结构又决定于煤的生成过程。循着这个关系,选择了“煤的生成、煤的结构、煤的组成、煤的性质和分类”等作为教学主要内容,满足了学习后续课程的需要,同时结合教师在讲课时插入的实际例子,能够软硬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5.5分)

煤化学表面上看是专业基础课,实际上与煤炭加工和转化的科研实际紧密相 3

连。为了促进煤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仅要求能掌握煤化学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同时也要求各主讲教师参与煤化工科研实践以及实习实践,把煤化学知识传授提高到煤化工科研实践指导者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煤化学的奥妙,教学过程中才能生动、吸引人。特别注重讲授煤化学知识在煤化工和煤加工科研实践中的应用实例,强化学生煤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例,给学生传授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融素质教育于科学知识的教育之中

2.3实践教学(5分)

实验教学是煤化学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既要照顾到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同时又要兼顾学时的限制。因此,我们进行选择了能够代表煤炭组成和性质的代表性实验项目如“煤的工业分析、煤的全硫含量测定、煤的发热量测定、煤的粘结指数测定”作为主要实验内容,通过这几个实验的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根据这些实验的结果对煤的用途作出初步的判断,满足了对于学生“知识、方法、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

3、 教学条件(19分)

3.1教材及相关资料(8分)(见网站)

教材建设是煤化学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教务处和化工学院的支持下,由张双全、吴国光、周敏等编写的《煤化学》于20xx年正式出版,翌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经过几年的使用,该教材又被列入教育部“十一五”教材出版规划,今年7月,凝聚着多人心血的修订版《煤化学》将出版。新版煤化学教材反映了煤化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更反映了编者的教学心得和教学理念。新版教材的出版必将为煤化学课程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还组织编写了“复习思考题”;为了提高“燃料化学(双)”双语教学的质量,课程负责人还组织编写了煤化学常用术语及词汇汉英对照表,大大方便了学生掌握英文词汇。另外,实验教材也配套齐全,且新版煤化学实验教材已列入修订计划,资金也已落实。

3.2实践教学条件(6分)

煤化学实验教学由化工学院专业实验中心组织实施,该中心是“江苏省化工专业实验中心建设点”,涉及煤化学的所有实验项目已经完全开放,教学场地和仪器设备能够满足煤化学实验教学的需要。实验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

4

3.3网络教学环境(5分)

现已开通“煤化学网站”,各种教学资料,如课件、复习思考题、教学大纲等已经上网,方便了学生自学,开阔了视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4、 教学方法与手段(17分)

4.1 教学方法(6.5分)

我们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辅以讨论式、问答式等方式,特别强调讲课过程中紧密联系前后章节内容,强化理解,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和理解,并能将各部分知识最终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此外,每次上新课之前,用10分钟左右时间把上次课的内容复习巩固,并将相关知识总结成为问题,以书面形式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复习起来更有针对性。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把复习分散在平时,不搞考前总复习,更不划重点,使学生平时学好,不至于考完就忘。另外,为了督促学生在平时下功夫,每章结束都布置作业,且认真批改,发现问题就及时指正。

4.2 教学手段(5.5分)

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电子教案(PowerPoint)授课,采用多媒体课件和黑板板书相结合,配合网络网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增强教学效果。主要是利用多媒体的图形、照片等增强学生的理解。

4.3考试(5分)

考试坚持闭卷,不搞考前划重点,考试成绩是学生真实实力的反映。对于燃料化学(双)的考试采用英文试卷。考试命题以考核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知识的灵活运用为目的,题目量适中,难度稍大,但每年的考试平均成绩均在80分左右,充分说明教与学的效果十分良好,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5、 教学效果(19分)

5.1同行评价(6分)

开设煤化学课程20多年来,与校外同行多有交流。近年来,我们编写的教材、制作的课件多被校外教师采用,我们的课堂教学也经常有教务处组织的专家抽查听课,总体评价优秀。如西安科技大学樊晓萍副教授评价的那样:“以张双全教授为负责人的教研小组,对煤化学的知识体系作了深入的探究,结合各专业的要求,从煤化学知识体系入手,建立起“煤的分子结构理论是核心、煤的组成和性质是主体、煤的生成过程是决定性因素”的煤化学知识体系架构,将整个煤化学知识网络化、整体化,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开 5

创了煤化学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我认为,中国矿业大学的“煤化学”课程是一门优秀课程,也是一门精品课程。”

教务处督导组专家杨毅教授通过听课,给出的评价意见是:“张双全老师长期从事“煤化学”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致力于课程建设与改革,取得可喜成效。教学中不断充实内容,优化知识结构体系,以煤的分子结构为主线,架构了煤的生成、结构、组成、性质和分类的内容体系,使之成为有鲜明色的专业基础课。”

5.2学生评价(6分)

教务处组织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结果显示,煤化学教学受到学生好评,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

5.3能力培养(7分)

在我们提出“知识-方法-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理论最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和提高。在煤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强调要求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煤化学知识应用于科研实践。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传授知识由点成面,整体化讲授煤化学的内容;

(2)从科研实践中提炼问题,传授知识的运用能力;

(3)对教科书中的某些有争议的观点,提出前沿性的科学的解释,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4)实验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学生遇到问题时,启发式解释。

6、课程特色(95分)

(1)以煤炭加工和转化为导向,系统设计煤化学课程教学内容

以煤化学知识在煤炭加工和转化中的应用为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煤化学知识与煤化工知识紧密关系,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2)课堂教学有主线、有主体、有主因

以煤的分子结构理论为主线贯穿始终,以煤的组成和性质为主体,把握组成和性质的变化规律,探寻煤生成过程的决定性作用;

(3)复习分散化,知识点问题化,作业经常化

上新课之前,把前次课的知识点以问答题的形式书面提供给学生参考,使学生把复习分散在平时,不搞考前总复习,更不划重点。每章结束都布置作业,认真批改,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7、 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煤化学研究领域发展快,煤化学实验内容及条件的更新相对滞后。 6

(2)对煤化学课程教研成果没有及时总结,相关教学论文发表较少。

8、 今后工作的设想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20xx年省级精品课程,20xx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为了达到这一建设目标,我们将从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实践教学、网站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入手,首先把《煤化学》教材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教材,并补充更新《煤化学实验》教材(已列入编写计划),着力培养青年教师,逐步将煤化学教学任务转移到年轻人手中。与此同时大力建设“煤化学课程教学网站”,丰富网站内容,并鼓励青年教师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9、 本课程实际水平的比较

我校煤化学课程的教学水平与西安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等兄弟院校相比,有以下优势和特色:

(1) 我们有3名教授和4位讲师从事煤化学教学活动,师资力量雄厚,而其他

院校几乎都是副教授以下的教师且教师数量有限;

(2) 我们有省级精品教材,其他几个院校没有自编教材,均采用我们主编的教

材;我们建立了煤化学教学网站,其他院校都没有;

(3) 我们有规划、有组织对煤化学课程进行建设,但其他院校还未列入日程。

因此,横向比较,我们的煤化学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处于领先水平。

与我们自己以前相比,近年来我们着重煤化学教材建设,成功实现省级精品教材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构建煤化学的知识体系,在教学理念上进行了深入改革,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7

相关推荐